第237章 貪心
作者:秋李子      更新:2020-06-19 15:05      字數:3266
  在這汴京城中,認得胭脂的人並不多,不過吳氏還是有人認得的,已有人點頭:“夫妻之間,本是前緣,緣盡的話,也隻有罷了!”

  罷了,趙三娘子看著漸漸小下去的火勢,這場火滅了,所有的一切都結束了。趙三娘子沒有去看麵如土色的詹姑爺和坐在地上痛哭的詹母,往馬車上走去。

  剩下的事,自有管家人等前去料理。胭脂和吳氏上了馬車,趙三娘子靠在車廂上,在那輕聲哭泣。

  吳氏和胭脂互相看了眼,並沒安慰,也知道,此刻趙三娘子並不需要安慰。馬車離詹家越來越遠,那場火也漸漸熄滅,除了殘垣斷壁和詹母的哭聲,仿佛什麽都沒留下。

  詹姑爺站在家門口,不去理詹母的哭訴,腦中不停盤旋,自己的做法,到底是對是錯?不過,現在最要緊的是把這些都收拾出來,免得損失更大。

  詹母哭了半日,對鄰居們哭訴了趙三娘子的各種惡形惡狀,才在丫鬟的攙扶下走進去。見詹姑爺指揮著下人在整理東西,詹母急忙對兒子道:“等你娶了新媳婦,讓媳婦去和永寧長公主說,定要趙家的人不好看。”

  “娘,我們還忘了一件事,趙氏的堂叔,是永和長公主的駙馬。”詹姑爺覺得頭痛欲裂,偏偏又不能睡去,隻能耐心地對母親說。

  “那又怎樣?她還是謀逆之後。而且我跟你說,誰知道太皇太後會怎樣想?這樣家裏出了謀逆的人,怎會長長遠遠的。兒子,你聽我的沒錯,等著趙家敗吧。那時候,你想怎樣嘲笑都可以。”詹母的話讓詹姑爺的後悔漸漸消失,如果是真的,那趙家,遲早會被自己踩在腳底。

  詹姑爺握拳發誓,眼中有厲色閃出。

  趙鎮晚間來接胭脂的時候,已經知道了詹家這件事,趙鎮安慰了幾句趙三娘子。趙三娘子的眼中淚又流下:“大哥還是那個大哥,當初我若知道,若知道……”

  “知道了又如何?三娘子,二叔公是不肯讓別人知道的,再說這些事,女孩家知道了,不過是陡添煩惱罷了。”

  趙鎮的話讓趙三娘子慘然一笑:“我寧願那時在閨中煩惱,也不願後來嫁出去,被人蒙騙。幸好,我醒過來了。不然的話,此刻我還是在那想,到底我做錯了什麽?為什麽這些事都要我承受,為什麽婆婆突然變了?甚至我的郎君,也早和人私通,等著娶了新人。”

  趙鎮拍下趙三娘子的手,世間女兒家的歸宿,總是要受男子影響,若男子……,趙鎮不敢再想下去。

  “爹爹,您怎麽還不出來?”趙嫣跑進屋內,對趙鎮撒嬌地說。趙鎮把女兒的手拉住:“你這孩子,有沒有和你三姑姑打招呼?”

  趙嫣點頭:“有!”趙三娘子把趙嫣的手拉過來:“嫣娘很乖,我若有這樣的一個閨女,該有多好。”

  接著趙三娘子神色有些黯然,若真有一個女兒,那麽此刻定是錐心的母女分離之痛吧?趙鎮心思沒這麽細膩,但曉得趙三娘子心情並不是很好,又和她說了幾句,也就帶上女兒出門。

  胭脂等在那裏,趙嫣已經跑到胭脂身邊,要胭脂抱。胭脂不肯抱女兒,趙嫣抱住胭脂大腿在那撒嬌不停。

  趙鎮看著女兒和妻子撒嬌,望向遊廊盡處,趙捷正帶著趙迅往這邊走。趙鎮不由對妻子道:“胭脂,我這一生,一定不能讓你們,受我的連累。”

  “你好像已經連累我很多了。”胭脂對趙鎮勾唇一笑,趙鎮也笑了。趙捷規規矩矩上前給父母問安,趙鎮讓兒子起來,一家人往外走去。

  “娘,以後我出閣了,不會讓娘您操心!”上馬車後,胭脂聽到趙嫣突然這樣說。胭脂不由摸摸女兒的發:“你才八歲,想那麽多做什麽?”

  趙嫣眨下大眼:“娘,日子過的快。”

  “這麽老氣橫秋,今兒和你妹妹說什麽悄悄話了?”胭脂把女兒摟過來,笑著問女兒。

  “然妹妹就和我說,說汴京城和永興府不一樣,還和我說,說要多帶幾個服侍的人。娘,我記得原來你給我配過那些服侍的人,怎麽這次他們不在了?”

  “嫣兒是喜歡很多人在身邊服侍呢,還是喜歡在永興府和麟州時候一樣?”胭脂的問題讓趙嫣又皺眉,接著趙嫣想了很久才回答:“都喜歡。”

  “貪心。人啊,是要知道取舍的。知道嗎?”胭脂的話讓趙嫣點頭,接著趙嫣又搖頭:“不過爹爹說過,偶爾貪心一下,是可以的。”胭脂看著女兒:“所以啊,你隻能偶爾貪心一下,貪心太多了,就不行。”

  趙嫣似懂非懂地點頭,胭脂把女兒摟在懷裏,誰都想這一生安安穩穩平平靜靜地過,可是現在,竟覺得很多時候,都難以做到。

  風吹進車廂,帶來一絲淡淡的桂花香。再過幾日,桂花就該凋殘,是菊花盛開的時候,時令就這樣不知不覺地轉換。

  胭脂挑起簾子,看著騎馬走在前麵的丈夫,趙鎮的背挺的很直,趙迅靠在趙鎮懷裏,滿麵笑意。趙捷獨自騎著一匹馬,努力模仿父親的神情。

  趙捷感覺到母親看向自己,回頭一笑,得到的趙嫣皺著鼻子和哥哥做了個鬼臉。這種平和,希望永遠延續下去。原來,自己也是貪心的,胭脂感覺到這個念頭,不由淺淺一笑,沒有再想下去。

  “夫人,陳國夫人要帶著一家子進京了!”數日之後,朱嫂子拿著信走進來,歡歡喜喜報信。胭脂心中卻沒有多少歡喜,按說這時候回京也平常,趙匡義已滅,局勢已經穩下來了。胡澄的喪期將要結束,胡大郎此刻回京,打點起複的事是再正常不過的了。

  可胭脂總覺得,這裏麵有些不一樣。

  “夫人,您不高興嗎?”朱嫂子察覺到胭脂的不快,皺眉問胭脂。胭脂忙道:“也不是,隻是這日子,怎麽這麽快呢?”

  “太皇太後已經下詔,召回當年被趙匡義打壓過的那些人,這京城,很快就要重新熱鬧起來了。”趙鎮從外麵走進來,接過朱嫂子手中的信:“胡家,也該是在召回之例。說不定還會加恩小舅。”

  “阿弟才十二歲,加恩也要等到成年之後。”胭脂把心中的那些思緒都收起來,笑著對趙鎮說。

  “胭脂,我知道你在擔心什麽,我會讓太皇太後知道,我和趙匡義,是不一樣的。”趙鎮安慰著胭脂。胭脂笑了:“你現在想的太多了,當年那個什麽都不知道,卻以為自己什麽都知道的少年,去哪裏了?”

  “被你揭破麵具之後,他就不見了。”趙鎮的聲音裏透著懷念,卻沒有後悔。這才是真正的成長,成長為足以保護家人的人,而不是仰仗別人的保護。

  胭脂也淡淡一笑,握住丈夫的手。隻要有你,我還擔心什麽呢?

  “又到汴京了,沒想到這一回,我們隻在家鄉待了半年多。”王氏掀起車簾,看向外麵,話中全是懷念。

  “我還以為娘會很懷念汴京呢。”鄒蒹葭也探出頭,盡管曆經風雨,汴京城此刻看起來,卻和原來沒有半分不同。依舊是城牆高大,人流如織。

  “見過外祖母!”趙捷的聲音突然響起,王氏看向出現在自己麵前的少年。盡管才十一歲,可趙捷生的高大,看起來比小元宵還要高出半個頭,麵色又有些黝黑,瞧著倒有十三四歲的樣子。

  “母親,您不記得捷郎了?”胡大郎笑著開口。

  “怎會不記得呢?隻是這才不到兩年,這孩子怎麽長的這麽高,比你小舅舅還高。元宵,你可比不過你外甥了。”王氏的話讓本要下車的小元宵又把腿收回來:“娘,這不全都怪你,成日把我拘在屋裏,我又不是小娘子,我是小郎君。”

  趙捷也不好意思地笑了,對王氏道:“原本娘要出來接外祖母呢,不過孫兒說,娘的事多,還是先在外祖母那邊幫忙料理,準備洗塵的宴會,孫兒出來接就好。”

  “這孩子,可真會說話!跟大人似的!”王氏歡喜地讚了一句,對小元宵道:“你還是做舅舅的呢,倒不如你外甥。”小元宵又瞥王氏一眼,不好意思地笑了。

  趙捷重新行禮後,上馬在前,引著王氏一行人進了汴京城。

  王氏瞧著汴京城的街道,那些街道都和原先是一樣的,仿佛那場離此不遠的殺戮,隻是傳說。

  馬車駛進胡家所在的巷子,胭脂已經迎出來,王氏在車內見到女兒笑靨如花,趙嫣聰明活潑,心中是從沒有過的甜,還有什麽能比一家子在一起,更歡喜呢?

  “娘,都到家門口了,怎麽還不下車,難道忘了家門口?”

  作 者有話要說:這個文就是我的腦洞,我想寫這一群人的生活。裏麵會有後院有宮廷有市井。其實我個人是不喜歡必須規定什麽題材的,比如宅鬥隻能寫宅院,宮鬥隻 能寫宮廷這樣的。做為一個腦洞很大的人,我一直覺得感情才是所有文的共同主題。這裏的感情並不僅僅指愛情,還有親情友情等等。除此之外,故事發生在什麽毫 無影響才對。

  所以,我是個任性的作者,也謝謝追文追到這裏的讀者,能接受我的任性。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