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遂願
作者:秋李子      更新:2020-06-19 15:05      字數:3089
  天子沒有回答,隻是輕輕地用手敲擊著桌子。潘皇後有些緊張,天子過了許久才道:“趙家四娘子,和別人不一樣,你遣個人,先去探下永和的口氣。”

  潘皇後的一顆心這才放下,對天子行禮後離開。

  “問我?”永和長公主瞧著宮中來人,隻說了這麽一句話,宮人恭敬地道:“趙家四娘子,和別人是不一樣的。所以官家才……”

  “不過是我的繼女,也不用來問我,告訴官家和聖人,這件事,隨便他們吧。”永和長公主的回答讓宮人愣住,但還是行禮離去。

  永和長公主閉上眼,賞花宴都過去好幾天了,趙瓊花終於等到宮中這樣來問,此刻她心中一定十分歡喜,隻是,也不是人人都這樣歡喜。

  “永和這樣回答?”宮人當然把永和長公主的回答稟告潘皇後,潘皇後聽了後皺眉。宮人還想再說,潘皇後已經道:“我知道了。”

  宮人退下之後,潘皇後用手按一下額頭,看來,傳聞並不能信,自己這個小姑,和那個繼女的情分,隻怕是平常。

  但這又有什麽關係呢?隻要趙家人接了聖旨,趙瓊花,就是太子妃了。有趙家人做後盾,太子的地位隻會更加穩固。

  李素娥的死因當然不會公之於眾,宮中傳出的消息是李素娥暴病而亡。天子特許李素娥以一品禮葬。李素娥葬禮結束之後,宋氏也上書,稱身體多病,不能做太子妃,懇求落發入道。

  官家準了宋氏這封書,在李素娥死去一月之後,宋氏離開東宮,前往寺中落發出家。

  前往送別宋氏的,隻有鄒芸娘和幾個宮女,這和宋氏嫁進東宮時候,完全不同。宋氏一身素服,準許出家,不牽連宋家,已是天子開恩了。

  “太子妃,您離開之後,妾不能經常去看您,妾……”鄒芸娘眼眶含淚地對宋氏說。宋氏現在麵色十分平靜,這一年多的生活,如同一個夢,夢裏沒有甜,現在夢醒了就該離開。

  “芸娘,別為我擔心。你要好好的。等新太子妃來了,你要恭敬侍奉。”天子一定會新挑一個太子妃的,鄒芸娘含淚應是,宋氏上了馬車,看著這片宮殿,曾經以為,能登上這宮殿的最高處,接受萬眾敬仰。

  現在,隻有黯然離去了。鄒芸娘帶著宮女跪下,送別宋氏。宋氏沒有再看一眼,馬車離開東宮,往城外駛去。

  當宋氏的馬車離去,鄒芸娘站起身時,麵上的哀戚之色已經散去,現在就不知道,誰會成為新太子妃。但不管怎樣,鄒芸娘一定要在新太子妃沒有入主東宮之前,把柴旭的心給抓住。

  鄒芸娘回到自己屋子,見屋內外喜氣洋洋,鄒芸娘還沒開口問,宮女已經行禮下去:“恭喜良娣,賀喜良娣。方才聖人那裏來了一道旨意,您從今日起,就是東宮良娣了。”

  良娣和孺子雖然都是東宮妾室,但地位完全不同,做了良娣,太子登基,最少也是一個賢妃。

  鄒芸娘眼中真是無比驚喜:“真的?”

  “當然是真的,聖人還說,知道您在送宋庶人,特地說,等您回來之後,再去給聖人謝恩。您的袍服,也會很快趕出來。”

  鄒芸娘閉上眼,可惜的是,不是太子妃。不過鄒芸娘也知道,自己現在,還沒有這個能力問鼎太子妃,總要等到以後,等太子登基,那時,就不是這麽簡單了。

  “鄒芸娘升了良娣?”旨意雖沒明下,但符夫人已經提醒過趙瓊花,太子妃的名頭是怎麽都跑不了了。聽到鄒芸娘升為良娣,趙瓊花不由皺眉問。

  “這有什麽,不過是個……”符夫人把趙瓊花的手給握住,輕聲安慰。

  趙瓊花勾唇一笑:“我並不是擔心她升為良娣對我有什麽阻礙,我隻是想,等進了東宮之後,要怎樣對待?”

  “這才是你該說的話,你是正室,對待妃妾們就該拿出大度來。都像宋氏一樣。”符夫人麵上露出鄙視之色,一點都不大度,竟然做出動手傷人的事,簡直是白費了這麽好的運氣。好在宋氏的爹自己也乖,女兒上表之後,他就辭官離了汴京城。

  不然的話,還在這朝中,那不是惹人笑話?

  “鄒芸娘和李素娥,是不一樣的。”趙瓊花篤定地說著,隻覺得前程一片光明。曾祖母,若非你老糊塗了,我又怎會這樣曲裏拐彎,走了這麽多的彎路?

  “四妹妹她,此刻倒也算心願得償。”東宮這場震蕩,汴京城內還是有人打聽出詳細來,吳氏來給靜慈仙師問安後,也就來尋胭脂說話。聽到胭脂這話,吳氏就搖頭:“按了太子這樣的心緒,以後還不曉得闖出什麽禍來,儲君,畢竟還隻是儲君。”

  “四妹妹會輔佐太子的。”胭脂不知為什麽,想到的就是這點,趙瓊花,是不管太子是誰,一定要做上太子妃這個位置的人。而且,是一定要成為皇後。為達這個目的,趙瓊花一定會做很多很多。

  胭脂不由覺得頭疼起來:“什麽時候這些事才算完啊?什麽時候,我們才能去過一種平靜的日子。”

  “別人說這話,我不會奇怪,你說這話我就奇怪了。胭脂,我還記得你和我說過的話呢。”吳氏握住胭脂的手,笑著取笑胭脂,胭脂柱著下巴,沒有回答吳氏的話,隻淺淺一笑。

  邊關知道京城裏風起雲湧,換了個太子妃的事,已經到六月了。趙鎮滿心歡喜地把家信拆開,誰知看到的,竟是這麽一個消息。趙鎮不由苦笑,當看到信的最後,胭脂說木已成舟,也隻有任由趙瓊花時,趙鎮心中升起一股邪火,拿起手邊的弓箭,就想射出去。

  “老趙老趙?你在幹什麽?”符三郎正好走過來,見趙鎮彎弓搭箭,箭竟然對著自己,符三郎急忙喊道。

  趙鎮的手一勾,箭已離開,擦著符三郎的耳邊飛走。

  符三郎呼出一聲,瞧著趙鎮:“老趙,你瘋了是不是?你今兒不是收到家裏的信了?你平常接到信,都很高興,怎麽現在?”

  “瓊花她,會在十月,成為太子妃。”趙鎮一箭射出,覺得心中舒服一些,對符三郎幾乎是咬牙切齒地說。

  “成為太子妃,這不是好事嗎?老趙,你為何……”符三郎的話剛落,趙鎮就用看向符三郎,眼神如刀。符三郎伸手拍下趙鎮的肩:“我知道了,你是擔心太子好色,你妹妹受委屈?可是,凡事都拗不過一個她樂意。還有,原來的太子妃呢?”

  “宋氏自請出家,但事實是,宋氏她,殺了李孺子。”趙鎮一字一句地說完,把符三郎推開:“你想,太子是這樣的人,做事糊裏糊塗,我怎能把妹妹嫁給他?”

  “你不能這樣想。”符三郎坐在趙鎮身邊:“你該想,你有了這麽多的功勞,太子看在這些事上,對瓊花,也不會不好。不,以後,該稱太子妃了。就算你我,見到她也該行禮。”

  趙鎮閉上眼,想把這許多的事都從腦海中趕開,也許,還是自己不夠強,等到自己足夠強了,就能阻止妹妹。

  不,現在該想的,不是阻止妹妹,而是該建功立業。敵人,怎麽還不來啊?

  鄒芸娘升為東宮良娣,鄒府無比高興,雖說不能請鄒芸娘出來,但鄒府還是擺了酒席,遍請親友。胭脂這裏自然也收到了請帖,不過胭脂還是沒去。

  這讓鄒夫人十分不滿,當鄒夫人進東宮拜見鄒芸娘的時候,忍不住就對鄒芸娘抱怨:“趙家,算的什麽,現在竟然連我的請帖都不肯來,等以後,太子登基,定要他好看。”

  “娘,這樣的話,還是少說。”鄒芸娘提醒鄒夫人,鄒夫人正要表示不滿,見到鄒芸娘身上的袍服又把話給咽下去:“罷了,罷了,趙家惹不起,可是你那四姊姊,更是不要臉,現在竟然不肯回鄒府,真當她自己姓胡了?等以後,我非要她給我跪著磕頭。”

  “四姊姊,得到胡氏喜歡,又得婆婆疼愛,這是難免的。娘,趙家的四娘子,要做太子妃了。”

  旨意雖還沒下,但所有的人都心知肚明,趙瓊花將會成為太子妃。這些從潘皇後給趙瓊花賜下的東西,乃至欽天監開始擇日子,天子這次冊太子妃的使節,也會比上次冊宋氏的使節,挑選的日子更久。

  “趙家,要出個太子妃,那以後是不是?”鄒夫人用手捂住嘴,沒想到還是不如王氏,就算自己有個女兒成為良娣,還是不如。

  “所以,娘,您明白了嗎?我們隻能哄著趙家。”鄒芸娘進到東宮這些日子,比以前學的多很多,更明白要占據寵愛,是要忍的。宋氏那樣的,是活該,活該此刻青燈古佛,過此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