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過世
作者:秋李子      更新:2020-06-19 15:05      字數:9385
  “我沒有嚇唬你,匡義。”杜老太君的語氣還是那樣平靜,眼神漸漸變的慈愛,什麽時候起,兒子的鬢角白發蒼蒼,什麽時候起,他對自己的態度那樣恭敬。兒子,在很早之前,就不是需要依靠自己,處處要自己拿主意的人了。

  杜老太君通過趙匡義的臉,仿佛看到早逝的丈夫,看到因病去世的長子。看到那麽多,已經離去的人。差不多是時候了,能得這樣榮華富貴,該知足了。

  杜老太君長聲歎息,趙匡義從自己思緒中醒來,伸手扶住杜老太君:“母親,您……”

  “匡義啊,我生了你們兄弟姊妹這麽多,到現在隻有你和匡美還活著。臨到了,隻有你陪著。”杜老太君並沒回答兒子的話,自顧自說著。

  “兒子年將六旬,還能侍奉老母,是兒子的福氣。”縱然昨夜對符夫人說母親已經糊塗了,但趙匡義這一句,是發自肺腑。

  杜老太君看著兒子,伸手撫上他的臉,如同兒時,趙匡義在外玩耍跌了跤,跑回來和母親哭訴撒嬌時,杜老太君安撫兒子時候一樣。

  “母親,兒子這話,是真心話。”趙匡義也已動容。杜老太君笑了:“匡義,人的壽,是有數的。”

  “娘!”趙匡義的唇微微抖動,杜老太君的手離開兒子的臉,微微笑了。這笑容不止趙匡義,所有的人都有些驚心。

  “老太君,您……”胭脂忍不住,上前一步道。

  “我沒事,胭脂,你是個好孩子,娶了你,是趙家的福氣。”杜老太君的語氣慈愛。趙匡義的眉微微一皺:“母親,您……”

  “匡義,我老了,你,其實也不小了。趙家到了現在,榮華富貴差不多也算頂了。匡義,我隻希望,等我老去之後,你能好好的,別去想那麽多,年輕人的事就交給年輕人。”趙匡義看著母親,眼神漸漸有了變化,杜老太君這番話的意思,是讓自己就此放手。

  想著,趙匡義看向屋內站著的這些女眷,別的人都低眉垂眼,唯有胭脂,依舊抬著頭。這個不懂利害關係的女子,這個被趙匡義輕視的女子,在這個時候,依舊如此。

  “母親,若……”趙匡義的話剛說出一個開頭,杜老太君就看向兒子。趙匡義垂下眼:“母親,您放心,兒子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趙家好。”

  這話,兒子說的和兒媳說的是一樣的。杜老太君心中掠過一絲悲涼。這個世上,沒有什麽東西是一成不變的,人心也好,情感也好,都是如此。

  “匡義,娘不是逼你,娘隻是和你說,娘很早之前就曉得,你們都是有主意的孩子,娘的話,你們未必會聽。”杜老太君心中已經十分肯定,趙瓊花不能成為皇後,也許破壞了兒子的一些想法。胭脂她,隻怕是被趙匡義遷怒。

  杜老太君看向胭脂,胭脂上前走了一步,杜老太君對胭脂微一搖頭,就對趙匡義道:“答應我,匡義,不管到了什麽時候,別把陰謀詭計,往自家人身上使。”

  “娘!”趙匡義微有觸動,卻隻說出這麽一句。杜老太君眼中的希冀漸漸消失,抓緊兒子的手:“匡義,答應我,答應我,不管什麽時候,陰謀詭計都別往自家人身上使。”

  “娘。”趙匡義的手被杜老太君抓的有點疼,但沒有把手抽出,眼中神色複雜。

  杜老太君覺得自己心中越來越冷,人心各異。但不管怎樣,都要為自己的孫兒們,爭取到這麽一個承諾,即便杜老太君知道,這種承諾,有時會很輕。

  外麵傳來雜遝的腳步聲,丫鬟看到來人,想掀簾傳報,但看見裏麵氣氛凝重,丫鬟不敢上前通報,隻是迎上來人:“公主萬福,老太君正在那和郡王說話,奴不敢……”

  永和長公主和趙德昭驚訝地對看一眼,永和長公主下嫁這麽幾年,杜老太君待永和長公主,從來都是先修國禮的,像今日這樣,用祖母的身份,請永和長公主夫婦過來,還是頭一次。

  “是不是出了什麽事?”問話的是趙德昭,丫鬟不敢隱瞞:“昨夜老太君和娘子,還有符夫人說了許久的話,今日一早,老太君起的晚,起來之後就命人去請人,奴,奴也不曉得。”

  說話,這事還關係到胭脂,永和長公主的眉頭微微皺了下,雖說公主下降,婆家的事關係並不大。但公主們為了賢德,也是會表示下關心的。此刻聽到丫鬟這話,永和長公主就輕聲問丈夫:“祖母是不是?”

  趙德昭深吸一口氣,有些事情,自己終究還是疏忽了,聽到耳邊妻子這麽問,趙德昭淡淡一笑:“沒事,一家子,什麽事都不會有。”

  永和長公主淺淺一笑,趙德昭這才對丫鬟道:“你去瞧瞧,若老太君不再和叔父說話了,就說我們到了。”丫鬟應是,趙德昭又對永和長公主:“委屈公主,稍微等一會兒。”

  “我嫁了你,也是趙家的晚輩,等一會兒是應該的。”趙德昭對妻子又笑一笑。

  符夫人帶著兒媳兒孫們,也走了進來,瞧見院子裏等著的趙德昭夫婦,符夫人的眉不由微微一皺,這才上前給永和長公主行禮:“公主,您為何不進去?”

  不管從哪一邊論,符夫人都是長輩,永和長公主側過身子,扶住符夫人:“二嬸快休如此,這是在家中。”

  符夫人直起身子才對永和長公主道:“公主也是被婆婆請來的。”永和長公主微微點頭:“還沒問過二嬸,老太君她,可經常如此?”

  “算來,這些年,還是頭一次呢。”符夫人的話讓永和長公主又看趙德昭一眼,這樣的勞師動眾,像是要交代,交代……。

  永和長公主的身子不由微微搖了下,難道說,杜老太君已經?趙德昭想到這個可能,眉頭不由皺緊,雖說趙家連公主府,共有三個府邸,但其實趙家是沒有分家的,杜老太君一旦去世,趙家就會不一樣了。

  而自己的兒子,今年才剛娶了妻,他,能否真正擔起這副擔子?

  “匡義,娘隻和你說這一件事。”杜老太君得不到兒子的回答,加重語氣,趙匡義抬頭看著杜老太君,若在平日,順口答應了就好,但今日,趙匡義說不出這樣的話。

  “娘,您放心,不管到了什麽時候,兒子都記得自己姓趙,是您的兒子,會……”

  趙匡義的回答讓杜老太君有些失望,果然,還是管不了。

  “匡義,你告訴我,你到底在想什麽?”杜老太君的話讓趙匡義淡淡一笑:“娘,兒子不管做什麽,都為了趙家,都為了趙家人的榮華富貴。娘,您……”

  “我相信你,匡義,但你肯不肯答應我,任何時候,陰謀詭計都不要對自家人使。”杜老太君打斷兒子的話,再次問出。

  “娘,我會照顧他們,護住他們。”趙匡義終究還是不肯答應,杜老太君微微閉眼。屋內的人沒有一個敢開口,屋外的人也已等了很久。

  趙鎮也走進院子,看見這一院子的人,連自己父親都在,十分奇怪地上前給他們行禮:“父親,您為何在此?”

  “今日,你不是該去校場嗎?”趙德昭反問。

  “行到半路,家裏有人追來,說曾祖母讓兒子回來,兒子已經讓人去告假了。”趙鎮的回答讓符夫人的眉微微皺起,昨夜才商量定了,今日就全變了。

  “匡義,既然如此,罷了,罷了。娘但願你能記住你說的話,能護住趙家的人。”杜老太君終於放棄要兒子承諾自己。

  “娘,兒子姓趙,兒子也記得,和大哥並肩征戰的日子。”趙匡義的聲音很低,杜老太君又歎氣,對門口的丫鬟道:“把人都請進來吧。”

  丫鬟應是,掀起簾子傳了杜老太君的話,眾人魚貫而入。

  杜老太君的屋子雖大,這麽多人一進來,屋子頓時就滿了,下人們都退出去。趙鎮尋到胭脂,和她站在一起。

  胭脂能感到趙鎮悄悄地握住自己的手,沒有把手抽出,任由趙鎮把自己的手握住。趙鎮覺得甜蜜從心底漫上,漸漸漫遍全身。

  杜老太君瞧著這一屋子的人,兒孫滿眼,連曾孫都已經娶了媳婦。人生至此,本該是沒有遺憾了。隻可惜人的心,想要的總是太多。

  “祖母,您把孫兒們叫來,是否有什麽吩咐?”趙德昭先開口問。

  杜老太君看向長孫,淺淺笑了一下:“德昭,你都這麽大了。”趙德昭的手扶一下杜老太君:“祖母,孫兒都已經有了兒媳。”

  趙德昭的話讓杜老太君又笑了:“我總是記得你們小時候,長輩們說什麽你們都聽,現在,你們都大了,也有自己的主意了。”

  “祖母!”趙德昭又喊了一聲,杜老太君慈愛地拍拍孫兒的手:“我不傷心,我隻是想起許多事情。我讓人去請你母親還有瓊花回來了。德昭,我對不住你,你隻有一兒一女,我卻沒有幫你管好女兒。”

  “祖母,您對孫兒,已經很好。”趙德昭的眼角也不由有淚。杜老太君笑了:“都這樣了,也沒什麽。以後啊,你們自己都要記得好好地過日子,記得,陰謀詭計什麽的,別往自家人身上使,別的就沒了。”

  “祖母!”趙德昭也聽出不祥之意。

  胭脂覺得心口有些悶悶的,這種感覺讓胭脂自己也嚇了一跳,什麽時候起,對杜老太君已經有了如此不同的感情?趙鎮的心中生起哀傷,原本,事情就該是這樣簡單,而不是變的如此複雜。

  想著,趙鎮看一眼胭脂,胭脂也抬頭看向趙鎮,兩人四目相對。幸好,還有你在我身邊。趙鎮想對胭脂說這樣一句,胭脂想對趙鎮笑一笑,卻沒有笑出來。

  屋內的氣氛越發凝重,連最跳脫的人都不敢說話,隻有杜老太君挨個在那和人說。已到午飯時候,卻沒有人敢說一聲。

  這一日,是這樣的漫長,這一日,又是那樣的短暫,以至於杜老太君覺得,自己的話沒有說完,可日子再長,也要結束,人要離開,是沒有法子的事。杜老太君唯獨希望,自己能夠說的多些,更多些,這樣在自己死後,趙家,才不會迅速分崩離析。

  “婆婆,您讓人去叫兒媳,是為什麽?”靜慈仙師來的很晚,那時太陽都要西下,胭脂抬起頭,從打開的門處,看到那燦爛奪目的陽光。

  還有趙瓊花,她的眼裏也有焦急,但這樣的焦急和靜慈仙師的焦急是不一樣的。當趙瓊花感到胭脂和趙鎮看向自己時,趙瓊花的眉微微皺了下,並沒看向胭脂,就和靜慈仙師一起,上前給杜老太君行禮。

  “瓊花,你本是我最驕傲的曾孫女的。”杜老太君扶起趙瓊花,趙瓊花想要說話,杜老太君把她的手握住:“瓊花,你記住一件事,名分很要緊,但很多時候,名分也是需要實力的,如果空有名分,沒有力量,什麽,都不是。”

  “曾祖母,我……”趙瓊花是個聰明人,一下就想到杜老太君話裏的意思,開口辯解。杜老太君搖頭:“不要再說別的了。瓊花,你怨我也好,恨我也罷,我不後悔當日進宮去說。”

  “曾祖母!”趙瓊花心中似乎有觸動,抱住杜老太君。杜老太君拍拍趙瓊花的背,輕歎一聲:“以後日子還長,你要有自己的主意,但你也要記得,有時候,人算不如天算。委屈自己,也要瞧是怎樣的委屈。”

  “是!”趙瓊花微微點頭,杜老太君看向趙鎮夫婦:“胭脂,你是個聰明孩子,記得我說的話,就夠了。你們都下去吧,今日你們都站了一天了,吃飯去吧。”

  “曾 祖母,我……”趙鎮看向杜老太君。杜老太君抬頭對曾孫笑一笑:“去吧,鎮兒,我曉得,我什麽都曉得,隻可惜,我已經老邁。”杜老太君的聲音漸漸低下去,趙 鎮回身跪到杜老太君麵前,杜老太君拍拍曾孫的肩:“鎮兒,曾祖母還是那句話,人這輩子,遇到的事情很多,遇事前多想想。”

  趙鎮應是,杜老太君對胭脂道:“胭脂,你很聰明,我謝謝你。”

  胭脂心中滿是感慨,卻什麽都說不出,杜老太君揮手,讓他們離去。趙鎮起身,和胭脂依依不舍地離開。

  杜老太君坐在那裏,看著方才還滿是人,此刻卻空蕩蕩的屋子。長久歎息之後閉上眼,自己能做的就是這些了,也隻有這些了。但願趙家,能平安一段時間吧,此後,就看不到了。

  “老太君,給三老爺的信,已經送出去了。”老媼走進來對杜老太君輕聲說。

  杜老太君拿出另一封信,上麵四個字:匡美親啟。

  “這一封,等匡美回來了,你當著大家的麵交給他。”

  “老太君,您身體還硬朗。”老媼忍不住流淚。

  “是心灰了,心灰了,我都八十了,若年輕時候,還能想著再拚一拚,可都八十了,心灰了,還怎麽活的回來?”杜老太君的話讓老媼的淚流的更急。

  這個年齡心灰了,死期就近了。還活著做什麽?看兒子對孫兒們算計?甚至,杜老太君的眼閉上,什麽都不想說。老媼看向她,也不過是頃刻之間,杜老太君整個人都變的黯淡,再不是那個精精神神的老人家了。

  趙瓊花走出院子,符夫人已經對靜慈仙師道:“大嫂今兒要在家住一晚的,不如到我那邊去,我得了些好茶,和大嫂烹茗談一夜如何?”

  靜慈仙師在寧國公府是有自己住處的,聽到符夫人的邀請眉不由微微一皺。符夫人笑容沒變:“大嫂,我們做妯娌,也快四十年了。”

  這一句,牽起靜慈仙師對往事的追憶,淡淡一笑。

  “祖母,您就去二嬸婆那住一晚,和二嬸婆說一夜也好。”趙瓊花覺得,符夫人這邀請是有原因的,因此決心促成。

  既然孫女也這樣說,靜慈仙師淡淡一笑,也就隨符夫人去了。既然婆婆被人請走,吳氏也就上前挽起趙瓊花的手:“四娘子你原先住的院子還是和原來一樣的,我送你過去?”

  趙瓊花嗯了一聲:“多謝二嬸了。”

  “都是一家子,謝什麽?”吳氏挽住趙瓊花往她的院子去,趙鎮夫妻正好從杜老太君上房走出來,正好看見趙瓊花和吳氏離開。趙鎮不由苦笑一聲,自己的妹妹,離自己越來越遠,越來越,難以琢磨。

  胭脂感覺到趙鎮的失落,伸手拍一下他的肩。趙鎮低頭看著胭脂的手。這個家,看起來人很多,看起來人人都是笑的,但能陪在自己身邊,能聽自己說話的人,卻隻有一個,就是在自己身邊的這個。

  “這茶確實不錯吧?”符夫人笑著道。靜慈仙師把茶杯放下:“的確不錯,不過你今日特地來和我說,不是隻為了茶吧?”

  “大嫂從來都是聰明的。”符夫人靠在椅上,麵上笑容沒變。

  “方外人,想的多些。”靜慈仙師的話讓符夫人又笑了,接著符夫人歎息:“宋家那邊,聽說為了嫁妝的事,已經派人去江南采買了。”

  世間女子嫁人都要嫁妝,嫁進皇家也不例外,盡管太子妃的嫁妝自有專人去辦,但宋家這邊為表重視,還是要再辦一些。

  “宋家女兒,好福氣。”提到這件事,靜慈仙師果然沉默了,符夫人淺淺一笑:“原本,這個福氣,是瓊花的。”

  靜慈仙師的眼變的有些冷:“李氏很得寵,聽說,已經有喜了。”

  “一個孺子,就算得寵又如何?再說誰家正妻要和妾爭鋒的?”

  符夫人的話讓靜慈仙師的神色微微一變,符夫人的話還是那樣輕柔:“皇後,是天下母,是世間最尊貴的女子。”

  靜慈仙師的唇張了張,但還是沒說話,符夫人的語氣稍微加重一些:“等宋家女兒成為皇後,宋家,就會很風光了。”

  現在,宋家就已經很風光了,靜慈仙師還是沒說話,符夫人曉得,自己的意思靜慈仙師已經明白了,淡淡一笑,什麽都沒說。

  後族,整個京城,除了趙家,還有哪一家,能有這樣的資格?牆上有個小洞,上麵鑲了一塊琉璃,趙匡義坐在那堵牆的後麵,符夫人和靜慈仙師的話,已經明白傳進他的耳裏,包括她們的神情。

  趙匡義的眼漸漸變的冷,事情,依舊照著自己的想法在做,無法逆轉。

  趙鎮,你,終究還是太年輕了,趙匡義的手握緊,如果符夫人看見,就知道,趙匡義動了殺念,對趙鎮動了殺念。

  “老太君她,真是個睿智的人。”這一日原本很累,但胭脂睡不著,知道趙鎮也沒睡著,側頭對趙鎮說。

  “曾祖母活的時間很長,胭脂,你願不願意和我一起,也活那麽長?”趙鎮的眼很亮,等著胭脂的回答。

  胭脂沒有回答,隻是把趙鎮的手握緊,趙鎮曉得胭脂已經有了答案,那胭脂的肩膀摟過來,胭脂的肩膀有些僵硬,但還是偎依過去。這種感覺,其實也不算壞,胭脂迷迷糊糊地想。

  這一夜,趙家的人都睡的不大安穩,到了早上起來時候,杜老太君那邊的人來報,昨日夜裏,杜老太君,安然去世了。

  趙匡義聽到消息,覺得頭有些暈,母親她,她,她。

  “郡王,婆婆過世是大事,這喪事要怎麽辦?”符夫人知道消息,急忙來尋趙匡義。

  趙匡義放下手,眼角已經有一點點淚,接著趙匡義對符夫人道:“過去吧,這會兒,想來他們都到了。”

  胭脂夫婦趕到杜老太君上房時候,丫鬟們已經在老媼的指揮下,給杜老太君換衣擦洗。

  胭脂走到屏風後麵,看見杜老太君躺在那裏,唇角還有笑容,麵容十分安詳。胭脂對老媼輕聲道:“林婆婆,我來吧。”

  老媼像沒聽到一樣,胭脂又說了一句,老媼才抬頭:“娘子,我服侍了老太君一輩子,就當是最後一次服侍老太君吧。”

  胭脂看著老媼,知道她再多說一句,就要崩潰大哭,於是沒有再說。隻是接過丫鬟手裏的東西,給老媼打著下手。

  老媼繼續給杜老太君擦洗,符夫人和吳氏等人也進了屏風後麵,看見杜老太君麵上安詳笑容,吳氏用手捂住臉,哭出聲來。

  “既然已經在擦洗,侄媳婦,喪事還是要辦起來,擺設都要撤下。”符夫人對吳氏道。

  吳氏應是,符夫人也看向杜老太君,婆婆,您年紀已經太大,糊塗了,有些事,為了整個趙家好,是必須要做的。有些人,為了整個趙家好,是必須要犧牲的。

  符夫人的眼神變的冷冽,胭脂抬頭,看見符夫人的眼,毫不畏懼地瞧回去。

  符夫人看見胭脂的眼,唇不由輕輕一勾,不知天高地厚的人,很快你就會知道,缺少了庇護,你會變成什麽樣。

  老太君,您想的,果真沒有實現。胭脂收回眼,看向杜老太君,她臨終前的笑,也許是終於想開了吧。

  趙家的喪事雖來的突然,因著人多,喪事還是有條不紊地安排下去。所有的擺設都被撤下,匾下掛滿了白綢,麻衣也被趕出來,當杜老太君的衣衫已經換好,抬到正堂安放時候,靈堂也已擺設好。

  靈堂後麵,傳來木匠做棺材的聲音。胭脂看著這轉眼變了樣的趙府,竟不知道該有何思緒。

  “娘子,縣君讓我來尋您,說這喪事,還要娘子幫著。”紅柳上前稟報,說話時候麵上有難以言語的喜悅。這樣是表示,胭脂從這件事起,將會成為趙府的當家主母,這對服侍胭脂的人來說,是個號消息。

  胭脂知道,如果自己不離開趙府,這個擔子是遲早要擔起的,不曉得的是,這件事,會這樣來到自己麵前。

  當家主母,真不是那麽好當的。胭脂下意識想去尋趙鎮,終究還是上了他這艘賊船。既然定下了,就麵對這一切吧。胭脂深吸一口氣,對紅柳道:“去尋二嬸吧。”

  杜老太君的喪事出來,吳氏是在後麵調配眾人的,見胭脂走進來。吳氏把手中的帳放下,對胭脂道:“坐吧。”

  胭脂眼一抬,已經看見吳氏桌上擺著的那高高的帳,不由搖頭:“這當家主母,還真是不好做。那麽多的事,那麽多的人,都要一一記得。”

  “這種話我還聽的不多。”吳氏沒有笑,隻是把幾本帳遞過來:“胭脂,這樣大事也是難得遇到的,你在我旁邊,看著我做。你是個聰明人,很快就可以學會了。”

  “二嬸,我……”胭脂的話被吳氏打斷:“別說你不願意,胭脂,我當然曉得這家難當。可我當初當這個家的時候就知道,我不過是暫時管著。況且老太君的話裏,也有等她去世之後,就分家的意思。”

  “二嬸,我曉得,可是這個家,到底要怎麽走,我不知道。”吳氏的唇抿一下,拍拍胭脂的手:“胭脂,我不管你和大郎是怎麽說的,太婆婆的意思,這個家,就是交到你的手上,整個趙家,以後都會是大郎當家,那就要聽。老太君的眼是不會錯的。”

  杜老太君眼光不會錯?胭脂不由笑笑。

  吳氏低頭打著算盤:“胭脂,我不曉得二嬸到底是為什麽,但我想告訴你,我嫁進這個家的時候,不是這樣的。這輩子,哪有永遠不變的事情?胭脂,我相信你,你會做的很好。”

  “二嬸,我之前不是這樣想的。”胭脂的話讓吳氏淺淺一笑:“我知道,但現在不是不一樣了,你不是已經換了想法。胭脂啊,有句話你聽過沒?易得無價寶,難得有情郎。大郎他是真喜歡你。”

  “我知道。”胭脂低頭,看著賬本上那些密密麻麻的字。

  “胭脂,我比你大那麽幾歲,大郎他或許莽撞,或許衝動,但趙家的男兒,都是有擔當的。他喜歡你,他就會護住你,和原來那兩個人,不一樣。”

  “原先那兩個,我都不記得了。”胭脂的話讓吳氏抬頭:“不記得才好。胭脂,人啊,是往前看往前走的。”

  “二嬸今日和平常不一樣,我有些不習慣了。”胭脂的話讓吳氏眼裏的笑意濃了些:“都是一樣的人,不過在太婆婆麵前,總要多討她歡喜。”

  “汴京城裏的小娘子,果然都不一樣。”吳氏又是一笑:“怎麽會一樣呢,在太婆婆麵前,我是晚輩,要討她的歡喜。今日,在你麵前,我是正經的長輩,這事又是大事,難道我還能開玩笑不成?”

  “謝謝你,二嬸!”吳氏拍拍胭脂的手:“明白就好。胭脂,你聰明,你看透世情,可是這世間,不是所有事都是你想怎樣就怎樣的。”

  “我知道,二嬸,還是要謝謝你。我會,我會,和趙鎮一起,好好地,把這條路走下去。”胭脂還是有些遲疑,但很快就順暢地說下去。既然決定了,那就什麽都不要去想,按照自己心中的想法去做。

  “好孩子,太婆婆若知道了,一定很高興的。”吳氏收回手。胭脂也不由想起那個慈愛的老人家。

  “也許,老太君她,已經知道了。”胭脂的話讓吳氏又微微一笑,兩人再沒說話,隻各自看著各自的賬。

  終究是,和原來的想法不一樣了。

  杜老太君是累封兩國的國夫人,兒媳是太後的姊姊,孫媳是當朝長公主。消息剛一傳出去,趙府門前就來了無數來吊唁的人。

  親朋好友之外,還有許多沒有來往的人家,也紛紛前來表示哀悼。趙家大大小小的人,除了永和長公主無需出麵招呼客人之外,別人都要忙著迎來送往。

  甚至連靜慈仙師和趙瓊花兩人都不例外。

  趙瓊花雖說離開汴京已經有一段時候,但她從來不害怕這樣場合,遇到來吊唁的小娘子們,應對的十分得體。當客人散去,趙瓊花到靈前撚過一支香,也就拖著疲憊的身子回自己住的院子。

  趙瓊花剛踏下台階,就看見靜慈仙師,急忙迎上去:“祖母。”

  靜慈仙師看著孫女,示意她隨自己來。趙瓊花跟著祖母往外走,曲曲折折的,走了許多路之後,靜慈仙師才開口問孫女:“你,很喜歡汴京的繁華?”

  “祖母,孫女……”靜慈仙師搖頭:“說實話。”

  趙瓊花歎氣:“是!”

  “我的孫女,本該成為世間最尊貴的女子。”靜慈仙師的話讓趙瓊花的眼又濕了:“祖母,是孫女沒福氣。”

  “不是你沒福氣。瓊花,昨日你二嬸婆和我說了許多話,我仔細想了,這件事,對趙家,也是有很大好處的。至於對你,瓊花,就更不用說。”靜慈仙師的話讓趙瓊花心中重又升起希望。

  “隻是,這麽一折騰,好好一個元後,就變成繼後了。”靜慈仙師的歎息並沒讓趙瓊花感到失落,皇後,不管是元配還是繼配,都是皇後,都是會,受萬人敬仰的。

  至於李氏,趙瓊花的眼神有些冷,宋氏要先進門,就讓她們,去鬥個不可開交吧。靜慈仙師看著趙瓊花,孫女如果覺得,成為皇後才會幸福,那就促進這一點吧。

  杜老太君去世後的第二日,柴旭奉天子的命,前來趙府致以哀悼,並帶來禦賜的祭禮。

  趙府闔府迎出門外,當柴旭走下車鑾的時候,趙瓊花抬頭,看著這個男子,盡管這個男子並不喜歡自己,可他將是天下最尊貴的人。自己原本,是可以和他並肩而立的。

  趙鎮看著妹妹,盡管趙瓊花眼中神色隻閃了一下,但趙鎮覺得心中被人重重捅了一刀。自己的妹妹,自己願意她一生幸福快樂的妹妹,為何隻想去做皇後?

  皇後,就真的值得付出一切嗎?甚至可能是未來,趙家合族的命?柴旭下車之後,親手扶起趙匡義,溫言問候。

  趙匡義恭敬應了,就請柴旭往裏麵去。柴旭對趙家眾人一一示意,當看到趙瓊花的時候,柴旭的神情微微一愣,這才對趙瓊花道:“趙四娘子,節哀。”

  趙瓊花依舊端莊,給柴旭行禮。趙匡義的眼微微一閃,這個世上,能抗拒住如此誘惑的人,實在是太難以找到了。

  趙匡義神色不動地陪著柴旭往裏麵去,剩下的人依序跟在後麵進入府中。

  “妹妹,自從你回來,我還沒和你說過話。”趙鎮耐不住心裏的猜想,還是去尋了趙瓊花。

  “哥哥,我很好,你不用擔心我。”趙瓊花輕聲道,趙鎮搖頭:“你曉得我說的是什麽。”

  “哥哥,我已經是方外之人,什麽都不牽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