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大事
作者:秋李子      更新:2020-06-19 15:05      字數:3147
  “我知道!”就在舜華以為胭脂會長久沉默,不回答自己話的時候,突然聽到胭脂這樣回答。舜華不由看向胭脂,唇微微翕動,剛要說話胭脂已經握一下她的手:“舜華,娘曾說過,如果我要再嫁,她願我歡歡喜喜地嫁。”

  舜華麵上露出微笑,原來,是這樣啊!

  看到舜華臉上露出的笑,胭脂又輕聲道:“舜華,我娘她,和你姐姐,是不一樣的。”不僅是身份地位差異,還有對女兒的心,也是不一樣的。劉姬希望女兒過的好,但這種好不僅僅是舜華自己過的好,而且還隱含著能提攜並回饋胡大郎的好。

  而王氏,從沒這樣想過。舜華的笑容沒收,但眼角卻已有淚,原來這天下,有母親是這樣全心地愛著自己的孩子,不管自己的孩子做了什麽,都愛著她。

  此刻的舜華,是真的羨慕胭脂!

  “所以,我娘,她對你,隻能稍微加以照顧。”禮法上說,所有的孩子都是嫡母的,嫡母該待之為子,但人心都是偏的。舜華已經道:“姊姊,你不必覺得抱歉,我很好。”

  真是個體貼的姑娘,胭脂把舜華的手又握一下:“舜華,記得我曾說過的話,那麽,你會過的很好。”

  舜華這次沒有說話,隻是微微點一點頭,馬車已經在門口停下,兩姊妹相視一笑,紅玉已掀起車簾,兩人相互攙扶著下車。

  自進宮後,紅玉和那些隨侍人等,就被帶離主人身邊,自有人帶她們去歇息,免得有人亂闖,驚擾宮中貴人。因此紅玉並不曉得今日發生的事,隻滿臉興奮,能夠入得一次宮,見識的宮中富麗,已經非常幸運了。

  此刻見姊妹倆相攜下車,紅玉就笑著道:“兩位娘子今日瞧來十分喜悅,是不是二娘子又撥的頭籌了?”

  “我的才學不過平平,今日是張家小娘子拔的頭籌。”紅玉是胭脂的貼身侍婢,舜華對她也會客氣三分,淺笑著回了這麽一句。就準備和胭脂兩人前去拜見王氏。

  隻是剛走了幾步,就見婆子扶了王氏出來。王氏麵色分明有些不好,這讓胭脂和舜華心中狐疑,難道說宮中的使節已經來到家裏,要王氏明日進宮?

  太後的速度可真夠快的。不過胭脂還是笑嘻嘻地上前去挽住王氏的手:“娘,今日你怎麽出來接我,難道是怕我闖禍了?”

  王氏瞧女兒一眼,卻沒和胭脂說話,反而開口問舜華:“今日你們進宮,到底出了什麽事,為何宮中內侍要傳我明日入宮,說是太後召見?還恭喜我尋的好女婿?”

  這內侍的話可真夠多的,來傳個旨還要把太後的意思都給說出來,胭脂心裏腹誹一句。舜華已道:“母親,這樣的事,不大好在眾人麵前說吧。”

  王氏一時情急,倒忘了這茬,示意胭脂和舜華兩人跟上。

  等進了王氏屋子,王氏揮退下人,這才對舜華道:“說吧。”

  舜華還沒開口,胭脂已經哎呀一聲:“娘,你也別問舜華了,這事你問我好了。”

  王氏的眉不由微微一皺,舜華已道:“母親,太後和今日赴宴眾人,都認為姊姊和趙家公子情根深種,隻是苦於長輩不許,因此太後決定明日召見您和杜老太君,從中說合。”

  王氏覺得自己是不是聽錯了?趙家公子和胭脂,這是怎麽扯一起的?

  胭脂歎了一聲:“娘您別那樣看著我,我也不曉得他們是怎麽誤會的。不過就是說了兩句話,他們就紛紛認為我們之間有什麽,更奇怪的是,還覺得全是趙家不許。”

  “也是,論起門戶,我們家是比趙家稍微低了些。”王氏的話讓胭脂的眼都瞪大了些:“娘,現在不是說這個的時候,橫豎我不想嫁。”

  雖然曉得胭脂不想嫁是說的真心話,可舜華還是覺得有點心疼,有這麽一個姊夫,那是多麽榮耀的事。

  王氏拍拍女兒的手:“胭脂,我曉得你的意思,可是若杜老太君聽了太後的話,也這樣認為呢?”

  “難道趙鎮不會去和杜老太君解釋?”胭脂想都不想就來這麽一句。王氏點一下女兒的額頭:“那若是杜老太君另有打算呢?罷了,我也不和你說了。等明兒進宮再說吧。”

  胭脂見王氏麵上有愁容,急忙上前抱住她的胳膊:“娘,您別擔心,真要嫁的話,我嫁過去,也一定要多從趙家拿些好處回來。娘,您明兒進宮,隨機應變,如果實在不好推脫,那你也就把這婚事給應下來,到時再說。”

  胭脂說的隨隨便便,舜華在旁邊嘴巴都差點合不上,這事換了誰家不是歡天喜地?偏偏自己長姊和嫡母竟是這樣說話?

  不過既然她們都已決定下來,舜華還是不再發表意見,又和胭脂陪王氏說了會兒話,也就告退回去歇息。

  趙鎮離開宮中,曉得回家之後,定然要麵對家人詢問,因此並沒直接回家,而是在外隨意遊逛,眼見掌燈時分,這才回家。

  進到府內,趙鎮也不去尋人,徑自回自己院子。誰知一走進院子,就見燈火通明,下人們站的一院子。

  趙鎮一瞧這架勢,就曉得隻怕是這家中長輩全在自己院子裏麵等著,心中暗道不好,轉身想出去,但也曉得這會兒已晚,隻得往裏麵走。

  有侍女從廊下迎上前:“大郎,老太君和仙師,公主,都在等您呢。”這還真是上麵三代女性長輩都來了。

  武安郡王薨了之後,他的妻子賀夫人就入道出家,天子頒旨,稱靜慈仙師,闔府上下都已仙師稱之。

  靜慈仙師素來隻在城外的道觀靜修,今日進府不說,竟還在這等候,實在是事情太大了。

  趙鎮一步一頓地往裏麵去,還沒進屋就見自己的父親,寧國公趙德昭走出來,見兒子這樣就瞪他一眼:“這樣大事,不但不回家來,反而在外遊嘻,我瞧你是因為不在軍中就放縱自己,該罰你去校場,練上三個時辰,連續一個月方可。”

  趙鎮急忙給父親作揖:“父親的教導,兒子知道了,隻是這件事,兒子要陳以誤會,可老娘娘並不肯聽。”

  趙德昭還要再訓,永和公主已經打起簾子,語氣溫和地道:“還是別訓大郎,祖母和母親,都在等候呢。”

  杜老太君位尊,這又是在寧國公府內,永和公主這樣謙虛,也是表現為婦之道。趙德昭對妻子點一點頭,就對兒子道:“還不快些滾進去。”

  趙鎮對繼母行禮後,這才低頭走進去,見了上方坐著的兩位,趙鎮什麽都沒說,直挺挺跪下:“這件事,確實是曾孫兒有錯,曾祖母要打,就打曾孫兒罷。”

  杜老太君方要說話,見永和公主進來,忙起身請永和公主坐下,永和公主也不推拒,坐到杜老太君身邊。

  杜 老太君這才在兒媳攙扶下重新坐好,瞧著自己最寵愛的曾孫:“我原本以為,你是個穩重的孩子,因此你來磨我,要借鄒家大娘子的壞名聲,先過過這河,我也許 了。誰知鄒大娘子竟做出這等事還被眾人撞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方才把此事平息,為了鄒趙兩家好,並沒傳出風聲。誰知你今日又來這麽一件事。你縱口口聲聲 說誤會,老娘娘已經認定,你和胡家大娘子,有點說不清道不明的事。明日我和公主進宮,縱然解釋一番,可這名聲已經傳出去。你是想讓你這支絕嗣?”

  天下不止是女子有名聲,男子也有。杜老太君的意思,趙鎮怎不明白,但要自己娶胭脂?想都不用想,這定然就是怨偶一對。趙鎮牙一咬:“曾祖母,若實在不成,應就應了,我就不信,一個這樣的女子,還能翻的起天?她能被休兩次,難道不能被休第三次?”

  “胡扯!”杜老太君氣的拍了桌子:“你怎的這樣不懂事?還是你把這後宅的事看的太輕易了?娶妻不賢,禍延三代。”

  “婆 婆千萬別氣壞了身子。”靜慈仙師忙給杜老太君捶背,永和公主端過一盞茶,杜老太君喝了兩口才道:“大郎,你這孩子從小聰明,自小又被你外祖帶到戰場上,打 仗也很不錯。於是你就認為,這天下的事沒有你解決不了的?上回你想出這麽一個法子,我覺著給你吃個苦頭也好,就答應了,誰知你吃了個苦頭,不但沒有想明 白,反變本加厲起來。你這樣毛躁,豈是去校場上練三個時辰,持續一個月能解掉的?我瞧你啊,去書房裏讀上三年書,好好地認一下人情世故,才是道理。”

  杜老太君這番話讓趙鎮的臉又紅了,接著趙鎮就道:“曾祖母,您讓我去讀書,我去就是了,可是三年,會不會太長?”

  “不懂道理,讀上三十年又如何?”杜老太君的話裏是濃濃的恨鐵不成鋼。趙鎮不敢再說,杜老太君看著曾孫兒,緩緩地道:“也罷,就娶進來,又怕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