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量子糾纏通訊
作者:笨宅貓      更新:2020-03-30 19:02      字數:2564
  民科的黑科技最新章節

  三姐妹在地下基地搭建了一個虛擬數據世界,但是它屬於智能機器的虛擬世界,對於人類而言還需要另外搭建服務器才行。

  李茂業原本也想在喵星實驗室裏搭建,但是經過仔細考慮後,他決定還是放到月球上麵會更好一些,因為這個虛擬數據世界將要麵對全球人類開放,因此必須要留有足夠的擴展空間。

  想要能夠替代cvi係統支撐起全世界的人口,並且還能將死去人類的意識保存下來,讓這些肉身死去的人繼續以數據形態活下去,那麽所用服務器占地麵積肯定不會小,而且還可能隨著需求持續增加中。

  按照李茂業的設計,漏鬥狀的鉑金粉碎機除了能夠將隕石粉碎之外,它還擁有接受信號和廣播信號的功能。

  此外,服務器組會安放在地下一百多公裏的地方,它的整體形狀就仿佛另一個大漏鬥,跟地表漏鬥組成一個鏡像結構。

  對於搭建碳基生命虛擬數據世界這件事情,李茂業並沒有對其他人說明,而是準備先等地表鉑金粉碎機開始建造後,再把後麵的計劃對上麵講清楚,相信到時候肯定會得到批準。

  “可是服務器在月球上麵的話,那麽通訊延遲就是一個大問題了!”李茂業思考了片刻,決定將量子糾纏通訊技術提上日程,隻要解決了這個技術問題,那麽剩下的工作就基本上沒有難度了。

  在藍星科技理論看來,通過量子糾纏現象是無法實現信息傳遞的,因為信息不可能從一個粒子傳遞到另一個粒子,即使用光速將它們分開,信息也不可能在測量時從一個地方傳到另一個地方。

  因此藍星科學家們對量子糾纏通訊技術,從來都是當作民科理論來看待,即便種花家擁有藍星上最強的量子通訊技術,依舊不是使用量子糾纏現象來傳遞信息,而是將它當作一種物理資源來使用。

  例如在量子隱形傳態、量子密鑰分配、量子計算等方麵應用,從而取得了許多領先國際水平的技術成果。

  李茂業手上的許多資料也都是兔子科學家研究出來,然後憑借這些技術資料複現出量子計算機,並且還能更進一步應用到量子通訊技術方麵。

  “如果僅僅隻用一組量子糾纏,當然無法實現信息傳遞,理由非常簡單,a和b互相糾纏著,當a發生改變時,b會跟著變化,同理反過來也一樣,b發生了變化,a也會跟著變化!”

  “然而想要觀察量子糾纏中的粒子,就會對a和b都造成影響,因為觀察本身就是對它們進行幹擾,所以凡是想要實現傳遞信息都無法做到!”

  李茂業從泰坦星科技中找到了相關的技術資料,當然清楚為何藍星科學家們始終都實現不了量子糾纏通訊技術,並且這些科學家還認為不論采用哪種辦法觀察,都有可能會造成粒子幹擾,導致信息傳遞徹底失敗!

  想要實現信息傳遞,至少得要有一端處於絕對無幹擾狀態,但是沒有幹擾就意味著沒有對它進行觀察,沒有進行觀察就不可能獲取信息,因此這樣一來就陷入了一個悖論中。

  量子糾纏可以傳遞粒子狀態,想要利用糾纏現象來傳遞信息,就得要時刻觀察粒子才能獲取信息內容,但是一旦觀察粒子就會形成幹擾,而且這個幹擾還是隨機不可控,仿佛背景噪音一樣。

  如果隻有一個背景噪音,或許還能通過量子計算機采用特殊算法將信號進行處理,從而能夠去除一定程度的失真,大不了同一組數據多傳幾次,總能把完整的數據如同拚圖一般拚湊起來。

  現代通訊技術同樣也有信號失真丟包現象,但是在幹擾源確定的情況下,確實能夠通過算法和多次傳輸來保證數據信號完整度。

  同樣的手段用到量子糾纏通訊技術裏麵就不行了,因為兩端都會互相亂傳信號數據,導致傳輸次數越多信號失真就越大,最終讓真實的信號跟背景噪音融合到一起,再也無法分清彼此。

  更要命的是,宇宙中存在著許許多多的幹擾,不論是宇宙輻射還是太陽輻射、星球磁場和各種熱輻射等等,都有可能會對量子糾纏中的粒子產生幹擾,所以就算不是觀察狀態中的粒子,也很有可能會有天然的幹擾信號。

  “唯有將其中一端的粒子處於絕對無幹擾狀態,然後另一端的粒子就能傳遞信息過來,至於如何觀察獲取信息內容,那就得要利用另一組量子糾纏粒子來解決問題了!”

  李茂業回憶著係統提供的資料內容,專心的理解其中的技術細節。

  泰坦星人的量子糾纏通訊技術跟藍星上的不一樣,他們需要先製造出一個“信息中樞”,在這個中樞裏麵存放數以億計的量子素體粒子,然後再想辦法用力場將這個信息中樞包裹起來,使之與外界徹底隔絕起來,任何幹擾都無法穿透這個力場保護。

  在製造量子糾纏通訊器時,分別找來兩組粒子跟中樞裏的素體粒子配對糾纏,並且這兩組量子糾纏粒子被分到同一組通訊器裏麵,接著就能借助中樞的力場隔絕效果,使得這兩組量子糾纏粒子能夠間接的傳遞信息而不會受到外界幹擾。

  “簡單點來說,就是分別有abcd四顆粒子,其中bc這兩顆被放進信息中樞裏進行隔絕,然後ad兩顆粒子則分別屬於不同的量子通訊器裏麵的信號發生元件,並且它們分別跟bc兩顆粒子進行配對產生糾纏現象。”

  “通訊狀態時a的信號傳遞到b,由於b處於無法觀察狀態中,所以它的信息內容基本完整,因為b跟c被綁定到一起,因此b的信息會傳遞到c上,進而通過c與d的糾纏傳遞到d上,在傳遞過程中或許會有失真現象,但是不要緊可以通過一定的算法還原信息內容!”

  同理也可以通過d來向a傳遞信息,但是a和d都無法影響到對方,全靠都處於絕對隔絕狀態中的bc素體粒子來傳遞信息。

  這種做法多了一層傳遞關係,因此信息在傳遞過程中會有部分失真,即便如此也能夠通過特殊算法將這些丟失的信號內容找回來。

  “想要運算這種算法找回信息,就得依靠量子計算機的超強算力來解決問題,因此從技術角度來說隻有製造出了量子計算機後,才能實現量子糾纏通訊技術,否則就算想到這種雙組信息傳遞的方式來解決問題,估計也沒有辦法實現量子糾纏通訊功能!”

  所以量子糾纏通訊技術最佳研發人選是三姐妹,她們本身就擁有量子計算機核心,想要複現這種技術出來,估計不會是什麽大問題。

  這也是李茂業等到三姐妹誕生和量子計算機真正啟用後,才著手量子糾纏通訊技術的研發,否則就算他利用cvi係統的超強功能,將所有技術問題都解決,恐怕也很難將它實現出來,除非他願意充當人肉計算器。

  “事情就是這樣子!”李茂業對三姐妹說道。

  他在說的時候,就已經將一切資料數據傳遞過去,相信很快就能看到她們的研究成果,甚至有可能幫他製造出“信息中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