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缸中之腦
作者:笨宅貓      更新:2020-02-29 13:41      字數:3039
  李茂業的量子計算機工作進展緩慢。

  有關部門跟國家原本希望他們將精力放在碳納米機器和幹細胞方麵,力爭將完整的碳納米器官技術盡早研發出來,為人民的健康事業做出貢獻。

  可實際上光頭大佬一直在磨洋工,或者說他把事情全都交給手下去幹,自己反倒搞起量子計算機來,隻不過誰都不知道他在做什麽,甚至沒人注意到他打算用三台量子計算機將全世界的智能機器人管製起來。

  “蜂後網絡啊!”

  李茂業覺得還是量子計算機更重要些,隨著智能機器人數量迅猛增加,它們承受來自人類的壓力就更多,出現問題的幾率也就越大了。

  根據周林提供的數據得知,電腦天使數量已經超過一億部,智能小助手也有三億多台,機器保鏢則比較少一些,隻有三千萬左右而已。

  如果加上幽靈殺手這類智能機器,那麽藍星上智能機器數量就接近四億了,一旦數量超過十億的話,恐怕就會出現李茂業擔心的問題。

  “量變導致質變,會不會有智能機器人失控?”

  李茂業認為如果人類按照說明書去使用它們,肯定不會出現失控問題,可是意外情況時常有,怕就怕有人作死去修改智能機器底層代碼。

  別的他不知道,白頭鷹那邊肯定有人在從事這這方麵的工作,隻不過喵星集團在防盜方麵做得極好,所以暫時沒有發生被人破解修改的情況。

  但是碳納米機器與幹細胞的研究也很重要,畢竟這條路走通的話,那就是通往機械飛升乃至基因飛升的康莊大道。

  在過去科學家研究認為,人類的腦細胞不能再生,但是在碳納米機器與幹細胞的作用下,腦細胞再生已經不是難題。

  可是再生之後的腦細胞如何繼承死去細胞的信息,那就涉及到靈魂層麵的事情了,這裏麵非常複雜,簡直不是人類能夠觸及的領域。

  即便如此,再生的腦細胞依舊會衰老,屆時可以通過同樣的手段讓大腦細胞不斷再生替換,一次又一次,一遍又一遍,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人類就獲得了長久生命了。

  可是這裏麵依舊有一個問題,反複繼承下來的腦細胞信息內容會丟失麽,如果一點點丟失掉的話,最終永生的人類會不會完全蛻化成另一個人。

  使用過複印機的人都知道,如果每次複印的時候,拿來複印參照的對象不是原件,而是上一次複印出來的文件,一旦複印次數超過十次以上,複印出來的圖像就跟原件有著天淵之別。

  於是有人提出了“靈魂強度”的問題,認為大腦信息經過腦細胞再生繼承肯定有些許區別,如果再生之人原本就意誌堅定,或許再生期間就能將缺失的信息自我修複,否則隨著再生次數增多,反而會磨滅原始版本的特征,最後變得渾渾噩噩仿佛墜入夢中之人。

  “但是也會每次再生都增強個性特征,最後變成不可救藥的偏執狂!”李茂業表示道。

  他認為科幻電影《第六日》裏麵,幕後黑手大老板經過多次大腦信息複製後,終於偏執得連自己的前身都無法容忍,非常幹脆的幹掉自己複製體。

  總而言之,這是一種非常有可能實現的技術,即便目前看來未知數很多,風險也很大,卻是人類首次真正看到通往永生的道路。

  其實還有另一種辦法,那就是現在正在實驗的賽博格技術,一隻全身都被替換成人造器官的恒河猴子,雖然出了大腦還沒有被替換掉,但是能夠走到這一步也算驚世駭俗了。

  在充滿未來科幻色彩的實驗室中,這隻猴子新身軀被固定在支架上,它的外表仿真皮被扒拉開,露出裏麵的蛇形束狀肌肉,然後更裏麵的是人造骨架,各國活動關節做得很精細。

  各種人造器官跟人類使用的差不多,除了小一號之外沒有任何區別,五髒六腑俱全,甚至還能消化有機物提供能量。

  理論上它能夠為猴子提供生存能力,自然也能讓人類以機械之軀活下來。

  至於猴子的大腦被完整取出來,浸泡在一個有機玻璃瓶裏,瓶子裏麵裝的是白色碳納米機器血液,還不斷有細小的氣泡從瓶子口部刺入的細管道裏排出,而瓶子中還有透明薄膜支撐著猴子大腦,裏麵有更加細小的金屬絲與腦部神經相連接。

  實驗室工作人員做完一切檢查工作後,先讓手術機器人將猴子大腦從液體裏取出,然後小心翼翼的放進早已準備好的機械頭顱裏麵,封裝完成通過測試後,再把猴子大腦安裝到賽博格化的猴子身體上。

  這個過程其實很簡單,但是在場的人全神貫注的盯著各自負責的部分,仔細記錄下任何數據變化,然後分析其中微小的差異和影響,最後總結實驗報告形成文件。

  李茂業當然不會關注這些細節問題,他隻是每隔幾天過來詢問:“情況怎麽樣?”

  “目前狀況良好,存活時間已經超過以往實驗體,而且還恢複了實驗體本身的過往習慣……”年輕的研究員一邊說著,一邊在電腦屏幕上點擊了一下,操控機器人將一根香蕉送到實驗體的跟前。

  隻見那隻恒河猴子靈活的操控著仿生軀體,從機器人手裏搶走香蕉,蹦蹦跳跳的跑回自己的籠子裏麵,躲起來把香蕉啃得一幹二淨,仿佛它吃起香蕉跟以前毫無區別似得。

  “其實這些都是電子信號,包括他的嗅覺和味覺都是如此,不過我們很好的模擬了出來,至於能否跟實驗體以前完全一樣,那就不太清楚了。”

  年輕的項目負責人如此說著,雖然他認為無法百分百模擬,但是卻能夠做得比猴子原來的五感更好,比如說通過調節芯片參數讓嗅覺和味覺更加靈敏,或者幹脆鎖定某樣事物,讓它變得更加美味也好,變得更加惡心也好。

  簡單的來說,這隻猴子就跟活在缸中之腦差不多,實驗人員願意的話,可以讓大便的味道變成香蕉味,反過來讓香蕉變成大便味也是一樣的。

  要實現這個並不難,隻要刺激大腦獎懲中樞就行,假如吃屎也能分泌胺多酚的話,恐怕世界上很多人都會去吃。

  “這可就有些可怕了!”李茂業摸了摸大光頭道。

  要是有人利用這種技術,輕而易舉能夠將賽博格化人類變扭曲,或者對其行為心理操控,從而達到不可告人目的。

  “不過對於擁有理性的人類來說,他們能夠分辨出各種細微差異,從而判斷五感是否有偏差,畢竟我們的數據模擬並不真實,或者說永遠都無法達到每個人的真實!”

  這個年輕的研究人員顯然不會去考慮技術善惡的問題,他露出狂熱的神情說道:“除非我們能夠采集到足夠的數據,一次次糾正偏差,使得芯片各項模擬參數都趨於真實,但是我們得要有一個中間係統語言,能夠讓腦子能夠跟芯片形成通訊,讓芯片加載操作係統……”

  李茂業看著這賽博格猴子,心裏想的卻是安全性問題。

  最終他經過係統推演後說道:“我們不能研發這種誤導大腦的技術,還是得要基於生物本身天性來進行研發,可以嚐試一下將碳納米機器跟生物腦融合連接,然後將一部分記憶和計算轉移到芯片裏麵……”

  這樣大腦跟芯片就是一體的,想要誤導欺騙大腦就得要破解大腦信息編碼,而每個人的信息編碼都有著自己不同之處,是屬於獨一無二的編碼方式,即便能破解某人的芯片也無法通用到其他人身上。

  舉例來說,假如人類是一台生物電腦,那麽每個人使用的操作係統和加密方式都不一樣,想要避免其他人研究出控製大腦的辦法,那就從一開始的時候製定標準,使得研究成本非常高,最終發現變得不可取。

  有關大腦的研究隻是初步展開,一切都在摸索狀態,所以李茂業的憂慮隻是其中一種可能性,最後會發展成什麽樣子誰也說不定。

  “但是這條線路走下去的話,肯定能通向義體化,最後終極發展成為賽博坦,那麽火種又是什麽事物呢?難道是機械生命信息集合體嗎?”李茂業腦子裏暗自想著。

  很快這個實驗結果上麵有關門也知道了,馬上撥了一筆研發自己下來,並且準備完善人體實驗的工作,盡早爭取能夠完成相關研發工作。

  進展最快的還是人體組織快速再生,這個實驗也在恒河猴子身上進行著,以後身體器官出現毛病,卻又不想更換成人造器官的話,就可以使用這種技術來恢複。

  再生技術甚至比克隆器官還更受歡迎,其實兩者使用的技術都是碳納米機器和幹細胞,但是給人感官上卻完全不同。

  隻不過再生技術是在體內進行快速複製生長,克隆器官則是先在培養液裏麵定向分化生長為器官組織,然後在整個移植到人體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