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作者:大白牙牙牙      更新:2022-05-22 17:54      字數:3760
  那股邪魔之氣與俞夏的靈魂糾纏在一起, 幾乎密不可分,但又很詭異的沒辦法侵蝕他的靈魂。

  了悟接觸過的邪魔很多, 還是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

  了悟想了想, 又補充道:“雖然隻有一縷,但沒辦法驅逐掉。”

  衡玉對邪魔的了解自然不如了悟。

  她見了悟也沒說出個所以然來,點了點頭:“這件事暫時到這裏吧, 你調整調整狀態, 專心準備接下來的比試。”

  不是邪魔就好。至於這其中的緣由,還是讓舞媚去瞎操心吧, 衡玉也不好探究他人的秘密。

  誰沒幾個秘密呢, 她的一些情況同樣不可對他人言。

  又過了一會兒, 一行穿著道袍的人出現在問心湖旁邊。

  衡玉隔著人群打量為首的道遠。道遠穿著灰色古樸的道袍, 手挽拂塵, 麵容有些平凡, 唯獨那身氣質包容而淵深、眼睛深邃不似普通人。

  “人都差不多到齊了。”衡玉說。

  她話音剛落下,就見那原本空無一人的問心湖上方,突兀出現一名元嬰修士。

  元嬰修士踏著虛空站立, 環視眾人一圈, 用那毫無起伏的聲音介紹起比試的規則來。前麵的規則都是眾人已經熟知的, 末了, 他說:“比試規則有變, 所以積分形式也有所變化。守擂時間越長的人能獲得越多的積分。”

  他袖袍一揮, 臉上露出些許笑意:“諸位, 請上擂。”

  -

  元嬰修士話音落下,湖畔安靜片刻,然後瞬間喧鬧起來。

  有人互相推攘, 在考慮自己要不要先上台表現;也有人在竊竊私語, 猜測第一個成為擂主的人會是誰。

  沒有等待太久,有一個人先動了。

  “是劍宗俞夏!”

  “他隻是築基巔峰,當真自信啊。”

  在萬眾矚目之下,俞夏禦劍而行,直接來到湖中心的蓮花台上,徑直盤膝坐下,閉著眼等待著旁邊的九十九個擂台坐滿人。

  “好風采。”衡玉誇了俞夏一句,朝了悟揚眉,“被搶先了。”

  了悟笑了下:“畢竟是劍宗的主場。”

  這句話說得低調,細品之下,才能感受出來裏麵蘊含的強大自信。

  畢竟是劍宗的主場,總要給他們些麵子,讓他們的弟子出一波風頭,然後他再上擂。

  衡玉眼裏流光一閃。

  在衡玉和了悟聊天之際,那九十九個擂台已經坐滿了人。

  俞夏猛地睜開眼睛,明明他年歲不算大,但這一刻,他那雙眼裏好像有星辰在升升落落,蘊含著歲月滄桑之變遷。

  “萬載歲月以前,劍宗始祖以劍問長生,達人劍合一之境界。故而大道中多了一道,名曰:劍道。自此以後,劍道傳承於世,無數後人練劍成道,令劍道之花在大道之路上徐徐盛開,亙古不朽……”

  俞夏開口,追溯起劍道的起源。

  他從劍道的起源開始,講述劍道的各種境界,並且以從古到今的劍道大能和各種古籍中的說辭為例子佐證他的說辭。

  “……素來有個說法,為劍在人在,劍亡人亡。劍作為劍修的武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劍乃古之聖品,至尊至貴,常持之可立身問心。而且劍又有一個別稱名三尺,正所謂舉頭三尺有神明……”

  “據古籍《廣黃帝本行紀》雲:帝采首山之銅鑄劍,以天文古字銘之……”

  俞夏思路清晰,足足講了兩刻鍾。

  博古通今,信手捏來,引人遐想。

  許久,他淡然一笑,抬手示意,舉手投足之間滿是灑脫:“諸位若是對我上述的說辭有異議,可出言辯駁。也可以論述自己的大道,我會用劍道的理論進行回應。”

  他這番表現令得湖畔不少女修眼中神采瀲灩,不少男修麵露敬仰。

  “太強了,對劍道的剖析好深刻。”

  “這就是劍宗年輕一輩第一人的風采嗎,比我想象中還要厲害很多。”

  “劍宗怕是又要出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了。”

  俞夏的這番表現,連道宗的道遠、道卓等人都逐漸麵色凝重起來。

  衡玉眸光一閃,問了悟:“你聽說過他引用的古籍嗎?”

  “沒有,不過這些古籍主要講劍道,劍宗收錄有而無定宗沒有也正常。”了悟說。

  “我倒是覺得有些古怪。”衡玉直覺其中有不妥。大概是俞夏這個人給她的感覺太詭異了,所以她逮著一個異常點就開始深思。

  “當然也可能是我想多了。”衡玉笑,問了悟,“會不會覺得有壓力。”

  了悟雙手合十:“大道之間無高低,貧僧也隻能論述出自己對佛道的理解,其餘的就由裁判來定奪。”

  衡玉抬眸掃他一眼:“可我想見識一下無定宗了悟佛子坐而論道、舌燦蓮花、令眾道蟄伏的風采。”

  了悟話語直接一轉:“貧僧這些年從未停止過鑽研佛道,對佛道的理解也隻差了師父一線,想必並無意外。”

  衡玉用指尖勾了勾垂落的發梢,把它別到耳後:“居然隻是想必?”

  了悟忍不住笑。

  他是真沒想到她會在這方麵較真。

  這有些耍賴的舉動讓他覺得意外,又覺得好笑。於是他就忍不住軟了聲音,溫和得更像是在哄人:“那就盡力讓眾道蟄伏。”

  衡玉打了個響指:“我們先看看俞夏那邊怎麽樣吧。”

  問心湖上,有人抓著俞夏某句話來痛批,卻被他輕鬆化去,然後直接奪擂失敗從蓮花台座上下來。

  也有人論述起自己的大道,俞夏在他的基礎上辨析得更為深刻,令對方心中歎服,同樣是奪擂失敗離開蓮花台座。

  短短時間內,蓮花台座就空置了一大半。

  這下子,周圍不少圍觀群眾的目光都有意無意看向道宗的道遠和了悟——他們已經逐漸意識到,俞夏對大道的了解遠超出他們,在場隻有道遠和了悟兩人最有可能與他相爭。

  就是不知道這兩人打算什麽時候上了。

  麵對眾人的注視,了悟放下合十的雙手,重新纏繞好腕間的黑色念珠,正要往前邁出一步,就見另一個方向傳出驚呼聲:“道遠!”

  氣質出塵的道遠掐了個道訣,隔著虛空與蓮台上的俞夏對視:“貧道想要與道友辯論一番。”話音落下,他拂塵一甩,人已經來到湖畔邊的一座空蓮台上,直接盤膝坐下。

  然後,道遠輕笑了下:“貧道隻通道法,無法在劍道上與俞道友一較高下。不如你我換種方式,以言出即法的方式進行論道。”

  所謂言出即法,是兩人各自開口說話時,往話中注入各自大道的大道之力,用大道之力進行對抗。

  對大道的理解越深,能夠牽動為己用的大道之力越多,到時候誰高誰低自然一目了然。

  俞夏顯然也是知道這種比拚方式的,他平靜道:“都可以,那我們就開始吧——”

  “稍等。”湖邊響起一道清朗的聲音,了悟邁步越出人群,“不知道這場比試能否再加上貧僧?”

  圍觀眾人先是一愣,然後立即響起喧嘩聲。

  他們還以為重頭戲會留在很後麵,沒想到論道比試才開始不過半個時辰,高潮居然就要上演了。

  蓮台上的道遠平靜道:“佛子請。”

  俞夏抬手:“佛子請。”

  了悟直接騰空,走向距離自己最近的那個空蓮台。他這個位置剛剛好與俞夏、道遠兩人構成了三角對峙狀態。

  俞夏身為擂主,最先出聲:“帝采首山之銅鑄劍,以天文古字銘之。”

  道遠掐了個道訣,音調沒有起伏:“冰寒千古,萬物尤靜,心宜氣靜,望我獨神。”

  了悟雙手合十,隻是簡單道了句佛號:“阿彌陀佛。”

  俞夏和道遠臉色逐漸變得凝重起來。

  他們的言出即法有些取巧,采用了長句來催動大道之力,結果無定宗這位佛子隻是平靜念了句佛號,就能召喚出與他們相當的大道之力。

  道遠還好,他早知了悟的實力。

  而俞夏不知是想到了什麽,緊緊抿起唇畔。他對大道的理解絕對超過眾人的,隻是……終究要受限於如今築基巔峰的實力。

  就在三人話音各自落下時,那原本平靜的天際突然灑下淡淡的光芒,有大道之花隱隱約約在三人的身後盛開。

  “居然催動了大道之花盛開,好可怕。”

  “他們三人對各自大道的理解,怕是早已超出同輩人。”

  就連作為裁判的元嬰修士,也是一臉驚歎。這三人在大道一途,已經可以與老一輩人爭鋒了。

  俞夏語速加快:“劍橫豎可傷人,擊刺可透甲。”他身後,大道之花由若隱若現變得凝實起來,而且化而為三朵。

  道遠語氣依舊平靜:“無癡無嗔,無欲無求,無舍無棄,無為無我。”在他身後,大道之花也變得凝實起來,同樣化為三朵。隻是隱約間,他有一朵大道之花處於半開半合狀態。似乎是察覺到自己落了下風,道遠眉心動了動。

  了悟依舊是呈現出雙手合十的姿態:“阿彌陀佛。”三朵大道之花灼灼盛放。

  俞夏抿緊唇,再也沒辦法保持平靜:“百兵之君,劍道萬古。”

  前四個字,他還能輕鬆連成一句,但後麵那四個字,他幾乎是一字一頓,好像冥冥中有什麽東西在給他施加壓力。

  到了‘古’字,俞夏的唇角已經被他咬出血跡來,那個‘古’字幾乎成了氣音。

  但,終究還是完整道了出來。

  大道之花竟似變成了真花,完全盛放於他身後,若是凝視得久了,那花裏似乎有劍道的萬古起源,劍氣在花周圍肆虐,撕裂虛空。

  道遠深吸口氣,知道俞夏是已經傾盡全力了。

  他如果有所保留,必然落敗。

  於是道遠直接開口,一字一頓念出道宗九字真言:“臨,兵,鬥,者,皆,陣,列……”這七個字,他越說聲音越小,直到最後臉色蒼白,無論他怎麽努力,冥冥之中都有一股力量在壓製著他,讓他沒辦法把最後的‘前、行’二字說完。

  了悟眉心微蹙,額上也泛起冷汗。他緊閉雙眼,脫口而出的依舊是:“阿彌陀佛。”

  話音落下,他身後的大道之花徹底凝實。花瓣裏似乎有著三千佛陀在誦經,隱隱約約傳出一陣讓人凝心靜神的梵音。宇宙之無盡起源盡在其中。

  隨著了悟話音落下,俞夏猛地一揮右手,他身後的大道之花破空而出,幾乎在下一刻就來到了悟身前。

  了悟緩緩睜開眼睛,催動身後的大道之花與他相爭。

  兩種蘊含著不同大道真理的花互相對抗,一開始幾乎僵持不下,但小半刻鍾後,被俞夏召喚出來的大道之花開始顫抖起來。

  那股顫抖波動逐漸放大,然後,一點點出現潰敗的痕跡。

  俞夏捂著胸口,猛地吐出一口瘀血。

  了悟拂袖,令大道之花不再向前移動。然後他起身,朝兩人頷首示意:“兩位道友,承讓了。”又看向俞夏,抬手道,“俞道友,請下擂。”

  接下來該守擂的人,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