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作者:大白牙牙牙      更新:2022-05-22 17:54      字數:3900
  利用巧舌如簧的說書人來宣傳, 這的確是一計妙招。

  但更好的招數也不是沒有。

  “你身上有銅板嗎?”

  走出酒樓時,衡玉側頭去問了悟。

  瞧見了悟點頭, 她才放心朝城北方向走去。

  住在城北這個地方的, 多數是從鄉下來到城裏務工的手藝人。

  他們是這座城市裏生活最清貧、處境最艱難的一類人。

  中途衡玉還買了份平城地圖。

  這份地圖繪製在玉簡裏,她隻需要把神識探進玉簡就能查看平城的地圖,十分方便。

  衡玉查看完後, 把玉簡遞給了悟:“我們要在城北尋一個人流量最大的地方。”

  了悟並不清楚她想做什麽。

  不過她現在已經把要求提了出來, 了悟就按照她的要求耐心查看地圖。

  過了一會兒,他把玉簡拿開:“城北有個拱橋, 外出工作的人每日都要經過那裏走回家;那附近就是菜市, 城北的百姓若是想要去買菜也要路過那裏。”

  聽到了悟的話, 衡玉拍手道:“就是這個地方了, 我們直接過去那裏吧。”

  -

  跨進城北區域後, 衡玉能明顯感覺到這裏的房子破舊不少。

  紅瓦白牆的房子比較少見, 泥房居多。

  路上有不少人在走動,他們身上的衣服毫不光鮮,有些衣服上甚至打有不易察覺出來的補丁。

  “阿彌陀佛。”了悟也察覺到了這些情況。

  他與衡玉並肩同行, 側頭看向她, 目光溫和:“如今洛主可以說出自己的主意了嗎?”

  衡玉說:“我想借助百姓間口口相傳來宣揚佛法。”

  而衡玉想到的辦法是在城北拱橋那裏擺個攤, 了悟和了念負責向百姓們講解佛理小故事。

  這些百姓每背下一個故事, 就能從他們這裏拿走一塊銅板。

  “……我們用記息石記下他們的氣息, 每個人最多能從我們這裏拿到五塊銅板。”

  “城北百姓生活疾苦, 五塊銅板對他們來說也不少了。為了能多拿到銅板, 他們會想辦法讓家中長輩和孩童都背下佛理小故事,以此來換取我們的銅板。”

  說書人在酒樓裏說書,受眾隻有酒樓的客人。

  但百姓間口口相傳後, 受眾就是整個城北、甚至是整個平城的人了!

  介紹完自己的想法後, 衡玉看向了悟:“你覺得這個方法如何?”

  了悟想了想,帶著商量語氣問她:“我們把銅板換成其他東西如何?”

  衡玉有些不解:“為何?”

  “以金錢打動他們,他們真的能因此而信仰佛門嗎?”

  “就算真的信仰佛門了,這樣的信仰會純粹嗎?”

  了悟問她。

  在了悟看來,真正的皈依應該是發自內心的向往。

  衡玉微愣:“你說得對。是我著相了,宣傳佛理小故事不是重點,讓百姓因此信仰佛門才是我們想要爭取的東西。”

  她似乎有些看輕了‘信仰’這兩個字的份量。

  想到了悟曾給滿雪兒送了一捧糖果的那幕,衡玉笑道:“那換成糖果如何?城北百姓生活貧苦,那就給他們增添一些甜意。”

  了悟垂下眼撥弄念珠,輕聲道:“這個想法很好。”

  -

  三人行到拱橋邊。

  衡玉從儲物戒指裏取出一張玉桌,再取出一大袋奶糖。

  隨後,她把幾本刊印成冊的佛理小故事取出來放在桌麵上。

  搞定這一切後,衡玉拍拍手,對了悟說:“剩下的事情就交給你啦。”

  她負責出謀劃策,動口宣揚的事情就由了悟負責。

  她倒要看看這位素來緘默的佛子,在傳道的時候會不會話變多起來。

  了悟雙手合十:“接下來的事情就交給貧僧和師弟吧。”

  說完之後,他就站在原地耐心觀望,沒有急著做什麽。

  衡玉坐在石墩上,歪著頭懶洋洋瞧他。

  現在這個點正是下午。

  偶爾拱橋上也會路過些大人,但他們大多行色匆匆,偶爾會往了悟、衡玉這裏投來打量的目光,很快又移開了。

  因為太陽不火辣,許多年紀輕的小孩子午睡醒來後就跑來拱橋旁邊打鬧。

  其中,有個打扮得幹幹淨淨的小女孩被同伴抹了一臉灰,眼裏馬上泛起委屈的淚光來。

  了悟握起本佛理故事書,朝那個小女孩走去。

  從衡玉這個角度,正好能看到他蹲下來平視那個小女孩。

  他把故事書翻開某頁,指著故事書裏麵的圖畫,溫聲向小女孩說著裏麵的故事。

  風溫溫和和吹過來,正好把了悟和小女孩的交談聲一並送進衡玉的耳裏。

  她聽到了悟說:“那個吃肉的小和尚說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這可是佛道高僧流傳下來的話語啊。”

  小女孩稚聲稚氣跟著說:“吃肉的小和尚說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

  了悟說:“老方丈無奈一笑,他對吃肉的小和尚說:那你知道這首詩還有後半句嗎?”

  小女孩跟著說:“老方丈無奈一笑,他……他……”

  等小女孩磕磕絆絆把故事背下來,了悟取出一塊奶糖遞給她。

  小女孩沒接糖,仰著臉看他,一本正經問道:“和尚大哥哥,你能親自喂我吃糖嗎?以前我哥哥也是這麽喂我的。”

  “他喂完後還會摸摸我的頭發。”

  “不過他已經去打仗兩年,我好久沒見到過他了。”

  聽完她的話,了悟垂下眼幫她撕開奶糖的包裝紙。

  喂她吃下奶糖後,了悟遲疑著抬手,摸了摸她梳理得整齊的頭發:“好了,過去和你的夥伴們一塊兒玩吧。”

  “謝謝和尚大哥哥!”小女孩嘴裏含著糖,說話語氣有些含糊。

  瞧見這一幕,衡玉覺得了悟真的太溫柔了。

  第一眼瞧上去如同月霜般清冷。

  但接觸下去,才能察覺出那清冷表象下的極致溫柔。

  -

  小女孩蹦蹦跳跳走到同伴們中間,眼睛明亮地和同伴們說著些什麽。

  那些小孩子聽完小女孩的話,高高興興跑到了悟身邊,把他團團圍住。

  了悟對這些場景不算陌生。

  在無定宗時,他時常會下山傳道,也有過類似的情況發生。

  很快,在他的安撫之下,這些小孩子們安靜下來,乖乖站在他旁邊聽他講故事。

  等他們背下故事後,了悟就拿出糖果一一分發給他們。

  半個時辰後,一些伶俐的孩子已經可以背下七八個佛理小故事,從了悟手中拿到了七八顆奶糖。

  他們吃過一顆後,沒有馬上把糖果都吃完,而是緊緊攥在手心裏,想要留到後麵慢慢吃,慢慢品嚐這種糖果的味道。

  “你們該回家了。”了悟說。

  “那和尚大哥哥,我們明天還能來聽你講故事嗎?”有個小孩子問道。

  “記下新的故事還能有糖果拿嗎?”另一個人也跟著問道。

  了悟含笑點頭。

  目送著這些小孩子結伴離開,了悟轉過身。

  結果正好撞進衡玉的視線裏。

  他朝衡玉輕輕點頭示意,走回到他們這個攤子,默默整理攤子上的佛理故事書。

  “了悟師兄。”衡玉在他身後,一本正經說道,“我也想像那個小女孩一樣,讓你喂我吃糖。”

  “我們兩個之間,應該比你和那個小女孩之間要更熟吧,既然是熟人就別拘謹了,快來吧。”

  聽到這話,了悟還沒做出什麽反應,了念先被自己的口水嗆住了,連連咳嗽了好幾聲。

  了悟瞥了念一眼,這才轉身看向衡玉。

  他唇角似乎上揚了一下:“洛主說得對,熟人就別拘謹了。”

  他從桌麵上抓起幾顆糖果,上前幾步遞到衡玉手心裏:“麻煩你直接吃吧。”

  衡玉輕歎口氣。

  “打個商量,不親自喂糖,摸一摸我的頭發還是可以考慮的。”

  她隨口說道。

  同時,衡玉撕開一顆糖果的包裝紙,把糖果扔進嘴裏用力嚼起來。

  甜意剛在嘴裏蔓延開,她感覺到頭頂一沉,有一股溫熱從她頭頂蔓延開來。

  但沒等她反應過來,那人已經先一步把手掌移開。

  “雖然不知道洛主為何要提出這種要求。”了悟說,“但這段時間洛主為賭約出了不少力,如果隻是這種小小要求,貧僧似乎沒有拒絕的道理。”

  衡玉忍不住抬手,自己摸了摸自己的頭頂。

  “那再來摸一次?”

  她壓根沒反應過來!

  了悟一笑,直接轉身不再看她。

  衡玉撇了撇嘴,又往嘴裏塞了顆糖。

  當她把手裏這幾顆糖吃完,夕陽餘暉傾灑而下,百姓紛紛踩著夕陽,走過拱橋收工回家。

  走下拱橋時,他們正好會途徑這個小攤子。

  了念小和尚自然而然上前攔住一些好奇的百姓,請他們到小攤子前,由了悟為他們講解佛經。

  師兄弟配合默契,看得出來以前沒少做類似的事情。

  一直到天色昏暗下來,三人直接走回酒樓。

  將要進入酒樓時,衡玉突然頓住腳步,看向她的左手方向。

  但在她看過去時,那裏隻有寥寥幾個百姓在穿行,沒有出現任何異樣。

  “怎麽了?”

  了悟停下腳步,輕聲問道。

  “沒什麽。”衡玉搖頭。

  在剛剛那一刻,她左側方向飄來一股極淡的合歡花香氣,而且她放在儲物戒指裏的玉牌也輕輕顫抖起來。

  難道說在這個平城裏有她的同門出沒?

  -

  住在酒樓裏練劍不太方便。

  沐浴過後,衡玉站在桌邊認真練字。

  等到練完字,她吹滅燭火,盤膝坐在床榻上修煉。

  第二日清晨,吃過早餐後,衡玉三人再次趕到城北拱橋畔。

  他們像昨日一樣將東西擺出來,不過獎勵除了奶糖外還多了兩盒糕點。

  這個點是外出工作忙碌的點。

  有個麵容疲倦的年輕女人路過攤子時遲疑片刻,還是朝了悟他們走來。

  “大師,我昨晚聽我女兒說,如果能背出一篇佛理故事,就能換取一顆糖?”

  她有些不太好意思。

  但想想家裏實在沒錢買糖果,而女兒這個年紀又是嘴饞的時候,女人還是厚著臉皮發問。

  了悟點頭。

  女人鬆了口氣,語速極快背了‘酒肉穿腸過’的故事。

  這個故事是昨夜她女兒告訴她,女人特意背了下來的。

  了悟遞了塊已經分裝好的桂花酥給她。

  等她接過桂花酥,一直在旁邊細細打量她的衡玉突然出聲:“如果你現在有空,可以再多背上一個佛理小故事。”

  女人算了算時間。

  她今日特意早一些出門,這些多出來的時間背下一個新的故事還是可以的。

  畢竟這些故事篇幅都不算長。

  “了悟師兄,就為這位女施主講講無樂佛子座上涅槃的故事吧。”

  衡玉給出建議。

  女人臉上滿是淒苦倉惶之色,好像對生活沒有了更多的盼頭與奢望。

  ‘座上涅槃’這個故事裏描繪了佛祖生活的仙境,這能讓人心生向往之。

  女人心生向往後,很容易皈依佛教,同時也能重燃對生活的盼頭。

  正是一舉兩得。

  了悟溫聲道出‘座上涅槃’的故事。

  女人聽了幾遍後,很快就把故事磕磕絆絆背出來。

  她並沒有細品這個佛理故事裏的意境,隻是接過新的一塊糕點後就匆匆離開了。

  了悟目送著她離開,這才側頭看向衡玉。

  衡玉揚唇淺笑:“希望她能體會到這個佛理小故事裏的真諦。”

  “阿彌陀佛。”

  了悟輕聲念了句佛號。

  他覺得,洛主當真是他遇到過的最具慧根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