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作者:大白牙牙牙      更新:2020-07-06 16:38      字數:4296
  整理好棋盤後, 三人走進了悟的廂房討論傳道的具體事情。

  廂房並不大,角落裏擺放著張床榻,還有幾個大箱子, 裏麵裝著的全部是經書和筆記。

  靠窗的位置放著桌子和椅子。

  桌子上擺著茶壺、茶杯, 還有一本封麵斑駁脫落的書籍。

  坦白來說, 這個廂房單調了些。

  連個花瓶都沒有。

  “你還沒看完這本遊記?”衡玉問道。

  了悟走到桌邊坐下, 倒了三杯茶水:“閑暇時會看上幾頁, 這本遊記對貧僧悟道頗有用處。”

  寫下這本遊記的和尚圓靜在三百年前曾名盛一時。

  他所處的境遇與了悟也有幾分相似,所以他遇到的很多問題、得到的很多感悟都能讓了悟受到啟發。

  衡玉接過茶水, 詢問了悟:“我之前送你的那兩個佛理小故事,你還保存有嗎?”

  了悟不明所以,但還是點頭,將紙張從儲物戒指裏取出來。

  瞧見他真的沒有丟掉這張寫滿佛理小故事的紙, 衡玉的笑容裏透著幾分愉悅。

  他的所作所為, 真的太容易取悅人了。

  這並非有意為之,但正是因為如此, 才更透出他的溫柔妥帖。

  所以衡玉再次在心底感慨, 也就是她定力好,要換做舞媚和慕歡這兩個妖女在, 肯定把持不住, 盡力爭取撲倒這位聖潔者。

  走神想得有些遠,衡玉輕咳兩聲,連忙正色。

  她問了悟:“在你心中,佛法是莊嚴的對嗎?”

  “對。”

  “若我想讓佛法變得更親和些, 更容易讓百姓心生親近之意, 你能接受嗎?”

  了悟看向她。

  聯想到她手中那張寫著佛理小故事的紙,了悟大概猜到她想要做什麽了。

  “洛主是想編寫些佛理小故事, 借著這些小故事來推廣佛法?”

  壓根不清楚佛理小故事一事的了念小和尚,坐在旁邊聽得一頭霧水。

  瞧見了念實在迷糊,衡玉把手裏的紙遞給他。

  她對了悟說:“除了佛理小故事,還有一些朗朗上口的佛偈。我還想把這些佛理小故事繪成圖畫,這樣更便於百姓理解。”

  即使是無定宗勢力範圍內,百姓也有貧賤之分,多的是壓根不識字的貧苦之人。

  想要讓他們感悟佛法,繪成圖畫可比寫在紙上的經文要好很多。

  了悟想了想,沒有馬上答應下來。

  他問衡玉:“洛主能給我舉個例子嗎?”

  衡玉打了個響指。

  佛理小故事就不需要特別舉例了。

  佛偈的話,諸如那句‘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再諸如地藏菩薩那句‘地獄不空,誓不成佛’;還有‘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當然,地藏菩薩的相關事例了悟是知道的,但菩提佛偈的相關事情他壓根沒聽過。

  為了便於了悟理解,衡玉不免又介紹起這個佛偈背後的故事。

  “當然,我對佛門的很多事情都不了解。”

  “如果你們覺得這個傳道方法可行,可以把菩薩、佛祖或者是無定宗某個佛修的事跡整理給我,我負責把它們編寫成朗朗上口的小故事。”

  衡玉最後總結道。

  她是不指望了悟和了念理解‘藝術加工’這個詞的:)

  既然這個方法是她提出來的,那她就多辛苦一些,努力把這些故事進行後期加工吧。

  聽完衡玉的介紹,了念小和尚十分感興趣。

  他舉起手,眼裏閃著興奮:“像佛祖割肉喂鷹這種事可以嗎?還有無定宗祖師蓮上涅,千年前的無樂佛子靠牆圓寂……”

  衡玉連連點頭。

  她正要低頭做記錄,突然想起自己手中沒有紙和筆。

  指尖在桌麵上敲擊著,衡玉朝了悟使了個眼色:“了悟師兄,關鍵時刻要懂得看眼色行事。比如這時候我手邊正好缺了筆紙。”

  了念‘G’了一聲,積極跳下椅子:“不勞煩師兄,我過去拿。”

  衡玉:“……”

  小和尚還挺積極。

  了念從角落裏取來筆墨紙硯。

  他去取來淨水,正想要挽起袖子研墨,了悟已經先一步輕挽起僧袍袖子,拿起墨塊輕輕研墨。

  研墨完後,他把墨塊放下,將硯台推到衡玉麵前。

  “洛主請。”

  衡玉眉梢微揚,用左手挽起右手袖子,提起毛筆沾取墨汁開始在幹淨的白紙上寫字。

  練了這麽久的字,成效還是有的。

  衡玉現在的字風骨奇駿,頗為別致有韻味。

  記下無樂佛子靠牆圓寂這件事後,衡玉開始編寫小故事。

  [無樂少孤而艱難困苦,後因與佛祖有緣,拜入無定宗為當世佛子。佛法高深,為世人所推崇。

  是日,無樂閉眼誦經,突然睜開眼睛,對座下眾弟子言:大陸之上存在無量佛境,佛境中有紅蓮漫天,佛音震耳,此人間之仙境。

  言罷閉眼。

  弟子們麵麵相覷,上前一探鼻息,發現無樂已坐化身亡。弟子們驚呼:佛子是成佛而去也。]

  等衡玉寫完這個小故事,了念急急忙忙湊過來看。

  看完之後,了念滿臉茫然:“無量佛境是什麽?”

  衡玉說:“佛祖住的地方。”

  了念非常實誠:“可我剛剛告訴你的小故事裏,無樂佛子壓根沒說過這種話。他隻是睜開眼說了句感應到自己壽元將近,就閉目坐化了。”

  那些什麽‘大陸之上存在無量佛境,佛境中有紅蓮漫天,佛音震耳,此人間之仙境’,還有什麽‘佛子是成佛而去也’……

  這種話,在他的故事版本裏壓根都沒出現過!!!

  衡玉問:“是你的版本好,還是我這個版本更容易讓世人對佛門心生向往?”

  了念微微愣住。

  很快,他反應過來衡玉到底想要做些什麽了。

  這不就是在赤.裸.裸忽悠人嗎?

  但……事實也如她所言,她所寫的這個版本更容易讓人推崇佛門。

  了念有些難以抉擇,幹脆看向了悟。

  了悟默默伸手接過紙張。

  看清紙張上的內容後,他啞然失笑:“這……”

  “嗯?”衡玉看向他。

  了悟點評:“挺有意思的。”

  衡玉秒懂,向了悟拋了個意味深長的眼神

  看來這位佛子也不是個墨守成規之人。

  就是嘛,出家人宣揚佛法廣納信徒,手段方式本來就應該靈活一些。

  她這隻是稍稍藝術加工,就讓了念小和尚這麽吃驚。

  萬一她直接來個改頭換麵,除了真的有‘無樂’這麽個人,其他都是她編的,了念不是得當場驚嚇過去!?

  了悟當作沒接受到她的眼神。

  洛主所寫下的故事,其實是把無樂佛子靠牆圓寂這個故事給美化了許多。

  她是在美化,為佛門增光,又不是在刻意詆毀佛門。

  現在做的一切事情,出發點都是為了他的賭約,了悟並非那種不知好歹的人。所以……小小胡鬧,如往常一般縱容也就是了。

  “洛主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寫下去吧。我這邊也會整理出相應的事跡,就有勞洛主把它們簡化成這種小故事了。”

  了悟雙手合十,輕聲說道。

  說完,他還走到角落,多取了一套筆紙。

  將紙張展平後,了悟也開始動手書寫。

  他們兩個人都在提筆寫字,了念坐在旁邊滿臉茫然――

  他剛剛說錯了嗎?好像沒錯吧。

  那師兄為什麽不站在他這邊,難道他真的錯了?

  坐著懷疑人生,懷疑了很久,了念終於有些明悟。

  他忍不住哭喪起臉:師兄你這是在這件事上放下了你的原則嗎!

  -

  忙了兩個多時辰,衡玉總共編出十八個佛理小故事,從中提煉出十句佛偈。

  再加上最初贈給了悟的那兩個佛理小故事,他們手上總共有二十個小故事。

  衡玉把所有紙張都收攏起來:“我這幾日再細修這些小故事,順便為它們配上圖畫。”

  了悟輕歎。

  他和佛門的事情,總不能叫她出更多的力。

  細想片刻,了悟問:“若洛主不介意,可否抽些時間教我該如何為這些小故事配畫?”

  “你想學嗎?”

  “有幾分興致。”

  衡玉笑:“那我明日再抽時間教你,現在我先回去練劍。”

  走出廂房,衡玉告辭離開。

  途徑寺廟下的集市時,她看到有攤主在擺攤賣垂絲海棠盆栽。

  目光在垂絲海棠上停留了有一會兒,攤主注意到她的視線,禮貌笑問:“這位仙子可要買一盆回去。”

  “現在垂絲海棠開得正豔麗,擺在窗邊也能使人心情愉悅。”

  這種垂絲海棠的花期正好在十一二月,現在已經處於盛放狀態。

  湊近聞時,能聞到一股淡淡的清香。

  衡玉蹲下身子,挑了她覺得最好看的一盆:“就這個吧。”

  付完錢後,衡玉重新折返青雲寺。

  她從廂房窗外眺望,瞧見那位佛子正坐在窗邊繼續整理佛經。

  快步走了過去,隔著窗戶,衡玉揚唇一笑:“有沒有興趣照料一盆花?”

  了悟側頭。

  他起身,從裏麵伸出手。

  衡玉站在窗外把垂絲海棠遞給他。

  見他接過盆栽,正把盆栽捧在懷裏細細打量,衡玉朝他招了招手:“走啦。”

  轉身時,裙擺在空中劃過淩厲的弧度。

  了悟走出廂房,站在門邊目送她離開。

  直到看不見她的背影,他才走回房間,把垂絲海棠擺在窗台上。

  陽光從窗外透照下來,被垂絲海棠擋住,最後在桌麵上形成一片陰影。

  -

  回到院子裏,衡玉繼續練習揮劍。

  再次揮完一千劍後,她走進書房坐下,把那遝寫著佛理小故事的紙張從儲物戒指裏取出來,對照著佛理小故事的內容,繪出生動形象的配畫。

  她用的是簡筆畫法,主要是把場景畫出來就好了。

  所以進度極快。

  一連給三個小故事都畫完配畫,衡玉揉了揉自己的手腕,繼續走出院子練習揮劍。

  揮得手腕酸脹時,衡玉還有些自得其樂地想著:還好了悟主動提出要學習配畫,這樣一來,接下來幾天她就能好好偷懶了。

  第二天上午,衡玉再次前去青雲寺。

  她沒主動教什麽,隻是把昨晚畫好的配畫扔到了悟麵前。

  “你看看,大概就是這種形式。”

  以了悟的悟性,有了參考物後,應該能夠很快學會。

  不再需要她多教什麽。

  了悟認真翻看著這些配畫。

  把它們全部看完,了悟大概能理解衡玉作畫的思路了。

  “那你畫出來試試,如果有不妥我會指出來。”衡玉提議。

  了悟攤開筆墨紙硯,開始認真作畫。

  衡玉剛練完劍,現在藥膏的藥效沒有揮發,她手腕還在酸脹著,所以不打算陪了悟一起畫。

  她走去隔壁廂房,把了念小和尚提溜出來,讓他陪著她下棋。

  接下來五日,三人都專注於整理佛理小故事。

  因為人手充足,他們效率極高,事情的完成度也很好。

  整理完畢後,了念去尋主持,請他幫忙想辦法刊印出一千冊。

  主持聽完了念的話後,隨手翻看起他們整理出來的內容。

  越是翻看,他越是覺得驚歎。

  當冊子翻到最後,主持輕歎一聲:“難怪那位洛施主與佛門有緣,她的慧根著實難得。”

  誇了衡玉一句,主持才看向了念,答應幫他們這個忙。

  而且主持還主動提出想多刊印一些,到時候能發給寺廟裏麵的和尚,還有過來求神拜佛的香客。

  了念雙手合十:“阿彌陀佛,洛主說了,隻要於推廣佛門有利,這本冊子就任由我們隨意處置。”

  主持同樣雙手合十,道了一句佛號。

  時間匆匆,半月之約到來那日,許久不見的逍遙子穿著青色道袍出現在青雲寺門口。

  他手揮拂塵,一副來者不善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