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改變節奏
作者:喪屍舞      更新:2020-06-18 05:56      字數:2715
  “甄龍,你拖著我不回隊裏,就是為了看這個比賽啊?”

  兩個身形修長的年輕人從入場的甬道裏鑽了出來,在體育場館的觀眾席後方找了兩個位置坐下。

  “對啊,丹哥,我們這次羽毛球團隊打得很順,基本沒有遇到太強的對手。聽領隊說我們禾島市另外的奪金重點就是男子百米項目了。哎呀,這位置有點遠了。”

  “就先這樣看看吧,回頭我還得準備全國公開賽呢,今天就當放鬆了。”

  “謝謝丹哥陪我過來啊,嘿嘿,回頭我介紹給你認識。哇,真是沒想到,祖哥成長的速度這麽快,上次教練和我說祖哥破了全國紀錄,我都不敢相信。”

  ……

  “……這組決賽的選手應該是當今國內田壇,短跑屆最優秀的運動員的了。”

  “從何軍、到古凱還有尹航朝,沈運保等人,這些都是在10秒30、10秒40水平的選手。像楊光宗,主項是200米,不過他在100米上的實力同樣不俗,也是國內前幾水平。哦,現場的掌聲突然熱烈的響起了,主持人在最後介紹的時候,著重又提了一下我們運動員創造的新曆史。”

  “現場和電視機前的很多觀眾可能不了解,中國田徑接力隊在上個月結束的亞錦賽男子4×100米決賽當中,以超乎尋常的表現,跑出了亞洲的新紀錄,38秒28。這在世界田壇也是一個拿得出手的優異成績。”楊劍聽到場地大會主持介紹完各個運動員後,又提到了幾名運動員在亞錦賽的成績,接著和電視機前的觀眾解釋道。

  一旁韓勝橋的聲音也跟著響起:“亞錦賽的接力賽幾乎是當前國內短跑運動員最頂尖的陣容和最巔峰的狀態,像蘇祖和陳建都是10秒20以內的成績,沈運保和楊光宗也是能夠跑到10秒30以內的,這種巔峰的實力和最完美的配合,確實創造了一個奇跡。像這次的城運會,蘇祖,陳建,楊光宗這些運動員代表的都是不同城市出賽,但他們都是一個接力隊的隊友,也是長期訓練一起的夥伴,決賽的八名運動員也基本都是國家短跑隊的成員,可以說是一場內戰。”

  “我們期待著這屆城運會各位選手都能有上佳的表現。好的,選手已經就位,現場安靜……”

  央視的兩位田徑解說在討論間,賽場上,運動員在原地活動了下手腳後,開始走到了起跑線前。

  蘇祖站在第四道次,左右掃了一眼賽場上的運動員,慢慢地俯身蹲下,保持身體的靜止狀態。

  這次決賽的運動員,基本都是屬於蘇祖熟悉,或者有同場比賽一起訓練過的隊員。

  第一道是何軍,第二道是尹航朝,第三道是古凱,第四道是蘇祖,第五道是陳建,第六道是沈運保,第七道是楊光宗,第八道是張帆北。

  因為是在國內比賽,無論場地還是氣氛,都讓運動員感覺到很安心踏實的感覺。

  就在剛進場的瞬間,蘇祖竟然在觀眾席上,看到有人拿著自己名字的彩色塑膠板在揮舞著。

  一場場比賽下來,他在田徑圈子內聲名鵲起,漸漸的也開始有了一個熟悉他的群體。

  “預備——”帶著濃重湘省口音的發令員聲音傳了出來。

  100米起跑線前,所有的運動員起身,做出起跑姿勢。

  啪!

  清脆的發令槍聲響起。

  蘇祖幾乎都不用思考,身體在槍響起的一瞬間,猛然一發力,雙腿在起跑器上猛蹬,就已經竄了出去。

  他這次起跑和的姿勢,普通人可能沒有注意到。但賽後要是有田徑愛好者或者一些教練員做分析,就會發現,蘇祖這次的跑動姿勢是和之前有所改變的。

  他跑的左右腳發生了變化,而且,起跑器的位置也有所調整。

  時間撥回一個月前的國慶假期。

  禾島市競管中心田徑體育場。

  李誌忠在連續看完蘇祖兩次的百米賽跑之後,眉頭緊緊地皺了起來。

  又翻出了一台筆記本,點開之前幾次比賽和訓練,錄製的視頻,直接坐在田徑場邊的地上細細地揣摩了起來。

  “教練,你這連節日都不過了,就陪我在體育場裏瞎混呢。”

  蘇祖拖著一個20公斤重的杠鈴片,連續做了幾次的衝刺跑,慢慢地活動著肌肉,走回到場邊。

  “還是田徑場自在,反正你師姐去上大學,國慶也不回來。我回家還得被念叨,幹脆來研究研究你接下來該怎麽提升。”

  李誌忠看著腿上筆記本裏的視頻錄像,頭也不抬地回答道。

  兩人亦師亦友,一步步過來,一些家長裏短的也不避諱。

  蘇祖輕笑了一聲,他去了李誌忠家幾次以後,也知道老李同誌地位不高。而且因為9月份的備戰緊張,本來要送李玉琳去上大學的,結果最後未能成行,隻是讓苗芝雲去了,這一點一直被念叨了無數遍。

  “你過來看看視頻,我覺得你跑動的節奏可能還是有點問題。”

  李誌忠看著視頻,朝蘇祖招呼了一聲,也不管他此時想的是些什麽。

  蘇祖走到李誌忠身邊,頭湊到了電腦前,仔細地觀察了起來。這些視頻都是隊裏的幾個科研組跟隨著他比賽和訓練錄製的,也有一些是大賽主辦方錄製的視頻,後來被隊裏要到手,用來做運動員的分析使用。

  視頻中,蘇祖看著自己的途中跑和衝刺跑的最後環節,因為快速奔跑,竭盡全力,而變得有些神色猙獰的麵目,微微皺了皺眉。

  運動員在全力爆發的時候,表情可沒辦法控製,如果是比賽場裏,快速跑過還沒什麽,被人錄製下來,一幀一幀地分析,各種奇怪的表情就纖毫畢現,可以用作表情包了。

  “我覺得你的節奏還是有點不對。”

  李誌忠在一旁看了一會,抬起頭和蘇祖說道,“我看了一些頂尖級別的選手跑法,相比較而言,你抬頭的時間還是早了一點,就是加速可能還不夠那麽充分。”

  “有嗎?”蘇祖瞄著視頻又來回播放了幾次,“沒看出來啊。”

  “這個不奇怪,你現在比賽的選手多數都是這種跑法,我是用你的視頻和歐美頂尖選手做了一個比較。我們亞洲的運動員,主要是反應快,個子靈活,所以前半程能夠很快地進入到了告訴的加速環節。但這個加速是以快速步頻為代價,犧牲了步幅的。所以,你看像沈運保,他基本能上七八米以後,就已經開始抬頭,進入高速跑的階段。所以前半程特別快,但是到了中後半程體能和速度的衰弱曲線特別明顯。”

  “你也有這個問題,不過可能是身高腿長的緣故,相對要好很多。但我覺得還是有改善的空間。你把節奏再控控,前半程的加速再充分一些,尤其是前麵的五步左右,稍微的提升步幅,很可能能帶來比較充分的效果。”

  “改變跑動節奏?”蘇祖輕嘖了一聲,輕咬了下嘴唇,“這個改起來不容易吧。”

  經過了這麽長時間的訓練比賽,各種理論知識蘇祖也不斷豐富,運動員跑動的節奏這種東西,看不見摸不著,自己有時候都不知道是什麽緣故。想要改變,真是會讓人無從談起的。

  “我們可以換個方向考慮,改變固有的身體習慣。你現在起跑是左腳在後,右腳在前。你改成左腳在前,右腳在後試試看。而且,我觀察了下,根據你的腿長,起跑器的位置其實也有些偏前麵了,往後調整一下,不是讓起跑器離起跑線越近越好,而是要能夠在瞬間,大腿小腿的發力得到充分發揮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