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對陣爵士隊###(第二更)
作者:一野生奧拉夫      更新:2020-06-24 08:01      字數:2320
  第二十六章對陣爵士隊

  畢竟雖然說徐亮的防守評分已達到了80分,在聯盟內也是一個優質的防守內線球員。

  但是,80分的評分和90評分的防守評分,在麵對聯盟內頂級的內線進攻球員的進攻的時候,效果其實差不多。

  都是在對方體力充足的時候被暴揍的結果。

  而高評分的防守相比於低評分的防守,稍微有一點的優勢就是,對這種進攻球員的消耗可能會更大一點。

  但是對於進攻球員的效率影響程度上是一樣的,都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但是當防守評分一旦超過95分以後,這些頂級的進攻球員就不一定能夠那麽輕鬆的完成進攻,並且能夠保證自己的進攻效率了。

  就比如說鄧肯,鄧肯現在的防守評分至少97分以上。

  而這個防守評分的防守能力,使鄧肯在麵對現在聯盟中99%的內線球員進攻的時候,都能夠起到很好的限製作用,包括四大中鋒。

  當然也隻是限製,這種限製最多是降低一下他們的進攻效率。

  想完全的封死一個頂級內線進攻球員的進攻,就算是防守能力破百都不一定能做到。

  所以有的時候防守能力的重要性,沒有辦法在比賽中很直觀的表現出來。

  畢竟防守球員本身就是偏向於被動的一方。

  更何況是麵對頂級的進攻球員的時候。

  防守球員的被動性被進一步的放大。

  所以使得在短期的幾個回合內,看不出來一個頂級的防守者對於頂級進攻球員的限製有多大。

  但是將這個防守進攻回合放大到整場比賽中來看。

  你就會發現,頂級防守者對進攻球員的進攻效率降低是十分明顯和有效的。

  至於進攻被限製的表現是可以從進攻球員的數據以及體能消耗。

  和在場上的進攻方式的改變等等各種方式,找到相應的證據和痕跡。

  徐亮現在的評分,來應對那些沒有達到頂級的內線進攻球員的進攻還是足夠的。

  再加上徐亮本身在防守端的定位也隻是一個輔助者。

  所以當徐亮和大衛.羅賓遜和鄧肯同時在場的時候,隻要不是遇到那種像四大中鋒這種水平的進攻內線球員,徐亮都不會有太大的防守壓力。

  但如果是徐亮單人在場搭配一個不那麽厲害的防守搭檔的時候。

  隻要進攻評分超過90分的球員,都會給徐亮的防守帶來很大的壓力。

  但是很明顯,爵士隊的首發中鋒是沒有這種進攻能力的。

  至於他優秀的肉盾頂防能力,對於現在的徐亮來說也基本沒什麽用。

  畢竟徐亮現在的主要進攻手段是在外線進行投射,和戰術體係的運轉。

  徐亮在這個賽季很可能很少會進入到低位來進行進攻,以及戰術體係的運轉。

  倒不是說徐亮掌握的這個高位策應戰術體係,沒有辦法在低位發動。

  這個戰術體係在場上任何一個地方都可以發動。

  隻不過徐亮現在低位的進攻威脅性太低,從低位開始發動整個體係的運行,對戰術體係的實力發揮不是很佳。

  再加上這個體係,現在最大的亮點其實是能夠為其他的球員拉開更大的內線進攻空間。

  無論是對於外線球員,還是對於內線球員,寬敞的內線進攻空間,都會為他們的進攻提供更多的操作空間。

  就在徐亮看到爵士隊的首發中鋒的資料鬆了一口氣的時候,場上的比賽也正式的開始了。

  兩隊在提交了首發名單之後,裁判開始來到中場準備跳球。

  馬刺隊首發:

  中鋒:大衛.羅賓遜

  大前鋒:蒂姆.鄧肯

  小前鋒:肖恩·埃利奧特

  分衛:維尼.德納特

  控衛:埃弗裏·約翰遜

  爵士隊首發:

  中鋒:格雷格·奧斯特塔格

  大前鋒:卡爾·馬龍

  小前鋒:拜倫·拉塞爾

  分衛:傑夫·霍納塞克

  控衛:約翰·斯托克頓

  比賽開始,馬刺隊先獲得了球權。

  別的不說,大衛.羅賓遜的身體素質在整個聯盟曆史中都算是頂尖的存在。

  馬刺隊的第一個進攻回合先從鄧肯開始打起。

  同時這個進攻回合的站位,也就意味著馬刺隊未來的雙塔體係是以鄧肯為核心的。

  畢竟雙塔體係必然會是兩個內線,有一個是主,一個是輔。

  而在低位進攻的那個球員自然是主。

  另一個內線更多的是需要起到拉開空間,並且隨時準備在另一個主力內線受到夾擊的時候,衝擊內線,接到傳球,完成終結。

  而很明顯,馬刺隊這個體係的運轉是以鄧肯為主是不在爵士隊的預料之中的。

  原本爵士隊認為馬刺整個戰術體係的核心一定是大衛.羅賓遜。

  所以安排格雷格.奧斯特塔格這個肉盾藍領,在低位頂住大衛.羅賓遜,然後由卡爾.馬龍伺機協防。

  但現在變成卡爾.馬龍在低位頂著蒂姆.鄧肯。

  格雷格.奧斯特塔格被大衛.羅賓遜給引到了三秒區以外。

  這照成的後果是多方麵的。

  一方麵卡爾.馬龍的頂防實力雖然不弱,但是肯定沒有格雷格這個肉盾藍領有優勢。

  其次,卡爾.馬龍可以從三秒區外快速移動到內線進行協防,但格雷格.奧斯特塔格可沒有這個移動速度。

  而一旦格雷格提前移動的話,很有可能直接就將大衛.羅賓遜給放空。

  而很明顯,大衛.羅賓遜作為四大中鋒之一,是不可能被放空的。

  所以場上的局勢就變成了蒂姆.鄧肯,和卡爾.馬龍的一對一對決。

  這種場麵出現,讓場邊的記者和解說瞬間興奮了起來。

  “哦,有趣的事情來了,我們的狀元秀和卡爾.馬龍真正的一對一起來。

  下麵就看是馬龍好好的教育一下鄧肯告訴他這裏是NBA,歡迎他來到NBA這個成人的賽場。

  還是蒂姆.鄧肯用自己的實力來告訴卡爾.馬龍,和聯盟中所有的大前鋒,你們的挑戰者來了。”

  鄧肯在接到艾弗裏.約翰遜傳進來的球之後,先是靠住卡爾.馬龍。

  鄧肯隻感覺到這種進攻方式自己很熟悉,畢竟好歹虐了徐亮一個多月。

  所以沒有什麽好說的,鄧肯接球之後先試探性的撞擊了一下身後的卡爾.馬龍。

  在感覺到馬龍的力量屬性不弱之後,鄧肯瞬間準備轉變進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