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4 引狼入室?
作者:青葉7      更新:2020-03-29 20:15      字數:5457
  濟南雖無江南那般雕梁畫棟的樓閣,宛若仙境的小橋流水,但在這幾年因為治理洪水的改造中,也是慢慢體現出了它獨有的特色。

  隨著金人風格的烙印終於都被慢慢抹去,走在大街上,如今的濟南看起來倒是顯得頗為質樸無華,而其中不管是建築風格,還是城池布局也都是以中原傳統風格見長,雖然其中還有一些金人風格似的建築,但整體上的濟南,如今已然是完全脫離了舊時金人統治的枷鎖,質樸與豪放的特征,就如同現在整個北地的風格一般,並不去張揚華麗,在質樸中卻同樣有著濃濃的中原正統藝術感。

  橫七豎八的大街寬敞如臨安禦街一般,整整十五條大街構成了整個濟南府大的框架,如同骨骼一般撐起了整個濟南府。

  其中縱橫交錯的街巷更是數不勝數,交織於其中,車來車往、人流不息同樣是一幅熱鬧景象。

  琳琅滿目的物品在街市上原本混為一體,但如今隨著辛棄疾等官員的吏治,各種各樣的物品也在商賈的主動下,漸漸被區分明朗化。

  東西南北四市,如同南來北往的貨物一般,在城內被劃分成片,西域往來的貿易,北對金人、蒙古人的街市,東納水路鹽鐵的交易,南有與揚州、臨安甚至更南邊的商賈,在濟南城內涇渭分明,各自對著彼此的方向。

  濟南有泉城之稱,加上各泉為源首而匯流的小清河,在這一次治理黃河水時被疏通,在成為防洪除澇的關鍵之渠後,同樣也成為了接納海上貿易的一條重要水路,與濟南府的護城河連接為一體。

  辛棄疾與葉青帶著隨從策馬出城,而鍾晴則是在濟南城繼續著審視這座古老的城池。

  順著小清河一路往東,河麵上的船舶來來往往,隨著數十人跳下馬背,沿著河岸緩緩向前,享受著大自然難得的安寧。

  “海州兵營如今並沒有打算棄之不用,安東都護府如今有精兵十七萬之眾,其中騎兵已然達到了七萬餘人,一旦海州水軍以後駐營益都,濟南府四周的兵力就將達二十餘萬人,與趙乞兒統領等人已經商議過了,待他們駐守益都後,安東都護府便會派遣三萬步騎填補海州兵營的空缺。辛棄疾指著小清河延長到天際的遠方,像葉青解釋道。

  益都緊鄰渤海,同樣是一個極為平穩的港灣,如今隨著後方大大穩定後,那麽水軍自然也有必要把大營往前提,從而在此可以扼守住更多的關鍵要道,更為重要的,自然是使得水軍距離金人會更近了一些。

  益都到濟南的距離達到了近六百裏的距離,而如今安東都護府的十七萬大軍,則是分別不屬於曆城、齊河、濟陽等地,所以一旦水軍占據益都大營後,必然是要犧牲一部分大軍的大營,而唯一的方法便是兩方互換,從而免於出現人滿為患的窘境。

  當然,海州一直都是北地的關鍵要害,三萬步騎南下,除了因為避免人滿為患的困境外,自然還有其他目的,便是扛下趙乞兒、老劉頭、潑李三等率領的水軍,在必要時候馳援淮南路的重任。

  淮南路雖然如今已經歸屬於北地,但因為北地跟朝廷之間不確定的關係,加上新君繼位等等因素,讓北地不管是辛棄疾還是其他人,絲毫也不敢認為如今他們的後方就毫無隱患了。

  所以三萬步騎南下,與其說是為緩解濟南府周邊大營的人滿為患,不如說是為了防備朝廷萬一有可能對於淮南路的覬覦。

  “揚州終究是北地需要仰仗的地方,淮南路在手,跟朝廷之間就無論如何也脫不開關係。迎著小清河河麵的清風,散步於河岸的葉青,低沉著聲音繼續道:“這一次回臨安,賦稅之事兒已然解決,因為北地多路洪水泛濫一事兒,所以今年起,北地各路對於朝廷的賦稅,隻以各府歲入統計上繳,每年不過一萬兩白銀,當然,如果實在沒錢,還可以給朝廷打欠條。但這一路上我思來想去,隨著朝廷如今新君繼位後,北地該要給聖上的顏麵還是要給的,淮南路不在赦免賦稅的其中,其餘各路州府……每年給朝廷兩三千兩銀子意思意思便是,之餘不足的便打欠條欠著便是。

  “那糧食等物朝廷還會下撥嗎?辛棄疾顯然不關心那兩三千兩銀子的賦稅,這點錢兒現在山東兩路根本不放在眼裏,他關心的,依然是如何能夠從朝廷的手裏多弄些糧食過來。

  今年或許對於北地各路來說,會是一個豐收之年,但也不過是剛剛夠吃而已,可如果要是算上二十萬的大軍,以及未來可能的繼續北伐,那麽現在開始儲糧已經不算是早了,必須立刻著手諸多事情的準備了。

  “眼下此事兒還不好說,戶部尚書鄭清之跟史彌遠的關係不再像從前那般緊密,因為臨安安撫使差遣一事兒,鄭清之心頭對於沒能夠如意坐上臨安安撫使這件事兒,對史彌遠的意見不小。而若是不出所料,這些時日朝廷便該宣召任史彌遠為左相了,到了那時候,鄭清之是什麽態度還是未知數,此事兒還需要看看朝堂

  之上的情況。但民間儲糧等物品是不會停下來的,揚州商會如今可以不再被福建商會欺壓,一些海外的舶來品用來置換糧食等物,應該可以減少一部分的開支。一處頗為平坦的地方,地麵上的青草也漸漸整齊的冒出地麵,顯然,風和日麗的天氣下,在此郊遊聚會可謂是一大享受。

  隨著眾人開始布置著酒菜,葉青跟辛棄疾則是拿著釣竿在不遠處垂釣,時不時的望望河麵上過往的商船。

  “鄧友龍等韓黨如今被史彌遠拉攏,鄭清之身為戶部尚書,若是還對沒有能夠如意任臨安安撫使一事兒而對史彌遠耿耿於懷,我猜想,史彌遠應該不會放過他吧?他的戶部尚書差遣還能夠保住?任了左相的史彌遠難道還會任由一個外人把持戶部?辛棄疾有些不看好鄭清之接下來在朝堂之上的仕途道。

  “此事兒還很難說。不過鄭清之知道史彌遠絕大部分的事情,若是跟史彌遠鬧翻的話,下場是決計不會好到哪裏去,被罷免戶部尚書一事兒,也就是意料之中了。不過……。葉青嘴角帶著一抹笑意,笑了笑道:“那就得看留正等人,會不會抓住這個機會了。還有便是,原本以為朱熹等人在朝堂之上不會蹦躂超過兩個月,但如今看來我猜錯了,這十名侍講的矛盾還沒有爆發出來,或許也跟史彌遠還未任左相,還未掌握朝堂有關。

  “你的意思是利用朱熹跟鄭清之的師生關係,以及留正等人跟史彌遠的敵對……?辛棄疾思索著問道。

  “暫時還說不好,朝堂之上的局勢向來錯綜複雜、瞬息萬變,鄭清之會不會因為史彌遠任左相後而盡釋前嫌,也是一個未知,而史彌遠還會不會相信他,也是一個未知。總之,這一切還都要等到史彌遠任相後才能夠看出來。但不管如何,現在不管是新君還是史彌遠,一時半會兒因為朝堂之事兒,還難以顧及為難北地以及淮南路,眼下這空檔,是我們必須要抓住的機會。葉青微微歎口氣,如今即便是離開了臨安,但那種如芒在背的感覺還是那麽的強烈,讓他絲毫不敢放鬆警惕。

  “慶王跟崇國公可還在臨安,是你特意讓他們留下來的?辛棄疾也是心頭頗為沉重的歎口氣,北地不論何時,好像都沒有擺脫過這內外交困的處境,但已經習慣了在這種處境下求生存的他,心頭反而是信心十足。

  在他看來,隻要葉青沒有被朝廷桎梏住,隻要葉青整個人是完全自由的,那麽北地多大的困難都能夠挺過來。

  當年北伐那般艱難,他們也都咬著牙挺了過來,即便是後來發生了種種事情,甚至是包括葉青身陷絕境之中時,整個北地還都是同心協力的挺了過來。

  所以如今,在局勢越發清晰的形勢下,辛棄疾自然是有理由相信,越發強大的北地,隻要養精蓄銳幾年,那麽收複整個失地的前景還是頗為明朗的。

  “慶王跟崇國公暫時留在臨安,不管是在牽製史彌遠一事兒上,還是對留正等人都有幫助,何況,這一次在臨安,我同樣說服了新安郡王趙士程……。葉青深吸一口氣說道。

  “就是那個娶了陸遊休了的妻子唐婉的宗室?辛棄疾的眼神變得有些八卦。

  葉青有些意外的看了一眼手裏釣竿跟他一樣,一次也沒有動過的辛棄疾,笑道:“不錯,就是那個趙士程。他們夫婦在我於皇宮誅殺韓侂胄的前一夜,曾經在我府裏等候了我一個晚上,就是為了向我示警……當然,主要還是為了示好於我,所以這份人情我得擔著。加上說服他勸諫聖上禪位後,我猜想此人大概也想要效仿當年趙汝愚的入仕之路,所以若是鄭清之無法再勝任戶部尚書的話,自然是希望戶部尚書的差遣,能夠被趙士程拿到手。加上勸諫聖上禪位有功,若是留正等人能夠助其一臂之力,慶王跟崇國公再利用宗室的身份遊說聖上,說不好便可以達到我想要的目的。

  “史彌遠自然是不會善罷甘休,眼睜睜看著不是他的黨羽任戶部尚書這一差遣的。辛棄疾搖頭有些不樂觀的說道。

  “那是自然。所以不管如何,我都不適合留在臨安,那樣隻會讓史彌遠忌憚這些都跟我有關。即便是我離開了臨安,當然也難保這些事會向著我期望的方向發展,但不管如何,史彌遠任相後,隨著他手中的權力增大,六部對於他來說,或許重心就不會向之前那麽重了,以他這些年在朝堂之上的手段跟威望,其實即便是不拉攏六部的尚書、侍郎等官員,他也有足夠的方法,讓這些人以他馬首是瞻。史彌遠絕非韓侂胄那般好對付,看似貪財奸詐,但也有一定的心胸與度量,若不然的話,也不會走到今日這般地步。葉青對於史彌遠的評價一向很高,同樣,心裏頭同樣不敢有絲毫大意。

  這也是為何在這一次回臨安後,臨時改變了主意,從而選擇了快刀斬亂麻的誅殺韓侂胄的原因。

  韓侂胄武將出身,又好大喜功,任左相幾年來,在朝堂之上雖然勢力漸漲,但相對的,史彌遠的勢力也在

  壯大,絲毫沒有能夠利用他左相的權勢,壓製住史彌遠,反而是使得史彌遠在朝堂之上,以一個吏部尚書的差遣,跟他一個朝堂左相達到了平起平坐的地步。

  這一點兒正是讓葉青心憂的地方,畢竟,若是再繼續眼睜睜的看著韓侂胄混跡於朝堂之上無所事事,那麽到時候,史彌遠很有可能便會走韓侂胄的眼皮子底下做大,到了那時候,他葉青的麵前,就不止史彌遠一個對手,反而還會多了韓侂胄這麽一個礙手礙腳的對手。

  何況,這一次回到臨安後,局勢已經是如此演變了,韓侂胄已經開始想要誅殺他了,所以這個時候,葉青不得不選擇先下手為強。

  而加上留正、謝深甫等人的攪局,從而使得葉青在誅殺韓侂胄後,雖然沒有得到很大的利益,但最起碼,他提前走出了史彌遠想要對付他的對策。

  若是韓侂胄不死,史彌遠繼續做大,那麽史彌遠便可以更加名正言順的看自己跟韓侂胄相鬥,而讓他自己一直都置身事外,坐收漁翁之利了。

  所以隨著葉青誅殺韓侂胄,以及放過謝深甫等人後,就等同於把自己從史彌遠的圈套中順利的擇了出來,而且還順手給史彌遠留下了一個,想要全權接掌朝堂的話,就必須除去的留、謝集團的障礙,使得自己成了坐山觀虎鬥的一方。

  “可如此於我們的意義、幫助並不大不是?辛棄疾有些疑惑道:“即便是如此,但留、謝二人與我們絕非是同心,若是有朝一日被史彌遠設計利用,從而反過來對付我們,豈不是到頭來於我們不利了?謝深甫與你有怨,即便是你沒有對他痛下殺手,但依我看,這種人也絕對不會因此而對你心存感激的,畢竟留正就是一個例子。

  “不錯,話是如此說,所以朝堂之上必須留有跟我們誌同道合的人,畢再遇、錢象祖,雖然無法直接左右什麽,但若是能夠在朝堂之上,時不時的挑撥離間留、謝二人跟史彌遠之間的關係,隻要手段運用得當,那麽這把火便不會燒到我們。而若是新安郡王能夠步入六部尚書的層麵,於我們而言自然是更為有利了。至於慶王跟崇國公,早晚還是要回北地的,甚至……到時候他們還會帶著聖上的密旨回到北地。葉青的釣竿拿起來好幾次,但依舊是空空如也,答應了鍾晴,一會兒要給她吃自己親自釣到的魚,看來話又說大了。

  “所以啊……。辛棄疾心頭此刻是越發的沉重,有些無奈的搖著頭道:“當初你以三大都護府示好朝廷、聖上一事兒,如今看來,利與弊還很難下判斷。聖上遙領三大都護府的大都護,此事兒在我大宋朝簡直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即便是前朝都不曾有過這種事情。

  葉青跟著苦笑一聲,而後有些自嘲的也跟著搖頭道:“當初我也就是客氣客氣,而且也並沒有想到太子會這麽快就繼位。畢竟,對於無任何差遣的太子來說,身兼三大都護府的大都護,多少能夠讓他感到北地對於他的忠心,但如今,顯然比起帝位來,大都護的意義就是雞肋了。

  “你說聖上會不會……會不會把三大都護府的大都護差遣,給予其他人呢?辛棄疾說出來後,自己心頭瞬間便是一震,若是自己烏鴉嘴說中的話,那麽對於整個北地來說,可就絕對不是一個利好的消息了。

  若是給予葉青等等北地的官員還好說一些,但若是給予了其他跟北地不對付的臨安官員,而後人家若是真的跑到北地走馬上任,那對於北地來說……可就是引狼入室了。

  “不管是誰,來到北地難道還能讓他如願了?葉青嘴角上翹,隱隱帶著一抹殺氣:“老老實實的任皇差自然是無可非議,但若是想要插手北地的事物,那就是找死了。

  辛棄疾手裏的釣竿不自主的顫動了一下,葉青的意思已然是十分明白,聖上若是把北地對於他的示好差遣給其他人的話,那麽就等於是無視北地對於他的示好與忠誠了。

  北地顯然也不是吃素的,也有著他們自己的地方規矩,自然有著許多辦法,讓此人在北地蜷起來老老實實的做個傀儡大都護。

  “不過也好,正好可以通過此事兒印證一下,聖上或朝廷對於我葉青真正的態度了。葉青的臉色變得極為陰沉,甚至是顯得殺氣十足,讓剛剛下車的鍾晴在看到的那一刻,嚇得差點兒有些不敢靠近。

  “大人你的意思是……。辛棄疾都不自覺的開始稱呼著葉青大人,有些不確定的問道:“若是聖上把大都護的差遣授予你,那麽自然是皆大歡喜,而若是別人的話……。

  “好,看看今日這份效外餐飲豐盛不豐盛。葉青提起釣竿,而後起身向著神情有些錯愕的鍾晴走了過去。

  辛棄疾微微皺眉看著葉青那高大的背影,而後無聲的搖頭歎口氣,朝堂之上的事情……其實就是這般勾心鬥角,若不是這些年北地在葉青的率領下,取得了如此顯著的成就,辛棄疾早就想要辭官歸隱,不問世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