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七章 小動作
作者:青葉7      更新:2020-03-06 20:25      字數:4403
  葉青再次出現在酒館的門口時,正是鐵木真等人從酒館走出來的時候,看著站在門口的葉青,鐵木真是渾不在意,而遼人的守軍,看他的眼神,仿佛要噴火似的。

  他們根本不知道,葉青是什麽時候脫離了他們的視線,而後又重新出現在了酒館的門口。

  整個哈拉城並沒有什麽值得去細看、研究的防守線,加上那破破爛爛的城牆,以及一東一西兩座孤獨的烽火台,整個城的防禦幾乎就算是齊備了。

  在夏人的守護下回到營帳內,整整一夜葉青等人因為遼人的監視,所以睡的極為的踏實,而遼人的守軍將領,這一夜確實是被折騰的不輕。

  因為南院大王在信函中的囑托,讓他絲毫不敢對金、宋、韃靼人的部隊有絲毫大意,所以這一夜,不光是要監視外麵的一萬多騎兵,還要防備著裏麵的幾百人,會在深夜突然跟外麵的騎兵裏應外合來攻城。

  畢竟,那破破爛爛、滿是豁口的城牆,本身就防不住戰馬的衝刺,同樣,也因為沒有護城河等防禦設施,使得整個哈拉城的防線,幾乎是全部毫無保留的暴露在金、宋、韃靼人的眼皮子底下。

  整整一夜,即便是偶爾的打個盹兒,夢中也會出現城被破,或者是自己在睡夢中被抓起來的情景,所以隨著天光開始放亮時,遼人守軍終於是可以長長的鬆一口氣了。

  紹熙元年六月,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在金國都城燕京的皇宮內,照耀著整片皇宮充滿了勃勃生機,宮女的侍奉下,穿上薄薄衣衫的完顏璟,在窗簾拉開後,望著頗黎窗外清晨的景色,舒服的伸著懶腰,而後回過頭,再此看向床上那半遮半掩的雪白軀體。

  近一個月的時間裏,他基本上每夜都會在元妃李師兒所住的宮殿度過,但即便是如此,李師兒那嬌媚的身子,卻是從來不曾給他一丁點兒的驚喜。

  而如今,皇後蒲察氏、資明夫人林氏、還有昭儀夾穀氏,都先後為他完顏璟誕下了子女,唯獨這個皇後之下的元妃李師兒,到如今依舊是毫無動靜。

  如此便讓他不得不為了自己最為寵愛的妃子,能夠在後宮中占有一席之位,不至於被皇後,以及兩個朝堂重臣的女兒夾穀氏、林氏欺淩,而日夜在李師兒的身上繼續耕耘著,期望著有朝一日能夠看到勞動的果實。

  太監梁道低著頭站在一邊,完顏璟俯身撫摸著依舊躺在床上,裸露著雪白平坦小腹的李師兒,看著李師兒那滿足、溫柔的笑容,輕聲道:“朕已經給你了傳了早膳……。”

  “聖上有事兒嗎?”李師兒在床上同樣是伸著懶腰,凹凸有致的白皙身材,瞬間又變得充滿了嫵媚的誘惑力,那輕覆在胸前的被子,使得李師兒的高聳的胸口若隱若現,更是增添了一絲魅惑力。

  忍不住的伸手抓了一把,換來李師兒的嬌羞抗議聲,完顏璟笑著收回手道:“今日宋廷使臣來拜見,朕忙完了便會過來。”

  李師兒乖巧如貓般的蜷縮著身子,讓自己側身的曲線看起來更加的完美跟誘惑,乖巧的點點頭後,赤身跪在床上:妾身恭送聖上。

  金國皇宮大殿內,李詳恭敬的對著完顏璟行禮道:“臣宋廷樞密院樞密副使李詳……。”

  “李詳?”完顏璟不等李詳說完後,就打斷問道:“朕怎麽不曾聽說過?”

  “回聖上的話,臣是紹熙元年五月才被差遣至樞密院。”李詳自始自終一直都低著頭說道。

  宋廷雖說是樞密院曆來都是輔佐兩相,分掌軍政,但實則在其過程中,因為文武之間的不平等,已經使得宋廷樞密院淪為了兩相控製朝堂的手段。

  而樞密使如今又是遠在遼國的葉青,所以這樞密副使,如今在朝堂之上顯得也就尤為重要了。

  默不作聲的從太監陳欣喜手裏接過李詳呈上來的奏章,剛剛看了兩行,完顏璟便皺著眉頭望向了李詳。

  低頭默不作聲的李詳,像是感受到了完顏璟的目光,此刻正在打量著他,急忙行禮說道:“稟奏聖上,我宋廷趙相所言,句句屬實

  ,所言絕對都是真心實意。”

  完顏璟不發一言的看著李詳,而後又默默的把視線再次轉向了奏章之上,平靜的看完後,像是怕遺漏了什麽似的,又是再重新看了一遍。

  而這個過程,對於李詳來說,卻是格外的難熬,就如同是把放在火上煎烤一樣,讓他站在大殿上,卻是感受到了渾身的燥熱跟緊張。

  “帶下去吧……。”完顏璟沉聲說道。

  “聖上,還請聖上三思,趙相決不是心血來潮,若非誠意十足,也不會派遣臣來……。”李詳一驚,本以為十拿九穩的事情,沒有想到是這個結果。

  完顏璟微微的歎口氣,想了下道:“過幾日朕再答複你,朕需要好好想一想。”

  說完後也不理會李詳在身後的請求,邁步便走出了大殿,但心思卻是一直都在趙汝愚的那封奏章上,不得不說,趙汝愚的計劃讓他心動,但……真的能夠完美的實施嗎?向來心思縝密、狡猾多疑的先生真的會被算計嗎?

  完顏璟呆呆的望著同樂園的湖水,不由得陷入到了沉思當中,他心動於趙汝愚的提議,但他又擔憂於葉青的足智多謀。

  而與此同時,隨著宋人占據了北地四路,跟著金人一同回撤到黃河以北,任莫州知州的範邦彥,此時卻是出現在了宋人治下的濟南府內。

  範如玉顯然沒有想到,父親竟然在這個時候,主動跑來看自己,趕緊把父親迎進府裏的同時,一邊便命下人,趕緊去衙署通知夫君辛棄疾。

  畢竟,自己的父親在金國為官,而夫君則是在宋廷任差遣,兩人之間雖然一直不認同彼此,但今日父親願意放下臉麵,主動來到濟南府找他們,這讓範如玉自然是欣喜之極。

  五十多快要六十歲的範邦彥,一路上風塵仆仆的趕過來,雖然說莫州距離濟南府並不算是很遠,但這幾天的趕路,還是讓他感到了一絲的疲憊。

  上下打量著女兒的府邸,同樣腦子裏回味著進入濟南府後看到的景象,還是讓範邦彥在心裏不得不暗暗感慨著,重回宋廷的濟南府,最起碼表麵上看起來,比在金人治下時要好了很多。

  辛棄疾聽到消息,則是扔下所有事情便急急往府裏趕,看著亭內的嶽父,辛棄疾還是如同當年一般的緊張,妻子範如玉笑著責備辛棄疾還不快給父親見禮。

  反應過來的辛棄疾這才連忙對著範邦彥行禮,範邦彥顯然也挺上道,不再如同當初那般一直端著架子,笑嗬嗬的大大方方的接受著辛棄疾的見禮。

  範如玉看著眼前的情形,緊張的心也是放下大半,示意丫鬟侍奉好茶水一切後,自己就很有眼力見的離開了大廳,聰慧如她,怎麽能不知道,父親既然主動來到濟南府,必然是有緊要的事情找辛棄疾,若不然的話,就不會任由自己趕緊差人叫回辛棄疾,而就是攔著自己不去叫人了。

  搶先一步把辛棄疾淩亂的書房剛剛收拾利索,就聽到外麵傳來了腳步聲,以及辛棄疾跟父親的聲音,範如玉滿意的嘴角含笑,回頭看了看身後幹淨整潔的書房,又親自接過丫鬟手裏的茶水放在桌麵上,點燃那焚香後這才滿意的離去。

  書房內,範邦彥歎了好幾次氣,欲言又止了好幾次後這才說道:“為父今日前來,是有要事兒告知你,還希望你們能夠有個準備。”

  “是關於朝廷的事情?”辛棄疾壓抑住心頭的激動跟喜悅,這幾年來,隨著濟南府被收複後,他不止一次的勸說過嶽父,但嶽父大人卻是心誌堅定,是認定了要繼續在金國為官,簡直是把忠臣不事二主當成了座右銘。

  範邦彥歎氣皺眉的點點頭,而後猶豫了下後說道:“你嘴中的北地五路的節度使,可是叫做葉青?”

  “不錯,正是姓葉名青。”辛棄疾寄望著,自己的嶽父大人,能夠給自己帶來一些好消息。

  “與我大金聖上亦師亦友?”範邦彥再次問道。

  “確是如此。”辛棄疾確認道。

  範邦彥仰天歎口氣,神情有些惆悵道:“那你可知道,你們宋

  廷的樞密副使李詳進了我大金國的都城一事兒?”

  “知曉一些,但不清楚其目的為何。”辛棄疾皺眉,如今有些事情他也是不太清楚,但還是能夠感覺到,最近這些時日,北地四路的一些人事,都放在了夏國那個方向,所以對於金人這麵,則是有著一絲的鬆懈。

  “那就是了。”範邦彥又是歎了口氣,而後接著道:“為父在莫州,也結交了幾個宋廷商賈,如今聽從燕京傳來的消息,那李詳是打算跟金國暗中聯手,想要對葉青不利,此事兒真假還不能確認,但……以為父來看,絕非是空穴來風。”

  “商賈?”辛棄疾皺眉,嶽父跟宋人商賈有交情?而且就為了商賈的消息,竟然願意專門跑一趟濟南府。

  “不錯,確實是商賈,這一點兒毋庸置疑。當初你們攻下濟南府時,為父便是托他的福,才能夠率先一步過了黃河,不至於跟著其他人一同北撤,也正是因為此,為父才從當初的知縣,升遷到了今日的知州一職。為父一直欠這個商賈一個人情,而那商賈雖然當初幫了我隨他的商隊一同過河,但還算是個光明磊落的大丈夫,對於宋廷也是忠誠無比……。”

  範邦彥在辛棄疾的書房裏,回憶著前幾年的事情說道,當初他是如何通過那商賈,保護範如玉在濟南府,等候他們宋軍的到來,以及他又是如何過河一事兒。

  而那姓董的商賈,雖然明知他是金國官員,但依然還是幫了他,所以當宋人收複了整個北地四路後,當商賈得知是葉青所率的宋軍收複時,便開始在範邦彥跟前不吝讚美之詞的誇讚著葉青,顯然是把葉青已經當成了最偉大的英雄。

  這幾年一直還在金境經商,每次路過莫州時,都會來看看範邦彥,而且每次也都會帶來關於那葉青的消息,所以範邦彥也知曉,這個董晁,已然是把宋人將領葉青當神一樣看待了。

  所以這一次那董晁途徑莫州,一臉悲憤的告訴他,宋廷又打算跟金人聯手,暗地裏謀害葉青這個忠臣良將時,竟是在府內痛哭出聲。

  欠著人情的範邦彥,便問董晁既然如此想要保護那葉青,為何不去把你從燕京知道的這些告訴葉青呢?

  董晁則是無奈的搖頭,直言自己隻是一個身份卑微的商賈,若是說出這一番話來,怕是無人可信,甚至還有可能因此誤了葉大人的大事兒以及性命。

  辛棄疾聽著範邦彥的敘述,不知為何,卻是有種啼笑皆非的感覺,總覺得經嶽父如此一說,好像是他們全家欠著人家一個恩情似的。

  但不管如何,既然嶽父親自前來告訴自己,顯然是為了讓自己相信,那個商賈在燕京聽到的流言蜚語,是確有其事。

  “那個商賈可曾跟您一同前來?”辛棄疾問道。

  “不曾,終究是商賈啊,為利而奔波,雖然那日在為父府上哭的傷心欲絕,但第二日就又拍拍屁股忙活他的生意去了,商人重利輕別離,唉……若是此人能夠不是那麽貪財好利,跟為父倒是有可能成為忘年交的好友啊。”範邦彥感慨著說道。

  辛棄疾隻得在旁邊點點頭,心裏頭卻是分析著,範邦彥的這番話到底有多少可信度,是不是真的,還是說這是金人為了其他事情的疑兵之計?是不是應該跟李橫商量一番,如今金人跟趙汝愚暗地裏搞小動作,此舉是為了再犯北地四路呢,還是真的為了葉青而來。

  而如今的董晁,則是自莫州出來後,便撇開了所有的商隊,隻帶了兩名精幹的手下,恨不得插翅飛到河套三路,趕緊把他從燕京知道的事情,詳細的告訴虞允文。

  葉青如今在遼國,若是凱旋而回時,必然是要再次從河套三路這個地方經過,而若是金人跟趙汝愚,真的打算暗地裏伏擊葉青的話,那麽金、夏、宋三者的交界處,必然是最為理想的伏擊之地,甚至可以在事成之後相互推諉給夏人這個不知情者。

  所以董晁不得不去博範邦彥的同情,而後給自己爭取時間,親自前往京兆府路,把詳情告訴虞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