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與子同行
作者:青葉7      更新:2020-03-06 20:21      字數:3432
  看著葉青一副小人得誌的樣子,乞石烈誌寧跟張玄素氣的胡子直往上翹。

  也不知道完顏雍跟他的孫子完顏璟都說了一些什麽,總之完顏璟對葉青的態度是極為的恭敬,驛館門口躬身行禮請一副“小人相”的葉青先行上了他金源郡王的馬車,而後這才在乞石烈誌寧跟張玄素的行禮下,完顏璟快速的登上了馬車。

  乞石烈誌寧跟張玄素看著金源郡王上了馬車,剛剛直起的腰身還未來得及轉身,就看見那小人得誌的葉青掀開車簾,一臉欠揍德行的說道:“不必行這些繁冗禮節了,外麵怪冷的,快上自己的馬車吧。”

  “葉青你……你個小人你!”乞石烈誌寧氣的手指葉青沉聲道。

  “你給我等著。”張玄素站在乞石烈誌寧的一旁,如同嘍囉一樣在旁邊為其站腳助威。

  “喲?兩位大人大清早的這麽大火氣?怎麽?貴國陛下跟太子,還有小郡王如此禮遇我,你們心裏不舒服,吃醋了?”車簾內,乞石烈誌寧跟張玄素看的一清二楚,小郡王竟然正親自給那小人得誌的葉青背後,墊放了一塊兒軟墊。

  “你……不可理喻!”轉身往後麵自己的馬車走去時,乞石烈誌寧氣的腳下一踉蹌差些還摔倒在地。

  乞石烈誌寧如此有些狼狽不堪的情形,更是引來葉青放肆的嘲笑聲,甚至其中還能隱約聽到一絲小郡王附和的笑聲。

  隨著足足五六百人的隊伍開始從驛館門口出發,馬車裏的葉青也漸漸的止住了臉上的笑意,開始與小郡王完顏璟,說著一些自己對繁冗禮節的看法。

  總之,在完顏璟的心中,原本高於一切的禮,但在葉青的眼裏卻是狗屁不是,於是在馬車出城不遠後,完顏璟幼小的心靈中,那高於一切的禮節已經因為葉青的言語,在其心中開始變得支離破碎。

  完顏璟畢竟還是介乎於少年與孩童之間的心性,加上如今身邊又沒有了人來監管他,而且還是被自己的父親跟皇爺爺,把他等於是強塞給了一個言行舉止極為不靠譜的宋人,所以不多的時間過後,完顏璟少年孩童心性便展露無遺。

  馬車裏的完顏璟不再像剛上車那般坐姿端正,而是也開始學著葉青,渾身上下仿佛沒有骨頭似的,懶洋洋的靠在背後的軟墊之上,隨著馬車的顛簸而跟著搖晃著身體。

  原本頗有少年老成、如同小大人一樣的完顏璟,也跟他頭一次可以如此放鬆、自由的出門有關,所以整個人身上也開始恢複了那這個年齡該有的靈動跟活潑。

  看著完顏璟時不時掀開車簾,興致勃勃、一副新奇樣子的望向官道兩旁風景,葉青任由腦袋靠著車廂隨著馬車的顛簸晃蕩著,懶懶道:“是不是不經常出來?”

  “嗯。每次出來身邊都會有父親或者是皇爺爺在,璟兒也不敢像今日這般坐沒坐相、站沒站姿的。何況身邊還有侍讀、先生等等跟著,就更不敢有絲毫的舉止不端了。”完顏璟繼續挑著車簾,一雙眼睛緊緊盯著外麵的崇山峻嶺,看著那些景物隨著馬車前行時,緩緩被拋到身後。

  “唉……沒辦法啊,誰讓你出生在皇家呢,這在旁人看來是極其幸福的一件事情,但其中的酸甜苦辣,也隻有你這個當事人知曉了。不過這也是你該背負的,誰讓你命這麽好,一出生就是郡王呢。”葉青懶懶的說道。

  “偶爾像今日這般還是很喜歡,但若是經常這樣,璟兒怕是自己都不會答應。”小家夥時不時還會把腦袋探出窗外,或者是好奇的看著半山腰那凸起的大巨石,琢磨著那並沒有什麽阻擋的巨石,為何竟然能夠常年在那半山腰紋絲不動、屹立不倒。

  看著完顏璟的樣子,葉青隻是默默的笑了笑,完顏璟的身上,多多少少的能夠反映出上一世那些孩童的一麵,雖然身份、地位還有著極大的區別,但在其父母眼中的重要性,也決不亞於完顏璟在金國的重要性。

  但就是這樣有著極大區別,隔著千年的孩童身上,同樣也有著被父母長輩寄予厚望之後,而被桎梏了天性的共同點。

  琴棋書畫、德智體美,家長們顯然很想要自己的孩子無所不能,成為人中龍鳳。

  而完顏璟同樣,他那小小的身體上,背負著的是比上一世家長厚望還要高的金國江山社稷,所以完顏璟更辛苦,也更值得同情。

  “漢儒文化真的有先生所言的那般不堪?”自製力極強的完顏璟,神色之間有些戀戀不舍的放下車簾,不自覺的又恢複了端正姿態後,對著葉青問道。

  “你覺得漢儒文化哪裏吸引你?”葉青不答反問道。

  “最起碼就禮儀來講,璟兒就認為值得我大金學習,因為我現在學的最多的就是這些。”完顏璟說道。

  “禮為利存、德為智用、信為益使、仁為立身、義為忠存。天下大家何其多,但誰又能做到一切都如聖賢書所載那般完美?就連書寫聖賢書的也都不能完整無缺,讓自己成為完人,你又何必跟著瞎摻合,活在他人的標準當中呢?所以啊,要我說,什麽文化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的國是否自信。若是你的國自信了,那麽你們的文化也就自信了,也就足以稱之為正統。天下並非一種文化,諸子百家難道就真的不如漢儒一家?權宜之計罷了。”現在變成了葉青掀開車簾,眼神有些放空的望著外麵的景色說道。

  “有點兒不太懂,跟先生說的也不一樣。正統就該是隻有一家才對,董仲舒獨尊儒家,自然是有他的道理的不是?”完顏璟暈乎乎的,腦子裏能夠整理出來的,隻有他平日裏先生教的那些。

  至於說是想要跟上葉青這個完全沒有體係支撐,天馬行空,靠著上一世的總結以及對文化多元性的眼界的思路,顯然是不可能。

  所以一路上,兩人時不時的問答是牛頭不對馬嘴,不過倒是讓完顏璟能夠明白的一點就是,葉青一直堅持著,大金沒有必要摒棄自己的文化,而全麵的漢化。

  從燕京出發前往武州,崇山峻嶺之間剛剛隻夠馬車通過的官道,在其中顯得極為渺小。

  時已至秋、漫山遍野的緋紅如血、燦黃如金的葉子布滿了視線之中,更加真實、未經人工修繕的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這個時代顯得更加的神秘跟夢幻。

  自然,偶爾視線一瞥的山體上未被植被覆蓋,而裸露出來的青山褐土,也向葉青、完顏璟彰顯著它們的蒼涼、訴說著它們對華夏大地的默默堅守。

  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跟堅韌,竟然硬是在這崇山峻嶺之間給踩出了一條草原與中原的通道出來。

  葉青並不知道,草原與燕雲十六州這一條在崇山峻嶺之中,如同一道長長的傷疤似的道路,最初到底是怎麽走出來的,也不知道當初走出這一道“傷疤”的人們,是為了族群的生活,還是為了自己的利益,還是華夏民族當初的血液裏,也存在著冒險精神,所以才有了這一條連接草原跟中原的“大道”。

  但不管如何,就算是上一世的人們也都知道,論起蒼涼與廣袤,自然是當屬草原,而若是論起荒涼與貧窮,自然還是草原與連接中原的這一帶。

  時近中午,乞石烈誌寧跟張玄素氣喘籲籲的跑下馬車好幾回,終於在完顏璟的小臉兒望向葉青,在那小人得誌的點頭後,長長的車隊這才停下來開始歇腳。

  乞石烈誌寧不滿的哼了一聲從葉青跟前走過,招來了金兵護衛,先是安排斥候找出向前推進幾十裏地,在太陽落山之前找到安營紮寨的地方。

  而後這才再次跑回來,與葉青、完顏璟、張玄素等人,在金人早已經在路邊一塊平坦之地備好餐食的地方坐了下來。

  張玄素看著葉青抬頭張望著四周的山林,不無得意的說道:“怎麽樣兒,進入這磅礴大氣、氣吞山河的崇山峻嶺之中後,是不是會覺得你們臨安那鳳凰山、西湖等等都算不得什麽了?是不是知道你大宋的渺小了?”

  不等葉青回過神來說話,乞石烈誌寧依然帶著情緒的哼了一聲,冷冷道:“這可是我大金的疆域,宋國再富有,也不曾染指這大好山河,現在恐怕少卿的心裏頭已經被震撼的翻江倒海了,恐怕是嫉妒的要死。”

  “北國風光,千裏冰封,萬裏雪飄。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葉青沒理會乞石烈誌寧的諷刺,也沒有理會張玄素的炫耀,而是雙手背後突然間念道。

  念完上半闕後,葉青臉上帶著得意的看著乞石烈誌寧、張玄素,還有一旁雙眼全是小星星的完顏璟,痛心疾首道:“怎麽樣兒?有此景卻沒有好詩來襯托,你們大金這是暴殄天物啊。”

  “你……?”乞石烈誌寧從葉青開始念第一句的時候,就已經被葉青的詞句震撼,所以當葉青回過頭看向他們時,此時已經是震驚的說不出話來了。

  但他們也不得不承認,葉青當場作出這上半闕的詞,確實是把他們心中最想要描繪的意思給抒發了出來。

  “先生……可……可有下半闕?學生想聽下半闕該是如何的霸氣威武。”完顏璟伸手拉了拉正美滋滋的葉青衣袖,語氣甚至是帶著一絲的乞求說道。

  此時乞石烈誌寧跟張玄素,也顧不得他們的小郡王如此對一個宋人低聲下氣的請求對不對了,因為他們也想聽到,那下半闕會不會更加的威武霸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