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作者:青葉7      更新:2020-03-06 20:20      字數:3471
  葉青本能的想要掉頭就走,但顯然是這是不可能的,四周身著便服的侍衛司的人,在他望著廊亭的瞬間,就已經注意到了他。

  所以此刻,葉青也隻能硬著頭皮往廊亭處走去,隨著離廊亭越來越近,四周身著便服的侍衛,也開始一個個把警惕的目光放在了他的身上。

  趙構聽著王倫的話語,扭頭看了一眼葉青,隨意的揮揮手後,葉青才得以從侍衛司讓開後的道路上,直奔趙構而來。

  剛一彎腰行禮,就看見趙構拍著膝蓋,悠閑的說道:“不必行禮了,又不是在宮裏。你怎麽會跑到這裏來?”

  “臣今日無事兒,閑逛就逛到這裏來了。”葉青平靜的說道。

  即便是他知道這一切並非是刻意安排的,但心裏頭還是有一絲,像是趙構刻意在此等自己的錯覺。

  “你倒是有閑心,今日高中不去慶祝,怎麽,這是要看看自己往後當差的地方?”趙構抬頭看了一眼站著的葉青,仿佛出了宮之後,趙構就成了一個普通的老人一樣,平日裏在宮中板著臉的威嚴也消失不見了,此刻則是帶著閑適的笑容,對著葉青問道。

  “臣不敢,臣還未被任命,若是此時進入大理寺,怕是不合規矩,不過就是瞎轉轉而已。”葉青看著趙構給他好臉兒,自己也臉上帶著笑容回答道。

  “紹興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嶽飛便是在大理寺內的風波亭被秦檜謀害,隨朕進去看看吧。”說完後,趙構也不等葉青答話,扶著王倫的手臂站起來,率先便往不遠處的大理寺內走去。

  風波亭,原本是大理寺獄中的一個亭名,在嶽飛身死風波亭後,這一帶基本上就被風波亭的名字替代了,以至於到現在,人們甚至都已經忘了原本這裏的地名。

  “民間傳說很多,有說嶽飛被毒酒賜死,也有人說是被吊死,還有人說是被獄卒拉肋而死,你相信哪一個?”趙構一邊走一邊問旁邊的葉青道。

  大理寺內並沒有看見湯碩,倒是呂祖簡匆匆跑了出來,不過還未來得及說話,趙構就擺了擺手,示意他不必跟著了。

  “臣也不清楚到底是如何死的,不過也已經不重要了吧?”葉青打量著鬱鬱蔥蔥的大理寺內景,與趙構在風波亭前站定,看著那亭閣的牌匾風波亭三字道。

  “也許吧,可惜了,英年早逝,時年不過才三十九歲,若是如今還活著的話,也不過比朕大四歲而已。”趙構背著手,仰頭看著風波亭三字,而後則是邁步走了進去。

  看著葉青走進來後,示意葉青在對麵坐下,隨著茶水、果盤放在桌子上,趙構一邊剝著橘子一邊道:“湯鶴溪的案子也該結了吧?上元節後一直拖到現在,刑部梁克家沒少催你吧?”

  “是,是該結了。隻是臣一直以來覺得……。”

  “覺得名不正言不順是吧?皇城司又不像是刑部、大理寺那般權威,朕明白。不過該結還得結不是?花朝節最後一天,朕打算出城賞花與民同樂,你們殿試之事兒,朕就不參合了,當該由聖上決斷才是。”趙構打斷葉青的話,神情悠閑的說道。

  “是,臣明白,臣會盡早結案。”葉青點點頭說道。

  “嗯,這還差不多,皇城司事兒不多,你手頭上的事兒倒是不少,又要參加殿試,還要辦差湯思退之孫一案,過些日子還要跟那……燕家的丫頭成親,之後還要出使金國,所以能了斷的就趕緊了斷,拖拖拉拉成何體統,一點兒也不像是個雷厲風行的年輕人。”趙構嗬嗬笑著道。

  而後像是想起了什麽似的問道:“對了,朕還沒有問你,那宅子何時搬回去?總不能成親之時,還窩在你那小院子裏辦吧?大理寺少卿了,排場該有的還得有,總不能委屈了人家不是?”

  葉青的心思一直在思索,趙構花朝節最後一天出城的事情上,對於趙構念叨著的其他話語,不過就是左耳進右耳出。

  但此時聽到要讓他搬回到賜給自己的府邸,葉青顯然是有些不願意,於是想了下說道:“臣正好有事兒跟您稟奏一下,就是臣的婚事。”

  “怎麽?皇後給你做媒還嫌不夠不成?朕那日可是不會去的,皇後一人還不夠給你大理寺少卿麵子?”趙構笑著道。

  “您誤會了,臣的意思是不打算大操大辦,而是想要簡單一些,有點兒那個意思就行了。”葉青望著趙構那凝思的神情說道。

  “這倒是也行,隻是人家燕家可願意?皇後可會願意?”趙構也在琢磨葉青的話語,視線看著葉青那依稀還能看見淺淺一道疤痕的額頭問道。

  “臣已經跟嶽父商議過了,嶽父的意思是,也不是不行,總之就看皇後的意思了。”葉青繼續說道。

  趙構則是若有所思的點著頭,歎了口氣道:“此事兒你自己進宮跟皇後稟奏吧,朕沒有意見。”

  “是,臣進宮跟皇後商議。”葉青不由的撇撇嘴,我特麽的要是能夠跟皇後張嘴,我跟你說個毛線啊老東西!

  隨著趙構在王倫等人的陪同下離去,葉青獨自一人坐在風波亭內,腦海裏一直思索著趙構的話語。

  很顯然,剛剛在大瓦子的猜測,此時則是都一一應驗了,最終趙構還是選擇了自己,放棄了老臣湯思退。

  而且這是已經把潛台詞都說出來了,老東西在花朝節最後一天讓自己動手,而他自己則是跑到外麵去賞花了,留下臨安城任憑自己跟湯思退折騰,最後他在回來收拾殘局。

  “聖上……。”葉青眯縫著眼睛,嘴裏緩緩吐出兩個字,而後便看見呂祖簡緩步走了過來。

  緩緩在葉青對麵坐下,兩人也不說話,隻是彼此望著彼此,時不時的聽著風聲從亭外吹過。

  “告辭。”葉青緩緩起身道。

  “葉大人慢走。”呂祖簡起身,對著葉青含笑道。

  隨著葉青步出大理寺,呂祖簡臉上的笑容也漸漸消失不見。

  不過不論如何,他還是要感謝葉青的,若不是葉青,他也不會做到大理寺卿的位置不是?

  如今朝堂之上正在經曆一次天翻地覆的洗牌,湯思退一係將要隨著湯思退的敗退而徹底在朝堂之上消失,隨之而來的,便是韓誠、史浩、信王為首的官僚集團,開始分掌朝堂。

  呂祖簡本想著在葉青麵前逞幾句口舌之利,不過看著葉青的樣子,以及想到葉青即便是來到大理寺後,還將擔任皇城司統領一事兒時,便放棄了嘲諷葉青幾句。

  呂祖謙與朱熹最後沒能成為今年省試的考官,與葉青脫不開幹係,這事兒呂祖簡用腳趾頭想都能想到。

  隻是有些可惜的是,朱熹若是想再次進入朝堂官員的視線,擔任考官的話,就得三年之後了。

  再次走到禦街之上的葉青,望了望直直的禦街之南的皇宮,看著街道上的人來人往,再次喃喃自語道:“難道鍾晴沒有把君臣大義四個字帶到皇宮?還是說……趙構自己就能悟透全部?”

  微微歎口氣,站在大街上有些心煩的葉大人,最後隻能強忍心中想要詢問鍾晴的衝動,緩緩往家裏走去。

  而在他往家走的時候,當今聖上趙昚的儀仗,已經緩緩到達了信王府的門口。

  隨著信王與信王府的迎候,一行人再次進入信王府落座後,趙昚從王德謙的手裏接過了寫著“君臣大義”四個字的紙張,遞給了信王趙璩道:“你如何看待這四個字?”

  “君臣大義?何人所書?朱熹?呂祖謙?陸九淵……。”信王念了一遍後問道。

  “葉青所書。”趙昚看了一眼旁邊的皇後跟信王妃,有些疑惑的問道:“你不曾見過?”

  趙璩搖搖頭,隨著趙昚把信王妃如何撿來的說了一遍後,趙璩則是把懷疑的目光從趙昚身上,轉移到了旁邊的信王妃身上:“你能確定這非他人所書,確係葉青所書?”

  “是從葉青離開考場之後的書箱裏麵掉出來的。”信王妃淡淡的回答道。

  趙璩收回懷疑的目光,而後再次看著趙昚道:“聖上的意思是……?”

  “朱熹可曾離開臨安?”趙昚問道。

  “不曾,如今正在府裏。”趙璩立刻說道,而後便差人去叫朱熹過來。

  君臣大義,對於葉青來說,如同他如今在大宋朝的立身法則一般,趙構都快要老死了,等到趙構死的時候,自己肯定會是一個附屬的陪葬品。

  所以他需要讓趙昚,甚至是趙構看到,自己對於南宋統治在理念上的重要性,如同一張簡曆一樣,他需要讓趙昚、趙構認可自己,並非隻是一把好用的屠刀。

  而君臣大義這樣的對統治者極為有利的要義,必然是能夠成為自己的一道保命符,若是趙構將死之時,即便是無法帶著自己陪葬,但趙昚也絕不會讓自己還能像現在這樣蹦躂,很有可能如今湯思退的下場,就是自己在趙構將死後的下場。

  朱熹並不知道此四字乃是何人總結而得,但對於他來說,想要理解這四個字,完全是沒有任何一點兒的困難。

  凝重的拿著君臣大義四個字,思索片刻道:“君臣大義:三綱五常也。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乾鑿度》: 人生而應八卦之體,得五氣以為五常,仁、義、禮、智、信是也。夫萬物始出於震;震,東方之卦也,陽氣始生,受形之道也,故東方為仁。成於離;離,南方之卦也,陽得正於上,陰得正於下,尊卑之象定,禮之序也,故南方為禮……。所以經天地、理人倫而明王道,天理也。天理即王道,王道即天理。”

  (ps:三綱五常早有,但還真是朱熹頭一個聯提的,最後開始變得越來越像神學,成了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