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後手
作者:青葉7      更新:2020-03-06 20:18      字數:3424
  從門口緩緩走入進來的男子,約莫四十歲上下,穿著一身頗為講究的寬袖青色常服,腰間一枚極為亮眼的玉佩,流光溢彩、晶瑩剔透,即便是離得老遠,都能夠吸引人們的注意力。

  頭上並沒有像一般男子那般,也插上一朵鮮花,而是戴著一頂冠帽,整個人看起來頗有威態,隻是白淨的麵孔、和善的笑容,加上稍顯陰柔的身姿跟氣態,一下子削弱了身上整體服飾,所帶來的那種威態,多少顯得有些陰柔。

  “想必你就是燕鴻淵的千金燕傾城吧?咱家王德謙。”王德謙一邊跟燕傾城說話,眼睛卻時不時的看向旁邊,對自己饒有趣味的葉青。

  “中貴人?”燕傾城一驚,立刻行禮道:“小女不知是中貴人駕臨,有失遠迎,還請中貴人原諒。”

  說完後,便一直向葉青使著眼色,而葉青也不傻,聽到咱家兩字,立刻明白眼前這個讓自己感覺總是缺點兒東西的男子,到底是何人了。

  於是也急忙後退一步,微笑著向王德謙行禮道:“禁軍都頭葉青,見過太……中貴人。”

  “有禮了有禮了。”王德謙並沒有因為葉青行禮,而後還禮,隻是對著剛才行禮的燕傾城回禮後,淡淡笑著對葉青說道。

  “托燕員外的交代,希望咱家沒有來晚,分家之事兒可已經談完?”王德謙臉上一直掛著和善的笑容,在葉青看來,這是不是跟他的職業有關呢?

  燕傾城又是一愣,但想起父親的交代,以及特別是前些日子自己遇伏,便是這位中貴人向父親報的信,當下急忙誠懇說道:“小女多謝中貴人前些日子的救命之恩,如果不是中貴人示警與小女父親,怕小女那日已經是凶多吉少了。至於小女分家一事兒,還未開始。”

  “那就好,那就好,咱家因為一些事情耽擱了,還怕來晚了,耽誤了你父親之托就壞事了。所以今日咱家過來也隻是看看,一來不會說話,二來更不會評判,所以一會兒咱家跟燕小姐進去後,燕小姐該如何談就如何談,咱家的身份可以說出來,沒有什麽避諱,畢竟,你父親托咱家過來,看中的不就是咱家的身份不是?”王德謙一點兒宮裏中貴人的架子沒有,笑意盈盈、言辭懇切的對燕傾城說道。

  燕傾城聽到王德謙如此說,不由得看向了葉青,因為她今日過來的時候,還是昨夜裏跟她父親說話時,她父親都沒有向她提及過,今日會有宮裏人過來給自己助威。

  葉青微微點了點頭,而後便含蓄的看著王德謙微笑著,或許是因為剛才自己審視王德謙的目光,讓王德謙起了疑心?所以這會兒的功夫,這家夥的視線就一直留在自己身上。

  王德謙麵對燕傾城的虛請,又一次眼光頗有深意的看了一眼葉青,與此同時,這樣的目光讓燕傾城跟葉青,都覺得是不是有些反常。

  但因為王德謙的身份在此,一個禁軍小小的都頭,一個小小商賈的女兒,自然是也不敢把心中的疑惑說出來。

  看著燕傾城與幽兒,領著王德謙往裏麵走去,葉青這一下也終於算是放心了,畢竟,聽剛才王德謙的意思,他這一次過來,可是因為燕鴻淵的誠意相邀,來此也是為了給燕傾城站腳助威。

  走出燕家位於西湖的別院後,路上的行人比起剛才已經多了很多,甚至就連賣糖葫蘆的都看見了好幾個,旁邊一些茶攤、小酒肆也開始放下桌椅板凳做起了坐地生意。

  按照上一世的認知,或許沒有人會把此西湖跟比彼西湖聯係到一起,除了依稀有些千年後的影子印象外,其餘的則是完全不一樣,最起碼現在的氣息,就更加的接近自然之大道多些。

  孤山不孤,葉青嘴裏念念有詞,一會兒尋找著孤山在哪個方向,一會兒問問斷橋如何走,總之,燕府的事情如今跟他沒有了關係,接下來,便是心無旁騖的遊覽西湖了。

  而在孤山的皇家園林裏,四周風景宜人,一座不大的宮殿就像是長在了那裏一般,給人一種與自然混為一體的和諧感覺。

  宮殿內,隨著太監的聲音響起,當今皇後謝蘇芳一身方心曲領深紅色衣裙,腰間配著金玉帶、玉佩,頭頂上隻是金翠細釵,婀娜多姿、雍容華貴,臉上帶著和善的笑容,緩緩走了進來。

  “兒臣見過母後。”謝蘇芳望著不遠處端坐著的婦人,盈盈行禮道。

  “坐過來說話,此地又沒有別人,不用那麽多禮數。”身為皇太後的吳氏,看到皇後過來,是打心裏感到高興。

  當年皇後謝蘇芳,不過是她身邊的一個宮女,因為太上皇趙構糾結於立儲一事兒,為了考校當初的兩個皇子,於是連同其餘十九個宮女共二十人,被分別賜給了當今聖上趙昚與信王趙璩。

  從而在月餘之後,因為趙昚並沒有寵幸連同謝蘇芳在內的十個宮女,因此被太上皇趙構立為了太子。

  謝蘇芳也由最初的鹹安郡夫人、婉容、貴妃,以及在另外一位先於她,被賜封為皇後的成恭皇後夏氏去世後,被立為了當今皇後。

  許是因為少女時期便侍奉在皇太後的身邊,所以即便是如今貴為皇後了,謝蘇芳每次見到皇太後時,都是恭敬有加,甚至是比當初還未被賜封為皇後時,更加的孝順皇太後吳氏了。

  而皇太後吳氏對她同樣是疼愛有加,大概因為與趙構曾經共同逃亡過的經曆,所以皇太後吳氏在宮裏,對任何人都可以說的上是和顏悅色、慈善相待。

  加上如今宮裏依然流傳著當年一路逃亡南下的路上,她幾番救駕太上皇的事跡,也使得吳氏無論是在民間還是在宮內,都享有著極高的聲譽,甚至在民間,都被傳唱成了帶刀皇後這一美譽。

  而即便是在曆史上,也是有著關於她濃墨重彩的一筆,唯一一個走完金婚的皇後,任皇後為期五十五年,接連輔佐了高宗、孝宗、光宗、寧宗四位皇帝。

  “怎麽樣兒了,處理的如何了?”看著恭恭敬敬在自己旁邊坐下的皇後謝蘇芳,吳氏拉著謝蘇芳的手,熱切的問道。

  “兒臣遣王德謙過去了,不過兒臣怕有人非議,於是便告訴王德謙,過去了不要說話、不要評判,道明了身份看著就好。”謝蘇芳感激的衝著吳氏一笑,反握著吳氏的說道:“兒臣還得多謝母後提醒才是,不然的話,兒臣怕是就要走錯路了。”

  “這怎麽能怪你?懂知恩圖報本宮誇讚你還來不及呢,如何能怪你呢?何況,你不是也說了嗎,這羊角燈籠還是那燕家進獻的,你父皇也欣喜的很呐。”吳氏樂嗬嗬的笑著,而後便開始跟謝蘇芳又撈起了家常,或者是問一些當年謝蘇芳,還能夠清楚記得的,當年燕家對她的幫助。

  吳氏並不是當今聖上趙昚與信王趙璩的生母,但不管是對升上趙昚,還是信王趙璩,吳氏向來是不偏不倚,公平公正,所以這兩人對於吳氏都是尊敬有加,當作生母來對待。

  皇太後與皇後在這邊其樂融融,就如同一對母女般,走出宮殿在清靜、雅致的孤山小徑上慢慢散步,而在另外一座稍微恢弘一些的宮殿裏,趙構與趙昚兩人的臉色,則是顯得要凝重了很多。

  宮殿裏同樣也顯得有些昏暗,雖然陽光透過窗戶,把一絲絲昏黃的光線照射進了宮殿內,但在寂靜的房間裏,趙構與趙昚兩人,誰的臉上都沒有一絲絲與房間外,西湖上歡悅氣氛相關的神色。

  “父皇,他們……他們真的已經出了五國城了嗎?”趙昚看著眼前那一封封來自金國的書信,胸中怒火騰騰燃燒,但滿腔的恨意想要再次轉換成戰意,卻是多少開始有些糾結跟忐忑。

  畢竟,這些年的北伐成果就在那裏放著,即便是自己登基的第一年,就召回了武將張浚為北伐主帥,甚至是不顧父皇的顏麵,立刻為嶽飛平反,希望借著這一連串的動作,以此來凝聚宋軍的戰鬥力、提高武將對朝廷的信任,但都是收效甚微。

  金人的強大是毋庸置疑的,但大宋既然能夠守住如今的局麵,為何就不能再進一步,跨江北伐成功呢?哪怕是奪回一城一地也好!

  可最終,朝廷武將與文官在朝堂之上的爭鬥,甚至包括大宋軍隊之間矛盾,以及當年嶽飛之死留下來的種種隱患,仿佛都在北伐之戰中,一夜之間給暴露了出來。

  北伐之戰也就變得可有可無,空耗國庫大量的財力與無力,而且甚至在其中,還有一些人中飽私囊,大宋朝廷的軍隊士兵,軍餉被克扣也已經成了常態。

  “這封信是二十天前的,按時日計算,應該會是在這兩天便出五國城。”趙構的眉頭已經擰成了一團,每說出一個字,仿佛都用盡了全身的力氣一般。

  這個世界給了他太多太多的噩夢,倉促繼位後一路難逃,幾乎每天都是麵對著金人鐵騎這個噩夢,而後又要逃到海上避禍,但依然是不能夠安生,要不是皇太後吳氏多次挺身而出,自己怕不是被禁軍俘虜,也要身死海上了。

  這還不算是完,在禁軍終於麵對長江天塹,停下了其前進的步伐後,趙構戰戰兢兢再次回到陸地,又經曆了苗劉兩位武將的兵變逼迫,最終還得被迫禪位於自己才三歲的皇子趙旉。

  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自己又再次在眾多朝臣的擁護下重登皇位,而自己三歲的兒子,卻因受驚嚇過度,加上宮女的疏忽大意而死亡!

  如此又是幾年,他才終於在倉促之下穩住了整個南宋朝廷,才最終在臨安安營紮寨,定為行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