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窮書生出名了
作者:貓小貓      更新:2020-06-13 09:39      字數:2267
  嘩然之中,太後娘娘一開口,眾人便寂靜了,“容靜,你說這是你丈夫所作?”

  “正是,民女有書為證。”容靜說著,取出袖中破書,恭敬地呈上。

  太後娘娘翻看了幾頁,陡然蹙眉朝林采欣看去,雖沒有質問,但是一個眼神就讓林采欣吃不消了!

  “倒是個人才。”太後娘娘很意外,“就連這一手字都寫得極好,他叫做顧逸?”

  區區一介窮酸書生,能得當今太後讚許,這是何等榮幸,容靜連忙欠身,“是,顧家的顧,俊逸的逸,顧逸!民女替夫婿謝太後娘娘賞識,願將此書奉給太後娘娘,請太後娘娘笑納。”

  “夫君?顧逸?”秦川眯著眼,想起當日救這個女人的場景,鬼才相信她真的有丈夫呢!

  孤夜白也看了過去,若有所思的眸光顯得越發深邃,令人琢磨不透。

  太後娘娘本就想將這本書占為己有,聽容靜這麽一說,頓是大喜,隨手轉給禮部陳尚書,“陳大人,此書堪比聖賢之作,你好好讀一讀,這裏頭可不少值得借鑒之處,讀完了,給哀家寫個讀後感。”

  “是是!”陳大人連忙接過,恭恭敬敬收下。

  “顧逸”這個名字,在場的人不記住都難嘍!

  這時候,容靜才從容不迫,微笑迷人,繼續道,“稟太後娘娘,容靜竊以為丈夫所著著七篇,還有待豐富,所以,今日補上一段,婦德婦道。”

  話音一落,議論紛紛的眾人竟不自覺安靜下來,等她說,就連太後娘娘也刮目相看,認真起來。

  明德皇後很意外,一開始歐陽將軍說要換人,她還不怎麽樂意,如今看來,容靜比容思勤要聰明多了,這個女人,她要定了。

  “婦德婦道可分為姑娘道,媳婦道,婆婆道三道。”

  如果說林采欣的聲音充滿了自信,那麽容靜的聲音裏則充滿了從容,自有一種高人一等的優雅氣質。

  “哦?這種分法倒是新鮮,說來聽聽。”太後娘娘忍不住開口。

  “是。”容靜欠了欠身,繼續答,姑娘道,性如棉,誌為根,提滿家。意思是,姑娘待嫁在家是半賓半主,一家之貴星,當如白棉,守身如玉,性格溫順,待人溫和,不爭不貧,孝雙親,敬哥嫂,便能讓家族福祿無邊。”

  太後娘娘一聽這話,連連點頭,竟迫不及待又問,“媳婦道呢?”

  “媳婦道,性如水,意為根,托滿家,為喜星是也。”容靜恭敬回答,隨後便做詳細解釋。

  聽得在場眾人,無不讚許,打心底裏認同她的觀點。

  “婆婆道,性如灰,誌為根,兜滿家為合道,一家之福星,知足常樂,閑事莫管,一切無愁,全家托福!”

  當容靜把最後一句話說完,全場無不為之驚歎,就連她的對手們,一個個不僅僅是嫉妒,更多的是認同,讚許。

  林采欣所讀的《女誡》文縐縐的,雖然深刻,卻大多是嘴上道理,而容靜所說的卻是最貼近實際生活的,從姑娘到媳婦,媳婦到婆婆,在場的女人都會經曆的呀!

  “嘖嘖嘖……”太後娘娘驚歎起來,“哀家舉辦了那麽多場殿試,還是頭一次聽到這麽真實,這麽簡單易懂的道理。容靜,你今天算是讓哀家開了眼界,我東靖女子就是不簡單呀!”

  這麽高的讚揚,可不得了!

  “容靜惶恐!”容靜好謙虛,心下卻歡喜著,幸好她肚子裏還是有墨水的,離藍衣女史進了一大步,可喜可賀!

  眾人都投來讚許目光的時候,有兩個人都在心底唏噓,這個女人也配談婦德婦道?

  秦川坐直了偏頭過去,低聲道,“陌王,打個賭如何?”

  孤夜白看都沒看他,卻問道,“賭什麽?”

  “我堵這個女人,考不上。”秦川很肯定。

  誰知孤夜白挑眉看了他一眼,道,“本王不賭。”

  秦川很挫敗,轉頭朝身旁的吏部尚書看去,“林尚書,我們打個賭?”

  林尚書看他那張突然逼近,無限擴大的妖冶絕美之臉,惶恐得連連後仰。“微臣不敢,不敢!”

  容靜第一場的分數當然也是五分,很快,第二場便開始了,這一場將會淘汰很多人,不少人已經開始氣餒,卻也有一些人才剛剛開始要大展拳腳。

  第二場考的是才藝,才藝無非琴棋書法畫加歌舞,當然不是全考,也不是自由選擇,而是由考官們協商出其中的一項。

  這種出題方式,其實是非常容易作弊的,隻要收買了大部分考官,便可決定考哪一項,便可事先坐好準備,甚至可以調查太後娘娘的喜歡,投其所好。

  容靜知道考官裏頭,必定有站在她這邊的人,當然,也有偏倚別人的。

  這些事情太複雜了,她可沒這個閑情逸致多想,好不容易到了這裏,她便要盡最大的努力去爭取。

  小默默已經離開她整整十七天了,再拖下去,兒子真會忘了娘的,他還那麽小。

  無論如何,藍衣女史的位置她要了,她很清楚,正前方的太後娘娘才能決定她的命運!

  一盞茶的時間,第二場的題目便出來了,寫在紙張送到了太後娘娘手裏。

  一時間,所有人的視線都追隨而去,第二場要開始淘汰人了。

  太後娘娘挑眉看了一眼,並沒有多少表情,淡淡道,“書法。”

  一聽這二字,可謂有人歡喜有人愁,容靜倒是平靜,看不出心情。

  這一回,還是按順序一次進行,逐個決定去留。很快,一張巨大案幾被搬上來,放置在正中間。

  宣紙鋪開,筆墨伺候,考生必須在半盞茶的功夫裏,寫下字,並不限製什麽字,多少字,宣紙大小是一樣的,可以自由排版。

  書法,是一門大學問,深學問,提筆之前,提筆之後,皆有講究,隻是,半盞茶的功夫,容不得耽擱。

  “請諸位小姐過來抽順序簽。”女史大人說道。

  然而,話音一落,四妃之首的榮妃娘娘卻開了口,“難得有人能得母後盛讚,我看呀,就讓容靜第一個來吧!我們和母後一樣都很期待她的表現。”

  吏部尚書連忙也附和,“榮妃娘娘說得及是,臣等也都很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