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花花公子 完
作者:黑袍雷斯林      更新:2020-09-03 15:36      字數:2861
  “主炮威力隻是機炮的五倍?”聽見這個說明,王虎要驚訝到說不出話來。“……那為什麽不裝五門機炮?”

  人故沉默,是啊,我也在想這個問題。

  息壤說:“或許是因為他們在小型火力方麵過於出色?據我所知,他們最好的機炮性能上與帝國曾經的機炮相差無幾,可能就是當年那批帝國科學家帶過來的技術,細微差距應該在材料上。”

  “而主力艦與主炮是不同的,更複雜更尖端。那是一個文明科技的桂冠,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體現,絕非區區幾名科學家所能掌握。據我所知,當初能夠製造主力艦的,全宇宙就不到十個文明。而能製造傳奇戰艦的,帝國獨此一家!”

  身為傳奇戰艦,滿滿的驕傲感。

  人故想裝沒聽見,我真是太難了。

  【情況還是有些奇怪,新舊帝國,三大集團,一直在為新主炮加大投入。除最古老的電磁動能主炮係列之外,他們還陸續開發出激光、等離子、粒子加速器等新技術主炮。奇怪的是,別說大幅度提升,甚至連最初的動能係列都無法超越。】

  【如果讓我打分,我會給他們戰機和小型武器方麵打95分,空間站和星門體係及格60分,大型艦船製造30分不能更多,而主炮?我覺得最多隻有5分……】

  作為共和國鍵盤俠,人故的打分還是靠譜的。

  可是為什麽呢?

  這個差距也太大了?

  還是王虎率先從記憶中找到一個詞,“張森極限?”

  人故跟著恍然,【沒錯,就是張森極限!】

  唯有息壤豆豆眼,喂喂,你們倒是快說什麽是張森極限?

  不要拿這幾百年才出現的知識盲點來為難我啊!

  張森極限,是共和國一位名叫張森的科學家研究出來的極限論。

  他認為科研體係決定科技的天花板,而每個科研體係都有其發展的極限。不同的科研體係混合,會增加或降低這個天花板的高度,其實是增加的概率和“基因變異是良性”的概率一致。

  如果張森是個社會科學家,那根本掀不起什麽風浪,這年頭提“文明極限論”的人多了去了。

  可問題在於,張森他是個純數學家。

  他提的也不是假說。

  而是做了個非常合理的數學模型,算出結果,扔到雜誌上發表,然後就轉身搞別的去了……就是業餘搞的一個小課題,之後他自己都沒關注。

  張森研究這個是因為共和國正在麵臨的問題——從帝國繼承了科研體係,但隻繼承了一半。因為戰爭,中間丟丟拉拉,錯漏無數。

  現在就在爭論是回頭夯實基礎,還是幹脆推倒重來,張森代表數學界積極摻和了一下。

  結果大家越看這個結論越合理,模型又死活挑不出毛病,最後捏著鼻子……先扔給張森一個社科頭銜,然後扭扭捏捏的承認了。

  你是對的,你是我們社科界的數學奇才。

  拿“張森極限”來看中間地帶,會發現出奇的吻合。

  到目前為止,中間地帶有自己的科研體係嗎?似乎沒有。

  他們就是從黎明帝國(先行者)那裏繼承一點,從狂戰士(智械)那裏抄一點,前些年鬧的“異形入侵”又抄一點,還有附近人類國家傳過來的……就是東抄抄西抄抄,自己的科研就是當泥瓦匠,把這些黏合在一起。

  這樣的體係,天花板怎可能高。

  他們研究主炮,會發現遇到無窮多的問題,而大多數問題的根源在於——基礎研究沒能搞明白。抄了個然,沒抄所以然。

  可推倒重來?誰有這個魄力和勇氣?

  “這個張森很厲害嘛,原來還有帝國沒研究出來的東西。”息壤摸著良心,承認了共和國還是有點兒東西。

  王虎苦笑著搖頭,“不對,其實不是張森第一個研究出來的。我們接引新地球加入時,有一個重要標準就是外星科技占比,比例越高,評價越低!而這個標準不是共和國製定的,是從帝國繼承下來的……也就是說人家早知道那樣會出問題,隻是沒總結個理論而已。”

  你以為什麽人都能發表論文jg

  張森:我其實是搞數學的……

  打撈到的兩門主炮,一門超級等離子巨炮“大教堂”,另一門是普通的動能炮“獨角獸”,長度都超過一百米。

  可一想到這麽巨型的體積,卻不過隻是普通機炮的五倍傷害,王虎就懶得專門看一次。總有種“為什麽不換成五個機炮”的既視感,還要浪費息壤的一次傳送機會。

  五天過去,一百小時冷卻結束,開始轉移前的最後一次整理貨物。

  “我是去投奔朋友,中途要穿過三次星門。我看這一路上的檢查很嚴格,最好別帶武器、稀有金屬之類的敏感物資,普通貨物最好。”王虎說。

  息壤將貨倉內分類好的大部分貨物傳送走,包括那五枚t9“超新星”魚雷——任何人知道王虎手裏有這東西,都會追殺他到天涯海角。

  “女朋友?”

  貴金屬之類有用的東西息壤也留下,兩架短劍k2還在修理,積木大師保證能拚湊出一架完好的。最後用剩下的東西給王虎堆出一船艙普通貨物,亂七八糟的什麽都有。

  “不,男的,希耶羅也有男性朋友……至少有一個算是真正朋友吧?在他破產後,隻有這個人發郵件關心一下,我琢磨著關係應該還可以?所以就發信和他聯係了一下,沒想到他立刻邀請我去他那邊發展。”

  此外還有撿來的那些儲蓄卡破解出來的星元,加起來也超過20萬元。

  “聽起來人確實不錯。”

  海象運輸船排在隊列中,前方就是通往下個星區的“星門”。

  提到便順便說幾句,目前主要的航行方式有三種:

  公認的初代航行技術是曲率引擎的發明,而“星門”則是第二代星際航行技術。

  通過在星係內部和星係之間修建“高速公路”,讓通道內的飛船以超越曲率飛行數倍的速度巡航,使得星係間貿易交通成為可能;

  “蟲洞門”則勉強算第三代星際航行技術,在特殊節點上建造星門,實現一瞬間跨越千百光年的跳躍飛行,將活動區域擴大到整個河係。

  之所以說勉強,是因為在“蟲洞門”出現之時,人類文明就已經有了更加便捷的“主機網絡”,甚至還霸道的占用了“蟲洞”這個名字,並率先實現了跨河係交通。

  之後蟲族和智械帝國也都先後實現了跨河係交通,因此暫時隻有這三家能在宇宙中自由擴張。

  在人類聯盟中,“蟲洞門”隻在一部分邊遠的、未接入主機網絡的地區使用。

  而早期曾遍布銀河係的“星門”,則早被拆了賣給別的文明……王虎看到眼前的“星門”就是第二代技術,估計製造年頭也相當古老。

  交錢,進門,王虎看看星門上標注的45(以45倍速巡航),再算了下繳納的4000星元,突然發現中間地帶真的好坑。

  這個國家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撈錢,治理國家的行為一絲都沒有。

  怨不得中間地帶的人對約瑟夫一世的評價是,“不是皇帝,隻是沙皇”。

  進入超光速巡航後,窗外的藍移形成甬道現象,沒什麽可看的。

  這時息壤忽然問,“你就這麽走了,那你那些女朋友怎麽辦?”

  “那是希耶羅的女朋友,和我王虎有什麽關係!”王虎反應極快的說道,說完之後才意識到自己都說了什麽,甚至還沒停住的一溜煙說下去,“鳳凰扇區的事兒就讓它留在鳳凰扇區,沒必要讓金泰珠知道?”

  王虎捂著自己的嘴,久久不語。

  這根本不像是自己說的話。

  幾分鍾後,息壤幽幽的說,“我提過建議的,你該盡早把那個麻煩的能力刪掉。否則你就會明白……人啊,終究會活成自己討厭的樣子。”

  ————

  s:汗,水一下,稍微水一下,實在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