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惡念消散
作者:風中青葉      更新:2020-06-12 14:44      字數:2350
  人性本惡,所以人皇立下道統,設立法度,講究因果報應,通過外力手段來壓製人的惡性。

  人皇是立下了道統,也確實教化了世間,製定了法度,但這是為了壓製人的惡性嗎?

  這個問題隻有人皇自己本人能夠回答,其餘人都不能代替回答,而按照齊柒七的說法,還真的就是這個禮。

  我來浩天書院讀書,因為我知道這裏的人有本事教我,可以壓製我的惡性,讓我不再為惡,我為惡,並不是我的父母沒有教好,而是因為的天性比你們更重,我更切合誕生之初的狀態,我更通天地。

  如果我不繼續為惡,那麽是浩天書院教的好,如果我繼續為惡,那就是浩天書院沒有本事,明明是質疑浩天書院的能力,可是又說了我來這裏讀書覺得這裏是教書育人的地方,承認浩天書院又教化世人之功,無形之中捧了浩天書院一把。

  一個好好的聲討齊柒七為什麽這麽壞,喜歡四處作惡的批評會,硬生生的變成了探究浩天書院是不是有教化世人之功。

  “好,好,好,我已經很久沒有見識到這麽有意思的小輩了。”

  丁原連說三個好字,按理來說你應該是滿意齊柒七的回答,齊柒七能夠推翻這樣的絕境,班上不少人都對齊柒七另眼相看,可是丁原說這話的時候,語氣卻極為平淡。

  你倒底是生氣還是高興?

  “我有一言,請諸位靜聽。”

  “生之所以然者謂之性,不事而自然謂之性,性之好惡、喜怒、哀樂謂之情。情然而心為之擇謂之慮。心慮而能為之動謂之偽,慮積焉、能習焉而後成謂之偽。正利而為謂之事,正義而為謂之行。”

  “不可學、不可事而在天者謂之性。可學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謂之偽。是性偽之分也。”

  “我還有一文,請諸位品之。”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複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

  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聲,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是故權利不能傾也,群眾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蕩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謂德操。德操然後能定,能定然後能應。能定能應,夫是之謂成人。天見其明,地見其光,君子貴其全也。”

  齊柒七身後,一股靈氣狂湧,整個南明城的上空更是在此刻浮現出大片的烏雲。

  天空黑壓壓的一片,讓人心生厭惡。

  卻見一道白光劃過,有聖賢降世,指點迷津,教化世人,規立秩序,知書明理,天地間浩然正氣翻湧,紅日初升,其道大光。

  天地間那股陰鬱,煩悶隨著晨光散去,不少人甚至感覺到天地廣大,自身通透,原本停滯的境界可以突破了。

  齊柒七早就停下來了,但是天地間的變化並沒有結束。

  所以人都跑到教室外麵,看著這改天換地般的一幕。

  “天地異象,這是天地異象。”

  丁原這個老頭此刻跪在地上,雙手顫抖,激動不已,其餘的學生不明白到底發生了什麽,但是看自己老師這個樣子,顯然是不得了的事情。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學惡乎始?惡乎終?”

  天地間道音回蕩,南明城仿佛在這一瞬間置身於大道的海洋之中。

  齊府,齊文東感知到體內的變化,立刻露出喜色。

  境界突破講究天時地利人和,天時地利是外因,人和指人的狀態,他原本就是內修巔峰,這些年也是不斷夯實基礎,人和早就達到了。

  受限於功法,無法更進一步突破凝神境,但是現在有了外來的助力,他已經能夠感知到凝神境,不日就可以突破了。

  像是如同齊父一樣,感知到突破契機的人不在少數,一時間都沒有人關心這天地異象從何而來,而遙遠的浩天書院總院此刻也是發生了一場巨震。

  “《勸學》,亞聖文書。”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

  “君子之學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

  ······

  浩天書院聖碑之上,浮現出齊柒七所念勸學,聖碑周圍,五名老者皆是無比震驚。

  “何人竟有如此之才?”

  “此乃文道大興之兆。”

  “我文道曆來落後於武道,但隻要我文道走出一位亞聖,必然可以改變這個局麵。”

  “文道當興。”

  “速速派人去找到此人,此文送入藏書閣第十層。”

  一道道命令從浩天書院飛出,當天就有一位大儒離開書院,對外號稱遊學四方。

  對此齊柒七一無所知,南明城的異象依舊沒有消散,而齊柒七則是尷尬的看著眼前的老頭。

  “丁原導師,你能不能鬆開我。”

  回過神來的丁原第一時間就是激動的抓著自己,好像抓住了世界上最珍貴的珍寶。

  “咳咳咳!失態,失態了。”

  丁原尷尬的說道,不舍的鬆開了齊柒七,不過目光卻沒有從齊柒七身上離開,仿佛隻要他一轉眼,齊柒七就會消失不見。

  “丁原導師,我如今都進入浩天書院讀書了,不會不告而別的。”

  齊柒七無奈的說了一句,丁原點了點頭,此刻看向齊柒七的目光仿佛就是在朝聖,至於齊家大少爺以往的種種惡行,仿佛和齊柒七完全無關。

  周圍的學子也是如此的看著齊柒七,此刻如果有人說齊柒七作惡多端,那這些人很可能衝上去把那人罵的狗血淋頭。

  齊師兄那麽有些的一個人,能夠講出這樣的話,怎麽可能去作惡?教化世人,才是齊師兄一直在做的事情。

  “那今天的課還上嗎?”

  齊柒七問了一句,丁原一愣,隨後搖了搖頭,他的理論都被推翻了,還上什麽。

  他一個文士,麵對齊柒七的理論,想不到任何能夠徹底反駁齊柒七的理由,和一位未來的大儒辯論,他還沒有這個資格和實力。

  是的,在丁原這個文士眼中,齊柒七未來必成大儒。

  可惜隻有齊柒七本人才知道,他不過是拾人牙慧罷了,不過在聽到不用上課的時候,齊柒七就直接離開了,並沒有看到丁原眼中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