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 中間帶
作者:寧夜空      更新:2020-02-29 12:17      字數:2349
  我的房子穿越諸天最新章節

  帝都的構造與普多城類似。

  但也有不一樣的地方。

  普多城分為外城與內城,若是非要加上城外的話,整體分三層。

  而帝都則可劃分為五層。

  其內層核心自然是鳩巍瀾城內的王城。

  不是大貴族,十勳位沒有達到鬱金香等階,基本是甭想進入。

  房小明也沒想進去過,最多也就在內城高處瞅瞅。

  王城之外就是內城,這點與普多城一樣,不過這裏的常駐居民,卻又與普多城有著極大的差異性。

  普多城的內城,居住的大都是貴族與勳貴,少數高等階工匠與騎士。

  而帝都的內城,顯然要比普多城要大得多,被劃分成了左右兩個區域。

  左邊是貴族區,勳貴與貴族大都居住在這邊,靠近王城的多是血脈貴族,而偏向外城方向的,則多為勳貴。

  右邊是職業區,居住最低身份,是有過特殊貢獻的大騎士、大工匠。

  職業區內,最多的反而是稱號騎士、稱號工匠。

  光環域者大概也有數位反正房小明在眺望的時候,心裏直發毛,直覺認為那邊極為危險。

  也正是因為職業區的存在,所以帝都的內城外圍又多了一個區域。

  這個區域被稱之為中間帶,各大協會的總部都坐鎮於此。

  而在中間帶的外圍,漸漸的建立起各種與職業相關的商店,形成了一條常人無法到達的街區。

  中間帶的商業街默笙街。

  這是一條非常神奇的街道,起碼房小明在第一次看到的時候,覺得非常不可思議。

  因為中間帶隻有內城三分之一大小,所以地域有限,因此建築工匠們,發揮了他們的的想象力,將高樓大廈給建立了起來。

  隻是與房小明印象中的高樓大廈不太一樣,這裏所有的高樓頂部都是連接在一起的,遠遠看去就像是幾根粗粗的柱子,頂起了一艘寬扁的大船。

  然後在柱子的中間,又插上了扭扭曲曲的飄帶。

  當然,那肯定不是什麽飄帶,而是建築工匠為了超近路,鏈接兩棟高樓的路。

  隻是因為中間帶是在內城的城牆外,自發形成的,建築並沒有詳細規劃,導致樓體與道路,稍有些亂。

  但毫無疑問,盡管有些散漫,那依然是美的。

  再加上這個世界獨有的花紋與造型,整個默笙街在天光的照耀下,顯得異常的壯美。

  不過,即使站在默笙街的最高處,眺望王城,仍然會覺得有些矮。

  因為即便夠高,卻僅僅與王城的城牆平行。

  低於王城內的尖塔建築。

  房小明覺得,八成是工匠不想得罪王城,所以沒有繼續往上加高度,畢竟住在王城的女王也是要臉麵的。

  中間帶再往外,有一道稍顯低矮的圍牆,因為隻是與外城區分開,而後建的,所以圍牆並沒有內城城牆那麽誇張。

  過了這道接近三米高的圍牆,就到了外城。

  出乎房小明的意料,無論是內城還是中間帶,統統沒有看到黑源神教的影子。

  唯獨到了外城,才可憐巴巴的看到一棟教堂。

  教堂明顯有點落魄,外牆的顏色,稀稀拉拉的掉了不少。

  要不是周圍的高大綠植撐了場麵,要不是教堂的外的雕塑足夠精美,這樣落魄的教堂八成會讓人看不上眼。

  王城對宗教的打壓可見一斑。

  房小明反應過來,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這點。

  不過這與他無關,反正他就當是在異界旅遊,到了帝都總要到處看看才是。

  火車站就在外城,距離中間帶也並不算遠。

  尤拉女士在帝都確實有些人脈,她現在所居住的地方,就在中間帶的西方。

  因為中間帶與內城一樣,屬於環形地域,所以毫無疑問,最好的地方是南方與北方,因為南方不會被內城的圍牆所遮擋,日升日落,陽光都能照射到。

  最差的方向,無疑是西方,隻有日落時才能照射到一定的光亮,平常因為內城圍牆的影子遮擋,都是陰森森的。

  所以中間帶的東南方,整體成了默笙街。

  西南方,則成了職業者的娛樂區。

  西方因為光照不足,幹脆成了旅館住宿區。

  雖然環境光照稍稍有點差,不過安全性卻不用擔心。

  尤拉女士的那位朋友是旅館老板,是個有點白胖的老頭,對尤拉女士十分的親熱。

  甚至一見麵就急不可耐的拍著胸脯說,飛空艇的票已經搞定了。

  瞅瞅尤拉女士的臉,嗯,雖然年紀不小了,但也能看出來年輕時應該是個美人。

  何況現在氣質仍在,哪怕老了也依然優雅。

  無怪乎白胖老頭,見了就那麽熱情。

  八成想來一次黃昏戀。

  房小明對此不予置評,反正他隻要確定尤拉女士與小苔米的安全有保障就可以了。

  最後就是中間帶的北方。

  整個北方,包括西北與東北,分別坐落著拍賣行、寄售處、金銀行。

  而正北方,則就是神秘的奇物市場。

  房小明沒有急著去,他起碼得把帝都逛遍之後,再去看看。

  外城很大,畢竟帝都能有百萬人口,這麽多人,哪怕是在現世,也不是小城市了。

  所以公交係統比普多城要發達多了。

  隨便走幾步,都能看到地麵上交錯的軌道。

  據說軌道所用的是特殊材質,與鋼材類似,卻比鋼材輕便低廉,並且有很好的消音效果。

  這是帝都最近十年才開始建立的軌道交通,為的就是減少蒸汽班車的轟鳴。

  房小明坐了幾回班車,從舒適度上來說,比普多城明顯要高出一個檔次。

  可能班車的蒸汽機以及內部構造等等,也一同換了,所以無論是速度、平穩、又或是噪音,都有明顯的優化。

  而且伴隨軌道交通的,是紅綠燈的雛形。

  非常的粗糙,用的也不是紅色與綠色,而是紅色與藍色,紅色禁止通行,藍色允許通行。

  因為軌道變得越來越多,漸漸的,也出現了一些天橋與地下通道。

  這一切對帝都內的人來說沒什麽好奇怪的,但對房小明來來說,卻有一種說不出的親切感。

  坐班車半個小時左右,才能出外城。

  外城外麵與普多城有著極大的反差。

  城外麵不是棚戶區,而是類似平民區的居住區,還有不少租賃樓。

  有班車直接到達這些地方。

  熙熙攘攘趕著坐車進城的人群,讓房小明仿佛看到了,住在開發區的人們進城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