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加深合作
作者:瀟小嘯      更新:2021-01-04 18:41      字數:2419
  盡管,市Z府內出現了很多反對之聲,但在上大學時便成為球迷的“北溪一號領導”卻力排眾議,在兩年多以前拍板決定讚助北溪人俱樂部,並且在楓都足校和訓練基地的建設上給予了不小的便利。

  而北溪人俱樂部也用實際行動很好的回報了“一號領導”的信任和幫助,在俱樂部成立還不到三年的情況下,便接連拿下了華乙和華甲的冠軍,順利的拿到了華超聯賽的入場券。

  此外,從球隊在比賽中的表現來看,即使到了華超賽場,除了幾大豪強之外其他華超球隊也很難在北溪人隊身上討得便宜。

  同時,隨著北溪人俱樂部的聲望越來越高,尤其是“自掏腰包”促成汪沐笙、郝淩雲出國踢球一事,讓俱樂部和北溪市獲得了極大的曝光度,從而吸引大量外地球迷前來觀賽,間接的帶動了北溪市餐飲、住宿和旅遊業業的發展。

  當然,最令“北溪一號領導”感到高興的,還是球迷們自發組織的慶祝活動的行為。

  盡管球迷群體不能代表所有的北溪市民,但從他們自發組織、參與慶祝活動這件事情來看,他們無疑是個極具凝聚力的團體。

  如果市裏能夠給予北溪人俱樂部更多的“資源”傾斜,助其早日攀上華夏足壇的巔峰,無疑能夠讓北溪市獲得更高的曝光率,同時也能讓北溪市的廣大球迷感受到市Z府對於“自家俱樂部”的重視,從而獲得他們的好感和凝聚力。

  想到此處,“北溪一號領導”立刻叫來自己的秘書,讓他通知相關部門的領導,從明年開始將讚助北溪人俱樂部的費用增加到2000萬。同時,考慮到北溪體育場的草坪狀況恐怕很難符合華超聯賽的要求,所以便讓體育局方麵在華甲聯賽結束後立刻購買符合華超聯賽標準的草皮進行更換。

  對於做為俱樂部“背後”兩大股東的楓都公司和沐威地產,市裏也要給予更大的政策和資源傾斜,以便他們能夠投入更多的資金用於俱樂部的發展,畢竟職業俱樂部要想正常運作是需要大量資金做為支撐的。

  為了感謝市Z府方麵的大力支持,劉霄威決定決定先期在市內分別選擇3所具有足球傳統和基礎的小學、中學做為“試點合作校”,然後個人出資聘請12名具有專業資質的青訓教練,配合這6所學校足球隊的訓練工作。

  同時,為了更好的促進校園足球的發展,劉霄威還決定由北溪人俱樂部來承辦市內的中小學生足球賽,並且還將利用“公交廣告”的平台,對在比賽中表現優異的集體和個人進行大力宣傳,以及適當的物質獎勵。

  此外,在比賽中有著特別突出表現的球員,還將獲得參加楓都足校“天才測試”的資格。

  隻要他們能夠通過劉霄威的“奇特測試”成為“天才學員”,不但可以免交任何的費用甚至還會根據個人能力的高低,每月領取600到1000元不等的“訓練補貼”。

  要知道,北溪市2008年的“實際”平均工資也還不到1000元,所以這樣的“訓練補貼”還是極具誘惑力的。

  當然,最吸引小球員眼球的還是“公交廣告”的宣傳,對於他們這群心智遠未成熟的孩子們來說,能夠在“全市人民”麵前露臉無疑是件很“酷”的事情。

  劉霄威此舉除了回報市Z府的大力支持以外,也是為了俱樂部和北溪當地足球的長遠發展而考慮。

  隨著各方麵經驗的積累,由劉霄威發起的“楓都之星”業餘聯賽也逐步走入了正軌,但與此同時,劉霄威也發現了一個問題,除了市內的兩所省重點高中,以及由北鋼技校的足球愛好者組成的聚力隊以外,其他參賽隊球員的年齡大多都在23歲到30歲之間,而由一群“老球痞”組成的北鋼人隊其平均年齡甚至超過了30歲。

  由此可見,北溪市的青少年參與足球運動的熱情並不是很高。

  事實上,早在3年前劉霄威入職山城小學前與第12中學的李博交談過後,他便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

  盡管通過給予學校班主任一些“激勵方案”的方式,讓更多的孩子得到了參與校園足球活動的機會,但是由於如今的學生更容易被網絡和遊戲所吸引的關係,真正願意參加艱苦而又枯燥的足球訓練孩子並未出現明顯的增加。

  經過近3年時間的思考與探索,劉霄威終於意識到,必須讓學生、家長和學校三方同時看到“實實在在的利益”,北溪的校園足球才有可能獲得真正的發展。

  而隨著本地校園足球的不斷發展,不但能夠更好地夯實俱樂部的青訓基礎,同時也能吸納更多的球迷成為球隊的忠實擁躉。

  …………

  10月12日,經過三天的休整之後,亞少四分之一決賽如期舉行。

  在率先進行的兩場比賽中,實力明顯高出對手一籌的韓國和伊朗兩隊,分別以2比0和3比0的比分戰勝了各自對手,率先闖入了亞少賽的4強從而拿到了明年舉行的世少賽的入場券。

  帝都時間晚上九點,華夏對陣阿聯酋的比賽正式拉開了帷幕。

  盡遣主力出戰的華夏隊雖然憑借整體實力上的優勢,從開場後便用猛烈的攻勢將對手牢牢的壓製在半場,但是麵對阿聯酋隊的“大巴戰術”卻很難真正撕開對手的防線,給予對手致命的打擊。

  不僅如此,華夏隊僅有的兩次打穿阿聯酋防線的進攻,還被來自馬來西亞的主裁判,以越位和犯規在先為由直接抹殺。

  而比賽錄像的回放來看,華夏隊這兩次進攻根本不存在越位和犯規的問題。

  反觀在防守端投入重兵的阿聯酋隊,則是多次利用快速反擊頻頻威脅華夏隊的防線。

  如果不是牛健壯的快速回追和李惠龍的精準卡位多次化解了防線上的危機,場麵上占據絕對優勢的華夏隊甚至可能陰溝翻船。

  在與澳大利亞隊的比賽中累暈在地的何永澤,經過5天的修整後雖然恢複到了最佳的狀態,但在對手大範圍回收並且派出專人進行貼身盯防的情況下,即便能夠憑借強大的盤帶能力擺脫一兩名對手的盯防,但早防線上屯集重兵的阿聯酋人總是能在第一時間進行協防。

  此外,由於對方防線回收很深的關係,何永澤也很難像小組賽時一樣,為隊友們送出直接穿透防線的傳球。而已經對何永澤形成了“依賴感”的隊友們,卻總是願意將球傳到他的腳下。

  於是,在進攻核心遭遇層層圍堵的情況下,華夏隊隻能無奈的帶著0比0的比分結束上半場的比賽。

  …………

  感謝書友大丈夫提三尺劍橫行天下,你說相思賦予誰,投出的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