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章:校園足球的窘境(4500字大章)
作者:瀟小嘯      更新:2020-06-09 20:46      字數:4797
  由於如今恰逢暑假,所以劉霄威從文教局出來之後便再次趕往了燈光球場,憑借伯樂之眼搜尋可塑之才。

  不過,自從前天發現汪沐笙和高煜傑兩名“高潛神童”之後,這兩天使用伯樂之眼探查的目標中,潛力最高的一個也不過隻有E-級而已。

  雖說北溪市的足球底蘊與沈城、濱城相比的確有著不小的差距,但是也不至於差到“D級難尋”的程度。

  稍加思索之後,劉霄威終於找到了問題的症結。

  盡管暑假尚未結束,不過很多市內熱門的初、高中學校,基本都在進入8月份之後,便會由負責校隊的體育老師開始組織訓練。因此,那些入選校隊的孩子們,除去周末時間以外根本沒有時間到燈光球場踢球。

  既然找到了問題的症結,劉霄威便不在燈光球場停留,準備到第五中學、實驗中學等熱門學校去“淘寶”。

  劉霄威剛剛走出燈光球場的大門,他的手機便響了起來。

  看到來電人是二舅於經緯,劉霄威隨即按下了手機上的接聽鍵。

  還沒等劉霄威開口,就聽於經緯說道:“霄威,文教局那邊的工作分配是不是有結果了?”

  “嗯,今天上午剛分完學校。”劉霄威答道。

  “我前天聽一個文教局的朋友說,今年不同以往,是按照考試排名順序擇校的,你是第一名選的學校應該不錯吧?”

  “我選的山城小學。”

  “什麽?山城小學?為啥選那個臨近郊區的學校啊?難道是有人逼你選的?”於經緯詫異的問道。

  “二舅,沒人逼我,是我自己選擇山城小學的。”

  “你小子為啥放著光宇、實驗這些市內熱門不選,偏偏選擇山城小學呢?”於經緯疑惑的問道。

  “您在機關裏待了這麽多年,職場上的潛規則肯定比我更清楚,光宇、實驗這些熱門雖好,但是我一個剛畢業的新人,不知道要熬多久才有出頭之日。”

  “山城小學的辦學條件雖然要比市內熱門學校差一些,但是對我這個體育老師來說,學校的操場大小和體育設施、器材是否完備,才是最重要的。據我了解,在體育設施和器材這一塊,山城小學並不比光宇、實驗他們差多少。

  “而且,最關鍵的是,即便算上我山城小學也隻有四名體育教師,其中兩個還是轉業的退伍兵。所以,我相信自己用不了多少時間,就可以在那裏做出一番成績。”

  “沒想到,你小子的目標還挺遠大的。不錯,舅舅支持你。”於經緯讚道。

  對於劉霄威這個外甥,於經緯一直是非常看好的。

  與很多人“體育生”都給人“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印象不同,劉霄威不但擁有勁爆的身體素質,在文化課方麵也是十分出色的,高考537分的劉霄威,即使報考普通的大學也是毫無問題的。

  在於經緯眼中,劉霄威雖算不上聰明絕頂,不過每逢重大選擇的時候卻從未讓人失望過。

  起初,於經緯聽到劉霄威選擇山城小學的時候,不但有些難以理解,甚至想要埋怨幾句的。

  然而,當於經緯劉霄威聽了劉霄威選擇山城小學的理由後,他對劉霄威的評價不禁再度拔高了幾分。

  “二舅,我想請您的幫個忙。”劉霄威說道。

  “你說吧,隻要不違反原則就行。”

  “我記得您剛參加工作的時候就是在市體校教書對吧?”

  於經緯1982年從沈師大畢業後便被分配到了北溪市體校教書,由於教學成績突出,在1990年的時候被調往市體育局工作。

  盡管於經緯並非體育專業出身,但是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的工作作風深得領導賞識,在2002年的時候被提拔為辦公室主任。

  “是啊,我在體校教書那時候,你小子還沒出生呢。”

  “那咱們市的中小學體育老師,應該有很多都是您教過的學生吧?”劉霄威問道。

  “嗯,今年春節的時候,還有十多個在學校教書的學生到家裏來看我呢。對了,你問這個幹嗎?”

  由於沒法對舅舅說出自己的真實目的,所以劉霄威便扯謊道:“我想利用假期開學之前這段時間,到一些學校裏觀摩老教師們是怎樣帶隊訓練的。但是現在的中小學基本都是封閉管理,非本校教職員工根本不讓進門。所以,我想讓您跟以前的學生打個招呼,讓門衛放我進門觀摩學習。”

  “這事兒簡單。你想去哪個學校觀摩,隻要提前告訴我一聲就行。”

  體育局每年都要與文教局聯合舉辦很多體育競賽,身為辦公室主任的於經緯經常要和市內的中小學打交道,因此與與很多學校的領導都有不錯的關係。

  “二舅,還有件事兒要請您幫忙。”

  “你說吧,什麽事?”

  “如果我媽知道我放著光宇、實驗不選,偏偏選了山城小學的話,很可能不問青紅皂白就臭罵我一頓。所以……”

  沒等劉霄威說完,便被於經緯打斷道:“所以你想讓我幫你跟大姐解釋一下為什麽選擇山城小學,是吧?”

  “知我者二舅也。”劉霄威笑道。

  “你放心吧,我一會兒就給你媽打電話。對了,你今天下午想去哪個學校觀摩訓練?”

  “我現在離12中(北溪熱門學校之一)挺近的,下午就去那裏吧。”

  “行,12中的體育組長正好是我的學生,我把他的電話號碼給你發過去,你下午直接跟他聯係就行。”

  又和舅舅閑聊了幾句後,劉霄威便掛斷了電話,然後在附近解決了午飯之後便去12中“淘寶”。

  下午一點,劉霄威撥通了二舅發來的號碼,並且說明來意之後,對方直接到門口將他迎進了學校。

  二舅的學生名叫李博,除了12中體育組長的身份外,還是校足球隊的教練。

  不過,從他的穿著打扮來看,如果不熟悉他的人,真的很難將他和體育老師聯係在一起。畢竟,白襯衣、黑西褲外加一副金絲邊眼鏡的搭配,怎麽看都更像一名公司白領。

  將劉霄威帶進學校操場後,李博便組織校隊的二十二名學生進行熱身運動。

  完成熱身運動之後,李博先讓兩名守門員到門前進行專項訓練,然後又將其餘二十人平均分成4個小組,開始進行搶圈訓練。

  大約十五分鍾後,李博又指揮球員們開始進行帶球繞杆、雙人定點傳球等極為傳統的基礎練習。

  望著眼前一眾在綠茵場上揮汗如雨的少年,劉霄威不禁一陣感慨:“難怪北溪足球水平難有進步,如今已是2005年,可是就連12中這樣的市內重點,卻依舊沿用著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訓練方式。”

  這樣的訓練雖然也能起到提升實力的作用,但是如果選擇更為先進,且帶有一定趣味性的訓練方式,不但可以加快球員的提升速度,同時還能增加青少年的訓練積極性。

  事實上,除了北上廣深杭等少數經濟發達的城市,以及濱城、泉城等“足球城”之外,大多數城市的中小學都和北溪市一樣,仍在沿用相對落後的訓練方式。而且,即便北上廣深等地的青訓工作,相比近鄰日本依舊存在不小的差距。

  如果不是為了“淘寶”,劉霄威一分鍾都不想在這裏多待。

  “煎熬”般的觀摩了一個小時後,劉霄威終於聽到最想聽到的一句話。

  “好了,下麵開始進行分組對抗練習。”

  這一刻,李博那有些沙啞的聲音,聽在劉霄威的耳中卻如同天籟之音般動聽。

  經過簡單的分組後,22名小球員便隨著李博的一聲哨響,在12中的足球場上展開了激烈的廝殺。

  做為市內的重點中學,擁有充足生源的12中,其足球隊在市內比賽中的成績從未跌出過前4名。

  然而,即便是這樣一支市內“勁旅”,劉霄威在場邊觀察了近20分鍾後,也並沒有發現讓其眼前一亮的小球員。

  為了避免浪費三次寶貴的探查機會,劉霄威還是勉強挑選了三名表現相對突出的小球員做為探查目標。

  果然,三名小球員中表現最為突出的一個,潛力評定也隻是E+級,另外兩個則是E級。雖然已經料到了這樣的結果,但是劉霄威還是不免有些失望。

  如果連12中這樣的重點中學,都沒有D級潛力的球員,其他非重點學校的情況豈不是更加糟糕?

  或許是猜到了劉霄威的心思,李博自顧自的說道:“唉,北溪市的校園足球是越來越難做了。前幾年國足打進韓日世界杯的時候,每年秋天新生入校的時候申請加入校隊的學生都在百人以上。”

  “但是隨著國足世界杯小組預選賽就遭淘汰,再加上國內足壇越來越多的假球、黑哨事件,願意讓孩子踢球的家長是越來越少了!去年秋天申請加入校隊的,竟然不到二十人。”

  說到假球黑哨,劉霄威也是感觸頗深。

  幾天之前,汪沐笙還曾說過整體實力全市第一的第五中學,就是因為遭遇黑哨的關係,最終與冠軍失之交臂。

  劉霄威雖然認同李博的觀點,但是在他看來,假球黑哨問題卻並不是“踢球的孩子”逐年減少最重要的原因。

  “假球黑哨橫行,確實讓很多人對華夏足球大失所望。不過,我認為孩子們越來越重的學業負擔,以及校外各種各樣的課後補習班,才是導致踢球的孩子越來越少的根本原因。”

  “仔細想想,家長們的做法倒也無可厚非。畢竟,職業足球的成才率實在太低,而選擇踢球的話又會對孩子的學業產生負麵的影響。”

  “對於普通家庭的孩子來說,如果因為踢球耽誤了學業,卻又沒能成為職業球員的話,未來恐怕很難找到一份體麵的工作。所以,絕大多數家長,都不願意承擔這樣的風險。”

  起初,李博對於劉霄威的印象就是一個剛走出校園不久的的毛頭小子而已。但是,劉霄威說出這番話後,卻讓李博不由得高看了一眼。

  “你說的沒錯,不過除了學生家長之外……”說到這裏,李博突然壓低聲音道:“最不希望學生踢球的就是他們的班主任。他們明麵上說擔心學生因為踢球受傷,家長會到學校來找麻煩。”

  “但實際上,卻是擔心學生參加訓練影響考試成績,拉低班級的及格率和升學率,畢竟這兩項數據可是直接跟他們的獎金掛鉤的。有七八個我很看好的小孩,就是因為班主任極力阻撓根本沒有進入校隊。”

  “上邊雖然一直倡導素質教育,希望學生能夠德智體美全麵發展,可是除了語數外物化這些主科老師以外,即便是曆史、生物這樣的常識性學科都得不到重視,更別說咱們這些經常遭人調侃的體育老師了。”

  停頓一下,李博頗有些無奈的道:“如果不是市內的重點高中每年還有一百多個體育特招生的名額,我甚至擔心學校會把所有運動隊統統解散。”

  聞言,劉霄威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

  在他上初中的時候,班主任就曾“威脅”他說:“你踢球可以,但是你的主科平均成績必須高於80分(體育特招生的文化課最低要求),我就讓校隊教練把你開除。”

  “你上學的時候肯定也參加過市裏的比賽吧?”李博問道。

  “初二開始我就是校隊主力,1999年的時候,我還以隊長的身份帶領25中(北溪市非重點學校)拿到了全市冠軍。”劉霄威頗為驕傲的說道。

  李博再次壓低聲音道:“不瞞你說,我現在帶的這幫小孩兒,如果放在前些年裏,也就藍隊的8號、9號和10號勉強能踢上主力,其餘隊員當個替補都費勁。”

  李博的訓練方法雖然比較落後,但是識人眼光還是不錯的,他提到的3個人恰好是劉霄威之前探查的目標。

  “現在的孩子身體條件比過去倒是提升了不少。”一邊說著,李博用手指向藍隊的8號和9號道:“那兩個小子9月份開學才上初三,可是身高已經接近1米8了,放在五六年前,就算是初三畢業生也沒幾個這麽高的。”

  停頓片刻,李博話鋒一轉道:“但是,和我之前帶過的孩子相比,他們的訓練積極性卻要差了不少。”

  “前些年,每逢暑假我的訓練時間都是上午6點到11點,然後下午1點到4點每天8個小時,都沒有人叫過一聲苦的。現在的訓練時間縮短了兩個小時,卻有不少喊累偷懶的。”

  李博的話雖有一定道理,但在劉霄威看來,如果李博能夠掌握一些先進的訓練方法,再適當增加訓練的趣味性,必然會提升小球員們的訓練積極性。

  當然,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單純依靠理想、興趣的支撐,而缺乏足夠的實際利益刺激,也同樣是小球員積極性欠缺的重要因素。

  不過,劉霄威並沒有說出自己的想法。雖說自己掌握的訓練方法遠比李博更加先進,但以自己的“菜鳥”身份,李博非但不會接受劉霄威的建議,甚至可能會覺得他在裝逼賣弄。

  臨近下午3點的時候,李博叫停了分組對抗訓練,然後帶領小球員進行了簡單的身體放鬆活動之後,終於結束了一整天的訓練。

  小球員們陸續離開訓練場後,劉霄威又與李博簡單寒暄了幾句,便與其道別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