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回:亮刀劍引戰 勝曹沛一招
作者:可能是閑的      更新:2021-07-22 13:54      字數:7021
  “我中原各派豈是你掌中玩物?你想比我們就要同你比麽?快說,那李啟明現在何處?羅少俠又被你們關到哪裏去了?你若不想見到汴攸城與中原拔刀相向,就快些放了羅少俠,滾開了去。要不然,就把李啟明叫來,我們和他當麵對質。”玉蟬衣麵笵金光,正氣凜然。

  ??曹沛笑道:“原來是‘素頭金翅’玉掌門,某是以江湖人的手段要來比武,難道玉掌門怕了不成。今天到場的諸位,哪一個不是武林赫赫有名的大人物,難道真的會懼怕我身後這幾位?你們不必擔心,我曹沛不是那下流無恥之人,絕不會使暗箭害各位。咱們堂堂正正,比上一比,到時候,我一定說話算數。”

  ??廣德道:“中原與汴攸城之隙,乃是由詭府門引起。那日宴上行刺之人,也是詭府門之人。我等在此爭執打鬥,隻會順了旁人的心意。諸位還請轉告北皇,此事與中原各派無關,望他早日查清真相。我等不必大起幹戈,徒增悲戚,阿彌陀佛。”

  ??唐歸虎道:“大師,我們說了千遍萬遍,這些人裝聾作啞,哪裏管用!還是將他們一個個都打死,這才能清淨了,這才能消停!要比便比,難道我們怕你不成!”

  ??曹沛笑道:“好好好,‘獅麵跛獸’果真豪爽之人。那便由你開始,我汴攸城高手要領教中原武林絕學!”

  ??“唐兄不可意氣用事,這曹沛大言不慚,恐怕其中有詐。今日中原各派掌門齊聚於此,他又怎敢如此挑釁。若不是他有奸計,絕不會出此法來誘我等。還是小心為妙。”羌靡勸住唐歸虎,項然也叫回了百念川。雙方又僵持對峙,一時難決。

  ??曹沛見中原群雄猶疑不決,遲遲不下決心,他叫人取來幾件物品,帶到陣前,揚言道:“諸位果真不想比試?這些東西,也勸服不了諸位麽?”他把那蓋在架子上的布掀開,群雄這才一驚。

  ??那布下蓋著的,乃是被困群豪的兵刃。這其中,有刀宗四傑趙飛的‘正反雙翼’、錢寶通的‘兩邊眼’、李懷疆的‘鸞鳳刃’、孫文的‘連理彎枝’;亦有玄明觀不念道人的湛盧劍、不覺的赤霄、不聞的泰阿、不問的七星龍淵、不思的承影、不知的含光等。

  ??群雄見此,便是心如刀割。這些兵刃,都如身家性命一樣珍重。前番落入賊人之手,今日在此見到。各派掌門見了此物,皆已下了決心。若不按曹沛說得做,這些兵刃無論如何是拿不到的。反正都是一場惡鬥,即便是曹沛有心羞辱,也得忍辱負重,與他比上一比。趙飛、錢寶通、孫文、李懷疆、不念、不覺等人見了此物,憤然握拳。

  ??群雄無不咬牙切齒,大罵曹沛。“咱們各出一人,切磋武藝高低,戰到最後一人,若是各位好漢,那便是我們輸了;若是我北朝之臣,那便是你們輸了。你們倘若勝了……”曹沛指著那些兵刃,“各家兵器如數奉還,各位去留,某自不阻攔!”

  ??“這六劍乃是天師所留之物,倘若在你我手中遺失,那該如何是好。我等資質愚鈍,未能領會玄門道宗三卷高功,如今又再丟了這六柄劍,豈不是有負師尊之望,愧對師父,愧對天師。”不念、不覺、不聞等人暗暗切齒,商議道:“無論如何,今日都要拿回此劍!”

  ??“大師……”不念去問廣慈、廣德二位看法。這二人見事情到了如今這一步,再想罷鬥,已無可能。隻好點頭應允。

  ??不念道長縱身一躍,隨即朝後問道:“諸位同道,可否借劍一用!”

  ??不念語出之時,群豪中有人拋出一柄長劍,不念道長接下,後下了小丘,到了平地。

  ??時下,天光尚未破曉,四處還在朦朧之中,東方才白。群豪冷冷立著,多少雙眼睛盯在北軍陣前的兵刃之上。還有一半人,盯著不念道人。北軍熄了火把,將士林立。

  ??不念道人手執長劍,刃泛白光。他立在兩陣之中,青袍與蒙蒙晨氣相襯得恰當。

  ??曹沛望一眼自家陣中,銳利的目光鎖向了一個人。“方將軍,還請你來會一會這位玄明觀六劍之一的道長。”

  ??這方通臂和曹沛的過節,不少人都心知肚明。曹沛這一點將,就點到方通臂身上,其餘之人似乎比方通臂更為不適。大夥兒皆不願看這二人僵持,扭頭在一麵。方通臂聽到叫聲,卻也是紋絲不動,麵色儼然。

  ??曹沛見方通臂不動聲色,倒也不惱,他也不另派他人,轉而笑道:“方將軍啊,某與將軍的嫌隙,已由那重重的鞭刑代為消弭,今日何故如此?”

  ??曹沛曾調戲風玲,卻竟是當著方通臂的麵,方通臂大怒之下和他動起手來,那日李啟明趕到,把曹沛重重罰了一番,就是那回,將他關入牢中,一直關到了近幾日。

  ??曹沛繼續道:“某已受皮肉之苦,牢獄之災,又被削去官職,差點兒連命都丟了,方將軍難道還不解氣?”

  ??方通臂板著長臉,冷冷地道:“竇公公,今日陛下教你來此,圍捕中原叛賊,你怎麽疏忽大意,交由別人掌權?”

  ??竇讓忙道:“曹公公雖暫無官職,那是陛下盛怒降罪,公公往日處理大小事情,妥妥帖帖,今日之事,由他來辦,再好不過啊……還望……還望將軍,依令行事。”

  ??孫赫低聲道:“長臂猴,忍一時,你怎麽勸我來著?”

  ??這二人一個親爹給關進了牢裏,一個老冤家被放了出來,那是相似的心境。當時李啟明罷孫乾霸之官,孫赫怒欲謀亂,幸虧方通臂將他勸下,這二人全為了北境,隻得遵君命,盡人臣之事。

  ??方通臂下馬躍出,長臂上白索閃動。“道長,你我昔日同陣殺敵,今日如此,絕非方某之意,實在是君命難違,得罪了!”

  ??見方通臂抱拳先施一禮,不念還禮道:“大丈夫和而不同,既然你我各為其主,難免遭遇此等之事,方將軍手下無須留情,請!”

  ??坡上眾人見這北將手中兵器,皆覺驚異。馬戰之將,竟使得這種柔軟長索,實為罕見。但眾人看著方通臂身形瘦長,雙臂更是似長臂之猿,能環腰而抱,至於前腹。大夥兒又覺得有理。似這般的身形,若是不練上一手長索功夫,那倒真是可惜了。眾人見他腕上、腰上皆纏著那白索,徑自朝著不念道人走去。

  ??“你便是玄明觀中六劍之首——不念道人吧。”這二人尚未交鋒,曹沛倒先問起話來。他見不念不做理會,又道:“聽聞玄明觀有天師留下的‘玄門道宗’三卷天書,不知不念道長可曾修習者卷內神功?”

  ??“我們自家的事,與你何幹!”不知站在人群中回了一句,這六劍中,屬他年紀最小,聽聞曹沛問起觀中天卷之事,心生不快。他怒道:“你這閹賊,有膽的出來,與我鬥上一鬥!”

  ??曹沛雙目一轉,緊盯著不知道人。他從馬上翻身而下,將那架子上擺的‘含光劍’順勢抽出。片刻之間,已挺劍攻向不知。不知道人也早有準備,他右手一揚,從身旁一人劍鞘中帶出一柄劍去。劍光相接之時,二人已鬥在一起。

  ??曹沛手托含光劍,寶劍鋒刃幾不可見。這若是給旁人遇到,定在十幾個回合內就要身負劍傷,敗下陣去。這含光劍劍刃如光,大隱難尋。普通之人,尚未察覺此間之利刃,已身中數劍,暴斃而亡。不知道人乃是這含光劍劍主,他自然明白此劍的奧義所在。

  ??不知見曹沛抽出了這含光與他對打,自知這曹沛對他了如指掌。凡是江湖上之人,倒也不一定知曉這六劍分別在誰手中。曹沛能從六劍中單單挑了這一把含光與他對他,則定是早就對六劍了然於心。

  ??不知心下驚詫,但劍招不敢絲毫遺漏,他發覺這曹沛使含光所攻路數,雖說招式不盡千巧之變,卻藏著重重殺機,稍有不慎,就可能被他趁虛而入。何況含光之威力,不知是比任何人都要清楚的。

  ??二人交手間劍光四起,同為使劍之人,攻防進招各有所慮。不知使得正是本門劍法,他不知曹沛虛實,得先守為要,細看曹沛劍路。曹沛手執含光,招招攻來,卻又不似一個用劍高手。不知看曹沛這幾十劍雖然凶狠,但少了很多應變後招,便不再懼他劍法。

  ??看出曹沛劍法平平,不知漸起攻勢。他將玄明觀劍法盡悉展露,正好要借機好好教育一下這個狂徒。

  ??“師弟!”此間四人喚那不知時,早已晚了,那不知已和曹沛鬥了二十多合,劍光相交,二人各有進退。不覺、不聞、不問、不思擔心師弟安危,凝神細看,生怕曹沛耍什麽手段。

  ??不念與那方通臂亦鬥了起來。方通臂使出那‘飛魂鉤索’的功夫,長索護身,在身圍展開攻勢,進可攻,退可避。任不念劍法精純,卻也一時難以近身去。

  ??群豪見玄明觀幾位弟子的劍法,暗暗稱奇。均道:這養壽山上,還有如此精巧奇攻之劍式。六劍雖廣行 江湖,但極少出手,今日一展玄明觀劍法,各派才得一窺風采。這大師兄、小師弟二人劍路雖承一派,卻各有千秋。

  ??湛盧劍劍主不念道長,此時雖不握湛盧劍,但將手中長劍依法使出,威勢仍不可小覷。他這一路走威道,仁義之劍。凡出劍必有跡可循,劍路裹著浩然之氣,沒有暗藏殺機之招。每招都是幹淨利落,絕不拖泥帶水,亦無綿綿後招。仁道之劍,劍術旨在鎮敵之心,恐敵之緒。但見不念出劍堂堂風姿,教人歎服。

  ??含光劍劍主不知則有所不同。含光為大隱之劍,殺人於無形,鋒刃遁無影。常人難見含光之刃,見此刃者,早已是劍下亡魂。含光劍身似一道青光,薄而透,隱秘詭異。不知道人劍路大隱,難教人察覺,殺機皆在伏手後招,藏匿無窮變化,克敵製勝,以奇、快、隱見長。看不知出劍,不見劍刃所在,卻聽兩兵相接。

  ??此時的不知,手中尚使得一口玄鐵劍,若是換作這曹沛手中那柄含光,其威力又有加上十倍、百倍。不知誌在奪劍,曹沛書中之物,便是他的目標。不知每每出劍,都迅疾刺向曹沛手腕,想逼得他脫手鬆劍,自己則能重握含光。

  ??曹沛是何等心思尖辣之人,他發覺這不知劍光罩在自己右腕,分明是要奪他手中含光劍。曹沛挑動含光來擋不知淩厲劍式,逐漸自覺技法不支,有好幾劍,不知刺破曹沛袖口,衣服被削成長條飄落。

  ??曹沛當下邊擋邊退,他忽賣個破綻,右腕一轉,劍光與不知手中長劍相接之時,右手中的含光劍脫手要落。不知見此景大喜,再進一劍格開曹沛右臂,把含光罩在自己劍下。他搶出左手去接含光劍,那曹沛正是瞅準了這一時機,朝不知左肋衝了一拳。不知心思全在借劍上,曹沛這一拳來得迅疾,又是早有準備之招,不知來不及避閃,挨了一拳。

  ??曹沛這一拳是凝力而發,早有蓄謀,他看出不知欲多含光劍,因此故作脫劍之假象,實則給他備了這一拳。不知突遭暗算,左肋生疼,伸出的左手瞬間縮了回去,身子一斜,在半空打個轉身朝後退去,落地再退幾步,這才用劍撐住身子,勉強站定。曹沛右腕再翻,含光劍繞其手腕不離,打了個圈兒,又重回到他手中。曹沛持劍而立,笑道:“道長方才這一招‘浮光掠影’當真了得,若不是你心思在外,又豈能不置我於死地?可惜你要伸手來奪這柄劍,而不搶攻我左路。若道長方才刺我左三路,我已然敗了。”

  ??不知輸了一招,心下惱怒,這人又出言指指點點,不知道人更為不快,“快將劍還我!”

  ??他一語未畢,曹沛早已挺劍又來,含光劍劍刃隱現,在場之人無不駭然。此劍如鬼神出沒難測,劍光所到,劍刃已換了砍刺方位,教人難辨其蹤。見曹沛又攻,不知提劍格擋,二人又進招十餘合。

  ??雖說對曹沛心懷怨恨,但今日來此擒困群雄之事,本乃建武帝之命。方通臂念及此節,自當全力而為,不敢怠慢。眼前這不念道人劍路精純,也教他不敢有絲毫懈怠。此時他借長索優勢,與不念纏鬥在幾丈開外,眼見這道士越攻越快,愈攻愈猛。以他劍招,不過數合之內,就要近身與他纏鬥。方通臂不願與之短兵相接,一來顧忌不念劍法極好,而來長索若是給貼身快劍攔住,就無用武之地了。

  ??方通臂將飛魂鉤索舞得嗖嗖作響,索頭如急雨般點向不念,不念出劍極快,又能以真氣灌到劍招,震開方通臂長索。長索精準,但不能出劍每每都能接下。不念再出玄明觀劍招,以真氣震開白索纏繞,使一招‘風卷殘雲’,方通臂退步起手,雙臂交替舞動勾魂索,去擋不念道人。不念這一劍來勢極猛,以那仁道之劍湛盧劍式刺來,雖此時威勢不足以媲美湛盧劍在手,但此招足以於劍路上冠之一絕。

  ??群豪見不念這一劍,才算領教到玄明觀劍術高明。果然天師將三卷天書留在觀中,不是毫無道理的。玄明觀有這等劍法,配得上擁有這天師所傳三卷神功。當下馬狂人等人皆盡汗顏,那幾日口出狂言,要讓玄明觀交出天卷,竟還是當著觀主玄通道長的麵,現下想起,眾人心中即恐懼,又敬畏。想那道長乃前輩高人,這才沒和他們計較,凡見今日玄明觀弟子劍術,可真是後怕之極。

  ??方通臂猜著這一劍勢必逆轉二人戰局,若不念貼身來攻,他的長索便再無優勢。這道長劍法精妙,自己定不是對手。當下隻好全力一搏,再拚也要將他擋在長索之外。隻有如此,才有於這等劍路較量的機會。一旦不念貼身,方通臂自知必敗無疑。他收回被劍氣震開的勾魂索,凝力蓄勢。隻見方通臂腰纏銀白長索,左手攢著錐尾,右手擲出索頭。“千人萬卷刀!”

  ??霎時之間,不念道人見那索頭張裂,其中迎麵襲來千萬隻短小白索,短刃飛刀。這一招‘千刃萬卷刀’,一時從四麵八萬射來飛刃,任如何躲避,都難閃開。前刃飛至,隨後又是勾魂索刺來,當時情形,危急萬分。

  ??群豪被這勾魂索之變動驚豔,端見不念衝劍所刺前方,瞬間襲來千萬飛刃。大夥兒全都替他捏一把汗,此術避無可避,若被劃傷,隻怕這飛刃之上喂了劇毒,想活命也難了。有人已掩麵轉頭,不忍再看。這北境瘦將太過狠毒,行此刁毒招數,不念道人怕要吃大虧!幾名玄明觀弟子叫了出來:“師兄當心!”

  ??隻見不念道人大開骨紋,椎闕骨小闕骨紋張裂,顯露真氣。一時金光閃動,真氣繞身。不念盡使骨紋真氣,絲毫不避,迎著那千萬飛刃仗劍而上。氣凝劍端,不念借骨紋之力,頂著方通臂這一招‘千刃萬卷刀’,破招而來。飛刃與不念手中長劍相接之時,不念手中長劍被削被斷,劍刃似是冰成,一節節碎裂。

  ??方通臂運功來擋,隻是不念這一劍終究破了他飛魂索。不念劍至方通臂麵前,已經剩下不到五寸。他以斷劍指向方通臂咽喉道:“承讓了!”

  ??山丘群豪見此,不禁喝彩。方通臂收索,再難擋這一劍。若不念手中使得是湛盧,恐怕這劍已穿了方通臂咽喉。

  ??“我輸了。”方通臂收了飛魂鉤索,怔怔立在原地。

  ??這一邊罷鬥,眾人又將目光移到曹沛、不知道長二人身上。這曹沛瞅準了不知道人奪劍心思,幾次設計將他劍招化去,又每每出手暗傷。群豪中不覺、不問、不聞、不思幾人心下大急,擔心師弟讓這奸賊害了,縱劍來助。

  ??曹沛以含光劍作誘餌,正要給不知道人左肩一肘,不思道人挺劍而來,朝曹沛刺去,曹沛本欲偷襲不知,見人群中有人挺劍而出,劍刃朝自己左肩砍來,他迅速縮身回去,朝後避開。

  ??“哈哈哈,原來是承影劍——不思道人,久仰,久仰。”曹沛將含光劍橫在手中,笑道:“這承影、含光二劍乃是兄弟之劍,看不思道長仗義出手,與這位小道長也頗有情義。好好好,今日我曹沛以一人敵玄明觀二位道長,日後傳揚出去,倒也臉上有光。來吧,你二人一齊攻來。”

  ??不知道:“師兄,這惡賊交給我來殺,你不必助我!”

  ??未等不思出言,曹沛笑道:“哎,這有什麽打緊。我方才立下的規矩,乃是咱們輪番上陣,最後這中間站得是誰,誰家就算勝了。我可沒說不能以二敵一,以多攻少。既然不思道長出手,那就請吧!”

  ??“你好猖狂!”不思、不知二人劍光閃動,長劍直取曹沛。曹沛大喝:“還等什麽!”慌亂中揮出一劍,他怎敵這玄明觀二位好手,二人劍招一接,曹沛就被逼退,幾欲跌倒。他身後忽忽出了兩人,正是敬事房總管竇讓、內宮監趙執本二人。這二人手中各自多了一柄劍,玄明觀眾道認得,那正是湛盧、赤霄二劍。

  ??二人前來護住曹沛,接下不知、不思劍招,四人鬥在一起。

  ??曹沛拾起手邊含光劍,又助那竇讓、趙執本上前搶攻。

  ??這不思、不知雖是玄明觀六劍當中年紀最小的二位,可他們的劍術均屬一流,劍法精妙純淨,深得玄通真傳。竇讓、趙執本、曹沛三人雖手執利器,但終究難擋這二人攻勢。加之玄明觀弟子練得劍招配合,相互照應,相輔相成,二人威力,更是勝過了四人。鬥得久了,汴攸城三人漸漸覺得眼前繚亂,這二位道長劍光霍霍,招法整密,這三人已難以招架。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