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網上的伍夢
作者:北極熊眼淚      更新:2020-12-27 21:53      字數:2277
  所以他現在也不知道自己要怎麽麵對這個男孩,也不知道該如何去跟這個男孩告別。

  因為這個男孩帶給他的太多了,在她的生命中太重要了,基本上除了父親母親,也就高遠最了解她。

  從小一起長大,從小一起經曆過很多快樂,痛苦,艱難,幸福,挫折,磨難,同樣也因為雙方家庭破滅導致兩個人都性格都發生了改變。

  高遠得到了七百萬的的賠款,而且在北京還有一套房子。

  所以高遠什麽都不愁,但是失去父親的他,性格大變,所以對於他來說,從父親去世那一天開始就沒有什麽值得自己留戀的事情。

  從小父親對高遠的影響就非常大。

  大學了,肆意妄為,不把任何人放在眼裏。

  胡月同樣發生了很大的改變,自己的父親不知道為什麽在知道自己母親得了癌症之後,賣掉了房子,離開了這座城市,從此消失在自己和母親的生活當中,而自己從一個無憂無慮的小公主,瞬間就要挑起照顧母親的大任。

  有的時候,胡月也感覺到很累,但是相對於母親能夠康複,累,不算什麽。

  兩個人,不同的兩個人生。

  回去之後,胡月心裏自然久久不能平靜,今天發生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

  但是她強製平複了一下自己的心情。

  忘記高遠,反正五天之後,他們或許就是形同陌路了。

  再怎麽想念又有什麽用呢!

  胡月打開電腦,進入百度,搜索伍夢兩個字。

  下麵就出來了伍夢科技公司的全部信息。

  而且最明顯的一張大照片,就是路垚。

  對於路垚的介紹更多,甚至比對公司介紹的還多,什麽最年輕的董事長,創業界的新星啊,而且他還是九五年的,一個妥妥的九五後。

  如今都已經有分公司了,他看到了路垚的畢業院校,竟然是一中,也就是說路垚是北京人。

  但是路垚沒有都沒上過大學,就讓胡月比較納悶了。

  看到了伍夢從五個人撿垃圾,一點一點崛起的故事,寫的很傳奇,甚至在貼吧裏麵評論的都超多。

  甚至她一直在使用的快意,竟然就是路垚公司研發出來的。

  自己用了這麽久的APP,今天竟然見到了研發這款軟件的人。

  於是她在百度上也看到了分公司,挺不錯的,據說快意現在留下了北京,也就是說劉一天負責研發,路垚的好友,伍夢的五位創始人之一。

  怪不得,今天路垚對著她說,要是有什麽事情,就去伍夢找劉一天。

  劉一天作為北京總公司的伍夢科技公司的總裁,自然是權利極大的。

  但是胡月最不明白的就是,為什麽路垚放棄總公司這麽好的條件,放棄在北京,去深圳。

  在畢竟可是董事長,他基本上能做任何的決策,能管的了任何人。

  但是後來,路垚卻選擇去了深圳,這隻有兩方麵的原因,第一就是路垚被其他股東排擠,導致他在北京呆不下去。

  可是他今天見到的路垚,好像並不符合這一點,路垚隨隨便便開著一輛兩三百萬的車,隨隨便便就能夠答應給她預約三十六萬的工資。

  這可是三十六萬,哪怕以一個大老板,給一個員工,還沒有入職的員工三十六萬,都做不到的。

  而且在百度上還看的到伍夢當初的創始人有五個的,但是百度上卻隻能夠看到三個。

  而且這三個一個是路垚,基本上整個公司就他的權利最大,另外一個是顏欣羽,據介紹,她和路垚是夫妻,仿佛很快就要結婚。

  但是網上也沒有具體的信息。

  而就這一點,就足夠路垚將整個公司掌控在自己的手中,他們兩個加起來都股份,占了公司百分之四十。

  百分之四十,這是什麽概念,他們兩個基本上隻要沒有什麽矛盾,公司的任何事情都能夠做主,沒有人能夠阻攔得了。

  而且今天還聽到路垚說,讓自己有什麽事情去找劉一天就行了。

  這是令胡月最想不到的事情,路垚能夠把他們的關係維持的這麽好,而且路垚這個總裁的位置說不要就不要了。

  那麽現在看來,路垚去深圳的原因,隻有一個。看準了深圳的發展全景。

  胡月記得,在這個“五四”青年節,B站視頻《後浪》再一次吸引全社會將目光投注在“年輕人”身上。

  而深圳,恐怕是國內最“年輕人”的城市。深圳常住人口平均年齡僅有32.5歲,是全國人口最年輕的城市。

  今年,深圳經濟特區也才剛滿40歲。

  對於深圳,“一個國家最好看的風景,就是這個國家的年輕人”,一個城市也是,深圳就是如此。

  而自始至終,深圳對全中國人始終保持著尊重和開放。

  因為疫情原因,深圳對待湖北人,一樣如此,無論是對湖北來深確診病例的醫護照顧,還是複工後對湖北返深人員的有序接納。

  那句“來了,就是深圳人”,依然是深圳開放包容精神最好的詮釋。

  也正是這份開放,讓深圳在數十年間吸引了無數年輕人紮根、生長。

  近年,深圳常住人口增量在全國都是數一數二。

  開放的深圳,每天都歡迎年輕人和人才來這裏生活和發展。

  路垚看中深圳的低一點,就是年輕人。

  他認為年輕人就是中國的未來,中國人的發展,全部都要靠年輕人,公司能有多快的速度發展,就要取決於這個公司的年輕人有多少。

  許多公司都認為年輕人沒有工作經驗,沒有豐富的處理問題能力,所以對於年輕人,一般都不會放太大的希望。

  那些權利大的,高管,總監之類的,哪一個是二十五歲以下的。

  深圳產業鏈上的每一個人、每一個環節的高效,才成就了深圳口罩、呼吸機、醫用護目鏡等防疫物品的快速研發和生產。

  而產業高效意味著,創新的企業可以得到更快更高的發展,能幹的個人可以得到更多更優厚的機會。

  產業如此,政府服務亦如此。對於每一個想要落戶深圳的人來說,隻要符合條件,資料齊全,早就實現了秒批。

  在深圳,高速運轉、不拖遝,協同合作,這可能就是吸引路垚的深圳速度。

  自己也去過這個城市,同樣對這個城市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