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重要的一天
作者:北極熊眼淚      更新:2020-12-27 21:53      字數:2325
  其實從剛剛開始疫情發生的時候,路垚還是發現了一個商機的。

  因為漸漸地,他發現戴口罩的人越來越多,而且這個新冠病毒在整個中國擴散的非常嚴重,所以他猜想未來的口罩肯定會供不應求的。

  如果說他們在北京包一個兩個,或者是三個加工廠,賭上自己全部身家,生產幾個月的口罩,那麽他們賺的不止十倍,甚至二十倍都不為過。

  正如路垚所料想的那樣,口罩本來是一毛錢一個,在疫情之前,但是等到疫情的時候,卻不知不覺口罩從一毛錢漲到了五毛,漲到了七毛,漲到一塊,兩塊,一直到現在的三塊錢,本來一大包口罩是在超市裏麵一起賣,賣幾塊錢,但是現在,那些超市都把一大包口罩拆開,分為一個一個的,一個賣三塊錢。

  路垚所料想的這個商機其實並沒有錯,但是這個商機其實有一部分原因是大發國難財的,當然製造口罩可以,但是製造口罩如果說要賣的很貴很貴,那樣就不道德了。

  所以說,對於口罩,路垚並沒有想太多,他不想趁這個機會大發國難財。

  也不想因為自己的朋友,自己的員工,在疫情嚴重的這段時間留在工廠生產口罩,那樣他們感染的風險自然也就大了許多。

  路垚首先他要確保的是自己員工的人身安全,其次才是掙錢,其實掙錢對於路垚來說一點都不重要,路垚所看重的是自己的身邊人,可能是身邊人的友誼,以及自己的愛情親情,這些他都非常珍惜,因為自己曾經失去過,曾經因為這痛苦了很久,所以他不想讓別人在因為他的離去,或者因為他個人的原因而給別人的生活帶來不便。

  說實話,路垚對於整個商機的預測真的非常準確,剛開始他創業的時候,誰都沒有想到,路垚會將一個回收垃圾的,發展到現在這麽一個大公司,而且還是科技公司。

  他們不僅僅是生產日常用的普通垃圾桶這麽簡單,而是生的那種智能分類的這種垃圾桶,在市場上真的非常罕見,因為誰也不會平白無故的去花大量的冤枉錢來生產這樣的一種垃圾桶。

  垃圾,垃圾,隻要垃圾扔進垃圾桶裏,然後拿袋子打包,最後丟到大垃圾桶裏就完事了,但是那些普通生產垃圾桶的廠家根本就沒有想到垃圾桶的利用率原來會這麽低。

  就比如一個盒子,它就會占據一個垃圾桶80%的空間,在放其他垃圾的時候也就有些浪費空間,所以自然而然多了一些勞動力。

  多了一些不便,但是有了智能分類垃圾桶,這個垃圾桶真的能夠大大降低這個缺點。

  它能夠智能地將盒子進行壓縮,壓縮到最好的狀態,然後回收出來。

  而且垃圾桶的設計外觀非常美,讓人看起來就不像是一個垃圾桶,一般垃圾桶給人的印象就是盛放垃圾的,自然也就不是特別的幹淨,他們的這個完全不同,簡直設計著跟一個花盆似的。

  時間過得很快。

  今天是4月8號,

  根據之前宣布的,關於離開武漢的七十五個卡點,已經於今天淩晨統一撤除。

  從一月二十三號封城,到四月八號解封,算一算,已經七十六天了,終於……終於……這一天,我們真的等了太久。

  兩個多月之前,按照中國“切斷傳染源,阻斷傳播途徑”的防疫思路,國家對武漢地區實行了出行管控,隨後逐漸擴大到整個湖北地區。

  俗稱“封城”。

  那時候估計很少有人能想到,這一封城就直接封到了四月份。

  封過了櫻花盛開的季節,也幾乎封過了大半個春天——如果那會知道,估計會有更多人不淡定吧。

  畢竟剛封城那會,是最絕望的。

  路垚也就在那個時候陰差陽錯的來到了這個陌生的生產,開始了自己不一樣的救援生涯,可能如果沒有這次疫情,這輩子,都不會想到自己原來還會有這麽一天。

  武漢的確診病例一天比一天多,然而醫療資源一共就那麽多,根本無法供所有人使用。

  所以有的疑似患者得不到確診隻能在家呆著,還有更多的輕症患者因為沒有床位,隻能被要求在家自行隔離。

  醫療資源供不應求,所以滿天都是壞消息,壞到了極致的壞消息。

  那段時間路垚常常因為工作徹夜難眠,因為工作一天一頓飯。

  看到有武漢人說自己家老太太一直低燒,但醫院都沒有病床了,在微博上大叫“救救我吧”。

  看到武漢各大醫院的醫生,都表示醫院防護服、口罩告急,現在一些醫護人員沒有口罩已經開始自製防護服了。

  看到一位同事,在收到終於運過去的防疫物資,深深地給送物資的大哥鞠了一躬,再起身的時候已經滿臉是淚。

  我也滿臉是淚,

  身邊很多朋友,自己公司的員工,自己的父母,家人,在微博上看到武漢的護士大哭。

  於是也跟著在家裏哭,一邊哭一邊說自己真的受不了了,對自己也是整天都十分擔心。

  一些心理工作者,告訴大家這是“替代性創傷”,指的是普通人突然暴露在大量負麵消息下產生的應激反應,我們會在這些消息中無所適從、悲傷、沮喪。

  一直到一月底,絕望和憤怒都是我們互聯網上的主旋律,甚至很長一段時間裏,微博熱搜上一個好消息都沒有,到處都是憂心忡忡的網友和絕望求助的信息。

  但到了武漢解封的現在,顯然一切都好多了。

  許多城市的確診病例已經很久不增長,實現了對病例的“清零”,長沙的酒吧允許營業了,杭州不再所有地方都設測溫亮碼點,上海的KTV已經開了,還有一些地方已經公布開學日期。

  再到今天武漢“解封”,更代表著整個中國抗擊疫情主戰場的階段性勝利。

  可能這段時間,對於大多數自我隔離在家的人來說,就像進入了一個扭曲的時間的機器,每一分每一秒都被無限拉長。

  我們身在其中,看著疫情張牙舞爪地來,也看著疫情一點點地好轉,可能這前後的區別僅僅是出門或者不出門。

  但我始終覺得,從來沒有一件事,就理所應當要發生。

  從來沒有一雙無形的大手在推動者疫情往好的方向發展,我們聽到的所有好消息的背後,是無數一線醫護人員、無數武漢人默默努力的結果。

  武漢解封,不代表疫情的完全結束,更不代表可以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