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章
作者:遠征士兵      更新:2021-05-27 03:50      字數:2299
  網 ,最快更新大秦工程兵</a>最新章節!

  蒙嘉聽了蒙良一席話後,就匆匆趕往位於城東的蒙武處。

  蒙嘉與蒙武雖是叔侄關係,但因一為寵臣一為武將,利益、立場不同,兩家已不太往來……寵臣出於自身利益必須貶低武將,否則又如何能取信於皇上並在廟堂占得一席之地!

  而武將卻是在戰場刀口舔血生死用命,功勞被寵臣貶低不說,還時常遭其非議。

  若是尋常人等還好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但雙方有血緣關係卻不念親情,便越發讓人憤慨。

  是以蒙武一家才會與蒙嘉一係鬧僵。

  蒙武此時正在府中坐立難安,原因一方麵是他不信沈兵、扶蘇會反秦,另一方麵又為蒙恬同時也為蒙家擔心:

  蒙恬若是擊敗沈兵也就罷了,若是敗於沈兵之手,蒙家隻怕難免會遭牽連。

  但蒙武卻深知沈兵之能,心知蒙恬雖是天生將才卻還是難以與之匹敵。

  如此一來,蒙武就不得不考慮蒙家的出路了!

  這時下人來報,說是蒙嘉來見。

  蒙武想也不想就回了聲:“不見!

  話音未落,卻見蒙嘉已闖了進來,任下人如何阻攔也無濟於事。

  蒙武上前冷聲問道:“季父何事如此驚慌,竟要強闖蒙府!

  蒙嘉冷笑一聲:“卻是為蒙氏數百人命而來,你若不願一談,便不說也罷!

  蒙武心下一驚,他早有不祥的預感,此時見蒙嘉又如此說法,當下便信了幾分,於是趕忙將蒙嘉請到書房。

  蒙嘉上來就說道:“我已數月未見皇上,皇上或己被趙高、李斯脅迫,是以才有今日之亂局!

  蒙武聞言不由大驚,外界雖有傳出這般說法,但他隻道是謠言。

  如今出自蒙嘉之口,想必卻是真的。

  又一細想,當下就明白其中的利害關係:

  蒙武次子蒙毅曾斷了趙高死罪,最終還是嬴政顧私情恕了趙高之罪。

  蒙氏也因此得罪了趙高。

  今趟若是讓趙高一黨得勢,又豈有蒙氏的活路?

  其實要真論起來,卻不隻是這個原因。

  嬴政自王翦功高震主時就有意培植蒙氏以抗衡王翦,王翦告老還鄉後,嬴政又欲以蒙氏抗衡沈兵,於是就對蒙氏寵信有嘉。

  嬴政寵信蒙氏,則自然遭趙高一黨所忌,於是便將其視為眼中釘欲除之而後快。

  蒙武當然知道其中的道理,被蒙嘉一提醒,便猜到蒙恬會被派往西域征剿沈兵或是趙高一石二鳥之計:

  蒙恬勝,則除掉沈兵和扶蘇。

  蒙恬敗,敗乘機降罪蒙氏。

  蒙武忙問:“季父,如今我等該如何是好?

  蒙嘉如此這般的與蒙武說道一番,兩人便定下了大計。

  當夜,鹹陽城便“謠言四起,說是皇上被趙高、李斯脅迫陷害扶蘇,又說扶蘇、沈兵以一己之力便可滅了大秦,何必要毒害皇上纂位?

  由於“謠言很有說服力,尤其是後者,沈兵帶領著大軍在塞外連敗秦軍,大有入主中原之勢,若公子有此等能耐,隻需安心等著繼承皇位便可,毒害皇上豈非多此一舉?

  於是文武百官心下疑心更甚,在老臣馮去疾的帶領下懇請皇上上朝救國於危難之中。

  這當然是蒙武與蒙嘉二人在幕後推動。

  眾臣名為“懇請皇上上朝,實則是想見皇上一麵已證“謠言之虛實。

  群臣聲勢浩大便連李斯也無法阻止。

  慌了手腳的趙高隻得冒險讓嬴政的替身上朝……替身一直都在,但趙高卻輕易不敢用。

  原因是替身隻是形似,卻遠沒有嬴政的神韻和氣場,其騙騙刺客還可以,想瞞過大臣卻萬萬不能。

  此時也是在萬般無奈之下才將替身祭出。

  趙高還與李斯商議,兩人在廟堂之上以皇上傷病未愈為托詞盡力應答為替身遮掩。

  但蒙武、蒙嘉早有準備,三言兩語就揭穿了替身的身份。

  一時群臣激憤,這幾乎就證明了“謠言並非謠言,而是確有此事!

  早有準備的蒙武借此機會以救駕為名帶兵攻入皇宮拿下了趙高。

  真相就此大白。

  群臣這才如夢初醒,原來皇上早已被趙高李斯害死,下旨的一直都是趙高。

  接下來便不用多說了。

  蒙嘉、蒙武二人與眾臣商議,決定迎扶蘇回朝繼位。

  消息傳到姑師,扶蘇掩麵痛哭,他一直抱著一線希望希望父皇還活著,此時卻不得不接受這個事實。

  茲陽公主卻鬆了一口氣,對沈兵說道:“大將軍此時出手卻是恰到好處。讓趙高、李斯措手不及現了原形!

  茲陽公主說的沒錯。

  這一切說的簡單,實則卻有許多講究。

  沈兵看似之前就可以聯係蒙良,之後同樣以蒙良說服蒙嘉、蒙武將趙高、李斯一軍。

  但其中極為重要的一點,就是沈兵有能力反攻大秦,並籍此反推扶蘇沒有毒害皇上的理由。

  否則,蒙良人微言輕,憑什麽說服明哲保身的蒙嘉?

  蒙嘉又怎能摒棄前嫌聯合蒙武?

  一向忠心耿耿的蒙武又怎敢起兵殺入皇宮?

  事不宜遲,沈兵當即帶兵護著扶蘇入關。

  一路上秦軍見到沈字大旗便紛紛列陣相迎。

  到了沙洲時甚至還看到了幸熾和匡塗的人頭掛在了城頭……蒙恬接到蒙武書信後,第一時間就將兩監軍砍了。

  蒙恬親自帶兵到城外迎接沈兵和扶蘇。

  沈兵隻問了聲:“楊婷可在沙洲?

  蒙恬回答:“楊婷護著幸熾殺出沙洲,屬下隻拿下幸熾,卻被楊婷一幹人乘亂逃走,請大將軍治罪!

  沈兵臉色一變,暗道一聲不妙,楊婷為何如此糊塗,到了此時還不明真相依舊要殺出城去!

  原來,楊婷在父親被殺之後,便推翻了沈兵所說的一切。

  在蒙恬告知真相時,楊婷便不再相信,而是信了幸熾硬要護著他殺出城外。

  結果就是幸熾身死,楊婷與李岩不知所蹤。

  楊婷此舉便成了趙高一黨,一旦被秦軍抓獲便是滿門抄斬的死罪,這卻是沈兵不曾想到的。

  於是趕忙放出信鴿同時又八百裏加急送出扶蘇的手諭令各地秦軍若是見著楊婷一幹人定要手下留情並及時上報。

  沈兵則依舊護著扶蘇前往鹹陽。 <ter class="clear"></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