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八章 暴亂
作者:遠征士兵      更新:2021-04-29 17:50      字數:2252
  網 ,最快更新大秦工程兵</a>最新章節!

  幸熾是個長年在宮中的宦官,腦袋裏就隻有權術爭龐,哪裏知道帶兵打仗講究士氣。

  這事甚至都沒經過楊婷,直接就命令駐紮城外的李岩帶著五萬大軍北上進攻姑師。

  李岩原本還以為這命令沒問題……他隻是個副將,並不清楚整個作戰計劃,或許他們隻是先頭部隊呢?

  沒想到大軍到達姑師城下隨軍攜帶的供水就要用完時,卻久久不見後方的水上來。

  派快馬回樓蘭詢問,得到的答案是:“樓蘭供水緊缺,你部自行解決。

  李岩呆愣當場,這茫茫沙漠,周圍到處都是沈兵的騎兵,每一處水源都在其控製之中,如何“自行解決?

  沒辦法,李岩一麵嚴鎖消息另一麵又緊急向樓蘭請示……之所以要嚴鎖消息,是因為他知道這消息一泄漏馬上就會引起騷亂,這仗也就打不了了。

  然而這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尤其這段時間原本就不多的供水是一減再減,全軍數萬人都在眼巴巴的等著後方送水。

  李岩總是對部下說:“供水不日便至,不是便至……

  結果幾天後還沒到,尿都尿不出來了。

  部下一急,就有幾人截住了奔往樓蘭的快馬,一問才知是樓蘭要部隊“自行解決卻又不允許大軍回樓蘭。

  秦軍這一來就不答應了:

  “這卻是把我等逼上死路!

  “我等在此冒死圍城,他們卻在樓蘭快活,如何不寒了三軍將士為國之心?

  “幸熾那廝及一幹宦官又何曾缺過水,我等為何還要為他賣命?

  ……

  這話倒是說對了,部隊再怎麽缺水也缺不到幸熾和他隨身帶的太監身上,他們不但不缺水還好酒好肉的一餐不落。

  這一對比,秦軍心裏又如何能平衡。

  於是不知誰大喊一聲:“此時不反更待何時?殺回樓蘭取那幸熾狗命!

  一時群情激憤抽出青銅劍大喊著要回樓蘭。

  但這時又有人大喊:“此去樓蘭少說也要十餘日,我等行至半路便要渴死了,還能斬殺幸熾?

  秦軍將士紛紛感歎:“幸熾這廝好生毒辣,知道我等無法折返才敢這般作為!

  沉默了一會兒,就有人建議道:

  “不若我等投了沈兵吧?否則有死無生!

  “聽聞扶蘇乃受奸人所害,並非若外界傳言謀害皇上。

  “我等此前勿自不信,如今有幸熾此等做為,如何還能不信?

  ……

  於是一呼百應,秦軍就像潮水般的發起暴亂朝李岩帳內攻去。

  秦軍的暴亂大多都是先從底層士卒開始的,原因就像嚀泉暴亂一樣,秦法再嚴也有“法不責眾之說。

  比如這五萬秦兵,若人人都要用秦律抄家甚至連坐,那牽連的百姓何隻百萬。

  就算以嬴政的殘暴也不敢下令一口氣屠盡百萬百姓。

  所以這種暴亂即便被鎮壓,也是將帶頭的或是統兵的將領拿了問罪,以他們為替罪羊殺雞儆猴最後不了了之。

  其實別說這些士卒,便是李岩心下都有反意。

  但他又不敢反,家人都在鹹陽,身為統兵副將的他要是一反,這家人就人頭落地了。

  此時見部下作亂,明知部下不會害他,更多的希望李岩能帶著他們一起投了沈兵或是要個說法……

  但李岩還是無奈的歎了口氣,帶著部下騎上馬自亂軍中逃出大營直奔樓蘭。

  於是沈兵又多了五萬秦軍。

  沈兵認為時機已到,他下令給這五萬秦軍發放水和食物,乘著群情激憤時就帶上大軍攻打樓蘭。

  樓蘭還有十萬秦軍,原本也應是易守難攻之地。

  但那五萬秦軍往城外一站,衝著城頭一陣亂罵,樓蘭守軍也就知道是怎麽回事了。

  有句話叫“兔死狐悲,這五萬秦軍被當作棄子派往姑師送死,而此時樓蘭供水依舊不足……那下一批,會不會就是他們被當作棄子?

  或者說此時被派來守城就是被當作棄子而不自知?

  這麽一想就越想越不對,幸熾一黨在城內喝酒吃肉,他們卻頂著幹渴在城頭作戰,如何能讓人心服?

  於是暴亂就有如瘟疫般的傳進城內,這十萬秦軍很快就亂了起來。

  卻是李岩早有準備,一有點動靜就馬上帶著楊婷及一千親衛帶著給養出城逃走。

  可笑幸熾一行臨死前還不知末日已至,勿自在城內飲酒作樂。

  當秦軍衝進其住所時,幸熾還大聲喝斥……

  秦軍兵士哪裏還管那許多,上前一劍就將其人頭砍下,然後將血淋淋的人頭揪住頭發提高了往門外一喊:“幸熾業已授首!

  秦軍兵士一時呼聲雷動,便如打了場勝仗一般。

  於是,這十五萬秦軍大多歸附了沈兵,隻有兩萬餘人擔心家人受波及跟隨李岩一同逃往沙洲。

  剺原本還想乘勢追殺……

  這從戰術上來說是個好主意,秦軍士氣全無且臨時潰逃一沒水二沒補給,沿途追殺必能將這兩萬餘潰軍斬首大半。

  但沈兵卻沒讓剺這麽做。

  原因很簡單,戰術上正確的事戰略上不一定正確,甚至還有可能是種失敗。

  這些潰兵逃回沙洲後會做什麽呢?

  說他沈兵太過厲害嗎?

  或是說那五萬秦軍不該叛秦嗎?

  亦或是怪其它秦軍不應暴亂?

  當然不是。

  他們返回沙洲後定會控訴幸熾的罪行,而幸熾又是趙高的心腹……這會直接影響趙高一黨的威望及控製力。

  沈兵若一路追殺這些潰兵,那豈不是幫了趙高?

  因此,沈兵不但沒有追殺這些潰兵,反而下令沿途守著水源的騎兵撤回樓蘭、姑師兩地。

  甚至還擔心秦軍潰兵尋不到水源,將原本拆除的路牌再次建上,沿途還留下小股遊騎指路,有時還將裝滿水的水袋拋給即將渴死的秦軍。

  不過當然,騎軍在做這些的同時又順勢為扶蘇做了一波廣告:

  “若非公子扶蘇宅心仁厚,念你等均為大秦子民,此刻便讓你等渴死異鄉矣!

  如此一來,那些秦軍又會怎麽想扶蘇?

  當他們回到秦國時,又會如何評價扶蘇? <ter class="clear"></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