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章 長生不老藥
作者:遠征士兵      更新:2021-03-25 23:57      字數:2369
  網 ,最快更新大秦工程兵</a>最新章節!

  看書領紅包關注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看書抽最高888現金紅包!

  新書已發,《亮劍之軍工係統》。

  之後一段時間是新書兩章,大秦一章,大秦結文之後新書保持三更。

  歡迎各位書友提意見。

  ——————————

  赫克托爾帶著馬其頓軍隊一撤,塞琉西聯軍便就此崩潰。

  原因是這幾支隊伍不管是誰,隻要單獨麵對秦軍都無法與之匹敵,尤其是在之前幾次大戰之後他們更是明白這一點。

  因此,阿凱夫斯的死以及赫克托爾的動搖,就使各國的私心全都暴露出來……若是走得遲了,豈非變得獨自在後頭對陣秦軍為他人作擋箭牌?

  於是馬其頓一撤羅馬也跟著撤,托勒密緊隨其後。

  不過托勒密卻是後來者居上……托勒密是埃及軍隊,他們大多是輕裝,無論是步行還是騎馬都要比其它國家的重裝步兵要快得多。

  走在最後的是塞琉西的部隊。

  這一來是因為他們的位置更遠,二來是阿凱夫斯戰死無人指揮,結果部隊亂成一團三五成群的不成規模。

  沈兵當然不會放棄這個機會,尤其他所領的數萬大軍清一色的都是騎軍,這時就正是追殺敵人的時候。

  於是城門一開,大軍便傾巢出動四處追殺。

  一時滿地都是塞琉西聯軍士兵的屍體,還有被他們丟棄的超長槍、盾牌盔甲等。

  沈兵命令部隊主要追殺羅馬軍隊。

  原因是沈兵知道在往後數十年裏羅馬將崛起並成為歐洲的統治者,出於平衡勢力的戰略考慮,當然要打擊強大的而扶植弱小的。

  沈兵甚至還派出使者與托勒密和馬其頓兩軍聯係,希望能與這兩國結盟。

  之所以選擇這兩國,是因為秦軍原本就與他們沒有直接的利益衝突,甚至這場戰爭也是如此。

  另一方麵,就是當羅馬崛起時,馬其頓和埃及必然就有與秦軍結盟的需要……那時塞琉西在安息等國的騷亂下自身難保了,當然無力助其抵抗羅馬,能幫得上他們的就隻有秦國。

  因此,沈兵下令隻要是托勒密和馬其頓兩國的部隊就一律放行。

  這還帶來了另一個好處,就是羅馬與塞琉西都以為自己被出賣了,托勒密和馬其頓其實早就投靠了絲國。

  這其中尤其是馬其頓,赫克托爾放絲國騎軍出城直接導致了阿凱夫斯兵敗身亡。

  雖然赫克托爾其實並沒有投靠秦軍,但這樣的事又豈是三言兩語解釋一番就能罷休的,這直接導致歐洲四國互相猜忌再也無法組成聯軍了。

  至於塞琉西,沈兵認為隻需要把安息和大宛收服了就差不多了,甚至安息可能比塞琉西還危險,因為史上就是安息的壯大導致塞琉西的滅亡。

  從這點考慮,沈兵打算在藍氏和霍木桑兩城扶植角鬥士出身的賈拉裏勢力。

  因為奴隸和角鬥士天生就與王公貴族湊不到一塊去,他們的壯大甚至有可能會動搖安息和大宛的統治,這就有些像中原由奴隸製往封建製的轉化……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同時安息和大宛城內還有數不清的奴隸期待著被解放。

  總之,沈兵認為把這地方攪得越亂越好,最好是各國打成一片,秦軍最後來收拾殘局就行了。

  然而,就在這時一名來自藍氏城的信使匆匆來報:

  “大將軍,公子請大將軍速去藍氏一趟,中原有變!

  沈兵有種不祥的預感。

  中原有變?

  中原能有什麽變?

  不過扶蘇會在這時候以“中原有變來請,自然不會是小事。

  於是沈兵沒有多想,帶上幾百名親衛就一路朝藍氏城緊趕。

  趕到藍氏城時已是傍晚時分,守城萬夫長媯錄匆匆趕來接駕,之後就湊在沈兵身旁小聲說道:

  “大將軍,鹹陽來了使節,說是帶來了聖旨要賜死扶蘇公子!

  沈兵不由大驚,一愣之下就趕忙問:

  “公子是否還安在?

  媯錄拱手道:

  “大將軍放心,屬下說服了公子,就算要死,也等大將軍到了再說。

  沈兵不由長舒了一口氣,然後也不多話,加了幾鞭策馬直奔扶蘇住所。

  途中,沈兵就暗想:

  “既然鹹陽已派人來假傳聖旨賜死扶蘇,那便是嬴政已死了。

  “卻不知為何會早了這許多年。

  接著又一想,又暗道一聲好險。

  若不是那茲陽公主騙了扶蘇來此,這聖旨去的隻怕就是西域或是龍城了。

  那時他沈兵距離扶蘇十萬八千裏,又哪裏救得了?

  因此,也是合該扶蘇命不該絕。

  沈兵不知道的是,此事卻也是由沈兵而起。

  扶蘇跟隨沈兵這些年來自是從沈兵這學到了許多,諸如行軍作戰、工業農業,乃至治國之道也有所改變。

  在沈兵忙於征戰之時,嬴政暗裏對扶蘇考察了一番,便有心立扶蘇為太子。

  趙高一聽,這還了得,趕忙去找李斯商議:

  “若是讓皇上立了扶蘇為太子,便大勢已去,我等再無翻身機會。

  “如今該如何是好?

  李斯臉上陰晴不定。

  他其實也考慮過告老還鄉安閑的過後半輩子。

  但李斯卻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他身為秦相這麽多年可以說是結仇無數,一旦失勢必定會有人乘火打劫置他於死地。

  所以,此時的李斯是騎虎難下,隻能讓自己一直處於權力的顛峰。

  既是如此……

  李斯一咬牙,就低聲對趙高說道:

  “一不做二不休……

  趙高聽著連連點頭。

  想殺嬴政卻不是那麽容易的,自嬴政懂事以來想害其性命的或不下千人,但嬴政還是安然活到現在。

  這雖說有些運氣,但與嬴政的謹慎卻不無關係。

  比如各種食物,必先親眼見太監試吃才放心,便是趙高送上的也不例外。

  但趙高卻有他的辦法。

  一日,正是嬴政感染風寒身體欠佳之時,趙高匆匆自門外托著一個錦盒入內,口稱:

  “恭喜皇上,賀喜皇上。

  “大將軍在大宛尋到了長生不老藥,派人星夜送來,請皇上食用。

  嬴政一聽,就“騰的從床上坐了起來,迫不及待的接過錦盒打了開來,見裏頭隻有一顆黃豆大小的丹藥。

  “這便是長生不老藥?嬴政有些不信。

  趙高又呈上一封信,道:“皇上請看,這是大將軍親筆所書! <ter class="clear"></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