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一章 聯盟
作者:遠征士兵      更新:2021-03-09 17:10      字數:2211
  這方麵是安條克三世周旋的。

  他從霍木桑逃出後第一時間就派出使者將來自東方強大的絲國裝備告知各國,甚至還給各國都送上了一枚實心彈。

  這實心彈是安條克三世乘夜色讓部下在城牆腳下撿來的證據……從這方麵說,安條克三世其實是一早就做好了要借它國之力阻擋絲國的準備。

  使者甚至還對各國誇大了絲國的裝備。

  這一來是用來掩飾塞琉西帝國的失敗以及安條克三世逃跑的恥辱……隻有把敵人誇的足夠厲害,才能讓塞琉西的失敗合情合理。

  二來,則是讓各國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這樣才有可能聯合起來。

  “這就是他們發射出的鐵彈!”使者將炮彈高高舉在頭上向周圍的人展示:“也許你們之前已經見識過他們的絲綢了,我們一直以為他們隻是製作精美的細綢。但是,現在我們知道事實並非如此……他們還可以製作比我們先進得多的火器。這一枚炮彈就可以殺死幾十名士兵!”

  周圍的人立時就哄亂起來。

  他們是相信這一點的,因為如果這枚鐵製炮彈能從幾百米外飛來的話。

  “他們有多少這種火器?”一個聲音喊道。

  “無數個!”使者回答:“足以消滅我們所有的部隊!他們已經用這種火器炸塌了霍木桑的城牆!”

  頓了下,使者又補充了一句:

  “如果他們可以炸塌霍木桑的城牆,那麽也一樣可以炸塌你們的城牆!你們盡可以派人去霍木桑看一看!”

  各國當然不會輕易相信使者的話,於是派出探子前往霍木桑打探。

  傳回來的消息都確認了這個消息,畢竟一道炸塌的城牆擺在那,絲**還沒來得及將其修複,同時他們也可以從附近百姓那問到真實情況。

  考慮再三,在絲國這個外敵的威脅下,一個強大的聯盟就形成了。

  沈兵這邊不久就得到了情報。

  王賁向沈兵報告道:

  “大將軍,遊騎探得有大批軍隊正在西麵被稱作巴比倫的地方集結。”

  “敵人或將要反攻。”

  沈兵對這個情報還沒等放在心上,因為他以為這是塞琉西在集結部隊想要奪回霍木桑。

  然而不久後,剺又向沈兵報告道:

  “大將軍,據聞色目各國已形成聯盟。”

  因為歐洲各國人眼睛是有顏色的,所以中原通常稱其為“色目”。

  沈兵一驚,問:

  “此話當真?”

  剺回答:

  “是當地牧民傳來的消息,應該不假!”

  剺的部隊與當地人用的是同一種語言,自然會聽到更多的情報。

  沈兵趕忙下令讓探子剺派出探子假扮成牧民探聽清楚。

  得到的消息果然如牧民說的那樣,色目各國已結為聯盟,這其中甚至包括羅馬。

  這一來沈兵就頭疼了。

  超長槍兵加上羅馬武裝到牙齒的近戰步兵,還有埃及擅長在沙漠地帶作戰的輕騎兵及戰車兵……

  埃及的部隊其實還好說,因為主要是騎兵的秦軍對埃及騎兵並不感冒,裝備馬具之後,所有的沒有馬具的騎兵在秦軍麵前都不值一提。

  問題在於馬其頓超長槍兵及羅馬近戰步兵的組合,一長一短且騎兵都很難衝散、突破其方陣。

  史上帕堤亞騎軍之所以能打敗羅馬軍隊,那是因為帕堤亞在補給充裕的情況下用無窮無盡的箭矢堆,同時切斷其補給線和援兵,使羅馬軍隊隻能組成龜甲陣無法動彈,時間一長就隻有潰敗一個結局。

  現在這種情況,如果這些國家組成聯盟,則想要切斷其補給線是幾乎不可能的。

  因為他們有足夠的軍隊保護補給線,就算用方陣排出一條補給線隻怕都綽綽有餘。

  “大將軍!”這時王賁建議道:“既然我等已得汗血寶馬不辱使命,不若便就此返回中原吧!”

  這的確是個好建議。

  因為沈兵此行的目的已經達到了,就沒必要再與色目聯軍爭個你死我活。

  至於打下的這兩座城,能帶走的就帶走,不能帶走的一把火燒了就是。

  但想了想,沈兵就搖頭道:

  “若我軍未攻至霍木桑還好,色目還不知有中原勿自在這一帶內鬥。”

  “但此時我等已與塞琉西為敵且色目結成聯盟,他們已豈會善罷甘休?”

  “我軍若是一退,色目聯軍若緊隨其後殺至西域,我等又該如何是好?”

  王賁點了點頭表示同意。

  西域各國若是已穩定下來的話還好,但西域才收服不久人心不定,許多國家甚至包括龜茲在內都存有異心。

  這有點像安息與塞琉西的關係。

  到時西域若是借色目聯軍想獨立不僅不與色目作戰還在暗中推波助瀾呢?

  到時好不容易才降服的西域便再次分崩離析。

  接著王賁又為難道:

  “可是大將軍,若不撤回中原,難道還在此坐等被色目聯軍圍攻不成?”

  正如之前所言,超長槍兵的優勢就是在圍城,雖然速度慢,但一圍就能圍死,接下來拿下城牆就隻是時間問題。

  若守城的同樣是步兵還可一戰。騎兵在守城方麵與攻城一樣無力,因為這兩者都不需要機動能力。

  於是,秦軍最終要麵對的就是被敵人圍在城內無法動彈,除非先一步棄城而走。

  沈兵沒有回答,他沉吟片刻就下了幾道命令:

  “立即從沙洲調來援軍。”

  沙洲還有三萬河內軍駐守,自從李岩領軍進駐沙洲後便一直在那經營。

  十分火急之下,從那調兩萬步兵來不成問題。

  “火速調來火藥,越快越好!”

  王賁疑惑的問了聲:

  “大將軍,不增調些火炮麽?”

  沈兵搖了搖頭,道:

  “隻調火藥!”

  沈兵不是不想調火炮,但以火炮及實心彈的重量和行軍速度,從沙洲又能調來幾門?

  不若把這些重量全都換上火藥。

  最後,沈兵又下令道:

  “集結全城所有的鐵匠和木匠。”

  “以及所有會打製鐵器有木藝的百姓。”

  王賁雖說不知道沈兵要做什麽,但還是應了聲帶著親衛下去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