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 希望
作者:遠征士兵      更新:2020-12-24 23:20      字數:2283
  交河這邊,革庾收到沈兵的邀請後,一眾部下都勸革庾尋個借口不要應約。

  理由很簡單,部下都認為沈兵是居心不良想將革庾騙到姑師去軟禁或殺了使匈奴降兵群龍無首。

  但革庾卻回道:

  “沈兵若是想這麽做,早在姑師我等投降時就可以做到了,何必多此一舉?”

  說著沒有遲疑,孤身一人坐上沈兵派來的馬車。

  其實這也是沈兵想試試革庾的膽識。

  之前沈兵就知道交河一仗打得秦軍措手不及的就是革庾,也知道為熏狁獻策在姑師設計引秦軍來攻的也是革庾。

  雖然這計策被沈兵識破,但匈奴中像這樣有勇有謀的人倒是難得,如今既然是投降了,沈兵自然要好好利用。

  其實想要利用革庾並不困難,沈兵隻需要坐等時機。

  因為沈兵知道冒頓單於那邊肯定要因革庾等一萬匈奴的投降有所“表示”……否則,往後匈奴將領豈不是可以放心的投降秦軍?那匈奴還如何穩定軍心!

  果然,這“表示”很快就來了。

  當革庾進帳後,沈兵就示意革庾坐下,接著對革庾說道:

  “有件事,沈兵望萬夫長莫要過度傷心……”

  革庾一怔,然後就咬了咬,麵色蒼白的說道:

  “可是我的家人?”

  沈兵點了點頭。

  革庾歎了口氣,說道:

  “革庾在投降那一刻便已想到了。”

  “但願單於不致為難其它部下的家人。”

  革庾這反應讓沈兵有些意外。

  不過想想覺得這也在意料之中,革庾身為一名萬夫長會想到這個也不奇怪。

  沈兵回答:

  “其它的倒是未曾聽說……”

  革庾朝沈兵拱了拱手,道:

  “如此甚好,若大將軍沒有其它吩咐,屬下就此告辭!”

  剺一看革庾這態度不由火冒三丈,罵道:

  “你這蠻子好生不識好歹,大將軍好言相勸你卻如此無禮。”

  “我大秦還欠了你等不成?”

  革庾隻慘然一笑,回道:

  “大將軍對我等有一命之恩,該是我等欠了大秦的才對。”

  “但這些恩恩怨怨,無非隻是利益二字罷了。”

  “大將軍以為如何?”

  革庾說的直接,也可以說是看得明白。

  比如沈兵又哪裏會真的關心革庾家人的死活,不過是希望革庾能徹底的歸降秦軍與匈奴為敵而已。

  沈兵見革庾如此說,自己也就不再惺惺作態了,回道:

  “萬夫長所言非虛,此不過‘利益’二字而已。”

  “然萬夫長可曾想過,你等往後的‘利益’又在何處?”

  革庾回答:

  “大將軍若是想讓革庾為秦作戰或許並非難事。”

  “但要那幹部下甘心為秦而戰……卻是不可能。”

  “若大將軍做如是想,屬下隻怕大將軍要失望了。”

  沈兵明白革庾這話的意思。

  若說革庾與匈奴之間已因為家人被殺而無法回頭,但其部下卻並非如此。

  且那些降兵大多是“身在曹營心在漢”,此時隻是因為無法逃走為了保命才不得不駐守交河,若派他們去與匈奴作戰……其實不說去作戰,僅僅隻是給他們一匹馬,他們就會逃往草原了。

  這倒不是說他們有多忠於冒頓。

  事實上匈奴中就有許多是被匈奴征服而投降歸順的部落,其中就包括不久前才並入匈奴的東胡,且有十數萬之多。

  其原因在於匈奴降兵生活習慣與中原人甚至與西域都大為不同,他們在這裏很難有認同感。

  這就與中原內部可以鬥來鬥去並且朝秦暮楚的降來降去,但一旦說要投降匈奴那就更多是“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一樣的道理。

  沈兵卻不以為然的回答道:

  “萬夫長隻怕言之過早了!”

  革庾隻是淡淡的回道:

  “革庾自問無法做到。”

  “大將軍莫要抱太大希望,除非能讓單於將其家人一並殺光。”

  這當然是不可能的。

  投降的匈奴有一萬將士,家人就有四、五萬。

  冒頓再笨也不會一口氣將四、五萬牧民盡數殺光。

  所以冒頓單於隻會把罪責全都推到革庾身上,就說其它部下都是受革庾之命而投降,是以罪不至死,甚至還歡迎其部下回投匈奴。

  沈兵當然不會寄希望於此。

  不過想讓匈奴降兵死心卻並非隻有這一個辦法,沈兵說道:

  “若秦軍擊垮匈奴將其驅逐出草原呢?”

  “到時萬夫長及一幹部下便是想回也無處可回……萬夫長又會有如何想法?”

  革庾聞言不由瞪大了眼睛。

  沈兵這話說的卻是有理。

  其實匈奴降兵之所以“身在曹營心在漢”,除了生活習俗問題之外就是想當然的以為草原就是匈奴的。

  那麽想回草原自然就要重回匈奴懷抱。

  但如果連草原都不屬於匈奴……他們還能有什麽想法呢?

  革庾愣了一會兒後就笑了起來:

  “大將軍以為秦軍能深入草原擊敗匈奴?”

  也難怪革庾不信,自古以來北方遊牧民族與南方農耕民族的征戰中,農耕民族從未大規模深入草原,或者說沒有那能力深入草原驅逐遊牧民族。直到漢武帝時才出現反轉。

  沈兵不想說什麽空話,但他卻知道要收服像革庾這些匈奴降兵,就必須掐滅他們心裏的希望。

  就算不能掐滅,也要讓他們意識到還有另一種可能存在,而不是一味的、堅定的想要回草原。

  沈兵回答:

  “不是以為,而是一定可以。”

  “匈奴在西域為惡多年,各國皆敢怒而不敢言。”

  “我若借此機會聯合西域諸國與秦軍一同征討匈奴,萬夫長以為如何?”

  革庾聞言不由麵色一變。

  他知道沈兵說的這些是完全可能實現的。

  尤其是在秦軍以一萬軍隊將匈奴十萬大軍驅逐出西域之後……

  秦軍若是一萬就能打敗十萬匈奴,那現在有兩萬,那豈非能打敗二十萬匈奴?

  於是西域各國哪裏還敢忤逆秦軍。

  秦軍若是以這威勢召集西域聯軍組織起一隻騎軍,同時秦軍主力又從河套地區進軍……

  這兩麵夾擊一騎一步的配合之下,哪裏還有匈奴的容身之處?!

  想到這,革庾就明白秦軍此來並非隻是他們所說的“經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