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 將在外
作者:遠征士兵      更新:2020-12-19 14:32      字數:2247
  其實這不怪樓蘭王沒有智慧,要怪就隻能怪樓蘭太弱。

  所謂的“弱國無外交”說的就是這意思。

  本身是個弱國,生死都在別國的一念之間,又哪裏還有籌碼跟別國談條件?

  別國也沒有必要和弱國談條件。

  就算會跟你談條件,那也隻是做些表麵功夫演戲給別人看而已。

  比如沈兵跟樓蘭王費那麽多事就是在演戲給西域三十六國看。

  若樓蘭王不上當沒往坑裏跳,沈兵就直接派兵“保護”樓蘭王了。

  不過當然,此時的秦軍就獲得了更好的名聲。

  因為秦軍不僅為西域趕跑了匈奴這個侵略者,還會派兵與西域各國一同駐防保障其安全,然後還會與各國經商,還有什麽比這更好的事麽?

  至少沈兵表麵上是信守承諾的。

  比如他當晚就將秦軍拉出了城外駐防。

  其實對樓蘭那小城而言,有城跟沒城沒多大區別,尤其那城牆還被秦軍炸塌了一段。

  另一方麵,秦軍就算駐城外又能如何?

  那被封為“護樓蘭使”的張粕正領著一千凶神惡煞般的秦軍在其中盯著樓蘭王,一有什麽風吹草動就會裏應外合將樓蘭掀個底朝天。

  至於那兩千餘的樓蘭兵……有“開花彈”的秦軍可不把他們放在眼裏。

  再加上樓蘭王還要以秦軍為教官練兵及構築城防……

  這原本也是樓蘭王的意思,就算他想反悔也不行,因為適當的時候“護樓蘭使”就會給他建議,而且這建議不聽還不行。

  這並不是說“護樓蘭使”會用強,而是若樓蘭王不這麽做,秦軍就無法保護其安全,甚至還有可能撤出樓蘭讓其獨自麵對匈奴。

  到時樓蘭王就尷尬了。

  像以前一樣做牆頭草倒向匈奴嗎?

  秦軍勢力雖然撤出樓蘭但卻依舊有攻陷樓蘭的能力,借樓蘭十二個膽也不敢。

  依舊站在秦軍一方吧,又要被匈奴敲打……

  於是思來想去,最終還是隻能將秦軍留下。

  此時的匈奴其實已經撤出樓蘭地界了,隻是樓蘭不知道而已。

  下令撤出樓蘭的右賢王熏狁。

  因為匈奴隻有這個選擇。

  秦軍進攻樓蘭的情景,遊散在外的匈奴騎軍是看得一清二楚,他們當即就報給了熏狁。

  熏狁一看到消息就驚得直抽冷氣:

  “秦軍竟能以火器摧毀城牆?”

  “且在三百步外?”

  “若是如此,那姑師又怎能守住?”

  此時的熏狁對情報有些半信半疑。

  這主要是因為秦軍這武器已超出其想像範圍了,如果說用投石機他還能理解,但用幾根會冒煙冒火的粗鐵棒對著城牆就能將其炸塌……那是聞所未聞。

  還有一部份原因,是熏狁以為那不過是部下被秦軍的“霹靂火球”給嚇壞了於是亂說一通。

  古時的情況就是如此,往往會因為信息傳播落後於是產生某種不信任。

  比如匈奴是以趙國文字書寫在牛皮上以快馬送至熏狁手中,其中的描述就存在許多問題……

  粗鐵棒,冒煙冒火,對著城牆一陣轟響,城牆就倒塌。

  不明就裏也不知道火炮的人看了這些文字哪裏會相信,第一時間想到的或許是巫術。

  然而,即便不信歸不信,他還是命將包括援軍在內的部隊盡數撤了回來。

  之前派出兩萬援軍增援樓蘭,那是在樓蘭在匈奴手裏的情況下。

  樓蘭在匈奴之手就意味著匈奴不缺水,缺水的是秦軍,於是兩萬援軍生存和作戰就不是問題。

  哪想到秦軍居然能在幾個時辰內就將樓蘭攻下並牢牢控製在手中。

  於是情況馬上就不同了:秦軍不缺水,缺水的是匈奴。

  因此匈奴繼續增援樓蘭隻有一種可能能獲勝……速戰速決在幾天內攻下樓蘭,否則匈奴就會因為缺水而不得不撤軍。

  而不擅強攻的匈奴想要幾天內攻下秦軍駐守的樓蘭幾乎是不可能的,盡管匈奴的兵力是秦軍的兩倍。

  於是熏狁就隻有一個選擇,撤軍。

  但熏狁卻不願意從姑師撤軍。

  雖然從戰略目標上看匈奴應該從姑師撤軍。

  ——————

  匈奴占領姑師和樓蘭的本意,是阻止秦軍跨越沙漠獲得水源在西域站穩腳跟。

  秦軍占領樓蘭就意味著匈奴的戰略目標已徹底失敗。

  按常理,匈奴就該回到草原也就是屬於他們的戰場而不是繼續駐守姑師。

  但熏狁卻不甘心。

  原因正如之前所言,樓蘭、姑師兩國非同小可,可以說是西域的門戶。

  樓蘭已失還好,若再丟了姑師……

  那匈奴進入西域的通道就被截斷了,差不多也意味著失去整個西域。

  因此熏狁打算守一守姑師,守不住到時再北逃進入草原也不遲。

  再加上熏狁又考慮到匈奴在兵力上有絕對優勢:

  秦軍跨過沙漠趕到樓蘭的隻有一萬餘人,而匈奴卻有九萬餘兵力……原本是十萬,有六千在樓蘭被全殲。

  這九萬兵力有五萬位於姑師,另四萬則由熏狁帶領一直在側翼靜待戰機。

  熏狁不相信以這樣的兵力比還是無法擊敗秦軍!

  或者說守住姑師。

  這原不是熏狁能決定的,因為它擅自更改了戰略目標。

  但熏狁所處的位置與冒頓單於相去甚遠,若是一來一返的報告一番,隻怕早就失去守姑師的時機了。

  於是熏狁決定自作主張守姑師。

  他咬著牙恨恨的對部下說道:

  “我等若是以九萬兵力還不能擊敗一萬秦軍,那便是避入草原隻怕也要敗於秦軍之手!”

  部下紛紛表示讚同:

  “此戰我軍必勝!”

  “九萬對一萬,若不能戰而勝之,我等便死了幹脆!”

  “今趟那沈兵便是有通天本領,也要被我等斬於馬下!”

  ……

  不過還是有些部下擔心的問道:

  “可是右賢王。”

  “單於有令,我等若是丟了樓蘭便要棄守姑師……”

  熏狁打斷了部下的話:

  “是時單於並不知道秦軍隻有一萬之數。”

  “我相信,若單於在此也必會支持我等全力一戰!”

  一眾部下紛紛點頭表示同意,個個都磨拳擦掌準備大戰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