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樓蘭王
作者:遠征士兵      更新:2020-12-18 16:59      字數:2280
  最終秦軍以傷亡三百餘人的代價攻下了樓蘭,駐守樓蘭的匈奴卻是全軍覆沒。

  秦軍的傷亡幾乎都是在進攻匈奴殘餘勢力造成的……匈奴數百殘兵堅守著西北角一個烽火台負隅頑抗。

  從俘虜那得到的消息,駐守該處的是匈奴萬夫長及其親衛。

  其之所以能堅守到此時,有一部份原因就是知道秦人仇視匈奴通常不留俘虜。

  於是與其受辱被殺不如頑抗到底,他們還在烽火台上放出狼煙希望城外部隊救援。

  不過這時放狼煙已太遲了,秦軍已攻入樓蘭沒有補水之憂。且城外還到處都是障礙陷阱,騎兵很難發揮作用。

  沈兵沒有浪費時間,當然也不會為這幾百殘兵就浪費炮彈,這些炮彈可是要從千裏之外的沙州運來的。

  沈兵隻是命人將匈奴丟下的投石機推了過來,然後石彈一陣亂轟……接下來就是去亂石堆裏收割人頭了。

  萬夫長額斯維命大,他被碎石壓在烽火台裏無法動彈,被秦軍給拖了出來丟在了沈兵麵前,血淋淋的渾身是傷。

  他掃了沈兵一眼,就哈哈笑了起來:

  “我道是誰,卻原來是北地將軍親自來攻樓蘭,我死的也不冤!”

  沈兵聽了剺的翻譯後,疑惑的問了聲:

  “你認得我?”

  額斯維朝沈兵點了點頭,道:

  “五原之戰有幸與將軍有一麵之緣。”

  “我對北地將軍的謀略才智甚是佩服,來生若是有幸相遇,定拜將軍為師!”

  這畫風轉得太快讓沈兵一時沒法適應……他通常不是應該痛快的罵上幾聲,然後沈兵幹幹脆脆的將下令將其斬首嗎?誰想說出來的居然是這樣一番話。

  結果還是額斯維說道:

  “將軍勿需為難,我額斯維對中原來說確是一禍害死不足惜!”

  “將軍便給我一個痛快吧!”

  沈兵點了點頭,就讓親衛將額斯維拖下去砍了。

  同時,沈兵也覺得秦軍對匈奴這種趕盡殺絕的做法似乎有些問題。

  因為這樣一來反倒激發了匈奴誓死抵抗之心,一戰就必然是生死搏鬥,這對總體戰略肯定是不利的,往後應該有所改變。

  此戰秦軍最大的利益就是有了水源。

  雖然那水源不過就是在樓蘭城中心的一個小湖,但這已是水源從無到有的過程。

  樓蘭軍民大多被匈奴驅離了,隻留下幾百青壯做苦力以及樓蘭王的皇族為質。

  匈奴之所以這麽做,主要是因為樓蘭城太小生存空間有限。

  其實不說生存空間,打起仗來那麽多樓蘭百姓擠在城內也是礙手礙腳的。

  另一方麵,則是匈奴擔心樓蘭百姓在秦軍來攻時起兵作亂,到時他們就無法控製局麵了。

  秦軍是在樓蘭王宮找到這些人。

  說是王宮其實就是幾間土房,裏頭擠滿了被捆綁了手腳的皇親貴族。

  他們顯然不確定秦軍是敵是友,所以當那名身著彩身長衫頭戴白色寬帽的樓蘭王站在沈兵麵前時依舊瑟瑟發抖,甚至需要親衛扶著才不至摔倒。

  沈兵十分客氣的請樓蘭王在案前坐下,然後說道:

  “請大王放心,我等路過此地並無據樓蘭為己有之心。”

  “大王可召百姓返城,我軍自會駐紮於城外,再討點水和食物便可。”

  驚魂未定的樓蘭王趕忙拱手回答:

  “大將軍言重了。”

  “貴軍將匈奴驅逐,此城也該為貴軍所有。”

  “不說討水和食物,便是駐紮在城內也是理所當然!”

  沈兵笑著擺了擺手,道:

  “大王說笑了,我大秦與匈奴那幫殺人掠貨的賊子不同。”

  “若說我軍所為何來,其實不過是與西域諸國經商而已……”

  說著沈兵朝身邊的親衛揚了揚頭,親衛會意端出一匹上好的綢緞恭敬的呈到樓蘭王麵前。

  樓蘭王抽出一些仔細看了看,然後又小心翼翼的撫摸一會兒,就帶著吃驚的眼神望向沈兵,說道:

  “大將軍,此布是何物所製?竟能如此細膩輕柔!”

  沈兵回答:

  “此乃蠶絲所製,隻有中原能產。”

  “沈兵所說的經商,便是以絲綢與西域各國交換香料、馬匹、駱駝或其它物事。”

  “不知大王意下如何?”

  沈兵費這番唇舌尤其是在此時談起生意經似乎有些不合適宜。

  但其實沈兵此舉卻是恰到好處。

  樓蘭王之所以害怕、之所以心存警惕和顧忌,就是因為他不確定秦軍的來意。

  這世上沒有純粹的好人,天上也不會掉餡餅。

  秦軍不遠千裏冒那麽大的風險來幫樓蘭打退匈奴,怎麽可能會一無所圖?

  所以不管沈兵說什麽都不會起作用。

  隻有沈兵明明白白的告訴他……我們是來經商的,且目標不隻是樓蘭一國,而是西域三十六國。

  然後樓蘭王心下一想:

  秦軍若是來經商就意味著他們要做長遠打算,往後還需要從樓蘭經過同時需要香料、皮毛等產物,所以沒必要也不可能將樓蘭滅了。

  原因很簡單,若樓蘭滅了,往後誰還能為他們生產香料之類的東西?

  這其實有些像之前樓蘭與匈奴的關係:

  樓蘭每年給匈奴一些牲畜,匈奴也不滅樓蘭。

  因為滅了樓蘭就是殺雞取卵,往後就無法每年都得到一批牲畜了。

  很明顯,與大秦做生意要好上許多,因為至少還是以物易物不像匈奴那樣白給。

  這麽一想,樓蘭王這懸著的心就放下一半了,當下就應了下來:

  “如此甚好,本王定會與西域各國聯絡,並向他們推介……”

  沈兵說道:

  “綢緞,此物名曰綢緞!”

  樓蘭王讚了聲:

  “綢緞,好名。”

  這時沈兵話鋒一轉,又說道:

  “有件事沈兵不得不提醒大王。”

  ——————

  “我軍休整幾日後便會北上姑師征討匈奴。”

  “而匈奴還有大批散兵流竄在野外,據聞還有兩萬援軍在路上,大王須盡快組織起城防!”

  “否則……”

  樓蘭王聞言臉色唰的一下就變了顏色,緊張的說道:

  “大將軍,此去姑師路途遙遠,貴軍何不多留幾日?”

  沈兵心下暗呼得計。

  開玩笑,這樓蘭可是秦軍進入西域的跳板,哪裏會這麽容易就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