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勸降
作者:遠征士兵      更新:2020-12-08 21:54      字數:2219
  被一箭斃命的正是月氏王。

  沈兵的想法其實是留月氏王活口的。

  原因就像之前所說的,秦軍要麵對的不隻是月氏,還有西域三十六國。

  秦軍怎麽對月氏,西域三十六國會理所當然的將自己代入。

  比如秦軍對月氏怎麽怎麽滴,所以對我等也會怎麽怎麽滴。

  因此沈兵總是盡可能的使用“懷柔政策”,能不殺就不殺,能合作就合作。

  然後戰場上刀劍不長眼,何況是在能見度極差的夜晚。

  王賁上前查看時,卻見那月氏王已口吐鮮血話都說不出了……那枝弩箭恰好自其後背穿過肋骨的間隙傷到肺部,血液很快就自傷口淹沒其肺部使其窒息而死。

  這傷即便是在現代都救不了,或者說來不及搶救,更別說是在幾千年前的古時了。

  月氏王一死,月氏軍就更是無心戀戰,各自驚慌叫喊著四處逃散。

  肸頓翕候收到增援的命令正匆匆自從北麵趕來,但還在路上就聽到月氏王已死的消息,於是隻能歎了口氣命令收兵西撤。

  部將疑惑的問肸頓翕候:

  “我等還能撤往何處?”

  肸頓翕候冷冷回答:

  “撤到能容得下我部之處!”

  其實肸頓翕候也不知道自己要撤到哪裏,但他卻知道目前這形勢西域已不太平了……秦軍和匈奴在這片土地上爭霸,那麽西域各國必定要強行站隊。

  若是站對了邊還好,站錯了邊,下場就會像月氏一樣。

  月氏殘部若是想生存下去,就要遠遠的逃離這片非之地。

  肸頓翕候很幸運,他們穿過西域走過瓦罕走廊(又稱阿富汗走廊)往西攻打大夏國並降服了該國建立了藍氏城……藍氏城就是現在的阿富汗北部巴裏黑。

  確切的說,這幾乎不存在什麽“攻打”和“降服”。

  因為大夏本來就沒有大首領,各地城邑設置自己的小首領互不統屬形同一盤散沙。

  月氏即便隻是殘部數千人遷到這裏也能輕易將他們收服並盡數變為臣民。

  這是後話。

  月氏王身死,最具實力的肸頓翕候一部又收攏殘兵西逃,其餘沙州月氏兵士便盡數歸降。

  於是沙州就處於秦軍的控製之下。

  王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鞏固防禦並派出兵士將所有的牛羊牲畜都控製在秦軍手中。

  對於中原人來說民以食為天的食是“糧食”,但對於西域來說這食就更多的是牛羊牲畜。

  不過想做到這一點基本是不可能的,因為那沙州的牛羊幾乎可以用“數不勝數”來形容。

  據說僅僅隻是月氏王的牛羊就有十餘萬之多。

  這些牛羊分為七處在城外的牧場,其中還有兩處被肸頓翕候給趕走了……這是肸頓翕候一行人逃走的資本,否則他們還沒走出西域隻怕就被餓死了。

  秦軍隻能說控製了大部份的牲畜並將其趕至沙州。

  之所以要趕到沙州,是因為牛羊這些東西跟糧食不一樣。

  若是繳獲了糧食而不想讓敵人得到,那好辦。

  隻需在糧食周圍堆起木柴做好點火的準備就行了。

  但是牛羊而且動不動就數萬頭牛羊……那燒可是燒不了的,殺也殺不過來,而且就算燒熟了殺了也一樣可以吃,還是會被敵人利用。

  於是就隻能將其集中到沙州然後努力防禦使其不被敵人搶走。

  隻要這些牛羊被秦軍牢牢的控製在手裏,那麽三危山的月氏主力的潰敗就是時間問題。

  其實根本就不需要這麽做。

  因為當月氏身死沙州陷落的消息傳到三危山時,月氏守軍第一時間就軍心大亂並四處潰逃了。

  這時丘就卻又發揮了作用,他帶領著降軍將領分多處在三危山遊說勸降……三危山長一百多裏,丘就卻一個人勸不過來。

  勸降的道理很簡單,就跟沈兵對丘就卻說的一樣:

  “秦軍無意與月氏為敵。”

  “月氏真正的敵人是匈奴。”

  “現在還有一個機會,那並是歸降秦國一同抵抗匈奴!”

  ……

  月氏對匈奴的仇恨是遠在秦軍之上。

  這一點是勿庸置疑的。

  秦軍是中原的軍隊,他的主要目標是中原,且生產水平和生產力遠高於周邊蠻夷……所以秦更希望的是他們別來騷擾、劫掠,這也是秦築起長城的原因。

  秦如此,趙如此,燕也是如此。

  甚至秦還因為對牛羊馬的需求常與月氏經商,彼此通婚也不在少數。

  這也是秦被中原各國稱為“秦蠻”的原因之一,秦國受周邊少數民族風俗影響頗多,於是民風彪悍好勇鬥狠。

  而匈奴就基本不存在這些交流,他們的需求很簡單,就是搶牛羊、財物、女人……

  因此月氏尋常百姓甚至都有些懷念與秦國為鄰的日子。

  不過尋常百姓懷念並不代表月氏達官貴人也是如此。

  正如之前所言,月氏百姓常常會偷入秦國境內由遊牧生活轉為耕地的農民……這其實也是一種身份的轉變,由奴隸轉為自由人。

  百姓喜歡這樣,但這卻損害了達官貴人的利益。

  如果每個奴隸都跑到秦國成國自由人變成農民,那月氏還怎麽混?

  於是這就動搖了王權甚至會使整個國家崩潰被同化……

  所以從月氏王及月氏貴族的利益出發,月氏就隻能西退隻能逃開秦國這個鄰居。

  現在月氏王已死,月氏貴族也不知去向,做為月氏尋常百姓的月氏兵士又能有什麽選擇呢?

  逃嗎?

  天下之大又能逃往何方?

  正拿不定主意時,丘就卻等一幹月氏降將站出來一說:

  “秦軍優待俘虜,你等隨我一同降了吧!”

  於是月氏兵士們便紛紛放下武器迎秦軍上山。

  這其中有些軍官倒是皆力反對。

  軍官往往就是月氏貴族,而且是擁有眾多奴隸的貴族,他們當然知道一旦降了秦國損失的會是什麽。

  然而他們的反對卻沒有任何意義。

  不僅沒有意義還給他們帶來了殺身之禍。

  兵士們一商量,若再這樣下去就隻有在三危山上白白送命,倒不如……

  然後軍官的人頭就被送到秦軍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