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直道
作者:遠征士兵      更新:2020-11-15 00:19      字數:2256
  這白衫方士便是盧生。

  這波操作太過簡單了,盧生依嬴政之令尋找羨門子高,不過半月餘就返回鹹陽報道:

  “啟稟皇上,機緣巧合,草民碰到了家師。”

  “草民力勸家師來鹹陽助皇上一臂之力,但家師隻回了一句話……”

  嬴政好奇的問:

  “什麽話?”

  盧生遲疑了好一會兒,才回答道:

  “家師說,‘亡秦者,胡也!’!”

  嬴政把這句話重複了兩遍,然後就皺起了眉頭。

  暗道,難道朕的江山還不穩嗎?

  江山若是不穩,那麽談長生不死又有何意義呢?

  也難怪仙人不願來鹹陽,難怪沈兵在北地苦心經營啊……

  嬴政這想法是正確的,至少在方向上是對的。

  如果還有人能威脅到大秦的江山,那也就是嬴政的生命還可能受到他人威脅。

  若是這樣,即便嬴政得到長生不老藥又能如何?

  長生不老藥隻能讓嬴政不老,卻不能保證嬴政是金剛不壞之身。

  就算嬴政不老,有一天匈奴能大勝秦軍甚至兵臨城下將嬴政抓了起來砍了腦袋……能長生不死又能如何?

  而從仙人的角度來看,若已知“胡人將亡秦”,那麽為嬴政煉長生不老藥也就是白費力氣了。

  一念至此,嬴政就慶幸自己沒有輕率的將沈兵從北地調回來了。

  他甚至還暗想:

  “這沈兵果是仙人派來助朕的福將哪!”

  “他豈非一早就知道大秦之患是北方胡人?”

  “此刻正全力為大秦解決匈奴之患保朕江山,而朕就想將其調回……”

  “真是愚蠢至極,愚蠢至極啊!”

  於是嬴政沒說什麽,隻是命人給了盧生許多賞賜,並著他呆在鹹陽隨時聽候差譴。

  另一麵當然不會再有把沈兵調回鹹陽的想法。

  不僅沒了這想法還希望沈兵能安心呆在北地替他滅了匈奴,於是下了兩道命令:

  一是封沈兵為北地大將軍,統領十萬大軍北擊匈奴……這十萬大軍自然是嬴政給北地的增援。

  另一道命令就是修築從鹹陽直抵九原的直道。

  這樣一來大秦後續援軍及物資就可以源源不斷且快速抵達北地支持沈兵抗擊匈奴……如此一來,看你匈奴還能翻到天上來滅秦?

  這還隻是嬴政此時的想法。

  眾所周知,史上嬴政是讓蒙恬領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之後在意識到匈奴很難被徹底擊潰乃至消滅的時候,就讓蒙恬在北地連接秦、燕、趙長城使匈奴無法南下。

  趙高聽到嬴政這些命令後,那是幾分歡喜幾分愁。

  歡喜的是:

  嬴政總算是打消了將沈兵和扶蘇調回鹹陽的想法,且由此看來,將來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會將他們調回。

  愁的是:

  嬴政這一係列舉措隻怕又要加速北地的發展讓其更強大了。

  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有道是有得必有失,想要將扶蘇留在北地就必須找些借口,而找借口就隻能讓其坐大……

  兩害相權取其輕,不用想當然還是這麽做更好。

  沈兵在收到嬴政這些命令後,也是幾分歡喜幾分愁。

  首先最大、最直接的好處就是那十萬援兵。

  而且這十萬援兵還是由楊端和帶領的河內兵,那可是一路從鹹陽打到楚國的老兵啊!

  在這世上還有什麽比能得到一支百戰精兵更讓人興奮的呢?

  沈兵的北地正缺部隊,不想嬴政就派兵來了。

  其次就是嬴政所說的那從鹹陽直抵九原的直道。

  沈兵正愁九原交通不便要修路開道呢,嬴政就來了個“直道計劃”。

  這直道是從九原跨過黃河直接往南直抵鹹陽,全長700多公裏,最寬處有61米,最窄處也有12米。

  它除了軍事價值外還有巨大商業價值,九原及雲中郡生產出來的東西可以通過此道直達秦國最富有的地方……鹹陽。

  雖然此時的鹹陽還不能算是最富有的地方,但它很快就是了。

  因為秦一統天下後還執行了一個政策,他把天下所有的富人全都遷到鹹陽。

  嬴政是這麽想的:

  大凡造反叛亂的人都是有錢人,因為有錢才有資金買裝備、買糧食才能組織起軍隊。

  於是,若把天下有錢人都集中在鹹陽,手裏隻有幾個銅板的百姓豈不是想造反都做不到了?

  另一個相關的政策,就是把除了秦軍之外的民間兵器甚至金屬都收繳了。

  因為他覺得如果百姓手裏沒有金屬就無法製兵器,沒有兵器也同樣無法造反。

  從現在的角度來看這些顯然是不現實的。

  即便這樣秦末農民起義依舊是烽煙四起到處都是,由此可知古人的想法有時十分簡單和直接。

  如果有一天,鹹陽成為天下富人的集聚地,而北地卻又是個高度自治的工業地區,還有一條700公裏長的“高速公路”,那麽北地又會怎樣?

  那是不是想要什麽資源想要賣出什麽商品都是易如反掌?

  再加上九原又離邊境及西域近,那妥妥的就是“進出口公司”。

  然而沈兵依舊眉頭深鎖。

  扶蘇甚至覺得有些不習慣,因為他不明白嬴政為什麽會突然對北地這麽大方重視了,一下就增兵十萬而且派的還是楊端和的河內兵。

  沈兵明白是因為什麽。

  就是因為那句“亡秦者胡也”。

  這顯然是句謊言,因為沈兵知道亡秦的不是匈奴。

  這隻是那些方士為嬴政尋了一個借口而已……中原各國逐一被滅,現在能成為秦國對手的就隻有北方的匈奴了。

  所以若要找一個能“亡秦”的對手嚇嚇嬴政,不就隻能是匈奴麽?

  沈兵擔心的是,嬴政這是要命北地軍去滅了匈奴……

  當年蒙恬做這事的時候手裏可是有三十萬秦軍。

  怎麽到自己手裏就隻有十萬秦軍再加上兩萬左右的北地軍了?

  十二萬軍隊,北上到草原地區與二、三十萬匈奴騎軍作戰,這怕是要瘋了吧?

  這到底是去剿滅匈奴呢還是去送死的?

  另一方麵,此時楊端和的河內軍正在邯鄲,由邯鄲到九原大概需要一個月的時間,到時大軍就要北上。

  也就是留給北地的準備時間可能隻有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