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難題
作者:遠征士兵      更新:2020-10-18 22:43      字數:2261
  沈兵當著項梁的麵沒有多說什麽。

  因為沈兵不確定項梁知道多少……這指的是沈兵與楚王啟之間的協議。

  沈兵猜楚王啟不會把這事告訴項燕,於是項梁當然也不知道。

  開玩笑,楚王啟要是把這事跟項燕說了,那項燕隻怕就一拍腦袋:

  “好你個賊子,我道楚軍為何會一而再再而三的敗於秦軍,原來是你這廝與沈兵暗通關係……”

  楚王啟這不是嫌命長嗎?

  而且要是這麽一說,項燕就算不追究之前兵敗的責任,也不可能再支持楚王啟甚至跟隨跟他一同降秦了。

  於是沈兵也就當作什麽都不知道,說的就楚國降秦並保留江東之地一事。

  等項梁走後,沈兵才將此事告訴扶蘇。

  扶蘇聽完後隻瞪大了眼睛吃驚不已,良久才讚了聲:

  “副將好計策。”

  “秦楚兩軍何止百萬,如此大戰卻原來盡在副將掌控之中。”

  沈兵笑著回道:

  “談不上掌控。”

  “若是掌控,我等汝陰一戰便不至於如此驚險了。”

  “我領著神武軍差點便全軍覆沒!”

  扶蘇微微點頭,旋即又搖了搖頭。

  此時他才明白用兵之凶險,就算沈兵如此算計、如此機智卻依然要以命相搏。

  心下感歎一番後就問道:

  “副將,此時扶蘇該如何應對?”

  沈兵回答:

  “當然是回邯鄲向大王稟報啊!”

  “公子若是能促成此事,便是大功一件。”

  “不過……切莫居功自傲。”

  扶蘇當下對沈兵施了一禮:

  “多謝副將,扶蘇受教了。”

  沈兵這說的是。

  扶蘇這才十幾歲,其自幼讀聖賢書極少曆煉。

  如今首次上戰場任監軍便立下滅楚大功……無論是誰都難免喜形於色,若真在嬴政那表現出來隻怕就要讓他失望了:

  “才隻是參與滅楚就樂得忘乎所以了,哪有一點王者氣概!”

  “人家王翦立了多少功?沈兵又立了多少功?都沒像你這樣的!”

  ……

  於是立了功非但不是好事還可能變成壞事。

  因為嬴政對扶蘇的要求是“大王”而不是普通的“臣子”,所以“胸懷天下”比立功本身重要得多。

  扶蘇不是傻瓜,一點就透馬上就明白了這點,於是就知道怎麽做了。

  果然,當扶蘇返回邯鄲如此這般的向嬴政一番述說後,嬴政表麵大喜心下卻想試試扶蘇的反應:

  “做得好!楚國若降,一統中原便大局已定。”

  “那江東不過菏澤之地,昌平君忠心耿耿又立此大功,要求封地並不為過。”

  接著嬴政又問扶蘇:

  “公子今趟促成楚國降秦實乃大功一件,不知要何獎賞?”

  扶蘇趕忙拜道:

  “父王,楚國降秦首功當屬沈兵,扶蘇不過隻是引路人而已,不敢求賞。”

  “何況此事若成,秦、楚兩國便休兵止戈生靈免遭荼炭,這便是對扶蘇最好的獎賞!”

  嬴政開始聽得還挺合心意的,不想末了扶蘇又加上那一句,讓嬴政心下略有不快。

  嬴政其實不喜歡的就是扶蘇的仁慈,或者說是這種沒底線的仁慈。

  這或許與嬴政從小在趙國長大有關,在那種擔驚受怕隨時都可能送命的環境下長大,其性格自然就是“利益至上”、“適者生存”。

  扶蘇這種仁慈在嬴政眼裏就是妥妥的“婦人之仁”,是種不成熟的表現。

  但想想,又覺得這得慢慢來。

  畢竟扶蘇才送到沈兵那一個月,有這樣的進步已相當了不起了。

  更因為扶蘇這樣的表現,嬴政才相信扶蘇所說的這些都是發自內心……這就是扶蘇的性格,隻不過在轉變的過程中。

  一念至此,嬴政就滿意的點了點頭。

  其實嬴政不知道的是,他卻無意間掉進了沈兵挖下的坑。

  沈兵其實也有想過提醒扶蘇注意“仁慈”的問題,但一想,扶蘇這要是轉變太大、太快反而不像扶蘇了,嬴政難免起疑。

  於是……

  接著嬴政就像想起什麽似的對扶蘇說道:

  “對了,太傅已完成出使齊國之行,昨日剛回邯鄲。”

  “此刻正在東城,趙高會帶你前去。”

  扶蘇一愣,然後應了聲便隨趙高出了殿。

  等趙高帶著扶蘇離開後,嬴政便搖頭歎道:

  “好你個沈兵,居然連寡人都被你蒙在鼓裏。”

  “昌平君這著棋確是厲害,誰又能想到沈兵這廝居然能設計讓其當上大王?”

  “此計一成,楚國便是寡人囊中之物了!”

  另一方麵,趙高其實是知道嬴政想試試扶蘇,看他是否還會繼續跟著淳於越。

  於是一路上就對扶蘇展開了“洗腦”攻勢:

  “公子有所不知,太傅被派往齊國出使,卻是趕著來回的。”

  “一路風餐露宿來去匆匆,完成使命之後便又馬不停蹄的趕了回來。”

  “一回到邯鄲便急著要趕去壽春,若非知道公子即日便至,此時太傅已在路上了。”

  “公子有太傅為師,實乃公子之幸,大秦之幸!”

  扶蘇被趙高這麽一說就糊塗了。

  原本嬴政的意思是很清楚的,如果不喜沈兵便不會派扶蘇到壽春任監軍,剛才聽到楚國要降的消息之後也不會樂得連聲誇讚。

  但為何嬴政又讓他去見淳於越?

  此番趙高又如是說……

  要知道這趙高可是嬴政的心腹,幾乎寸步不離其身旁,若說有什麽人了解嬴政的話那便非趙高莫屬。

  趙高這話,是不是說嬴政還是有意讓他跟淳於越遊曆而非沈兵?

  扶蘇帶著滿腹狐疑隨著趙高來到東城。

  淳於越正在殿中焦急的等著,一看到扶蘇進來便趕忙迎了上去:

  “臣參見公子,公子別來可好?”

  扶蘇回施道:

  “有勞太傅費心了,扶蘇很好。”

  淳於越聞言便如釋重負道:

  “如此甚好,臣昨日才收到公子送來的書信,還道公子在壽春為人所難。”

  “如今看來,公子已然解決難題了。”

  “臣甚是欣慰。”

  扶蘇沒有回答。

  他不知道怎麽回答。

  他不忍心告訴淳於越真相。

  此時扶蘇的難題不是別的,恰恰就是淳於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