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動搖
作者:遠征士兵      更新:2020-10-10 22:54      字數:2276
  扶蘇獨自一人在帳蓬內走來走去。

  一邊走一邊拍打著手,走到這邊道了聲“不對”,走到那邊又說了句“不妥”。

  扶蘇這是因為何事飽受煎熬就不用說了,正是因為沈兵那通話動搖了他心中的信念。

  這是一種痛苦,從小堅信的東西突然崩潰,就像是以前活錯了,要將那深入骨髓刻在心裏的東西剝開剔除,然後硬生生的扯掉。

  此時扶蘇心裏就像有兩個人在爭鬥:一個是淳於越,一個是沈兵。

  淳於越是他恩師,數年來教了他許多道理深得扶蘇信任,扶蘇沒有不相信他的道理。

  但沈兵的話卻是如雷貫耳似乎在扶蘇心裏打開了一個新的窗口。

  扶蘇很希望用淳於越的聲音打敗沈兵,但在沈兵那邏輯嚴謹且淺顯易懂的故事的引導之下,扶蘇突然發現自己之前學的那些大道理都蒼白無力。

  為政在人?

  有治人無治法?

  這些道理雖說並無不妥,但隻要一放在沈兵提出的模式下運用一番就發現其實隻是隔靴搔癢。

  想來想去,扶蘇也想不出所以然來,就朝外叫了聲:

  “來人。”

  一名親衛就從帳外轉了進來行禮道:

  “公子有何吩咐?”

  扶蘇說道:

  “修書一封,令太傅即刻來此。”

  親衛應了聲就去傳令了。

  扶蘇是希望淳於越來此之後能為他解惑,或者是拿沈兵說的這故事問問淳於越看看他有何想法。

  然而扶蘇會想得到的,嬴政自然會比他更早一步。

  第二天,當扶蘇焦急的等著淳於越的回複的時候,就見親衛拿著一封信報道:

  “公子,太傅已出使齊國。”

  扶蘇不由奇道:

  “出使齊國?”

  “太傅才剛從齊國回來不久……”

  親衛隻能一拜,表示他並不知曉詳細情況。

  原來嬴政在收到楊端和的回信確定沈兵是個合格的老師之後,就第一時間找到了淳於越。

  嬴政當然不會直說找淳於越的原因。

  他在淳於越麵前歎了口氣,道:

  “太傅,齊國局勢讓寡人實在為難哪!”

  淳於越奇道:

  “大王何出此言?”

  “齊國一直都與秦國保持友好關係,何來為難之說?”

  嬴政回答:

  “太傅有所不知。”

  “齊國雖表麵與大秦友好,實則暗中援助楚國。”

  “我等在進攻楚國時截獲許多來自齊國的補給,這其中包括刻有監造的裝備。”

  淳於越不由一驚,道:

  “竟有這等事?”

  嬴政回答:

  “另外還有楚兵的供述,我等甚至還抓到了來送補給的齊人。”

  “人贓俱在,這還能有假?”

  頓了下,嬴政就說道:

  “不過齊國如此做為也不奇怪。”

  “我大秦滅趙、亡魏、攻楚……雖是沒有滅齊之心,但齊卻懼我有滅齊之意啊!”

  這是嬴政的一種手段,他知道越是表現得像是個謙謙君子就越顯得齊王是個小人。

  到時就算嬴政不派淳於越去,淳於越這個老迂腐也會為他主持公道。

  果然,就見淳於越憤憤不平的罵道:

  “這齊王身為一國之君,竟行如此小人行徑。”

  “大王,臣請出使齊國,定要將這昏君罵醒。”

  嬴政又假意說道:

  “可太傅這才剛從齊國回來……”

  淳於越想也不想就拱手道:

  “若能讓齊王迷途知返,秦齊兩國重修於好,臣這點辛勞又算得了什麽?”

  “何況從邯鄲前往齊國路途並不遠,月餘時間足矣!”

  嬴政點了點頭,道:

  “如此便有勞太傅了。”

  於是淳於越準備了下行裝,就屁顛屁顛的直奔齊國去了。

  淳於越當然不知道他其實是上了嬴政的當。

  不過嬴政也沒有騙他,因為齊國的確是的暗中支援楚國。

  但支援楚國也是事出有因……當年楚國暗中支援齊國打敗了燕國甚至成功複國,現在楚國有難齊國當然要表示一番。

  如果嬴政把這些實情告訴淳於越的話,那麽淳於越就會覺得齊王這是有情有義的仁義之君了。

  不過嬴政當然不會這麽說,卻把劍鋒帶向了因為擔心被秦滅所以才暗中助楚。

  更重要的是,此時的秦國哪裏還用得著關心齊國是否暗中助楚……

  楚國已經都快要滅亡了,壽春被拿下大王被俘,淮河一線已被秦國占領,在這情況下就算齊國想增援楚國都無法跨越淮河。

  那麽出使齊國還能有什麽意義?!

  嬴政這麽做,其實就是要把淳於越支開讓扶蘇孤立無援。

  更確切的說,嬴政是想讓扶蘇安心的呆在沈兵那學點東西。

  扶蘇開始還沒覺得有什麽。

  因為他記得嬴政當初對他說的是“去沈兵那看看”。

  於是以為這監軍一職隻是暫時的,看看情況知道真相後就可以回去。

  但在他知道淳於越被莫名其妙的又派去出使齊國後就覺得事情沒這麽簡單了。

  “難道是……”扶蘇想著不由長歎了一口氣,心道:“父王似是早有準備!”

  由此可知,扶蘇其實還比淳於越更聰明。

  至少他還沒有迂腐到稀裏糊塗的被人賣了還替人數錢。

  沈兵這邊則一點都沒意識到這其中的變化,也沒感覺到他已被推到風口浪尖。

  此時的他正在冶鐵作坊。

  這不是沈兵主動去的,而是欠來報告,說是弁希望沈兵到冶鐵坊一行。

  沈兵一跨進作坊,冶鐵工匠們便齊唰唰的朝沈兵投來異樣的目光。

  接著就見弁匆匆跑上前來,拱手道:

  “副將,屬下鬥膽請副將來此一行,實是此事關係重大。”

  沈兵問:

  “何事如此驚慌?”

  弁恭謹的讓了開來做了個請的手勢,此次的方向卻不是冶鐵坊而是鑄鐵坊。

  沈兵一邊前行弁就在後頭跟著解釋道:

  “自副將製出了水排之後,我等先後煉出了幾爐鐵。”

  “其質量較之前均大有改善。”

  “起初屬下還道是偶然,不想往後每爐都是如此。”

  “這便證實了我等之前的猜測……”

  沈兵聞言就“哦”了一聲。

  這對他來說早就不是秘密了,不過這些古人當然會感到興奮並當作一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