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權力
作者:遠征士兵      更新:2020-09-09 23:00      字數:2275
  趁著空閑,沈兵幹脆就叫了些酒水與王賁多聊了幾句。

  幾杯酒下肚,沈兵話匣子就打開了:

  “賢侄有所不知,這騎軍也好水軍也罷,為的還不都是行軍迅速?”

  “有句話叫兵貴神速,若是速度快便能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否則便隻能受製於人。”

  “我想,賢侄也是因此才偏好騎軍吧!”

  王賁點頭道:

  “副將所言甚是。”

  沈兵又接著說道:

  “如此,那楚軍淮河、長江一帶水網密布,騎軍、水軍皆通又有何不可?”

  王賁心下暗自慚愧。

  沈兵說的對。

  不管是馬也好船也罷,都是行軍工具,尤其這時代的戰馬……騎兵到達戰場後是要下馬步戰,就更隻是工具而不是裝備。

  所以兩者還真沒有多大區別,都是快速反應部隊。

  王賁是出身西北缺水地區,所以想當然的就輕視水軍。

  沈兵又問了聲:

  “不知賢侄對今趟攻楚可有想法?”

  王賁拱手回答道:

  “屬下不敢妄言,隻是……”

  沈兵鼓勵道:

  “旦說無妨,令尊乃沈兵敬重之人,賢侄有話便說,我等勿需客氣。”

  王賁一聽這話心下就舒坦了。

  他一直以為是沈兵和楊端和搶了王翦的位置,心下不服也有為父親出頭的成份。

  而此時沈兵卻適時奉承了下王翦,王賁壓在心裏的那口氣也就消了。

  王賁回道:

  “副將,這楚國與其它國有所不同。”

  “其幅員遼闊城邑眾多,楚軍此時又敗退避而不戰……”

  “若楚軍便如此一路退到壽春,我軍這二十七萬軍力,隻怕不足以攻楚。”

  沈兵點頭表示讚同,心下暗道這王賁果然是個將才,他不過才剛到軍營幾個時辰就將此戰命脈拿捏得如此準確,這點便是魏呴和楊端和都沒有看透。

  其實王賁也是受王翦提醒。

  王翦與他交談時就說過,若由王翦領兵攻楚隻怕四十萬都不夠。

  於是王賁心下就疑惑,為何以父親之能卻四十萬軍力也不夠?

  因此他沿汴河南下時,就一路觀察並對照地圖,接著總算是找到了原因。

  此戰隻要楚國敢於棄城,秦軍便會處於兩難的境地:

  大梁至楚國都城八百餘裏,楚軍若是棄淮水以北直至壽春,便意味著秦軍補給線長八百餘裏。

  這若是尋常八百裏也就罷了,八百裏對步兵而言隻需十餘日,騎軍隻需七、八日,若沿汴河而下再走陸路或隻需三、五日。

  這補給線並不算長。

  但自楚國門戶陳城起一路往南到處是淮河支流,且沿河盡是楚國村落城邑……古人都是沿河而居,不僅為了灌溉、生活更是為了航運。

  秦軍對些城邑是占好還不是不占好?

  若是占了吧,比如陳城,少說也要五千兵士駐防。

  再往下就是杞城、太康、柘城……城城都要駐兵,村村都要占領。

  這兵力一分,少說也要十萬,到時就隻有十七萬兵對楚軍數十萬兵力,又如何能勝?

  若是不占這些城邑和村落吧,楚軍若是派出騎兵往後一包抄占了城邑防守,分分鍾就將秦軍的補給線切斷。

  到時秦軍同樣隻有撤軍一途。

  沈兵笑了笑,回答:

  “所以我等才需要昌平君。”

  王賁麵露擔憂之色,說道:

  “以昌平君穩楚境民心?隻怕……”

  接下來的話王賁就不敢再往下說了,畢竟昌平君曾在秦國任相邦,叛變這事是不能妄自揣測的,就算王賁也不例外。

  沈兵看在眼裏心下又讚了一聲,這王賁是知道槍杆子出政權的道理,知道僅靠昌平君穩定民心肯定起不了多大作用,甚至王賁還明白昌平君不可靠……

  年紀輕輕就有如此眼力,真是難得。

  不過沈兵又如何會不知道這些,隻是此時不方便明說。

  沈兵回答:

  “沈兵自會小心應付,賢侄無需為此擔憂。”

  “我這就交待陳端校尉一聲,賢侄便去黑甲營任二五百主統領一千人馬。”

  “若賢侄不滿意,隨時來與沈兵說。”

  王賁起身行禮:

  “多謝副將,王賁定當奮勇殺敵以報副將知遇之恩。”

  王賁從進帳到出帳,那心態是完全一百八十度的轉變。

  進帳前他心下還有些瞧不起沈兵……這是貴族對草根的輕視,是階層之間的鄙視鏈。

  也難怪會這樣。

  就像之前所說,貴族子弟是好吃好喝從小讀兵書受軍事訓練,行軍作戰這些事對他們來說都是家常便飯。

  沒有受過教育和訓練的平民百姓與他們當然沒法比,即便是有些草根憑軍功“魚躍龍門”晉為高爵者籍也依舊難堪大任。

  王賁原以為沈兵也是其中之一。

  但在見過沈兵才發現事實並非如此。

  非但不是這樣,王賁還相信所有的一切都在沈兵的算計之中。

  這時王賁才發現父親說的是對的,沈兵絕非尋常人。

  王賁甚至懷疑起沈兵的身份……這又哪是一個草根出身的人能有的氣質和談吐。

  王賁這還真是懷疑對了。

  因為在沈兵眼裏,王賁這些人才是那些懵懂無知的人,於是談吐間自然就有一種自信和氣場,能壓住王賁的氣場。

  沈兵這邊倒是沒把這些放在心上。

  這時就有探子來報:

  “副將,楚軍自昨夜戰敗之後便棄城而逃。”

  “此時陳城已是一座空城!”

  “將軍命你迅速占領陳城。”

  沈兵點了點頭。

  占領陳城是對的,那是秦軍進攻楚國的前進基地。

  而且大梁與陳城之間的水路還要清理暢通,這樣補給和援兵才能自大梁運來。

  這些都不是什麽大問題。

  問題在於王賁適才說的,這些城池到底是駐軍還是不駐軍。

  陳城當然要駐軍。

  不但要駐軍,還要將昌平君請來。

  說實話沈兵不確定昌平君是真降還是假降。

  此時此刻昌平君或許是真心降秦,但是到了昌平君當上楚王手裏握著權力的那一刻……他會甘心放手嗎?

  會甘心就這樣避入江東那片蠻夷之地嗎?

  雖然明知這權力抓不住,甚至這樣繼續抓下去就隻有死,但又有幾個人能清楚的認識到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