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騎兵
作者:遠征士兵      更新:2020-08-16 17:43      字數:2289
  魏呴有些急了:

  “校尉,可大多會騎射的兵士不會遊泳。”

  “而我等組建的卻是水軍……”

  沈兵回答:

  “就這麽定了,把這三千人調來便可!”

  魏呴一愣,雖是心下疑惑但還是應了聲按沈兵的要求去點兵。

  沈兵到縣衙那報備時楊端和對此也頗為吃驚。

  楊端和吃驚有幾點:

  首先是他以為沈兵此去點兵少說也要挑個幾天,比如讓兵士來幾場比試把那些精壯的、靈活的挑來,沒想到前後不到半個時辰就結束了。

  其次,他也與魏呴一樣不明白沈兵為什麽要挑騎兵而不是擅長遊泳、操舟的。

  其三,他之所以任命沈兵為水軍校尉,就是因為校尉可以統兵一萬左右。

  也就是說沈兵可以從那二十萬魏兵裏挑出一萬人組建水軍,不想沈兵隻挑了三千……

  所以楊端和第一句話問的就是:

  “校尉可知楚國有多少水軍麽?”

  沈兵回答:

  “不知。”

  楊端和說:

  “也難怪校尉隻點了三千人。”

  “那楚國可是有水軍三萬,到時我軍若是南下與攻楚,校尉這三千人隻怕有兵力不足之憂……”

  沈兵拱手回答:

  “將軍有所不知。”

  “先不說兵貴精不貴多,我等南下攻楚多是在淮河、長江水係作戰。”

  “其最寬處也不過幾裏,水軍兵力多了也無甚用處。”

  沈兵這話說的倒是。

  水軍不比步軍陸戰,陸戰那是在陸地上鋪開,四麵八方都相通。

  水戰則是限定在一條河內。

  這時代的水軍通常是以二十五人操控一艘小舟作戰。

  之所以是二十五人是因為以伍為單位二十伍人恰好是五伍。

  另外還有將兩艘小舟中間用木板連在一起製成大船,它就是“舫”。

  舫可供五十人作戰,也就是由一名屯長指揮。

  這樣一來,三千兵力就可以裝備120艘戰船或60艘舫。

  這些戰船在幾裏寬的江麵上足以鋪開幾重了,楚軍其後便是有千軍萬馬,兩軍作戰的接觸麵也隻有水道的寬度。

  也就是說,水戰是典型的“狹道相逢勇者勝”的格局,人數多了在水戰中有時很難發揮作用。

  當然,這隻是“有時”,若是搭上踏板在水中像步兵一樣互相廝殺……那兵力多寡也能影響戰局。

  楊端和聽著覺得有幾分道理,同時這也是沈兵自己挑的,於是也就不反對。

  接著楊端和又問了聲:

  “那麽,校尉以騎兵組建水軍又有何用意?”

  “難道還想讓水軍騎馬上船作戰不成?”

  沈兵回答:

  “將軍,作戰最忌被敵人知曉進攻路線。”

  “但水戰路線卻最易被敵人預知。”

  楊端和點了點頭表示同意。

  這是水戰的弱勢,水軍不像步兵那麽靈活,它離開水路就走不動,所以行軍路線幾乎可以說是死的。

  沈兵繼續說道:

  “是以,即便屬下將水軍訓練得天下無敵,但楚軍隻要事先有所準備……”

  “比如用木樁、鐵鏈封江,我水軍又如何能發揮作用?”

  “或是水軍要緊急增援或突襲某處,便是近在眼前卻因水路不通……那又該如何是好?”

  這一來楊端和就無話可說了。

  若是水軍會騎馬,的確能在這些特殊情況快速機動到目的地並投入戰場。

  想了想,楊端和隻能問:

  “校尉當真隻要這些人?”

  沈兵很肯定的回答:

  “當真。”

  頓了下又補了句:

  “將軍,屬下可從工兵中挑些人麽?”

  見楊端和不解,沈兵就解釋道:

  “水軍需要製舟、製舫,若是沒有工匠……”

  楊端和遲疑了下就點頭道:

  “自去點來吧,不得超過五什,否則工兵便傷筋動骨了。”

  沈兵大喜應了聲:

  “謝過將軍!”

  沈兵會這麽選兵其實還有其它理由。

  這時代真正能稱得上精銳是什麽兵種?最有前途的是什麽兵種?

  毫無疑問是騎兵!

  訓練水戰容易訓練騎兵就難了。

  其它的不說,隻是騎馬就沒有個把月下不來。

  這還隻是會騎,真要騎得好到能作戰的狀態沒有幾年就別作聲。

  如果要到騎射的地步,那就更是百裏挑一了。

  就像魏兵,那二十萬人裏隻挑出三千人會騎射。

  且這三千會騎射的隻怕還有水份……會是一回事,能否射得準又是另一回事。

  不過在沒有馬鞍、馬蹬的時代,僅僅隻是會也已是不容易了,因為那可是像表演雜技一樣在玩命。

  另一個原因就是騎兵可以說是這時代唯一的高機動兵種。

  步兵日行五十裏,騎兵日行百餘裏,若多備些馬匹急行軍的話還可以兩、三百裏。

  這行軍速度就不是步兵能比得了的。

  二戰時德軍“閃電戰”因為什麽取勝?

  就是因為它的速度,讓對手還沒準備好便遭到猛烈攻擊的速度。

  所以此時讓沈兵去點兵,他當然不肯輕易放過騎兵這些精銳。

  其中有個問題就是戰馬。

  這原本不是什麽大問題,秦軍攻陷大梁時就在城內繳獲了上萬匹戰馬。

  問題在於秦軍已將這些戰馬分配給秦軍的騎兵及運輸隊,甚至還運了一批去邯鄲,這時再把這些戰馬要回來便沒那麽容易。

  然而讓沈兵沒想到的是,他一提這個要求楊端和就馬上給他備上了五千匹戰馬。

  三千騎兵差不多要用到五千匹戰馬,因為總會有些戰馬出狀況,比如受傷、有孕在身等,另外為了避免馬匹過於勞累替換著訓練也是必要的。

  此外還贈送了兩千名有經驗的馬夫專用於養馬。

  這讓沈兵有些意外,這楊端和什麽時候這麽大手筆了?一上來就是五千匹戰馬?!

  沈兵不知道的是,這其實都是嬴政在背後拿的主意。

  嬴政聽說沈兵這套訓練水軍的方法也覺得有趣,暗道:

  “這沈兵果然異於常人。”

  “組建水軍竟然不挑會水之人居然挑騎兵?”

  “不過他說的卻也有理,水戰若僅限水路豈非自縛手腳?”

  於是大筆一揮,準了!

  五千匹戰馬又能算什麽?

  若是能助寡人一統中原,便是五萬匹戰馬也在所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