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官大夫
作者:遠征士兵      更新:2020-08-15 22:49      字數:2273
  嬴政大點其頭道:

  “此言有理!”

  但轉念一想又感到為難:

  “可我軍上下皆善步戰而不善水戰。”

  “如今要組建水軍……”

  李斯建議道:

  “微臣據聞魏軍有降兵二十萬。”

  “魏國便是水網密布之地,其雖不曾組建水軍但汴河有航運之利。”

  “照想會遊泳、製舟、操舟之人應是不在少數。”

  “我等何不從魏軍中調來能者組建水軍?”

  嬴政連連點頭:

  “此法甚好,便以魏軍組建水軍。”

  李斯回道:

  “隻是這操練水軍的人選,原本非楊將軍莫屬。”

  “但一來楊將軍軍務繁忙,二來楊將軍也不熟悉水戰……”

  嬴政“哈哈”一笑,道:

  “這點丞相勿需擔心,寡人已有人選!”

  同時心下暗道:

  先是水攻大梁,後又水淹楚軍,現在又組建水軍……

  妙,妙哉!

  這廝果然是神仙派來助寡人一統中原的,否則哪能如此湊巧?!

  是時沈兵正在皺眉苦臉的烘被子。

  這場仗秦軍大勝是沒錯,但原以為還有一個月的沈兵沒做好準備,結果洪水進城一下就把鴨毛被給泡水裏了。

  如果這段時間是晴天的話倒還沒什麽問題,翻開弄到屋頂上曬一曬也就差不多了。

  但這鬼天氣不是下雪就是陰雲密布,根本沒有曬的可能。

  再加上白天要忙著修複城牆工事……雖然楚國這時來攻的可能性已經很小,但戰場的事不管怎麽說也要想在前頭。

  所以白天沒時間隻有晚上烘。

  其它人也差不多,隻不過那麥梗被烘起來似乎更方便,往火堆旁一掛就可以了。

  需要注意的就是不要離火堆太近且要及時翻麵,否則一個不小心就“劈劈啪啪”的燒了一大片。

  鴨毛烘起來更麻煩,那可是一把把鴨毛,要烘到什麽時候才成?

  好在那蒙良還有些辦法,交代那些親衛每人抓一把去小心烘著。

  不過因為數量太多,所以沈兵和蒙良兩人都需要分擔一些。

  蒙良一邊烘一邊笑道:

  “嗇夫也是有趣,你水淹楚軍之前何不提醒一聲?”

  “我等隻需將被褥暫時搬上屋頂,此時便能省了許多麻煩!”

  沈兵歎了一口氣:

  “此事又豈是我能說的?”

  蒙良一聽這話才反應過來,不由尷尬的笑了幾聲:

  “也對,也對!”

  蒼在一旁興奮的問了聲:

  “師兄,外界傳的可是真的?”

  “你當真有雷公相助?”

  沈兵沒好氣的回答:

  “當真!不隻有雷公,還有電母呢!”

  工匠們“哄”的一聲笑作一團。

  不想“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第二天小道消息馬上就傳開了:

  “據說那沈兵還有電母相助!”

  “雷公能劈開凍河,那電母又能作甚?”

  “此言差矣,若無電母相助,雷公又豈能獨自鑿開封凍之河?”

  眾人似懂非懂的“哦”了一聲。

  這時代的人對一些自然現像不理解於是便用神話去解釋。

  比如天上打雷、閃電就理解為雷公、電母在吵架。

  所以這“相助”的意思其實就是一個巴掌拍不響,沒有電母惹雷公生氣,又哪能一道雷劈將下來……

  然後再傳了幾個人,就變得電母有意激雷公發怒了,還有頭有尾穿插了各種情節。

  沈兵聽到這些傳言自是哭笑不得。

  不過沈兵也懶得去解釋,而且這些東西往往是俞描俞黑,解釋也解釋不清。

  城牆直到五日後才修補完成,接著工程兵又組織城內的清淤和房舍搭建……這是保證往後能正常生活,自然省不了。

  就在這時監禦史拿著竹簡來了。

  與往常不同的是,他先是向沈兵道賀一番,然後才攤開竹簡宣讀道:

  “工嗇夫沈兵,諫言水攻大梁及水淹楚軍有功,晉爵官大夫!”

  周圍的兵士紛紛投來羨慕的目光。

  沈兵不知道這官大夫意味著什麽所以沒多大感覺,但其它人卻知道:如果說五爵級大夫是魚躍龍門給了一個高爵者籍的名份的話,那麽官大夫就可以說是真正的貴族了。

  正所謂“大夫以上食邑,士食田”。

  從六級爵官大夫起就能擁有與其它貴族一樣的“食邑”。

  所謂的“食邑”也就是“封地”。

  如果是其它六國的“食邑”那權力就大了:封地內所有的資源和百姓都是你的,原則上是你想怎麽著就怎麽著包括人,就相當於一個小封建主。

  但秦國采用的郡縣製與其它六國都不一樣。

  郡縣製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食邑”者的權力而保護了百姓的利益。

  比如沈兵晉六級爵後食邑七頃,在秦國就沒有對這七頃土地內百姓的控製權和管理權百姓依舊屬於國家。

  沈兵有的權力就隻是按律向這七頃田內的百姓征收稅糧。

  監禦史收起竹簡時又交待了一聲:

  “官大夫,楊將軍讓你去一趟,有要事相商!”

  沈兵應了聲,就帶著幾名親衛朝楊端和的帥府走去。

  之所以要帶親衛不是說沈兵膽小,而是這裏不久前還是魏國的地盤,萬一有什麽流匪或是那些聽聞是沈兵設計水攻大梁而對沈兵懷恨在心的人盯著……那可就大事不好了。

  沈兵可不想這麽莫名其妙的就玩完,所以出行大多帶著親衛。

  此時楊端和的帥府已由城邊搬到了縣衙。

  這是為了更好的處理大梁事務。

  一走進門就看到楊端和的一眾親衛正在倉庫裏忙著整理各種文件……大戰之後最重要的事就是將百姓戶籍清點清楚,這樣才好管理。

  從這方麵來說,當一個獨當一麵的將軍還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至少沈兵就做不來,若是讓沈兵做那還不如殺了他。

  見沈兵進來,楊端和就放下手中的事迎了上來,滿麵笑容的說道:

  “恭喜嗇夫晉爵官大夫。”

  沈兵趕忙謙卑了幾句,比如都是將軍領導有方,都是大王英明他沈兵才有今日雲雲。

  楊端和隻是笑了笑,回道:

  “此時正有一職需要嗇夫接手,不知嗇夫……”

  沈兵看了看四周,他還道楊端和是讓他接手縣令。

  這事他可幹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