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謠言
作者:遠征士兵      更新:2020-08-15 16:42      字數:2287
  此戰楚軍大敗,三十萬人被淹得死的死傷的傷隻有十餘萬殘軍逃回。

  甚至不隻是這三十萬人,還有曹州一帶的良田耕地以及百姓都受災嚴重。

  項燕是僥幸撿了一條命。

  是時他正在帳蓬中與部將討論如何招攏魏軍和趙兵及各國百姓。

  這其實才是項燕不惜派出二十五萬大軍與秦軍大動幹戈的真正目的……此時的他站在秦國對立麵就可以號令各國,甚至連新近被滅的韓國也不例外。

  然而,就在這時就聽親衛在帳外叫道:

  “將軍,大事不好!”

  “上遊洪水來襲,再不撤便遲了!”

  項燕“哼”了一聲回道:

  “此時正是上遊封凍之時,哪來的洪水?”

  然而話音未落就聽到帳外的楚軍一片大亂。

  項燕眉頭一皺帶著部將走出帳外,看到的情景讓他驚愕當場……不知哪來的洪水正一波又一波的往楚軍營地湧來。

  這裏可是大梁西側,楚軍宿營地還是地勢高處,若洪水都漫到這裏那也就意味著……項燕暗道不妙,這洪水隻怕是秦軍搞的鬼。

  正在項燕遲疑時,水勢變得更猛而且還夾雜著冰塊,猛地就將幾個帳蓬撲倒。

  部將護著項燕道:

  “將軍快走,我等在此斷後……”

  這不過是慣語罷了。

  如果後方有追兵那還能斷後,此時後方追上來的卻是洪水……又如何個斷後法?

  項燕心下清楚,知道此時不走除了留下性命外也於事無補,當即帶上幾名親衛往高處撤。

  但此時才撤卻已太遲了,又是一道大浪打來將帳蓬與項燕滾在一起衝走。

  親衛驚呼一聲就要搶救,但在洪水中卻哪還由得他們,各自被衝得七零八落。

  也合該項燕命不該絕,項燕沒被衝出多遠帳蓬的麻繩就被一棵樹掛住,項燕抓住帳蓬掙紮著往上爬才得以露出水麵喘上幾口氣,最後還讓他爬上了樹梢直至洪水退去。

  然而,等項燕從樹上下來時已是魂不守舍了。

  他並不是因為差點被淹死才如此表現。

  項燕身為楚國老將早已將生生死死視為家常便飯。

  但項燕戎馬征戰數十年卻從沒有遇到現在這樣的情況:在樹上看著自己的部下被衝潰卻毫無辦法,隻能眼睜睜的看著這一切發生。

  接著項燕又想起了駐守在邯鄲與大梁之間的楚軍主力……若是大梁都被淹了,主力又豈能幸免?

  果然,親衛在找到項燕後,第一件事就是向項燕報告:

  “張將軍發來烽火求援,他們或是遭到攻擊。”

  項燕沒有回答。

  他知道這烽火是什麽意思,他們不是遭到攻擊,而是被水淹了。

  可是……現在這情況項燕又怎麽能去救援?拿什麽去救援?

  項燕死黑著臉,考慮了一番就下令道:

  “傳我命令,全軍撤退!”

  部將聞言不由大驚:

  “將軍,我軍有許多部隊被困在高地上無法撤退。”

  “若我軍一撤,那他們……”

  項燕舉手打斷了部將的話。

  部將說的或許是對的,但項燕卻知道如果此時再不撤隻怕所有人都走不了了。

  項燕的決定是正確的。

  因為很明顯這次洪水不是黃河正常的泛濫而是秦軍有意為之。

  如果是秦軍有意為之,那麽秦軍就會有所準備,而且還會乘著楚軍受災士氣嚴重受損且潰不成軍時四處出擊。

  此時的楚軍能抵擋住秦軍的反攻嗎?

  顯然不能,即便項燕還能勉強收攏十餘萬軍隊也不能。

  因為這十餘萬軍隊是被大水衝過連身幹衣都找不到的軍隊,他們立在寒風中瑟瑟發抖或許連劍都拿不穩,他們又如何能與秦軍拚命?

  所以,最明智的選擇就是逃,用最快的速度逃離這片是非之地。

  項燕做下決定後就很幹脆的執行,他帶著殘兵往南麵退去,此時隻有南麵的陳城還算安全。

  撤退之前項燕還有些不甘心。

  項燕想知道這是怎麽回事也想知道自己是輸在誰手裏。

  於是他就留下一批探子假扮魏國百姓在這裏探聽消息。

  這個任務並不難完成,因為此時沈兵的事跡已經在全軍甚至在魏國百姓中都傳開了。

  這其實是楊端和有意傳出去的。

  因為楊端和認為豎立起一個英雄對秦軍將來統治魏國更有好處,同時秦軍也需要這樣一個英雄振奮士氣。

  於是楊端和有意透露出更多信息、更多細節,甚至還胡編亂造了些進行美化和神化。

  比如沈兵掐指一算,算準了楚軍會將主力布設在哪裏哪裏,然後有意不撤而選擇攻下大梁。

  這些消息在百姓口耳相傳之下很快就越傳越神越傳越玄乎。

  說是沈兵有雷神相助劈開上遊的冰層,於是才能水淹楚軍。

  還別說,這招真有用,古人很吃鬼鬼神神這一套。

  這使得秦軍也以為自己有神相助而楚軍卻更加心虛,結果就士氣進一步拉開了距離。

  然後項燕還沒逃回陳城就得到了相關的消息:

  “沈兵?這都是那個沈兵的計策?”

  探子回答:

  “回將軍,千真萬確。”

  “就是那個發明水車、翻車治趙國旱情的沈兵。”

  “他們說……”

  項燕問:

  “他們說什麽?”

  探子回答:

  “他們說沈兵是神仙派來助秦國統一六國的!”

  “所以沈兵才能先在攻趙時立功,後又在趙國治旱,接著又伐燕、攻魏……”

  最後一個探子就不敢說了,還有一個淹楚。

  項燕哪裏會不知道這個,他隻“哼”了一聲氣得直咬牙。

  項燕當然不信這什麽鬼神之說。

  但這東西是信則有不信則無。

  項燕不信卻阻止不了別人信。

  隻要別人信了,那麽秦國統一六國就會變成天經地義、無法阻擋的事。

  尤其重要的是嬴政信了。

  這“謠言”傳到邯鄲嬴政耳朵裏時,他就一拍大腿:

  “著啊!”

  “若那沈兵不是神仙派來助寡人統一六國的,又如何能計殺李牧?”

  “要知道那李牧可是秦國上下用了十餘年也無法清除的障礙,卻讓沈兵一下就除了。”

  “還有他如何能發明諸多物事?”

  “又如何能屢次借美食點醒寡人?”

  “又如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