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變數
作者:遠征士兵      更新:2020-08-07 20:58      字數:2329
  魏王假說的還有幾分道理。

  秦軍的確擅長野戰,燕軍守城也確實是以己之長攻彼之短。

  甚至魏王假心裏還有個小算盤:

  魏兵隻需要守城就好了。

  等楚國援軍趕到了,秦、楚兩國在城外大戰豈不更好?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魏國既保存實力又可以擊退秦軍,何樂而不為?

  然而這些也僅僅隻是“理想”而已。

  首先魏王假這一開始就放棄所有主動權將希望寄托在城池防禦的戰術明顯過於被動。

  正如之前所言,大梁堅城之所以稱之為堅城不僅是大梁城本身,更因為大梁附近水網密布易守難攻。

  往常都是內外結合互相增援的防禦。

  魏王假這麽一讓,實際上就是將大梁頗有特色的動態防禦給讓出去了。

  其次,此時的魏王假肯定不知道秦軍要水淹大梁。

  如果他知道便是再昏庸也不會選擇收兵不出。

  秦軍若是不攻城,那二十萬大軍擺在城裏又能起什麽作用呢?

  等水來淹嗎?

  再次,魏王假聰明楚國又豈是笨蛋?楚國會傻呼呼的替你魏國血仗而讓魏國坐收漁人之利?

  要知道這可是魏國,對魏國才是有切膚之痛。

  不過楚國還真有一個這樣的“笨蛋”。

  楚國將軍叫項燕,他在秦軍自燕國那收兵起就大概猜到秦軍意圖了。

  他對楚王負芻說:

  “嬴政大勝之下收兵回城絕不是因為燕王喜送上太子丹的人頭。”

  “他必是另有所圖。”

  “若微臣所料不差,嬴政定是要先去攻魏。”

  “如此一來,魏國便危矣!”

  楚王負芻初時並沒有把項燕這話放在心上,聽聽也就過去了。

  不想一段時間後就聽說秦軍南下……楚國雖說地處東南但一直關注六國戰事,各國都有楚國的探子,他們會將重要情報以最快的速度送往楚國。

  所以魏國的使節還沒到,楚國就已經知道了消息。

  楚王負芻誠心讚道:

  “將軍大才,如今秦軍當真發兵攻魏了。”

  “將軍以為魏國能否擋住秦軍?”

  項燕搖了搖頭,回答:

  “大凡國力衰退都與君王惡癖相關。”

  “這魏王假愛狗如命,據聞每賣出一條狗便許其生撕一名活人以做懷念。”

  “魏國百姓乃至將軍都生不如狗,這魏國又如何能保?”

  項燕這分析的是。

  魏王假的昏庸之處就在於把狗的地位看得太高了。

  他賣狗並不是為財,而是為了宣揚他養狗的名聲……若是把如此凶猛的魏獒全關在獒宮內,外人又怎能知道魏王假養狗的本領?

  反之,若賣出去後能看到自己養的狗在外威風凜凜,未嚐不是一種幸福!

  於是魏王假也賣狗,且這魏獒還是王公貴族的首選。

  隻是魏王假賣狗的標準十分苛刻。

  買主必須非富即貴,而且還要親自見麵多番考察,確保買主能將獒養好才賣。

  最讓人無法接受的是,魏王假將狗賣出那一日還有個儀式,便像項燕說的,讓狗生撕一個活人讓其飽餐一頓當作送別。

  這就不是死幾個人的問題了,而是魏國百姓甚至貴族都活得沒尊嚴、覺得自己活得不如狗的問題。

  反觀秦國,卻是隻要努力隻要立功就能晉爵,甚至還能升為貴族……

  這一來一去差別何止千裏。

  因此別說是秦軍攻魏了,就是沒有攻魏,魏國都有不少百姓偷偷越過邊境逃往秦地。

  在這情況下,魏國又如何能擋得住秦軍?

  楚王負芻皺眉問道:

  “那該如何是好?”

  “秦已盡得韓、趙之地,燕國也被打得無力還手。”

  “齊國又一直與秦苟合。”

  “若是這魏國再為秦所滅……”

  “秦就能得到大片富產粟米的耕地,那麽下一個就是我楚國了!”

  楚王負芻還算看得明白,這魏國的存亡對楚國來說可不僅僅是唇亡齒寒這麽簡單。

  魏國這塊富庶之地如果被納入秦國版圖,馬上就會成為秦國進攻楚國的糧食基地。

  項燕想了想,就回答道:

  “大王說的對,所以我等隻能援魏。”

  “為今之計,微臣以為我軍應先移師於陳。”

  “待魏國求援時,我軍才不至於手忙腳亂。”

  陳(今河南淮陽)原本是楚國的都城,因為過於靠近邊境擔心遭到敵國進攻所以於十餘年前遷都壽春。

  楚王負芻點頭道:

  “有理。”

  “此事便交予將軍去辦!”

  楊端和這邊對此事一無所知。

  如果秦軍要對付的隻是魏軍的話那或許不成問題。

  但此時卻多了一個項燕……那就增加了許多變數。

  楊端和隻是從魏國探子那得知沒有魏兵在城外的原因:魏王假將軍隊收入城內消極防禦。

  這正合楊端和心意,於是楊端和便放心的南下進軍黃河、汴河河口。

  見沈兵還是有些不放心,楊端和就笑著解釋道:

  “嗇夫莫要為此擔憂。”

  “我等已探得魏王假要將兵力收回大梁死守。”

  沈兵聞言不由愕然。

  也就是說主動放棄這城外水網?

  這是腦子有坑吧!

  這河道、溝渠隻需隨便布置上幾排弓箭手、投石機,等秦軍過河時一通亂砸亂射也能打死不少人啊!

  你要是真怕死,差不多就逃行不?

  這一層層的水網打過去,等秦軍打到大梁城下少說也要上萬傷亡吧!

  這麽好的機會就這樣放過了?

  見沈兵臉上不可思議的表情,楊端和便“哈哈”大笑:

  “便如適才所言,並非人人都有嗇夫之才。”

  “魏國此次有難了!”

  沈兵被誇得有些不好意思了,趕忙謙遜了一番。

  頓了下,楊端和就說道:

  “嗇夫且隨我來,我正要向你引薦一個人。”

  說著交待了李岩一聲,就帶著沈兵往河邊走。

  穿過營地就望見不遠處一隊人在黃河岸觀測著什麽,其中還有一個老者拄著根奇怪的拐杖皺眉沉思。

  走近後沈兵才發現那拐杖卻是一把刻有刻度的鐵尺,似乎是用來探測水深用的。

  楊端和上前朝老者拱了拱手,然後就向沈兵介紹道:

  “這位是水工鄭國,大將軍請來水攻大梁的!”

  沈兵初時還沒反應過來,但轉念一想就不由瞪大了眼睛。

  水工鄭國?

  不會是修鄭國渠的那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