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求放過
作者:遠征士兵      更新:2020-07-31 22:14      字數:2350
  網 ,最快更新大秦工程兵</a>最新章節!

  燕國都城薊距邯鄲九百餘裏。

  按正常行軍速度,燕王喜的大軍要在二十天左右才能趕到邯鄲。

  但實際上燕國軍隊隻用了十三天就趕到巨鹿,兩天後又兵臨邯鄲城下。

  這一方麵是燕王下令部隊晝夜兼程加速行軍,另一方麵則是許多部隊直接由燕趙邊境趕來集結,路程比都城薊調來的大軍近得多。

  不過當然,主力部隊沒到燕軍前鋒也不敢輕舉妄動。

  他們隻在城外搭建城寨修築工事和攻城器械。

  邯鄲城內的氣氛馬上就變得緊張起來,到處都是往來奔走的秦軍兵士,一車車箭矢、擂石、滾木被運上城牆,百姓也紛紛躲回屋內不敢出門。

  沈兵置下的砲師受命趕製投石機和石彈。

  在沈兵經過蒼身邊時,正在製投石機的蒼就神色慌張的問了聲:

  “師兄,你看那燕國來了多少兵馬?

  蒼想問的其實是今趟邯鄲能否守得住。

  不過這話當然不能隨便問,所以蒼就換了一種說法。

  如果在此之前,沒人會拿燕國兵馬當回事,一支屢戰屢敗之師,曾經以五倍的兵力攻趙卻反被趙圍了都城的部隊,這在戰國時已成了笑話。

  要是按這比例計算,王翦所領的這十餘萬秦軍都可抵擋百萬燕軍了。

  然而此一時彼一時:

  嬴政生死不知軍心不穩,城內缺糧民心不穩,魏國大軍還在一側虎眈眈隨時北上……

  所以不隻是蒼,砲師乃至全軍兵士惶惶不安,全軍都籠罩在大難臨頭的陰霾之下。

  沈兵不以為意的回答:

  “我哪能知道燕國有多少兵馬?

  “不過若算上代國和魏國,少說也有數十萬吧!

  沈兵有意嚇他們一嚇。

  果然,眾人聞言紛紛色變。

  蒼有些不信,從後頭跟了上來又問:

  “師兄,若敵人有數十萬之多,你又為何如此鎮定?

  沈兵笑了笑,回答:

  “鎮定又能如何?不鎮定又能如何?

  說著竟還哼起了小曲,隻看得砲師上下是一愣一愣的。

  暗道還是工師有大將風度,在如此凶險的境況還能鎮定自若,便稱泰山崩於前麵不改色也不為過。

  他們又哪裏知道沈兵根本就不認為眼前這叫什麽困局。

  甚至說大難臨頭的還應該是燕國:

  有句話叫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燕國要攻三郡而且還是數十萬大軍之多,自然會有大批大批的糧草運往三郡。

  嬴政之所以現在還沒站出來,隻怕是想讓糧食再運一會……

  這些糧草,隻怕就是王翦反攻燕、代的資本。

  另一麵的燕王喜沒想到這一點,他依舊不斷催促加快行軍及運糧。

  當燕王喜趕到邯鄲城下時還哈哈大笑的指著城牆對大將慶秦說道:

  “大將軍,若是攻下邯鄲,此城便交予你了!

  慶秦大喜,趕忙應聲道:

  “多謝大王!

  邯鄲乃前趙國的都城,若是受封此城便基本是坐鎮趙國的意思了,慶秦又哪能不喜出望外。

  這秦國三郡……確切的說應是前趙國建造這三座城池是有原因的。

  這三城彼此相距兩百餘裏呈三角之勢。

  若是有敵來犯麵對這三城,無論從哪個方向深入三城之間的區域都會遭到趙軍幾麵夾攻……

  兩百餘裏恰好是騎兵兩麵夾攻一日能趕到的距離。

  於是這三城可以互相增援互相呼應,甚至敵人都不敢將任何一城圍死,否則就該擔心背後會突然出現一支騎兵被兩麵夾擊了。

  然而,這隻是對趙國騎兵而言才有這優勢。

  秦軍則是以步兵為主,兩百餘裏的距離顯然使三城之間的聯係弱了許多。

  這也是燕王喜這趟意氣風華胸有成竹的原因之一。

  姬丹那也差不多,他負責和代國軍隊一起進攻巨鹿、太原兩城。

  姬丹甚至比他父親還心急,一上來就下令燕趙聯軍對二城發起進攻。

  按姬丹的話說,就是:

  “軍情緊急,我等應乘此時間盡快發起進攻不予秦軍任何喘息的機會!

  姬丹這戰術或許是對的。

  合縱軍兵多將廣而秦軍不過十餘萬人,所以越早開打越好,合縱軍耗得起而秦軍卻耗不起。

  但戰略上……

  這其中反倒是代國那感到有些不對。

  代國領軍的是司馬尚。

  這司馬尚原是李牧好友,李牧被趙王遷冤枉時便隻有司馬尚為李牧說好話,不想卻因此被撤職。

  後得知李牧被殺,司馬尚就知道趙國要亡了,於是勸說趙嘉在秦軍圍城前離開邯鄲逃往北地。

  趙嘉因此留下一條性命,到了北地後聽司馬尚的建議積極為李牧平反並收攏李牧舊部,還真集結了五萬兵士。

  不過這五萬兵士隻有三萬可戰,另外有一萬是傷兵一萬則是臨時招來的新兵。

  代國此次帶來的便是那三萬北地精兵。

  趙嘉複國心切,一趕到太原就想依姬丹之令攻城,卻被司馬尚勸下了。

  司馬尚有些不安的對趙嘉說道:

  “大王,此戰隻怕有詐。

  “秦軍若是這般容易對付,我趙國便不致為秦所滅了!

  此時的趙嘉當然對司馬尚言聽計從,想想覺得也對,於是就下令暫緩進攻隻以投石機發射石彈,並修築工事以防秦軍反攻。

  沒想到隻是這一“暫緩便又救了趙嘉一命……

  嬴政看看時間差不多了,大手一揮就下了命令:

  “魏國竟敢背盟棄約!

  “點兵十萬,寡人要禦駕親征。

  ……

  這一來合縱軍的整個戰略就全都亂套了。

  首先是魏國在安邑以北的軍隊不過七萬,而嬴政的部隊卻有十萬。

  而且這還是訓練有素的秦軍,還是嬴政禦駕親征……

  很明顯魏軍不是對手。

  這一來魏軍斷秦三郡糧道和退路就無從斷起。

  如果說魏國敢正兒八經的與秦軍大戰一場鹿死誰手還未為可知。

  畢竟秦軍剛滅趙國又大規模屯田國力、兵員消耗不少,魏、代、燕三國全力以赴或許也能擊敗秦軍。

  然而,最致命的是嬴政沒死。

  魏王假一聽嬴政沒死……

  不僅沒死還親征魏國,第一時間就傻眼了。

  這是被姬丹那小子當刀使了啊?

  這不是引火燒身嗎?

  首當其衝的就是魏國啊!

  還好魏國隻是調兵還沒真的開戰……

  於是魏王假轉念一想,馬上派使節到嬴政那求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