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家書
作者:遠征士兵      更新:2020-07-20 23:40      字數:2338
  論農的事,澮卻比沈兵還緊張。

  沈兵深夜回到兵營發現澮竟還沒睡,他一見到沈兵就興奮的問:

  “工師,論農還順利否?”

  沈兵隨口回了聲:

  “尚可,左工師還不歇息麽?明日還要趕製水車呢。”

  這水車、翻車可是旱情急需之物,而且還要趕在農期前生產出足夠數量,否則耕地無水便無從屯起。

  所以這段時間砲師……事實上不僅是砲師,其它工匠甚至許多兵士都被調來製作水車、翻車。

  澮聽沈兵這麽回答隻道是不順利,於是也不敢多問,應了聲便去歇息。

  不想第二天,澮就拿著一卷竹簡興奮的跑了進來大聲說道:

  “工師,喜事,大喜!”

  “工師大名已上論農了!”

  眾人驚呼一聲紛紛望向澮,便連那些前來“觀摩”的人也不例外。

  蒼半信半疑的問:

  “左工師,你莫不是看錯了?”

  “師兄雖製作出水車、翻車,但不是農家子弟。”

  “按農家規矩是不能上論農的。”

  澮揚了揚手中竹簡,說:

  “這便是範本,還能有假?”

  “我問過內史,他說工師對農家之功乃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若工師不上,則前後均無人能上。”

  “是以破格將工師列入論農……”

  蒼從澮手中搶過竹簡,艱難的讀道:

  “砲師工師,漢中南鄭人。”

  “製水車、翻車治三郡大旱,立代田法屯田,居功至偉……”

  這一來就沒人不相信了。

  澮搖頭歎道:

  “工師,昨晚見你如此平淡,我還道論農不順是以不敢作聲。”

  “不想你竟以代田法改了屯製……”

  蒼低頭問了聲:

  “師兄,這代田法……又是什麽?”

  沈兵張嘴打了個哈欠,昨晚睡得太遲直到現在還沒緩過神來。

  “不過是代田法而已,不值一提。”

  “簡而言之,便是交替錯行耕種,論農上應有說明吧!”

  蒼一看,果然有。

  眾人爭先恐後的翻看著說明,接著就目瞪口呆。

  蒼依舊有些不信:

  “那便是說,往後不用休田了?”

  沈兵點了點頭。

  這些對沈兵而言的確算不上什麽大事。

  這一方麵是因為沈兵不過是把代田法提前幾十年。

  另一方麵則是沈兵還沒完全將思維和觀念從現代轉化過來。

  他生活的世界農業可沒這麽重要,那時講的都是工業、科技、高新技術……

  其它人聽沈兵這麽說還有這無所謂的表現就愣了。

  特麽的這妥妥的就是裝逼。

  水車、翻車也就算了,它們隻是治一方旱情。

  這發明了代田法將耕地麵積瞬間提高一倍……那可是有可能影響全國乃至全天下農業。

  這居然不值一提?

  澮激動得渾身發抖,他小心翼翼的問著沈兵:

  “工師,你可知這意味著什麽嗎?”

  沈兵反問:

  “意味著什麽?”

  澮朝蒼手中的論農望了一眼,道:

  “這論農將由農家弟子帶至各地並傳授一方百姓。”

  “往後,各地農民隻要以水車、翻車引水,以代田法屯田自然就會想到工師。”

  “工師便是他們的衣食父母有再造之恩哪!”

  ……

  喲荷,有那麽點意思誒!

  也就是說在民間的名氣響了,而且相當正麵。

  不過轉念一想,這些終歸還是虛名,在這時代權勢才是王道。

  於是沈兵複又興趣寥寥,揮揮手下令道:

  “製你等的水車。”

  “否則不夠引水治旱,還談什麽論農!”

  眾工匠齊聲應了聲便回到自己崗位,那精氣神似乎都不一樣了。

  初時沈兵還道是因為自己能出名他們也與有榮焉於是士氣提升。

  後來才知道事實並非如此簡單。

  沈兵在農業上的這些發明尤其是代田法,其影響遠遠比他想像的要大得多。

  這代田法雖沒有將耕地增加兩倍但也相去不遠。

  而古時百姓十個有九個都是農民,剩下的一個才是士工商。

  也就是大多百姓都因此受益。

  同時軍中兵士也大多是農民,他們的父母妻兒都在家從事生產。

  也就是說,澮說的“衣食父母”、“再造之恩”放在軍中兵士身上同樣適用。

  甚至可以說沈兵解了他們後顧之憂……

  有多少兵士一邊打仗一邊擔心家中田地不足勞力不夠家人忍饑受凍。

  這也是他們在軍中努力爭功拚死晉爵的原因之一。

  因為隻有晉爵家人才能獲得更多的土地,甚至還能分配到仆人。

  但是在獲得二級爵上造之前,都要緊巴巴過苦日子做好餓死的準備。

  現在好了,沈兵弄出個代田法明年收成一多,這日子就輕鬆多了。

  於是這看沈兵的眼神還能一樣?

  回營時沈兵也感覺到了不同,因為無論他走到哪都能收獲到感激的目光。

  更誇張的還是不斷有人為他送來新衣、新鞋,另外還有幾小塊肉幹。

  這時沈兵突然理解澮之前為什麽會送他肉幹了,好像也都是差不多大的一小塊……

  沈兵這是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

  送就送吧,至少這鞋的碼數也要會對啊!

  就在沈兵對著床上一堆東西發愣時,澮就湊上來問了聲:

  “工師,據說這代田法僅用於三郡?”

  “不知可有其事?”

  沈兵想也不想就點頭回答:

  “確有其事。”

  “內史說此法應謹慎行之,是以暫先在三郡試行。”

  澮朝沈兵拱了拱手:

  “謝過工師。”

  說著“忽”的一下就回自己位置紮起竹簡。

  其它人也差不多,找墨的找墨找筆的找筆,不會寫字的就急著找人代筆,還有些人是捶胸頓足唉聲歎氣。

  甚至這似乎還會傳染,不一會軍營中到處都是這樣。

  沈兵不解的問了聲:

  “這是為何?”

  蒼回答:

  “師兄,他們正急著寫家書呢!”

  沈兵還是不明白,同時在這會兒寫信?

  看著沈兵疑惑的表情,蒼就解釋道:

  “若代田法僅在三郡試行,那麽……”

  沈兵“哦”了一聲然後就明白了。

  他們這是急著把代田法寄回家讓家人依法耕種。

  那些捶胸頓足的,隻怕是距家過遠無法趕在農期前寄到吧。

  隻是這全軍上下同時送家書,那送件的郵人可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