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高田
作者:遠征士兵      更新:2020-07-15 17:17      字數:2370
  出於謹慎考慮,最終沈兵隻敢整個單邊蹬。

  也就是在左側縫上一個用來方便爬上馬的布圈。

  不過這已經了不得了。

  剺見沈兵輕鬆的依靠布圈爬上馬,不由“咦”了一聲,道:

  “工師高明。”

  “這法子倒是實用。”

  “我等一生都在騎馬卻不知如此就可以方便上下。”

  “尋常便隻是這上馬都要苦練上數十天,不想隻加個布圈便解決了。”

  ……

  不久這發明就被營中騎兵發現,於是很快依樣畫葫蘆也都縫上一個布圈。

  沈兵心下暗歎,有時要把方法藏著揶著也是活受罪。

  就像現在,沈兵明明知道馬蹬卻不敢用。

  騎馬還是得兩腳懸空緊抱馬脖。

  即便沈兵隻是轉了小半圈,且剺還在前頭牽著馬慢走,大腿內側也因緊夾著馬身而磨破皮了。

  這時沈兵才體會到這時代騎兵的辛苦,也明白他們為什麽走路會有內八……這非得在內側一次又一次磨出一層厚繭來不可。

  難以想像他們在這情況下還能拿著槍、劍甚至是弩作戰,這隻怕沒有幾年的苦練都做不到。

  所以這時代的騎兵才猶為珍貴。

  不過,若是馬蹬、馬鞍發明之後,騎兵訓練就沒那麽困難了。

  而且還可能短時成形,且戰鬥力可能比現在辛苦練幾年的騎兵還強。

  將來有一天……

  不過這一天至少也要把匈奴打服貼之後,沈兵才敢放心的把馬鞍和馬蹬弄出來。

  現在還是這麽將就著吧,閑暇時當作一種娛樂練練騎術也不錯。

  不過沈兵卻不知道,他們這種“閑暇”不久就成了過去式。

  第三天淩晨,沈兵一行人正吃著早飯……

  這段時間砲師的早飯都換成了麵條。

  雖然吃多了也膩,但總比小米飯好多了。

  其實不隻是砲師,這麵條的製法就像單邊蹬一般傳遍了軍營。

  胖子屯都開始想著回去後開家麵條店了。

  沈兵卻告訴他:

  “開一家哪裏夠?”

  “每個郡縣都開上幾家分店,迅速占領全國市場。”

  “另外還有蔥油餅。”

  “到時那錢財就像流水般……”

  胖子屯隻聽得一愣一愣的,接著瞪大了眼睛興奮的說道:

  “師傅,到時你我合作怎樣。”

  “我聽你的!”

  “有師傅在我便放心了,怎生也不會賠錢。”

  沈兵嘴上答應心下卻有些無奈。

  胖子屯的想法太簡單了。

  正所謂亂世要權盛世要錢。

  在這亂世中錢又能算得了什麽?

  賺得再多隻怕一夜之間就被充公或是被搶,反而還是個負擔,甚至可能為此送了性命。

  隻有擁有自己的權勢能保住這些財物後,賺錢才有意義。

  可是,如何才能擁有自己的權勢呢?

  沈兵暗想,如果哪天能結識嬴政那家夥就爽了。

  不期望能像李斯那樣權傾朝野,隻需要在他身邊混個一官半職……

  沈兵一邊吃一邊做著美夢,然後就聽陳隗在外頭叫道:

  “今日屯田,各部到倉庫領取農具。”

  沈兵當時就愣了:

  屯田?

  軍隊也要種田?

  後來沈兵才知道是自己無知。

  軍隊屯田那是常事,閑時操練忙時屯田說的就是這個。

  秦時的耕地也分國有和私有。

  國有耕地就是還沒分配或是準備分配出去的……

  如果有人立功,就會從國有耕地中劃出一塊分配。

  若有人犯罪受罰,耕地就會被收回國有。

  這些國有耕地當然不會荒著不種,它們大多是由軍隊負責。

  此時的趙國剛剛納入秦國的版圖,貴族手裏大片大片土地被收為國有,當然得由沈兵這些兵士來屯田。

  這些小事倒不需要沈兵操心,左工師澮應了聲就帶人去安排了。

  農具有鋤頭、犁、斧子、陶灌,還有些說不出是什麽的東西。

  後來沈兵才知道那叫開溝鍬,它與現代鐵鍬稍有不同,鍬刃是扁平的。

  沈兵猜,這應是古人很難造出現代那樣鋒利帶勺狀的鐵鍬,於是才會這麽古怪。

  澮十分幹練的將農具分了下去,又囑咐每人都將觥裝滿水背在身上,這才向沈兵請示。

  耕地在城外幾裏。

  沈兵到了目的地一看,當場就傻眼了……

  這特麽哪裏是耕地,到處開裂幹硬,就像烏龜殼似的。

  又等了一會兒,就聽陳隗拿著竹簡叫道:

  “黑旗以內為砲師置屯。”

  “黃旗以內為防師……”

  ……

  沈兵放眼一望,果然就見足有兩、三個足球場那麽大的地周圍插著幾根黑旗。

  沈兵不知如何著手,隻望了望身邊的澮。

  這方麵他應該是專業。

  澮或許是看出了沈兵的疑惑,就拱手回答道:

  “稟右工師,屬下以為我等應先開溝引渠。”

  “否則此地便是開了隻怕也無法播種。”

  沈兵點頭道:

  “此言有理。”

  “可是,如果這裏原本是趙國的耕地,又怎會沒有灌溉用的水渠?”

  澮覺得也對。

  然後就發現其中果然有條溝渠,隻是荒廢久了都看不出它原有的樣子。

  這時澮臉色不由一變,小聲說道:

  “右工師,事情不妙。”

  “我等隻怕是分到高田了。”

  沈兵一開始還不知道什麽叫高田。

  澮解釋後他才明白所謂的高田就在水源高處的田。

  相應的當然就有低田。

  很明顯,低田要比屯高田容易屯。

  也就是說,砲師要屯這塊高田還得先用陶罐從水源處一罐罐取水。

  這難度……

  果然,等沈兵和澮在兩百步外找到河的時候,就發現水麵要比耕地低上一步。

  蒼氣得臉色發白,忍不住抱怨:

  “隻怕是嗇夫有意為難我等。”

  “這許多高田,而我等不過百餘人。”

  “如何能在農期之前屯完?”

  剺一聽這話,就罵了聲:

  “這廝可惡,我找他評理去!”

  剛要去就被沈兵攔下了。

  先不說去跟嗇夫評理不會有用。

  沈兵發現河岸線明顯有植被分層。

  也就是之前河水的高度不應該這麽淺。

  換句話說,這很可能與嗇夫無關。

  而是趙國的地震而大旱使水位降低導致原本的低田變成高田。

  如果是這樣,那就不會是這一處這樣了。

  而是其它耕地的普遍情況。

  也難怪趙國百姓會因為受災被秦國乘虛滅國……這樣的田讓他們也束手無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