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暗箭難防
作者:遠征士兵      更新:2020-06-22 21:14      字數:2381
  部隊在做準備工作時沈兵就回到了砲師。

  這方麵還算是一點安慰,因為相比其它部隊來說砲師顯然要安全得多。

  如果想再安全,隻怕就隻有跟那些女兵一起在二線運輸了。

  這不僅不可能,而且有時女兵也同樣不安全。

  便如楊婷和她製下的一眾壯女。

  沈兵將一個療傷布遞給了高車人,那是他從張眩那順來的。

  高車人回頭看了下,發現是沈兵,趕忙雙手接過:“多謝大人。”

  沈兵有些尷尬:

  “我還要謝你呢。”

  “若不是你昨晚舍身相救,我隻怕已身首異處了。”

  高車人趕忙回答:

  “小人為大人所救,保大人平安乃份內之職。”

  “大人這麽說便是折煞小人了。”

  沈兵也不跟高車人多話,這麽扯來扯去隻怕扯上一天也說不出個名堂。

  他讓胖子屯拿了些清水為高車人清洗了肩頭的傷口,然後就將療傷布綁上。

  這療傷布是秦軍兵士所配。

  其製作很簡單,就是兩片麻布內夾雜著些草木灰。

  草木灰可以起到幹燥止血的作用,往傷口一包就完事了。

  如果碰到雨天,就再加上幾層樹葉之類的物什裹著。

  當然,這隻是普通兵士所用。

  若是不更爵位之上,配的療傷布裏頭夾的就不是草木灰,而是發灰。

  所謂的發灰也就是頭發燒成灰,中藥稱其為血餘炭。

  製作過程還有些麻煩。

  收集人發,除去雜質,洗淨曬幹,然後再置入幹淨的大鼎裏燜煆炭化。

  這樣製作出來的療傷布止血效果更好並且還有散瘀的作用。

  據說這時代女人月事用的也是這個。

  沈兵不知這是真是假,打算改天去問問楊婷。

  不過當然,以沈兵此時的身份和地位是弄不到發灰療傷布的,能有草木灰療傷布就不錯了。

  包紮妥當後,高車人看了看周圍,就小聲對沈兵說道:

  “大人小心,有人要害你。”

  沈兵不由啞然失笑:

  “這是戰場。”

  “我等是砲師操士,自然有人要害我。”

  “且天天都有人要害我……”

  高車人打斷沈兵的話:

  “小人說的不是敵人。”

  “是自己人。”

  沈兵不由奇道:“自己人?”

  高車人點了點頭:

  “昨晚那支趙軍來的有些古怪。”

  “我軍兩支千人隊在前,居然能讓一千趙軍突破軍陣殺至砲師。”

  “若是趙軍全力突圍那還了得?”

  “我軍豈非要當場潰敗了?”

  沈兵“哧”的一聲倒抽了一口涼氣。

  這的確有些古怪。

  就算那趙軍是王柏所領的精銳,但畢竟不過千餘人。

  難不成秦軍便是吃素的?

  居然這麽輕鬆讓他們突圍而出……

  沈兵回憶下昨晚的戰陣,但想了許久卻依舊是一臉懵。

  他腦袋裏盡是投石機、火彈、火燒敵營,對秦軍布署沒有半點概念。

  高車人看了看兩側,拿起一根樹枝,在地上飛快的劃了三個框。

  並在最後一個框點了一下。

  沈兵馬上就明白了,那就是砲師的位置。

  接著高車人又歪歪扭扭的在前方兩個框分別寫上“張”、“田”兩字。

  這並非高車人識字,他觀察過旗號,此時隻是將它們“畫”了出來。

  沈兵還是不明白:

  張眩不可能害他也沒理由害他。

  就算之前與張眩有所過節但在劓刑之後也已摒棄前嫌了。

  更何況張眩此戰又被罰了一甲,原因是部下死傷超過殺敵數。

  張眩哪有害自己的道理?

  如果不是張眩那就是田被!

  可田被又有什麽理由要害自己?

  正在沈兵疑惑時高車人又在“田”字框旁畫了個往右的箭頭。

  於是沈兵就確信了。

  是田被那家夥指揮著軍隊有意避開……

  高車人見沈兵點頭,幾腳就將地上的草圖抹平。

  畢竟對方可是一名身帶爵位的二五百主,不是沈兵和高車人得罪得起的。

  這一刻沈兵想了很多,但卻一一被自己否定了。

  去楊婷那狀告田被?

  這隻是自討沒趣。

  作戰這東西便不是一成不變的,誰也不知道指揮者心裏想的是什麽。

  比如這田被把部隊拉開……

  從沈兵的角度來看那就是有意放敵人過陣最後借趙兵殺沈兵。

  但田被隻需隨便找個借口就可以搪塞過去。

  比如避其鋒銳將其包圍。

  再比如擔心後續有敵援兵。

  還比如意圖反攻城門,結果發現城門已閉……

  這一條條都是冠冕堂皇誰也無法指責、質疑什麽。

  但沈兵卻知道事實並非如此。

  沈兵暗歎這世道真是險惡,不僅敵人有危險自己人也有危險。

  正所謂“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來自敵人的危險還好說,死在敵人手下也就認了。

  但自己人的暗算卻是防不勝防,而且還死得冤枉。

  這下如果不是高車人提醒,自己隻怕連死了都不知道是怎麽回事。

  想了想,沈兵就交待高車人:

  “此事隻有你知我知……”

  高車人拱手回答:“小人明白。”

  正在沈兵悶悶不樂時,牛角號就在城頭響起。

  秦軍便聞聲從四麵八方往城下集結準備前往馬頭山。

  此次楊婷選出了七千人前往增援。

  城內隻留下新趕來增援的三千餘駐守。

  這已是秦軍能派出兵員的極限。

  同時也多虧了沈兵火燒趙營以極少的傷亡勝了一仗。

  接著又勸降了王柏解決後顧之憂。

  否則長城的兵力能自保就不錯了。

  砲師自然也要隨著部隊一同出征。

  楊婷甚至還特別交代:

  “多趕製些火彈。”

  “待我等到了馬頭山後,再來個火燒李牧!”

  於是沈兵就明白了。

  感情這小妮子之所以懟上李牧也自信滿滿,還是因為投石機和火彈呢!

  沈兵猜的沒錯。

  楊婷之所以不假思索的趕去增援。

  一方麵是因為救父心切。

  另一方麵則是因為昨晚大勝使她信心爆膨。

  此時的楊婷早已把那什麽“奇技淫巧”之類拋諸腦後了。

  “秦軍兵力不弱。”

  “又是兩麵夾攻。”

  “且我軍還有投石機和火石彈。”

  “任那馬頭山是銅牆鐵壁也要把它燒成灰燼!”

  ……

  說雖是這麽說,但沈兵卻覺得事情不會如此簡單。

  如果李牧這麽容易對付的話,那趙國隻怕都滅過好幾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