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提前布置
作者:久未飲酒      更新:2021-04-28 05:50      字數:2567
  破而後立,黃爍這些日子也算看清了,這大唐,確實腐朽了。

  史書往往把曆史的更迭歸結於少數人身上,提起安史之亂,基本上就是唐玄宗年老後昏庸了,奸相楊國忠禍國,楊貴妃美色誤國,安祿山狼子野心。

  但是真到了這個時代,黃爍的切身體會是,雪崩之下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這大唐盛世太久了,久到上至帝王將相,下至黎民百姓,都太傲了。之前在天策府勸那些家眷離開的時候,他就已經切身體會到了大唐子民的傲。那是一種已然枉顧事實,發自骨子裏的高傲,一種堅信大唐無所不能的盲目信心。

  所以,現在黃爍有些理解為何安史之亂會成為大唐由盛轉衰的轉折點了。

  拋開那些經濟上,人口上的損失,最根本的是,脊梁骨被打折了,心中的傲氣泄了,由一個極端轉到了另一個極端。

  一個驕傲的帝國,首都和東都都被一個地方軍閥占領,代表了皇朝氣運的皇帝如喪家之犬逃入蜀地。戰爭的損失對於盛世的大唐其實九牛一毛。但是心靈上的挫敗,才是大唐轉折的開始。難怪後邊的大唐皇帝幾乎沒一個善終的,不是為求長生吞丹而死,就是被宦官所害。

  所以這次的任務不會是讓我重建大唐子民的信心吧?這玩意兒也太難了!本來還想著安史之亂不過是時間問題,任務太簡單。但現在想清楚了,黃爍反而難的有些沒信心了。

  好在這次個人任務,對於黃爍來說需要的隻是時間,並沒有什麽必須完成任務的壓力。但是按照遊戲的基本規則,任務越難也就必然獎勵越好。但凡有一線可能,黃爍也不願意輕易放棄。

  看了看眼前一對麵對亂世前景一臉茫然地江湖大佬,黃爍心中一動。似乎需要提前布局了,這謝淵的身份倒是有些用處。

  具體的曆史黃爍想不起來了,但一些大事他還有印象。沒記錯的話,馬嵬驛賜死楊玉環的同時,也就是太子在北方召集邊軍,自立登基,開始反攻的時候。

  黃爍也一直在等這個機會,隻有邊軍回攻,新皇登基,才是蒼雲軍重回大唐序列的好時機。這樣的精銳部隊也需要大軍配合,更需要一個名分慰藉英靈。

  但是印象中這個太子在位也沒多少年,不但平反之事未盡全功,還留下了不小的宦官問題。雖然記不清了,那位宦官也沒高力士有名。但是宦官和後宮的問題,印象中應該不小。如果提前處理,會不會好一些?

  心中有所定計,黃爍微笑著看向了謝淵。這位浩氣盟主,正道魁首下意識的打了個寒顫。

  “不知謝帥對當今朝廷作何評價?”

  謝淵嘴角抽了抽,大唐雖然民風開放,鮮少因言獲罪。但他的身份,也不便直接抨擊朝堂。不過現在私下裏,倒也沒那麽拘束。

  “有什麽好說的,奸臣當道,宦官專權,女色誤國,皇上確實老了。”

  “那謝帥如何看這安賊叛亂?”

  謝淵啐了一口。

  “跳梁小醜,邊關大軍回轉之日,必是安賊授首之時。”

  黃爍笑了笑,果然,這謝淵雖是個聰明人,不乏智慧。但還是受製於時代的局限,言語中的傲氣藏都藏不住。既然如此,正合順勢而為。

  “謝帥說的不錯,然邊軍無令不可輕動,尋常之人誰又能指揮的動邊軍。當今聖上年事已高,切要鎮守國都。您也是邊軍出身,請問何人適合統領邊軍,揮師斬寇?”

  謝淵又不傻,聽出了黃爍有些不好說出的意思。這邊安祿山剛反,皇帝哪還信得過那些邊疆的軍閥。現在召北方邊軍回援,曆史上可是有現成的例子,這和東漢末年,招董卓進京救駕有何區別?

  所以必然不可能直接招邊軍進京,甚至派大將去統兵都不行。這個時候,要麽是皇帝親自去掌控大軍,要麽就是派絕對信任之人。皇帝年事已高,那麽能派的人也就隻有當今太子了。

  隻是太子一旦掌兵,還會安心當太子麽?這個問題對於任何一個大唐人都不陌生,因為太常見了。

  從太宗皇帝玄武門之變開始,就留下了不好的傳統,這大唐皇權交接就幾乎沒安穩過。也就別提剛過去的武周一朝了。

  “那你的意思?”

  黃爍轉身看向洛陽城。

  “這洛陽你們也見了,保不住了。現在的關鍵是潼關,潼關守住了,安賊就不過是秋後的螞蚱,蹦躂不了多久了。守不住,長安雖要倒黴,但對大唐來說,其實問題也不大。在我看來,問題從來不是安賊,而在邊軍,在大唐正統。我們現在需要確保的並不是潼關的得失,而是太子盡快離京,接管邊軍軍權。肉爛在鍋裏,相比於老李家誰來當皇帝,這個大唐更重要。”

  “你是想讓我投靠太子,盡快助太子掌兵?”

  黃爍笑著點了點頭,和聰明人說話就是省勁。

  謝淵想了片刻,點了點頭。

  “你說的有理,太子掌兵確實是目前平叛最好的方法了。也不違天策府訓,很好,我這就動身。”

  “等等!”

  黃爍趕緊攔住,轉身向王遺風施了一禮。

  “穀主急公好義,能陪謝帥洛陽走一遭,楊某佩服。不過穀主既然是惡人穀的穀主,可否煩勞您再當一回惡人。”

  王遺風儒雅的一笑,麵色淡然。

  “我就是惡人,無需解釋,無需他人評判。小友與我有緣,但說無妨。”

  “亂世用重典,這太子我不了解,但是以史為鑒,長於後宮,難免遠聖賢,親近宦官後宮之流。現逢亂世,大唐需要明君,絕不需要高力士,楊國忠之流的佞臣。穀主即也修行琉璃心,還望煩勞穀主隨謝帥一行,誅殺奸佞,幫太子爺的身邊打掃打掃。”

  王遺風笑了,笑的肆無忌憚。

  “哈哈!謝盟主,請問,我能殺人麽?這世間汙濁之心遍地皆是,我早就想殺個清淨。竟然還有這種理由,惡人也能做好事,惡人也能救國!哈哈,太有趣了。”

  謝淵臉色黑的如鍋底一般,卻一言不發。誠然,他受的教育是忠君愛國。但是史書也沒少看,以史為鑒,東漢末年的慘狀是怎麽來的?十常侍和大將軍何進引發的三國亂世,和現在楊國忠,高力士之流的所作所為有何區別。同樣的亂世將起,前車之鑒,怎能不防?

  但是眼看著王遺風殺戮朝廷命官,怎麽就這麽別扭。

  “你殺人前,和我通氣。莫要濫殺,莫要”

  正說著,王遺風卻已運起輕功,消失在了風雪中。謝淵啐了一口,拍馬追了上去。

  留下黃爍一人,怔怔的看著洛陽城,心底卻在轉著一個念頭。要不要殺了這個高仙芝?

  雖然不能確定高仙芝就是魔門弟子,而且即便是,大勢已成,布局在安祿山起兵那一刻已經完成了。現在就算殺了,也無法挽回什麽了。

  但是,黃爍需要挽回什麽麽?他考慮的隻是怎麽保下天策府那幫倔驢的命。

  也許一場天策眾人反應不及的大潰敗,才是保下他們小命的良策。

  <scrpt>();</scr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