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邪教做派
作者:久未飲酒      更新:2020-08-16 04:55      字數:2328
  黃爍能想到的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各地自治。隻要當地主事的是白蓮教信徒,十有**,遊戲就能把其劃入白蓮教的地盤。

  所以他需要總結出一套高效而有煽動力的全新理論,用來迅速把打下來的地方進行改造。既不能耽誤時間,還要保證信仰。

  好在這玩意兒不算難,有著白蓮教本身就善於煽動的教義打底,結合一些現代社會常見的騙局,黃爍很快心裏就有底了。

  而趕了大半天的路,他們也遇到了這次的第一個目標,一個不足百戶的小村莊。

  在這裏,黃爍的心靈受到了玩遊戲以來第一次重大的衝擊。一直以來,在遊戲裏也不過是打打殺殺,並未有機會深入最底層的社會。

  但這一次,古代社會最殘酷的一麵就這麽擺在了黃爍麵前,深深的刺激了他。

  明初的製度其實還是不錯的,朱元璋底層出身,是曆朝曆代中對農民最善的一個帝王了。他由於親身經曆,所以比那些官宦起義的帝王更清楚農民需要什麽。針對土地,針對賦稅徭役,有著相當大程度的照顧。這才換來了洪武,永樂兩朝的盛世。

  但朱元璋的出身也決定了他的局限性,嚴苛的戶籍製度,死死的把農民按在土地上。抑商,嚴重抑製了商品的流通性。最重要的還是封建皇朝一個難以擺脫的頑疾,皇權不下鄉。在鄉間真正掌權控製的是鄉紳。

  而為了獲取鄉紳的支持,大明朝有一個官紳不納糧的政策。所以很多農戶為了不交糧,甘願把土地獻附隱匿在官紳名下,來獲取多一口的吃食。

  這就應了那一句,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平時也就罷了,多那一口糧食,雖然也不能富足,但起碼能吃飽。可遇到這天災**,旱澇齊至,顆粒無收。官紳們的醜惡嘴臉就露出來了。

  獻附畢竟相當於交保護費,農田還是農戶自己的。保護費才多少啊,這麽好的機會,為什麽不把田地弄成自己的,把這些農戶弄成給口吃的就行的農奴。

  越是大災大難的時候,越是這些鄉紳發家致富,侵占農田的良機。

  這事無所謂正邪善惡,屬於一個階層固化了的本能。

  小村莊就叫小李村,戶不過百。

  村裏的地主也姓李,家中子孫爭氣,兒子考過了院試,成為了秀才生員,跨入了士的階層,在府學求學。因為生員免丁糧,他家很快就從小地主發展成了官紳。大肆收攏村中的土地,現在過半良田都已被他家納入家中。

  大災起,收成欠奉,很多獻附的農戶連保護費都交不起,更別提口糧了。這位李地主就利用家中存糧為餌,誘使農民們賣地。而且價格壓的喪盡天良。

  很多就算賣了地,換來的糧食也絕撐不到明年。也就更別提就算到了明年,也無田可種了。

  觀音土,樹皮草根,易子而食,黃爍曾經也就在書上看過的情形,真真實實展現在了麵前,那種衝擊,實在恐怖。

  帶著人,毫不猶豫的殺進了李地主的大宅中。李地主雖然養了二十多個青壯護院,但欺負欺負農民還行,麵對如狼似虎的彪騎營,不用黃爍髒手,就被清理了。

  李地主麵對黃爍,大聲斥責。

  黃爍也沒和他廢話,一槍換了個清淨。沒什麽好廢話的,李地主絕不會認為自己的所作所為有任何問題,這不是個人品德的問題,隻是時代的局限性和階層的必然性。

  從李地主家的糧倉中搜出了不少糧食,甚至不乏存放了四五年,都已經發黴的陳糧。隊伍取了一部分,補充了軍糧。但剩下的,黃爍並未像一般農民起義那樣開倉放糧。

  他很清楚,剩下的這些糧食,並不夠全村人堅持到明年新糧下來。李地主那些殘忍的作為,有些也是無奈之舉。

  更重要的,開倉放糧也許能換回村民們一時的歌功頌德,但卻無法把這裏變成白蓮教穩固的堡壘。如果這樣的話,何談地盤。

  在李地主的大院內隊伍修整到晚上,黃爍命人召集村民。

  當著全村人的麵,用李地主一家的屍體開啟了一次祭祀,展示了一場神跡。可惜祭品太次,召喚的星力有限,又被大麵積的分散給了所有村民。造成的效果著實有限,但也確確實實讓那些饑餓的虛弱的村民感受到了一絲力量,治療了一些簡單的病患。堪稱神跡。

  然後讓彪騎營的教眾開始向村民灌輸白蓮教的教義。

  因為當年紅巾軍的緣故,明教的傳播在齊魯大地還是很深入的。村民中本就不少接觸過,還有一些比較信仰較深的資深教徒。

  篩選出來這些教眾後,黃爍親自對他們進行培訓,把自己路上想好的一套忽悠理論拿了出來,實驗性質的用這些人練手。

  其實黃爍的理論很簡單,拋開了那些虛頭巴腦的,不講來世,不講正義光明。飯都吃不上了,說這些就是屁話。

  就兩件事,信仰和吃飯。

  把這十幾個本就有白蓮教信仰的人組織起來,成立了小李村分壇。

  讓他們來掌管糧倉裏的糧食。然後把外麵的村民依照信仰,劃分為狂信徒,信徒,偽信者,無信者。劃分出清晰的階層,然後按照信仰,給予不同份額的口糧。說白了,就是拉攏分化,用口糧和性命,來拉攏信眾。

  並留下了一名彪騎營的士卒擔任壇主,負責武力鎮壓。並順勢拉走了三十多個無信者,或者偽信者的青壯,即補充了隊伍的人數,也減輕了村裏的壓力。

  黃爍沒興趣進行什麽土地改革之類的手段,一個是不合時宜,另一方麵,沒必要做太長期的規劃,他畢竟是玩遊戲。現在麵臨的就隻是大災後的吃飯問題,並不是什麽解放生產力之類的問題。短平快,聚攏信仰,保住命,保住地盤就夠了。

  這是一次試驗,如果成功的話,黃爍就可以隻關注戰鬥方麵的問題。而把占領後的民生問題都丟回給本地人自主解決。這就能即穩固地盤,又不需要額外花費精力。

  並且給未來反撲的官兵留下一個巨大的隱患。

  是的,黃爍一直心中擔心的並不是眼前的戰鬥。正像唐賽兒說的,都是些本地屯田的衛所,戰力有限,取勝並不難。難的還是未來,驚動了朝廷後,派來鎮壓的正規軍。現在不做準備,任務要求的堅守一年以上就不過是句空話了。

  黃爍要做的,就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堅壁清野。盡一切可能給未來到來的正規軍添堵,製造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