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開業大吉
作者:昭昭      更新:2021-03-12 09:16      字數:2205
  元月一號這天,位於察院下街的中華服裝商店正式開業。

  梅中華特意買了一掛鞭炮,在早上八點十八分點燃。

  李明雲笑著說他這是封建殘餘思想,但梅中華才不管,他就要“發發發”,這個時間點卡得好,既是陽曆新年,又是人們剛吃過早飯的空閑時間。

  劈裏啪啦的放炮聲把大家都吸引過來了。

  “歡迎大家光臨。”

  梅中華把在生意場上的經驗都拿出來用,以他的經驗看來,就是做生意要和氣,見人說話三分笑,東西不買不要緊,隨便看看或許也會有收獲。

  “呀,原來是這店裏是買衣服鞋子啊,正好快過年了,咱們進去看看。”

  大多數人都是抱著這種心態,跨進了中華服裝商店。

  國營商店都是用的朱紅色木櫃台,上麵嵌著明亮的玻璃, 梅中華卻是用的淺黃色的原木做的玻璃櫃台。他本來也想學國營商店,做成那種櫃台,可做下來時間來不及,還要再上漆又得耽誤功夫,他就聽了閨女的話,幹脆用收來的舊櫃台安的新玻璃……舊櫃台也不用上漆了,用砂紙打磨拋光,又簡單又省事,也能把店裏襯得更敞亮。

  店鋪裏還掛著好幾盞燈泡,為的就是在天氣不好的情況下,把店鋪襯得更亮更吸引人!

  這一波操作讓顧客大感滿意,國營商店可沒有這樣的服務。

  再看店裏擺著的衣服鞋襪,款式和價格與國營商店幾乎一樣,但是顏色可就多了。

  如果是在國營商店買衣服,自己是別想挑顏色的,營業員給你什麽顏色你就得買什麽顏色,哪管你樂不樂意?

  可這是私人的商店,那就變成了自己想要什麽顏色的衣服就買什麽顏色的衣服,自己說了算。

  更讓人激動的是,凡是進店的不論男女老少,都會得到不同的優惠。

  這麽一來,中華商店從一開門,顧客就絡繹不絕,兩間不小的門麵房裏擠滿了人。

  梅小冉的策略這樣的,如果隻是單純來觀看的顧客,那就是領兩顆水果糖,遇到不要水果糖的顧客,就給一張店鋪的優惠小票。一張票抵兩毛錢,凡是在店裏買東西,不管大件小件,一律便宜兩毛錢。

  顧客過來,梅小冉就的把提前蓋過章的小票給遞去,“我們店裏開業酬賓,凡是今天進店的顧客,隻要在店裏買東西都能便宜兩毛錢!”

  這個優惠力度實在不小,同樣三毛錢的一雙手套,在國營商店必須得三毛錢才能買到,可是在中華商店隻需要一毛錢,那手套根本就是賠錢賣的……可是對老百姓來說,省下來那兩毛錢差不多夠買一斤麵了。

  當然,要是買衣服和鞋子,隻優惠兩毛錢肯定不算多,但對老百姓來說,隻要能省錢就是好事。

  於是,中華商店的生意空前火爆,可以說是在康平縣一炮打響。

  就連房東季老太都忍不住要了張優惠票買了雙手套。

  中午梅家一家四口忙得都沒有時間吃飯,還是李外婆給他們送的飯。

  到了晚上一盤點,光這一天就賣了百十雙手套,三十多雙鞋,二十多件衣服……零零碎碎毛錢都賣了千把塊。算算本錢,勞保手套肯定是賠錢的,但衣服、褲子、鞋子之類的,那肯定是賺錢的。雖然手套賠了十幾塊錢,但衣服也賺了六十多塊,還有鞋子、褲子、圍巾,算下來光這一天掙了一百三十七塊六毛錢,利潤雖然低於百分之十五,但也相差不遠。

  當然,這跟後世的服裝利潤比起來是相差的太多,可是現在才是從計劃經濟從市場經濟轉變的開始,有這利潤也足已讓大家興奮了!

  梅中華更是高興的道,“今天一天,就快掙回這一年一半的房租了,照這樣下去,我可是很有信心往下經營了。”

  梅小冉提醒他,“爸,你還是先不要激動,咱們商店生意好,肯定會惹人眼紅,估計國營商店都會不服氣。別看今天相安無事,可能明天就會有人上門找茬了。”

  “沒事,我知道咋對付!”

  梅中華高興歸高興,但是實際上今天一天,店裏的東西幾乎快賣空了。他得趕緊去一趟富源鎮補貨才行。

  “明天咱早點起來,我跟你一起去拿貨,也順便熟悉熟悉路子。萬一哪次你忙得走不開身了,我也能去進貨。”

  李明雲也是個吃苦耐勞的人,今天生意這麽好,也給了她信心。

  她就不相信了,就憑她和中華這麽勤勞肯幹,日子肯定會越來越紅火!

  第二天起五更,梅中華夫妻就每人騎了一把自行車,跑到富源鎮進貨,李明雲騎的自行車當然就是借李明葉的。

  等這兩口子進完貨回來,都已經早上八點了,連開店門都緊張不行。

  他們兩個才把貨拿回來,還沒有在櫃台內擺放整齊,就有人上門找茬了,來的還真國營商店的人,國營商店的人還把派出所的同誌給帶來了。

  那些人一來就氣勢洶洶,說梅中華幹的是投機倒把的生意,要求梅中華把店鋪給關了。

  “我這咋叫投機倒把,我這是響應回家號召。”

  梅中華不慌不忙的拿起報紙給大家看,“這報上可說的清清楚楚,允許國家要從內部改革,外部開放。隻要在不違反規定的情況下,國家支持個人發展經濟。”

  白紙黑字印得清清楚楚,派出所的人沒有話說了。

  可是,國營商店的人不服氣,指出梅中華賣的東西太便宜了,影響國營商店的生意。

  “你這位同誌不要一來就給我扣帽子,我雖然是做的個體生意,但我也是跟你們國營商店做的良性競爭。你們自己看看,我這店裏的東西定價和國營商店一樣,又不是訂價便宜了,就算用了優惠,那也是我自掏腰包把虧損給補起來了……又不是我哄抬物價、買空賣空、囤貨奇居,你們自己說說,我這樣虧著本做生意還被你們說是投機倒把,那還真叫沒有天理了!”

  梅中華口才甚是了得,隨便幾句話就堵住了國營商店那些人的嘴。

  最後,派出所隻好裁定,中華商店的經營符合政策,隻是他自己少賺了利潤,並不是投機倒把,因此不能定罪。

  梅中華聽了得意洋洋,“民警同誌說的好,我就是聽了國家的政策才決定開商店的,我這不是投機倒把,是響應的國家號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