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4章 離去
作者:浪得虛名      更新:2021-03-03 18:34      字數:2249
  網 ,最快更新扶明錄</a>最新章節!

  清晨,沒有向陽花開,隻有嗖嗖的刺骨寒風。

  蒲州城東十餘裏外的伍姓湖畔,李岩同常宇拱手告別。

  關注公眾號:書友大本營,關注即送現金、點幣!

  “黃河防務還請李將軍多操勞了,咱們來年再見昨晚常宇已同李岩秉燭夜話,此時臨行依舊再說囑咐,如今兩軍隔河對峙劍拔弩張,雖知不會大動幹戈但因河麵結冰雙方不時潛入對方陣地襲擊,小規模火拚從未間斷過,此番軍務皆交由他。

  “末將分內之事不敢言請李岩向來低調又謙虛,這也是常宇欣賞他的其中一點,不驕不躁也不傲,交給他的任務卻總能很好的完成甚至超過你的期待,所以常宇身邊人都有知道他對李岩給予極高評價:李岩辦事,我放心!

  “咱家為你請了帥印,最多半月聖旨便會下來,屆時方便將軍行事,若還有人不服軍令,咱家便為將軍把尚方寶劍請來!常宇表情輕鬆說的卻是一件嚴肅的事,不說李岩現在部下多是劉澤清手下的那批驕橫流氓,便是即將來開軍務大會的吳三桂,馬科等將領哪個是省油的燈,劉澤清手下那些人將領對李岩是敬服的,可吳三桂那幫人呢?

  他們斷然不會因為常宇丟下一句讓李岩總督軍務,便會乖乖聽使喚以李岩唯他馬首是瞻,因為他們中很多人無論戰功,資曆,身份,地位都遠高李岩,你若想讓李岩管著他們必須要拿出個白紙黑字的名頭來了。

  所以常宇便立遣人回京去請聖旨,他要為李岩請個總督,像之前洪承疇,孫傳庭那樣的陝西三邊總督,雖說現在沒了陝西三邊,但黃河邊總行吧,要的就是那個總督的大帽子,這也叫掛帥!

  為的就是鎮住那幫桀驁不馴的刺頭。

  這個總督和常宇的督軍不同,常宇是太監,按明律祖規是不得從政更不得插手軍務,即便他實際就是總督軍務,但掛的隻是個督軍督戰的頭銜,是監督的意思,但朝臣都心知肚明這是掛羊頭賣狗肉,卻沒有一個人站出來反對,沒辦法啊,除了他沒人上啊。

  若常宇此時在蒲州自也用不著如此折騰再請個總督啥的,但他要回京,黃河這邊就必須有個管事的人,他讓李岩守在蒲州第一線,此用意也並非單純的提攜李岩,其深意大家也心知肚明,其中一個就是故意給李岩和李自成拉仇恨,像李岩這麽聰明的人當然也知道,卻也不得不賣力,這就是常宇的手段之高。

  但即便李岩看出常宇對他用了手段卻也真心的感激他,畢竟他也看的出來常宇是真心欣賞他,也是真心為大明,更是一直提攜他。

  人,終究都是有一顆感恩的心。

  這次又要為他掛帥,又一次明顯為他撐腰,既是李岩確實有掛帥的才能,且前線也需要一個總攬大局的人,當然也是做給吳三桂那些人看的,自己看,自己琢磨。

  如今兩軍隔河對峙,一時半會不會有大衝突,至少在開春前不會,眼下雙方都沒有實力過河攻城掠地,都在憋著氣喘口氣,隻待開春後或許就要有大動作了。

  不過常宇早就部署好了,蒲州黃河沿岸部署近兩萬兵馬,賊軍想殺過來當真沒那麽容易,且吳三桂等人的兵馬駐紮在開封和洛陽都是黃河沿岸,隨時可過來支援,亦可阻斷賊軍從潼關順河東進的企圖。

  安生過個年,回頭在收拾你們,這是常宇的想法,也是當下的時局,大家都在生養休息,隻待明年再分高下,既然不會大動幹戈,常宇便沒必要久留此地,剩下的那些軍務交給李岩等將領來應付已是綽綽有餘了。

  常宇啟程回京隊伍比來的時候少多了,來的時候有三衛隨扈還有史可法等一眾文官,走的時候隻有近百親衛而已,李岩曾再三要求派兵隨扈回京都被常宇回絕了,百人已足夠,畢竟境內最大一個刺殺組織的頭目顧君恩如今都成了他的幕僚,眼下在蒲州輔佐李岩處理軍務。

  餘下的那些無組織無紀律的散戶已不足為懼了。

  “史可法在哪?什麽時候回京?賈外雄和老九去往鄉寧縣平賊,是否抓到人了,他們什麽時候回京?朱慈烺的問題總是特別多,常宇覺得特別的煩:“他們在哪我也不知道,他們啥時候回京我也不知道,他們有他們的事,辦完了便會回去的,辦不完就會接著回,咱們隻管咱們自己回便可!

  朱慈烺點點頭:“那你給我講講高傑三人在年初怎麽從保定府一路追殺闖賊到蒲州的吧……

  艸!常宇心裏忍不住罵了一句。

  三日後常宇一行由夏縣東行入山經垣曲縣又一日夜出山進入懷慶府濟源縣,稍作修整後便又匆匆上路,半日抵懷慶府城河內縣(今沁陽)天色已晚,常宇便令入城住宿,偕兵馬入驛站,晚間招來陳家兄弟:“汝之鄉當在溫縣?答曰:“溫縣之東十裏地。

  “溫縣在懷慶府之南百裏,汝二人明日返鄉過年,待明年過了正月十五再回京。常宇這時要兩人回家省親去了,二人大喜卻又擔憂常宇途中,言之將其護送回京後再同叔父一起返鄉。

  常宇婉拒,言之兩人先行,他回京後再知會陳王廷回鄉過年,畢竟這會兒東廠還需要陳王廷坐鎮,兩人便應了,第二日一早在溫縣置辦些禮物換了新衣服便辭別常宇回鄉去了,因的其他人羨慕不已,實打實的衣錦還鄉!

  十日後一行抵彰德府(治所今安陽)卻並未直接去往府城正東百裏之外的內黃縣,這個小縣城雖也是個千年古城,有“破釜沉舟的故事,又是嶽飛童年生長之地,但如今卻是極為破敗貧瘠,特別是年初的那場戰火以及接下來的幹旱和蝗災讓境內赤地千裏幾無人煙,什麽民不聊生,餓殍遍地等詞匯已不足形容其慘狀之萬一,可以說是北方災區中的重災區!

  朱慈烺一開始不知道常宇為什麽突然偏離回京方向到這裏,然途中所見讓他心裏壓抑無比,知常宇是來體察民情了,可常宇卻告訴他,隻是來見個人。

  見誰?

  這裏難道有常宇的熟人?

  有的,是個縣老爺! <ter class="clear"></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