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9章 幾家愁
作者:浪得虛名      更新:2020-03-05 15:06      字數:2271
  皇城根,一座豪門深院內,堂上燭光搖曳三人對飲唉聲歎氣,卻是國丈周奎父子三人。

  “閹狗現在如日中天朝中無人敢惹,加上皇後冷落阿爹在京裏也不是什麽隱秘的事,我和大哥跑了幾家府上皆言徐徐圖之,但分明就是不想趟這渾水啊”周家老二頹頭喪氣道。

  “若非那死丫頭這般不孝,爹豈能落到這步田地受那閹狗的委屈”周奎氣的咬牙切齒忍不住拍桌子,倆兒子驚慌不已:“阿爹,慎言啊,若被外人聽了大麻煩啊!”

  皇後母儀天下,便是親生父母見了要行禮,不管是官麵上還會私下也得以皇後尊稱,周奎此時一句死丫頭,那是大忌諱啊!

  “此地隻有你我父子三人何來外人”周奎話雖這麽說,也忍不住朝堂外瞧了一眼。

  “阿爹,隔牆有耳啊”周家老大歎口氣:“阿爹,眼下若想討回那十萬兩銀子,還得去尋皇後,狗太監如今勢大咱們扳不倒他啊!”

  “廢話,阿爹若能給皇後說上話,又焉能上那閹狗的當被黑了十萬兩銀子”周奎越想越氣:“到如今,阿爹都不知道到底哪兒惹上皇後了突然間這麽絕情”。

  “阿爹,要不跑跑太子的路子,這幾日我聽聞太子偶有微服出宮之舉……”周老二提議卻被周奎搖頭打斷:“太子和那閹狗關係匪淺……隻怕他心更狠比皇後更絕情呢”。

  “但眼下無路總歸要試一下的呀,倆兒子你一言我一語的的”周奎終於被說動:“那便打聽一下若這幾日他出宮,阿爹就去攔他試試,至少要弄清楚皇後為何這樣待他爹娘,知道了什麽症才好下藥”。

  說著又一番白眼:“還有那閹狗黑去的十萬兩銀子,阿爹一定要拿回來,一定要拿回來!你哥倆再去試試非常手段,要不惜一切代價”。

  周奎出了名的生性貪婪而且愛錢如命,曆史上他賊軍拷掠時一毛不拔,賊軍將其大兒子還有媳婦給殺了他還說沒有,又殺了他老婆他還活沒有,直到自己被揍到快死的時候才醒悟人死了再有錢又能咋滴,於是招了,起銀五十餘萬兩。

  可想而知這麽一個愛財如命又極其吝嗇的人,被人坑了十萬兩,豈能作罷。

  皇城東牆根的弓弦胡同裏有一大宅子,主人家深居簡出極少露麵,街坊鄰居對其知之甚少隻知是個六十多歲的富態老頭養了貓狗五六隻,家中有婢女雜役四五人平日行事也很低調寡言。

  有見過那富態老頭的街坊說,不是個簡單的人物。理由是看上去陰鶩是個心狠手辣的角。

  不得不說這街坊很有眼力,這老頭的確是個人物,出自皇宮。

  沒錯,是個太監,可又不是個普通的太監,曾經東廠的扛把子。

  東廠在魏忠賢倒台後因民憤太盛,被崇禎帝擱置也沒提拔什麽新的廠督,但畢竟這衙門是祖傳的而且又是為皇帝服務,崇禎帝不可能將其關了,隻是低調處理找了個太監來管理,雖未正式任命卻也是實際掌權人。

  這太監就是這大宅的主人,太監王之心。

  王之心雖是太監,但卻有職銜的,蔭弟侄的錦衣衛百戶。他掌權期間雖名不經傳但惡事做了不少,史書對其用了四個字,緝事冤濫,也就說搞了不少冤案。

  除此之外,王之心還有個首富的外號,其乃太監之首富。

  不管是他冤案泛濫還是斂財無度,崇禎帝都是睜隻眼閉隻眼,不是不想管,是沒那麽多精力,那會兒大明已在崩盤的邊緣,外間戰事不絕噩耗一天好幾個,哪有功夫處理這些芝麻事。

  直到有一天,負責押餉銀的常宇在大同冒充東廠太監殺了薑瓖然後在那邊招搖撞騙忽悠代王捐銀子的消息傳到崇禎帝耳中時,他突然一個激靈不知道腦袋發熱還是怎麽滴,做了一件事後一直津津樂道的堪稱神來一筆的決定,假戲真做,一道密旨不光肯定了常宇東廠太監的身份,還直接就讓他做了個老大,緝事東廠。

  這王之心也是老油條,眼見被奪權自己虧心事也做了不少於是見好就收請辭高老,崇禎帝正瞧他心煩呢,順水推舟借此將其擼掉平民憤,王之心背著不少鍋出了宮深居簡出平平淡淡本也算是個好結果了。

  即便那位新上台的太監愈發名聲鶴起,也激不起他心中一點點漣漪,隻管在家中養養花草逗逗貓狗,日子很是愜意。

  直到有一天,風吹進了宅門。

  朝廷發起一股反貪風暴,嚴查京官的各種貪腐受賄之舉,一時間人心惶惶。其實早在常宇上台時其就針對勳貴們刮過一陣子風,以私用京營士兵為由,牽連多少家勳貴,罰了好大一筆錢,那時王之心聽聞後還搖頭,無知小兒腳跟還沒站穩呢就得罪這麽多勳貴,將來隻恐死無葬身之地。

  哪知小太監愈發勇猛,不光撈錢是好手,更是力挽狂瀾殺賊平亂戰功赫赫,一時風頭無二,別說那些勳貴現在不敢動他,也動不了他。

  動或不動,王之心都隻是在暗處瞧個樂子,可哪曾想突然有一天有消息傳出,東廠查到他頭上了!

  曾經的太監首富,常宇豈能錯過!

  這下王之心就慌了神,趕緊入宮求見崇禎帝,哪知崇禎帝根本就無暇見他,不得已又讓人給王承恩傳了話,希望來府上敘敘舊。

  王晨恩和其有舊情,推辭不得便登門拜訪,卻也給他澆了一頭冷水:這事不是不幫忙,是真的幫不了,甚至連皇上都幫不了,因為不是一個衙門來查,是東廠,錦衣衛,都察院三個部門聯合查!

  王之心愈發的恐慌,哀求王晨恩念往日之情給他指條路。

  王晨恩知道王之心在位期間貪了不少銀子,也幹了不少齷齪事,但其中也不乏一部分是為崇禎帝背鍋,看在這份上他就真的指了條路:雖是三個部門合查,但其中還是以東廠為大,說話最有份量,加上你也是東廠的老人了所以就從東廠下手吧。

  可這又讓王之心犯了難,常宇接手東廠後大刀闊斧整治,提拔新人任用心腹能吏,他的老部下們現在都不過在打雜根本說不上話,而小太監以及春祥都在京外公幹打不上線啊。

  “去找吳孟明”王晨恩臨走前叮囑了這麽一句。

  吳孟明是錦衣衛指揮使,皇帝的另一把刀,但其暗中一直依附東廠的常宇,此人才是眼下這場反貪反腐風暴的實際指揮者。

  花錢消災,王之心心中劇痛,他知吳孟明是個貪錢的家夥,找他辦事得出血啊!

  朝廷讓一個貪婪無比的家夥查貪反複當真諷刺,這特麽的是個什麽世道啊!王之心忍不住暗罵,卻令人去請吳孟明來府上做客。